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歷史機遇發展數字經濟(勢所必然)

2020-12-04 中國日報網

製圖:郭祥

數字經濟是人類社會發展出的一種新經濟形態,如今日益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新動能,在全球經濟發展中佔據著重要位置。不少國家和企業積極發展數字經濟,全力搶佔經濟增長新高地。不同於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以土地、勞動力和資本作為關鍵生產要素,數字經濟最鮮明的特點就是以數據作為關鍵生產要素,以有效運用網絡信息技術作為提升全要素生產率和優化經濟結構的核心驅動力。

近年來,我國數字經濟獲得了高速蓬勃發展。統計顯示,2017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27.2萬億元,佔GDP比重達32.9%,數字經濟規模已躍居世界第二。隨著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取得重大進展,新的人工智慧應用場景不斷被開發和挖掘。數字經濟與傳統產業深度融合,成為引領我國經濟發展的強勁動力。

與西方發達國家不同,我國數字經濟發展有自身特點,就是我國在還沒有完成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之時,就迎來了信息化。「四化同步」成為我國數字經濟發展的時代背景。這既給我國發展數字經濟帶來巨大挑戰,也帶來了空前機遇。信息化使我國有可能用二三十年走完西方發達國家兩三百年走完的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歷程,數字經濟在其中成為關鍵推動力。以零售業為例,美國經歷了上百年工業化的高度整合後才產生了以沃爾瑪為代表的高效的現代零售業。而我國則藉助網絡化信息化,在過去10多年裡就形成了全球最大的電子商務市場,產生了阿里巴巴、京東等巨型網絡零售企業。

以信息化驅動現代化,加快建設數字中國,是貫徹落實習近平同志網絡強國戰略思想的重要舉措。把握好數字經濟發展機遇,需要我們充分利用我國得天獨厚的數據資源,發揮好數據這個關鍵生產要素的作用,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深化。與農業經濟、工業經濟時代生產端的規模效應不同,數字經濟在需求端具有很強的規模效應,用戶越多,產生的數據量越大越豐富,數據的潛在價值就越高。目前,我國網際網路普及率超過全球平均水平,擁有世界上最大數量的網民,產生了海量的消費端和企業端用戶數據。我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網際網路市場和數據資源國家,這為我國數字經濟繼續深入發展提供了便利。當前,需要加快推動數字產業化,依靠信息技術創新驅動,不斷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用新動能推動新發展。

今天,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數據這個關鍵生產要素可以發揮更大作用。以往,不少行業尤其是製造業主要是生產導向,聚焦企業生產的過程、規模與效率。如今,我們要充分利用數據資源,發揮數據這個關鍵生產要素的作用,從海量用戶數據中洞察用戶潛在的需求,引導企業從生產導向向市場導向轉變,從經營產品向經營用戶轉變。這就要推動產業數位化,利用網際網路新技術新應用對傳統產業進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鏈條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產率,釋放數字經濟對經濟發展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

發展數字經濟的一個關鍵環節是大力培養數字人才,夯實創新型國家的人力資源基礎。現在,騰訊、阿里巴巴、百度、京東等網際網路企業從消費、社交、出行、通信、支付等多個維度積累了海量用戶數據,並開發出各種核心產品來推動網際網路、大數據和人工智慧在日常消費、生活服務等領域的應用。需求端的數位化轉型在行業內已經具備良好基礎,正逐步實現跨行業、跨地區的發展融合。但供給端的數位化轉型還處於起步階段。特別是製造業、醫療等傳統行業的數位化轉型仍有很大發展空間。如果說需求端的數位化轉型主要依靠海量用戶帶來的數據紅利,那麼,供給端的數位化轉型更加依賴人才驅動。培養具有數位化素養的數字人才是推進我國經濟數位化轉型、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戰略基礎。

數字人才不僅包括傳統意義上的信息技術專業技能人才,還涵蓋能夠與信息技術專業技能互補協同、具有數位化素養的跨界人才。當前,大多數數字人才分布在傳統的產品研發和運營領域,數字戰略管理、深度分析、先進位造、數字營銷等領域的數字人才總量還比較少。大力培養數字人才,需要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推進產學研深入跨界合作,構建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完善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和人才發展的體制機制,為創新人才的培育和發展營造良好氛圍,讓各類創新主體迸發出強勁活力。

(作者為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網際網路發展與治理研究中心主任)

《 人民日報 》( 2018年06月04日 16 版)

相關焦點

  • 新時代新階段推動高質量發展勢所必然
    原標題:新時代新階段推動高質量發展勢所必然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明確提出,「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發展問題上作出的重要論斷。新時代新階段,我們必須深刻認識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緊迫性。
  • 廣言|緊緊抓住「雙區驅動」重大發展機遇
    2020年,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交匯、兩個「五年規劃」交接、決勝全面小康與決戰脫貧攻堅交卷的歷史節點。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今年也是廣州經濟社會發展面臨重大考驗的一年。廣州要緊緊抓住「雙區驅動」帶來的重大發展機遇,充分釋放「雙區驅動」效應,為推動廣州高質量發展增添新動力。
  • 著名經濟學家董志龍談雙循環背景下 民營經濟發展新機遇
    這是對即將迎來的"十四五"和未來更長時間我國經濟發展戰略、路徑作出的重大部署,重啟了後疫情時代"新經濟",推動了中國經濟高質量的發展,為民營經濟營造出更好的發展環境,中國的發展是世界的機遇,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更是貢獻者。  著名經濟學家董志龍提出,"十三五"收官之年,中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 尋找你人生的「第二曲線」:抓住新一輪發展機遇
    「第一曲線」在人類社會的各個領域都被廣泛應用,而且人類依靠「第一曲線」行事已有很長的歷史。簡單的解釋,將你當前所從事的工作當作你人生發展的「第一曲線」就好理解了。如下圖S曲線所示,它暗示了你人生(工作)的走向。
  • 搶抓產業變革機遇 釋放數字經濟勢能
    阿里巴巴、微醫、酷狗音樂、新華三等百餘家數字經濟企業參加交流會,共同探討廣州與杭州兩地發展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產業的新機遇。市商務局、市工信局、市大灣區辦及越秀區、海珠區、天河區、番禺區、黃埔區相關負責人向與會嘉賓深度推介了廣州在營商環境、產業布局等領域的優勢與重點項目。「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是廣州重點發展的產業之一,數字產業也是廣州經濟增長最活躍的因素。」
  • ...神預測」經濟形勢,想要抓住經濟周期背後的人生機遇,聽聽她怎麼說
    2003年非典時期,很多人認為中國的經濟會零增長或負增長,但是她用《推開宏觀之窗》告訴大家,中國經濟處於大爆發的前夜。  很多人不信,但是相信的人就抓住了2003年—2007年的經濟暴漲期。  2007年全國經濟形勢一片大好,但她卻說現在是《看不懂的中國經濟》,很多人不信,但相信的人最終就躲過了2008年爆發的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
  • 事業單位寫作範文:數字經濟是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
    數字經濟關係經濟社會的創新發展,關乎國家大數據戰略的推動實施,關涉數字政府數字中國的建設。十九屆四中全會首次把數據作為生產要素,納入分配製度,我國正式進入「數字經濟」紅利大規模釋放的時代,我們能夠明顯感受到數位化浪潮給生活和工作及社會的方方面面帶來的衝擊。
  • 京津冀數據樞紐 「中國數壩」助力數字經濟發展
    數字經濟是一種高級經濟形式,其數據資源是重要的生產要素,現代信息網絡是主要載體一種更加統一的公平和效率的高級經濟形式。數字經濟是實現經濟復甦,促進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世界經濟的數位化轉型是大勢所趨。 雲計算和大數據是信息技術應用方法和信息化開發方法的重大變化,是新一輪戰略性新興產業競爭的戰略重點。
  • 科大訊飛高級副總裁徐玉林:發展數字經濟是一個必然選擇
    國際在線廣西頻道消息:「我們希望和大家一起用人工智慧助力中國與東協的經濟合作創新發展。」近日,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高級副總裁徐玉林在第4屆中國—東協信息港論壇上發表演講,介紹科大訊飛當前圍繞典型應用場景和應用創新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
  • 看「河南速度」下的數字經濟發展之路
    9月28日,在河南省會鄭州舉行的2020數字經濟峰會暨黃河鯤鵬生態發展大會上,全國鯤鵬計算產業人才與河南本地人才雲集於此,共同見證河南數字經濟發展的新篇章。   抓住機遇 跑出「河南速度」   在萬物互聯的智能時代,河南敏銳意識到多樣性計算時代,構建鯤鵬計算產業生態是數字經濟的重要環節,也讓河南迎來了的重大發展機遇。
  • 抓住數位技術革命契機 讓四川成為數字互聯區塊鏈中的一個重要單元
    由於這些特點,新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將是最難掌控但必須面對的不確定性因素之一,抓住了就是機遇,抓不住就是挑戰。新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將重塑全球經濟結構,就像體育比賽換到了一個新場地,如果我們還留在原來的場地,那就跟不上趟了。我們必須增強憂患意識,敏銳把握世界科技創新發展趨勢,緊緊抓住和用好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機遇,不能等待、不能觀望、不能懈怠。
  • 數字經濟:必須面對的「算力時代」——安慶趕考數字經濟系列報導之一
    4月底,在前往杭州學習考察數字經濟的過程中,杭州的城市「智慧」既讓各級幹部感到眼前一亮,也感受到壓力重重。   恰逢中國經濟向高質量發展轉型的「契機」,結合安慶實際,會有哪些行業在數字經濟中「脫穎而出」,成為未來的新動能、新機遇?如何以數字經濟為抓手,優化經濟布局,積蓄髮展後勁,在「換道」中超車?這些「時代考題」,考驗著我們的銳意和智慧。
  • 我國數字經濟的發展趨勢與前景
    數字經濟是以數位化技術和信息作為重要生產要素,通過現代信息網絡的載體,實現數位技術與實體經濟的高度融合,不斷提高實體經濟的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使經濟發展方式加快重構。數字經濟具有技術創新、信息共享、綠色發展、產業融合的顯著特徵,發展數字經濟,不僅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而且是推動我國經濟社會走向現代化的必然要求。
  • 2020中國(常州)數字經濟產業發展與合作推進大會舉行
    當前,蓬勃發展的數字經濟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動能,數字產業化、產業數位化正在引發經濟增長格局、生產生活方式的革新。大會聚焦5G、人工智慧、集成電路等領域,邀請知名專家學者、行業精英圍繞「軟體賦能時代 數字創領未來」的主題,就數字生產、數字金融、數字政務、數字創意、數字醫療、數字通信等領域深入研討,共繪數字經濟發展藍圖,助推產業高質量發展。
  • 築牢「三基石」 中國電信夯壘數字經濟發展底座
    中國電信在這場考驗中,展露了「通信鐵軍」不畏艱險的逆行者形象,更以強大的雲網融合能力、開放的數字原子化能力、雲網端一體化的安全能力,積極推動數字經濟發展,夯實新基建數字底座,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打牢「基石」。
  • CES首次「線上見」 數字經濟全面發展浪花撲面
    2020年,遠程辦公、在線教育等新業態異軍突起;進入2021年,雲計算、5G新基建的全面提速,將為數字經濟發展提供更堅實的基礎。以CES第一次「線上見」為起點,數字經濟產業全面開花已成大勢所趨,「十四五」開局之年,能否抓住機遇乘風而上?
  • 新舊基建大發展,看這些頭部防水企業如何抓住機遇
    在剛剛過去的2020中國防水展中,慧聰防水網記者深入各展會了解,並對企業負責人進行了專訪,據悉,疫情之下各大防水企業並未受太大的影響,反而抓住新舊基建這個機遇順勢發展。面對如此廣闊的市場,女媧防水已經制定出了清晰的戰略路徑,來抓住難得的市場機遇:一是完善銷售網絡,擴大銷售服務的深度與廣度;二是增強研發,加強產品的科技實力。通過研發團隊的技術攻關與女媧豐富的經驗相結合,做出與建築物同壽命,超長質保的產品,提升品質;三是建立我生產、我施工、我負責的一體化標準,深化國內領先的防水方案解決提供商的地位。」
  • 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帶來新機遇
    打開APP 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帶來新機遇 通信視界 發表於 2020-12-03 09:58:19 工信部副部長劉烈宏在致辭中表示,5G時代已來,前景可期,要滿懷信心,深化合作,構建共商、共建、共享、共贏的發展格局。他坦言,歡迎各國企業參與中國的5G建設,共享中國5G發展的機遇,共同促進數字經濟發展,讓5G發展成果惠及全球,造福世界各國人民。
  • 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推動前海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深圳新聞網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曾舒琪)8月6日,前海蛇口自貿片區管委會舉行「《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前海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行動方案(2020-2025年)》發布暨專項行動工作會議」,正式發布實施《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前海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行動方案(2020—2025年)》(下稱《行動方案》)。
  • 數字人民幣試點,西安能否分杯羹?
    加之近日公布的陝西「十四五」規劃建議中,明確提出「穩步推進數字貨幣試點」。西安能否儘早爭取到數字人民幣試點?要知道,數字人民幣背後將形成一條完整的產業鏈,是數字經濟的重要突破點和基礎,蘊含著諸多機遇……數字經濟的基礎支撐在第三方支付發展比較成熟、銀行支付體系比較健全的背景下,推動數字人民幣的動力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