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開大學校長曹雪濤 | 圖蟲創意
11月14日起,南開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曹雪濤在科學討論與評審網站PubPeer上,被質疑數十篇論文疑似數據造假,這事引發了廣泛關注(點這裡回顧新聞)。
同時,曹雪濤在攻讀碩士研究生期間所寫的「氣功外氣抗腫瘤」論文也被曝光,並且飽受爭議。涉及的兩篇論文聲稱「氣功外氣」能延長帶有腫瘤細胞的小鼠的壽命,還請來了胡吉甫「氣功師」發放「氣功外氣」。
曹雪濤在1989年發表的「氣功外氣抗腫瘤」論文節選
事實上,曹雪濤的這兩篇論文發表於1989年,當時氣功在社會上非常流行,關於氣功研究的論文有很多。曹雪濤的碩士畢業論文也不是這兩篇,而是《白細胞介素Ⅱ激活的腫瘤浸潤性淋巴細胞的抗腫瘤作用》[1]。
曹雪濤的碩士畢業論文 | 中國國家圖書館
不過,在網友挖出曹雪濤的氣功論文後,我產生了新的想法:在中國知網上搜索「氣功」相關的論文,會得到怎樣的結果呢?帶著疑問,我按下了回車鍵。
搜索氣功論文的結果
年初,翟天臨學術不端的事件讓大家認識了知網。簡單地說,中國知網是一個中文期刊資料庫,收錄了大量中英文期刊論文、學位論文,是查找學術文獻(尤其是中文學術期刊)不可或缺的工具。
在中國知網上搜索篇名帶有「氣功」的中文文獻,總共能得到5663條結果。從發表年度來看,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論文數量呈明顯的上升趨勢,在1990年~1999年間,平均每年能發表200多篇;進入21世紀,氣功論文數量迅速減少,而在2010年後有所回升。
在中國知網搜索篇名帶有「氣功」的中文文獻
篇名帶有「氣功」的中文文獻發表年份趨勢 | 作者提供
具體的論文內容在不同時期的差別很大。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大批醫學界的研究人員受到氣功研究熱潮的影響,論文以形形色色的氣功療法為主。以曹雪濤發表氣功論文的1989年為例,搜索到的論文基本都涉及氣功在治療癱瘓、腫瘤等疾病中的應用,例如《靜氣功對冠心病人PGI2-TXA2平衡及心縮間期的影響》《氣功外氣對小鼠淋巴細胞和腫瘤細胞作用的體外試驗》等等,曹雪濤的氣功外氣抗腫瘤只是眾多氣功療法論文中的一篇。
部分發表於1989年的篇名帶有「氣功」的論文
某篇研究氣功對冠心病人影響的論文
2010年之後,關於「健身氣功」的論文開始頻繁出現。「健身氣功」與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氣功有所不同,前者以五禽戲、八段錦等傳統健身方法為主,跟太極拳有一些類似,是國家體育總局的體育運動項目之一。[2] 健身氣功不再推崇「氣功治病」,更沒有所謂的「氣功大師」。
醫護人員在進行八段錦比賽 | 圖蟲創意
當下的氣功研究還有這樣的?
那麼,是不是像曹雪濤"氣功外氣抗腫瘤"這樣的論文在近些年已經銷聲匿跡了呢?答案是否定的。
比如這篇發表於2019年8月的論文《氣功外氣對肺癌腺體細胞凋亡的影響》,裡面提到對細胞的處理方法是「於接種當天開始連續四天,意念發功,每天發功」,與二三十年前氣功大師發功的描述非常相像。
《氣功外氣對肺癌腺體細胞凋亡的影響》論文節選
論文的來源是「中國醫學氣功學會第六屆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年會論文集」,這一論文集收錄了98篇文章,涉及健身氣功、醫學氣功的各種研究。
中國醫學氣功學會第六屆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年會論文集
發表於2019年8月
除了上面提到的《氣功外氣對肺癌腺體細胞凋亡的影響》以外,這個論文集還收錄了《醫學氣功外氣治療骨折1例報導》、《淺談量子生氣功外氣治療小兒肝母細胞瘤的個案報導》等文章,都包含了「氣功外氣治病」的表述。
《醫學氣功外氣治療骨折1例報導》論文節選
《氣功外氣治療小兒肝母細胞瘤的個案報導》論文節選
按照百度的介紹,中國醫學氣功學會是「以全國醫學氣功科技工作者、管理工作者,及醫學氣功醫療、教育、科研等單位為主體自願結成並依法登記成立的全國性、學術性、非營利性法人社會團體」。在民政部的全國性社會團體名單中也確實可以查到這一組織[3]。
中國醫學氣功學會官網[4]
雖然中國醫學氣功學會屬於民間團體而非官方組織,但是會議論文集將這些疑似缺乏科學依據的論文收錄其中,依然值得商榷。
更多的迷惑論文
除了上面提到的氣功之外,還有一些近幾年發表的論文,也可能存在缺乏科學依據的問題。
1
「量子」+「醫學」
以「量子+醫學」為關鍵詞在知網搜索,能得到110條結果,比如《論中醫理論與量子理論科學哲學觀的可通約性》《量子理論轉化中醫理論的可行性探討》《中醫形神關係和量子力學》……這些論文大多數都發表在2015年之後,普遍把中醫學和量子理論掛上了鉤,從物理學的量子理論中提取出「哲學原理」,用於解釋中醫的理念。
「量子+中醫」的論文搜索結果
多篇文章在近兩年發表
以這篇在2018年8月發表於中文核心期刊《中醫雜誌》上的《從波粒二象性角度探討中西醫結合的思路》為例,按照文章的說法,中醫和西醫測量方法的結合體現了「測不準原理」,中藥「升降浮沉、歸經報使」的特性可與量子漲落進行類比,量子糾纏反映了中醫的整體觀。
《從波粒二象性角度探討中西醫結合的思路》論文節選
與之類似,2018年9月,這篇發表在另一中文核心期刊《中國針灸》上的《試論「量子糾纏」與針灸》論文曾在網絡上爆紅[5],聲稱」運用量子糾纏理論實現針灸臨床的直系親屬互治,且效果顯著」,受到了嚴重質疑。
《試論「量子糾纏」與針灸》論文節選
生物醫學文獻搜尋引擎PubMed顯示,這篇論文已被撤稿[6],給出的理由是「論文存在一些缺陷,作者提出撤回」,中國知網上也已經無法搜索到這篇曾引起廣泛爭議的論文。
PubMed的撤稿說明 | PubMed
知網上已經無法搜索到這篇曾引起爭議的論文
2
迷惑醫學儀器
如果說在中醫學和量子理論建立理論聯繫難以證實也難以證偽,那麼搜索「量子共振檢測儀」得到的結果就真的令人感到迷惑了。
同樣在近幾年發表的《量子共振檢測技術在肝系檢查中的應用》《量子共振檢測儀在評價精神分裂症治療效果中的應用研究》等論文,所介紹的都是實際的臨床研究。按照論文中的說法,儀器的工作原理是「發出的標準磁波譜與人體不同組織和器官各自獨特的磁場發生共振」。
某篇「量子共振檢測儀」相關的論文
這些在量子技術和生物醫療之間強行建立聯繫的做法,曾被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主任郭光燦在採訪中進行過駁斥[7]。
郭光燦對於「量子醫學」的回應 | 科學網
與之類似的還有「生物共振儀」,在知網上搜索這一關鍵詞能得到94條結果,記錄了眾多使用該儀器檢測兒童疾病的臨床案例。然而,科技部代管的科技日報社曾在2017年報導,指出主流科學家認為儀器缺乏科學依據,國外幾乎已經無人使用,對這一種儀器的可靠性表達了質疑[8]。
生物共振檢測的搜索結果。多篇論文發表時間均在2016年之後
《科技日報》對生物共振檢測的報導 | 科學網
那麼,最大的疑惑來了:為何這些疑似缺乏科學依據的論文能在近幾年得到發表,還能出現在中國知網上?比起曹雪濤在特殊時期發表的那篇氣功抗腫瘤的論文,這個問題可能更應該引起我們的思考。
參考文獻
[1]http://mylib.nlc.cn/web/guest/search/boshilunwen/medaDataDisplay?metaData.id=168032&metaData.lId=172526&IdLib=40283415347ed8bd013483467a760008
[2] http://www.sport.gov.cn/n16/n1167/n2658/n370011/376363.html
[3]http://www.mca.gov.cn/article/xw/tzgg/201811/20181100012719.shtml
[5]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8/9/417662.shtm
[6]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30942026
[7]http://paper.sciencenet.cn/htmlnews/2014/8/301202.shtm
[8]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7/8/385266.shtm
作者:矩陣星
編輯:李小葵
題圖來源:ImgFlip
論文內容均來源於中國知網 (cnk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