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上的重力可以讓人像在地球上一樣正常行走嗎?很抱歉,不能!

2020-12-04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理論上來看在火星上行走會比地球上更輕鬆一些,因為火星表面的重力約只有地球的1/3強(38%),去到火星上之後我們肌肉的力量並沒有降低,而所需要的負擔減輕了2/3,那麼更輕鬆是肯定的!但事實上卻不能,而且還比地球上負擔可能會更重一些!

大家對火星的印象大部分應該是《火星救援》這部科幻大片所給予的,片中給人的感覺是除了馬特穿一身火星表面作業服之外,其他並沒有多少負擔,當然沒有像某些大片裡穿越到火星甚至跟地球一樣呼吸,卻可以像蚱蜢一樣跳那麼高靠譜多了!畢竟《火星救援》還是非常專業的!

但這之中有一個是無法表現出來的,就是火星表面重力差異和火星表面太空衣的笨重,因為馬特先生穿的充其量也是艙內作業太空衣的負擔,而這個僅能應付一般的失壓與保溫,長時間在火星表面作業是不可能的!

上圖是正在測試中的NASA新月球表面工作的太空衣,比起阿波羅11號登月有很大的差別,但笨重的感覺上看起來並沒有多少差別!

甚至感覺腰部還更笨重了哈,阿波羅11號時的月面太空衣還是比較協調的,新版的上下不協調,頭重腳輕!

上圖是Z-2太空衣最新設計原型,這是專門為火星表面工作設計的,有針對火星表面工作條件做優化,已經比月面工作服有很大改進了!但實際上火星表面除了有個微弱的大氣壓(不到地球的1%)之外,還有溫度(夏季中午火星赤道約15-20度)比較恆定之外其他並無多少差別,而且上圖看起來並不會比月面工作太空衣有很大差異!

馬特的身材表露無遺,而且肘部彎曲的褶皺並沒有束縛住,這表明內外氣壓是一致的,否則這個部位會鼓脹起來,造成臃腫和失壓!因此將各位的思緒從《火星救援》直接拉回到荒涼寒冷的現實火星表面!阿波羅登月計劃中的太空衣質量達140KG,因為有各種維生系統的需要,比如冷卻循環,空氣循環,壓力維持,電源等等各種設備,因此未來的火星表面工作太空衣絕不會輕量化,除非臨時性的外出!

這是一套太空衣內所含的各種系統,由於內外隔離,因此它與月面工作的服裝沒什麼區別,唯一有差的是條件稍低,那麼即使降低到100KG,甚至60-80KG依然是一個累贅!到火星1/3的重力情況下,也有20KG以上,但引起疲勞感的還有另外一個重要的因素是各種笨重感,因為厚厚的衣服已經保壓的關節不夠靈活,工作時將會費去輕裝狀態下數倍的體力!

因此可以肯定在火星表面工作時並不會輕鬆,只有更費力,更容易疲勞,這是在未來的火星登陸外出作業時不得不考慮的一個問題!

相關焦點

  • 火星表面的引力,可以讓太空人正常行走嗎?
    當然可以,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的1/3,人在上面可以很輕鬆地行走。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為g=9.8m/s^2,根據萬有引力定律,可以估算出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已知數據:(1)火星半徑r=3397km;(2)火星質量m=6.4219*10^23kg;
  • 火星的環境怎麼樣?穿了太空衣的人能在火星上自由行走嗎?
    火星的環境怎麼樣?穿了太空衣的人能在火星上自由行走嗎?近些年人類對火星的好奇心越來越強,前些年上映《火星救援》讓小媒介好奇,在火星上穿著太空衣的人能不能像在地球上一樣自由行走呢?火星上真的能種植植物嗎?
  • 火星上到底是什麼樣子,人站在火星上是什麼感覺?適合居住嗎?
    而那紅色正是火星上土壤的顏色,一旦遇到風暴,塵土就會被刮到空中,當然就能看到紅色了。我們先簡單介紹一下火星。眾所周知,火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離地球最近距離5500萬公裡,幾十年來一直是人們探索的對象。火星和地球相比離太陽更遠,公轉周期為地球的2倍。自轉周期和地球相近,一天為24小時39分35.244秒,直徑約為地球一半,質量為地球的11%,是已知類地行星中密度最小的行星。
  • 未來人類移民火星上生活,多年後若再回到地球,還能正常生活嗎
    雖然火星並不是理想的移民地,但在上面建立封閉式基地的話還是可以供一部分人生活的。而隨著人類科技的進步和人口數量的增長,將來向火星移民或將成為不得不做的事情,那麼當人類在火星上面長期生活之後,甚至經歷了幾代的繁衍之後,這些人類還能回到地球上生活嗎?
  • 帶著重力上太空
    文/趙洋眾所周知,儘管航天員可以把空氣、食物、水和書籍等物帶到太空中去,儘可能地模擬舒適的地球環境,但有一樣東西是無法被帶入太空的,那就是重力。人一出生就在地表感受到9.8m/s2,即1g的重力加速度,並深受其影響。人的骨骼、肌肉、空間感覺系統都是為適應這種重力環境的。
  • 人類住在火星上和在地球上感覺一樣嗎?
    2024年,SpaceX計劃送首批人類,踏上前往火星為期半年的徵程,這趟旅程將是馬斯克讓人類成為我火星成員的第一步。為了達到這個目標,首先要在火星上建立一個基地,並慢慢將這個基地變成城市。數千人利用星艦火箭,並為建立首個地球外人類文明打下基礎。作為先鋒隊的他們,要在火星建立一個城市容易嗎?
  • 馬斯克離火星又近一步,火星上可以玩越野嗎?
    早在1972年,水手九號就發現了火星上有一條巨大的峽谷,後來它被命名為水手峽谷。水手峽谷的長度超過4500公裡,比哈爾濱到廣州的距離還要長1500公裡,是雅魯藏布大峽谷的9倍多。水手峽谷寬200公裡,深10公裡,比美國大峽谷還要深5倍。它是太陽系最長最大的峽谷,甚至我們在地球上,就可以通過望遠鏡觀察到它。
  • 地球上,有一種生物,可以在火星上生存
    但弟弟火星的繞太陽一周需要678天的時間,而三哥地球繞太陽一周只需要365天。計算好時間,計算好軌道,如果做宇宙飛船到火星大概8-9月的時間。假如火星上真的可以讓我們人類居住,哪怕只是地球環境的53%,那麼你要坐宇宙飛船8-9月到達。
  • 第一個在火星上行走的人或是女性,有望攜帶精子繁衍生息
    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6月24日報導,在今天於維也納舉行的歐洲人類生殖和胚胎學會上,一個國際科研團隊提交的一項新研究指出,冷凍的精子樣本在暴露於與太空中的微重力環境類似的環境下可以保持活力。這表明,在通往天基繁殖的道路上,至少有一個障礙可能是可以克服的。
  • 零下90攝氏度、稀薄二氧化碳,地球上的「火星研究站」
    那麼,細心的人或許會問,地球和火星環境大不一樣,科學家和工程師們是如何在地球上模擬火星環境,為火星探測器保駕護航的呢? 如何模擬火星重力 火星是一顆平均直徑約6780公裡的大行星,它要比我們生活的地球小得多,其表面重力加速度也低得多,3.72米/秒的加速度大致相當於0.38g,或者說是地球表面重力的0.38。由於火星表面重力遠低於地球,那麼在地球上如何模擬火星的低重力呢?
  • 如今火星看上去很明亮,那麼在火星上看地球也一樣嗎?看月球呢!
    月亮是地球的衛星,距離地球只有38萬公裡,所以我們看到的月球非常大,視覺上幾乎和太陽的直徑一樣大。除了金星之外,火星是我們最接近的行星。它也是地球表面環境和地球最相似的行星。離地球最近的地方只有5500萬公裡。因此,世界上所有的航天大國都把火星作為一個重要的勘探對象。
  • 人類真的起源於地球嗎?NASA究竟在隱瞞什麼樣的火星秘密
    NASA為什麼隱瞞瞞火星的天空是藍色的?在火星上發現了什麼秘密嗎? 的英文火星(地圖)離地球隊最近的一顆行星,除的英文地球以外唯一處於適居帶的行星。方式直徑的英文地球的一半,質量是地球的1/10,所以火星的重力比較小,只有地球的38% 。火星上的一天是24小時37分。 自火星帶一個25.19度的自轉傾角,地球的自轉傾角是23.44度,恰到好處這種的傾角讓火星地球狀語從句:有一樣四季的變化。
  • 地球人口有71億,有可能全部搬到火星上嗎?
    如果地球即將滅亡,火星能容納71億人口嗎?說實話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雖然在50億年後,太陽將膨脹為紅巨星,屆時離太陽較近的行星或許將成為太陽的一部分。但是以目前看來,人類的未來時間還相當遙遠。那麼假設地球即將滅亡,地球人不得不放棄這顆行星,搬到火星上去,我們怎麼能讓數十億人生活在一個不到地球一半大小的星球上呢?
  • 為什麼地球上的日落是紅色而火星上的日落是藍色?大氣密度不一樣
    晚霞紅是一種自然奇觀,很美,還有什麼比這更美的現象嗎?難怪一些攝影師最嚮往的目標就是目睹那如畫般太陽越過地平線之外的景象。但是,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日落會呈現出紅色或橙色?請坐下來,今天你會了解到地球上的天空為什麼是藍色的?為什麼日落是紅色的?而火星上的日落又是什麼顏色呢?
  • 地球比火星大很多,然而火星上的山峰卻比地球上高很多,什麼原因
    在太陽系八大行星中,地球是最大的巖質行星,火星是地球外圍的鄰居,不過它的體積和質量都比地球小很多,火星的體積是地球的1/7,質量是地球的1/11,然而奇怪的是,太陽系行星上的最高山峰卻不在地球上,而是在火星上。
  • 火星上發現了有機分子!人類可以把火星改造成下一個「地球」嗎?
    6月7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新聞發布會中公布:好奇號火星探測器在火星上居然發現了有機分子!很多科學家為之興奮不已。有的人說:至於嗎?不就發現了些什麼分子呀,元素呀,什麼的。有啥可高興的?但如果告訴您,有機分子可能意味著生命,那您是不是覺得稍微有趣了呢!
  • 如今火星看上去很明亮,那麼在火星上看地球也一樣嗎?看月球呢
    月亮是地球的衛星,距離我們只有38萬公裡左右,所以我們看上去月亮顯得很大,目視幾乎和太陽的直徑一樣大。而火星是除了金星之外距離我們最近的行星,也是表面環境和地球最為相似的行星,其距離最近地球的時候只有5500萬公裡,因此世界各航天大國都把火星作為重要的探索對象。
  • 這6個人在地球上行走,卻過上了火星上的生活
    還記得去年的《火星救援》電影吧。。。電影裡作為太空人的男主角一個人在火星上生存了四年,對抗食物短缺和孤獨,最後獲得營救的故事。去年八月的時候,美國宇航局啟動了第三輪的火星生存實驗,他們選了6名不同領域的科學家進入一個在地球上模擬的火星基地,生活一年的時間。
  • 火星移民真能實現嗎?火星上能種土豆嗎?快報對話「火星叔叔」鄭永春
    火星上到底有沒有生命?火星移民真能實現嗎?還有科幻吃貨最關心的問題,等移民到了火星,能像電影《火星救援》裡一樣種土豆嗎?快報特別聯繫到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中國第一位卡爾·薩根獎得主鄭永春,為大家科普你想知道的火星。在微博上,鄭永春擁有30多萬的粉絲,是國內知名的科普大咖。
  • 人類可以在太空中製造重力嗎?
    有沒有可能在太空中創造出重力來?如果可以,應該怎麼做?如果不能,又是因為我們欠缺了什麼呢?在太空中,通過旋轉太空飛行器或空間站來創造「人造重力」是可行的。當空間站旋轉時,離心力會把人向外拉,這個過程可以用來模擬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