冠心病患者一般在40歲以上的中年人中比較常見,並且男性要多於女性。冠心病主要是由冠脈壁上的斑塊聚集,動脈管腔會變狹窄,血液流動受阻導致的。當心肌沒有足夠的血液供養,就會產生心絞痛。並且更危險的是,冠心病不僅會導致心絞痛,還可能會導致心臟破裂。
當冠心病導致心臟破裂時,患者心前部位就會產生劇烈的疼痛,血壓也會驟然下降。部分患者會出現意識喪失、眼球上翻、休克,甚至是猝死的情況。並且除了心臟破裂之外,冠心病還會引發其他多種危險的併發症。
冠心病的併發症有哪些?
血管栓塞
血栓是冠心病最常見的併發症之一,這種併發症出現的1~2周之內,患者心室內壁的血栓就會脫落,並且患者的大腦、四肢、腎臟等不同部位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動脈栓塞。
如果是下肢靜脈部位的血栓脫落,還會引起肺動脈栓塞。所以一旦出現血栓情況,患者就要積極地使用相關藥物進行治療。
乳頭肌斷裂
冠心病還會導致乳頭肌斷裂,使死亡的風險增加。乳頭肌斷裂的患者,還會容易出現嚴重的心衰竭,或心源性休克。甚至會在短時間內出現肺部水腫,從而危及生命。
心衰竭
由於冠心病會使心臟區域的血流量減少,就會導致心臟長期缺氧、缺血,受到損傷,從而變得脆弱,無法正常泵血滿足身體需求,這樣的情況就被稱為心衰竭。
心律失常
當冠心病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引發心律失常的症狀,主要表現為心電不穩,心室顫動跟室性心動過速,部分患者還會表現為心動過緩。心律失常的患者,除了進行相關的藥物治療外,還要保持良好的情緒,避免激動。
腦部供血不足
患有冠心病的患者,心臟功能都會有一定的損傷,從而影響到泵血的功能,就會出現腦部供血不足的症狀。一般慢性的冠脈疾病患者,就會長期有腦供血不足的現象,患者就會出現記憶力減退,失眠的症狀。
當出現以上相關併發症時,患者一定要根據併發症來進行相關治療。大多的併發症都是因為疾病沒有得到及時治療,或治療後管理不當導致的。所以冠心病患者在進行相關的治療後,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病情的管理。
冠心病患者在生活中如何管控?
合理控制飲食
冠心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避免含飽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攝入,還要避免高糖、高鹽的食物,主要以清淡為主,多吃水果、蔬菜、穀類、豆類等食物。
堅持合理運動
合理的運動不僅可以使患者保持健康的體重,控制血壓、血糖、血脂,還能夠促進血液的循環,幫助血液中廢棄物的排出,防止血脂堆積形成斑塊,誘發疾病。所以患者在治療後的日常生活中,也要適量地進行一些強度較低的運動。
由此可見,冠心病不僅會導致心臟破裂,還會引發心律失常、乳頭肌斷裂、心衰竭、心律失常、腦供血不足等併發症狀,並且還都是比較嚴重的。所以冠心病患者一定要進行積極的治療,在日常生活中也要通過健康的飲食,適量的運動來減少併發症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