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明清(出版人)
「出版人需要怎樣的工匠精神」這個話題——這是一位年輕編輯出給我的題目。事實上,中國的文化傳統從來不缺少工匠精神,中國古人做學問、中國近世的出版也都講究工匠精神。老商務創始人之一張元濟先生主持出版「百衲本二十四史」這一著名浩大工程過程中,我們就可以深切感受到老一輩出版人身上洋溢的工匠精神。今天重談工匠精神,其實我更願意將「誠意出版」推介之,因為在我看來,工匠精神在出版領域施行的話,就是誠意出版。
回首自己二十餘年的出版生涯,儘管也曾經做過一點值得炫耀的工作,但能夠真正被時間歷史記憶的事情卻似乎是極少數了。而今往後,將如何擺脫現實宿命的羈絆,繼續追逐自己喜歡的出版,是我近段時期來常常縈繞於心的念想。
首先是要不要告別過去的「舊我」,切斷自己已經習以為常的,實質已經庸俗不堪的出版套路?!比如對於所謂明星作者、熱門選題與社會風尚的過分關注;對於所謂行政資源、壟斷渠道與包裝炒作的豔羨依賴。同時,要不要毅然摒棄掉一些自己已經想明白、但仍有些戀戀不捨的出版理念?!比如所謂的「渠道為王」,比如所謂的數字出版的新模式之類。
當然接下來就是要喚醒沉睡的「新我」了。我知道自己的「新我」從沒有死去,而只是在過去繁忙而庸碌的生活中沉睡了。「新我」的出版在自己也許還沒有想得十分清楚,但卻仿佛可以依照鄧公當年「摸著石頭過河」的改革做法去嘗試了。那麼,一個已經不再年輕、甚至創造力日衰的出版人,到底想嘗試些什麼呢?下面就略加描述之,求教於方家與年輕朋友們:
我首先要嘗試誠意出版。我不是說自己過去所做的出版活動都是虛意出版,而只是說誠意還不夠徹底,有些甚至曾經引以為榮的書,今天觀之的確充斥著虛情假意。而從今往後,自己則不再容許那些虛情假意的選題、圖書,從自己的手中出版出去。也就是說,凡經自己和自己主導團隊之手出的書,必是誠意之書:選擇作者,未必都是名家大咖,但必須是學有專長、術有專攻之士;圖書內容、學術水準可以見仁見智,但必須是用心之作、良心之作;裝幀設計可以時尚潮流,但不能夠譁眾取寵;製作印刷材料未必高貴奢華,但必須真材實料。總是要配得起自己誠意出版的心中戒尺。
我也要嘗試創意出版。出版本來就是很高級的文化創意活動,但是在過去歲月裡,創意似乎只是追風抄襲的代名詞。而從今往後,我的出版活動,將不再關心社會熱點是什麼?讀者中流行什麼?下一個風口在哪裡?我只關心社會的真正需要、對於那些真正熱愛讀書的讀者有什麼益處,對於我們的文明進步有何意義。基於此,我將一如既往地對引進國外(西方)那些經典及前沿思想學術作品抱有濃厚的興趣;另一方面我也會投入更多精力、財力在「為往聖繼絕學」方面;同時,我也決意在發現培養我們的學術新星、文學新人方面下些苦工夫、笨工夫。
我還要嘗試新商業出版。出版從來也都是一種商業活動,如果你的出版不能夠盈利賺錢則是不可持續的。個人一向以為,中國出版改革最大的成績就是將出版從純粹意識形態回歸其商業屬性。自然,從今往後,我的出版工作同樣需要賺錢,只是我想要有尊嚴地賺錢、有體面地賺錢,我想要讓讀者朋友們為我的出版活動自願投出他們的貨幣選票——就像女孩子自願購買她們喜歡的花裙子一樣。好在,今天我們已經身處於偉大的網際網路時代了,網際網路已經有辦法解決我們出版業有史以來最大的「信息不對稱」的困惑了:即讀者很難清晰了解到出版機構出了什麼好書,出版機構也沒有什麼好辦法告知讀者自己出了好書。我所準備嘗試的新商業出版,就是基於充分運用網際網路技術而開展的出版活動。雖然,我自己不是一個精通網際網路的出版人,但我已經擁有了通曉網際網路技術的團隊小夥伴與合作夥伴。
我還要嘗試出版新業態試驗。出版在國家經濟產業格局中,無論如何都是一個極小的產業(萬科一家房地產公司的年銷售收入就遠超過了全國出版產業的年銷售收入),但卻是一個影響深遠、產業鏈輻射廣闊的產業。出版作品的音頻、視頻及其他延伸形態的開發,事實上在世界和中國已呈現出星星之火的燎原之勢。因此,在我,從今往後的出版活動中,做出版新業態的嘗試,也將是一件情理之中的事情。我知道自己本是個傳統出版人,但好在還不算是個冥頑不化的、守舊的傳統出版人。
最後,我想回應一下「出版人需要怎樣的工匠精神」這個話題——這是一位年輕編輯出給我的題目。事實上,中國的文化傳統從來不缺少工匠精神,中國古人做學問、中國近世的出版也都講究工匠精神。老商務創始人之一張元濟先生主持出版「百衲本二十四史」這一著名浩大工程過程中,我們就可以深切感受到老一輩出版人身上洋溢的工匠精神。今天重談工匠精神,其實我更願意將「誠意出版」推介之,因為在我看來,工匠精神在出版領域施行的話,就是誠意出版。
好了,沉湎於理想情懷,而缺少實踐的勇氣,往往也是中國讀書人、出版人的毛病。自知身上也有這樣的毛病,所以乾脆自斷了回頭路,也就只有一往無前了。「大道行思,取則行遠。」謹以《左傳》中的這句話,為自己打氣,也與朋友們共勉之。
劉明清,資深出版人、書評人、專欄作家。原為中央編譯出版社總編輯,擬出任6月18日在京掛牌的深圳出版發行集團北京公司——大道行思(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