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小夥伴患了重症抑鬱症很多年,堅持配合治療。後來情況好了很多,他突然覺得自己的大腦好像不如以前了,反應有點遲鈍,於是想知道抑鬱症對大腦造成的損傷有沒有希望恢復。
如果患了抑鬱症,會有什麼表現
據聯合國的全球調查數據顯示,抑鬱症已經成為除了自殺外,威脅到人類身心健康的第二大疾病。
當一個人患了抑鬱症,就會呈現出持續性的情緒低落,無活動意志,對任何事物都提不起興趣,貶低自我價值,自我否定,有的有嚴重的自罪感(什麼事都認為是自己造成的,將自己視為挫折的根源),覺得生活沒意義,重症抑鬱症患者會產生自殺念頭,甚至付諸行動,還會伴有固定位置的其他疼痛、睡眠障礙等軀體症狀。
如果個體所患的不是單純性的抑鬱症,還有會其他各種症狀反應。比如:
帶精神病性的重症抑鬱症,可伴有被害妄想,出現幻聽、幻視等症狀,可能出現擴大性自殺(即,自殺前先殺其他人,這種自殺可能是出於患者自我視角的,認為活著痛苦,也可能是報復性殺人);
焦慮型抑鬱症則同時出現抑鬱症和焦慮症的症狀,其焦慮與現實生活極不相符,同時伴有植物神經紊亂症狀,諸如呼吸急促,心悸,緊張出汗等症狀;
雙相情感障礙(躁鬱症)則可能抑鬱症和躁狂症交替出現,或同時出現,同時伴有誇大妄想等症狀。
重症抑鬱症,往往伴隨著大腦器質性病變
隨著患抑鬱症時間的加長加重,患者會出現反應遲鈍、思維遲緩、記憶力下降等症狀。
這是因為,當個體患上抑鬱症,人體內的一些重要神經遞質,如乙醯膽鹼、兒茶多酚(包括去甲腎上腺素、腎上腺素和多巴胺等)、五羥色胺、胺基酸遞質、多肽類神經活性物質等的分泌出現了異常。
在人體內的神經遞質中,乙醯膽鹼是副交感神經與效應器之間的遞質,起著興奮性作用(比如,在消化道),有時也起到抑制作用(比如,在心肌);兒茶多酚是交感神經節細胞與效應器之間的接頭;五羥色胺神經元主要集中在腦橋的中縫核群,有抑制作用(比如,鎮痛),也有興奮作用;胺基酸遞質中,以穀氨酸為遞質的突觸主要分布在脊髓中,屬於抑制性遞質,Y-氨基丁酸是中樞的抑制遞質;多肽類神經活性物質則既存在於消化系統中,也存在於中樞神經系統。
這些神經遞質的分泌一旦出現異常,即,某一類量太少起不到興奮作用,或者某一類量太少起不到抑制作用,人體整個循環系統就會出現循環障礙,出現如消化不良,面對喜悅無法興奮,持續性憂傷,不願意活動等症狀。
當個體患上抑鬱症,受影響的不止是心理
當個體在心理、環境和生理等因素共同作用下患上抑鬱症,就呈現出不願意活動的「懶」症,幾乎沒進行過什麼運動,使得人體新城代謝變慢,體內的代謝廢物無非及時排出體外,造成沉積,產生一定的淤堵。反過來又影響著人體的新陳代謝,使得身體健康狀況不斷下降,出現灰白髮、體型變胖等症狀。
而身體健康狀況的下降,使得人產生了相應的不良情緒,這種情緒又反過來影響身體健康,即,中醫所說的「怒傷肝、恐傷腎、思傷脾、憂傷肺、喜傷心」,如此,惡性循環,大腦既要指揮內部神經遞質分泌,儘量恢復機體平衡,又要指揮內部消化循環,儘量維持新城代謝。此時的大腦是忙碌的,甚至有點手忙腳亂,損耗極大,對個體的注意力產生了影響,出現注意力分散的現象,而注意力是記憶力的必備條件之一,注意力不夠集中,記憶力便不夠好(兒童記憶力比成年人好的原因之一,就是兒童注意力相對集中,需要思考、關注的事情較少)。
加上個體出現睡眠障礙,而睡眠是新陳代謝中很重要的一環。相信大家都這種體會,如果睡不好,第二天昏昏沉沉的,頭痛,經常這樣,還會出現遺忘;而如果睡太長時間,則越睡越想睡,而且反應還變慢了。
因為在睡眠過程中,大腦會進行自我清洗,促進神經元細胞的生長。而一個有著睡眠障礙的個體,要麼熬夜睡不著,使得大腦沒機會進行清洗與更新;要麼嗜睡不願意醒,使得大腦由於過度休息而昏昏沉沉,打亂了大腦的正常運作,影響了思維反應速度。
這些正是抑鬱症對大腦造成的影響,加上抗抑鬱藥物對大腦的刺激,大腦多少會受損。那麼,
抑鬱症造成的大腦反應遲鈍、記憶力下降等症狀有望恢復嗎
答案是肯定的。
和其他疾病一樣,抑鬱症患者有了治療期,也需要一個康復期。當個體的抑鬱症通過配合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有些輕度抑鬱症只需要心理治療,具體因人而異)得到了治癒,剩下的便是用各種辦法來康復,恢復自己的身體機能。
在這個恢復過程中,加快新陳代謝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環。
這就意味著患者需要堅持每天定時定量的運動,多進行一些諸如跳繩、慢跑等有氧運動,加速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並且,跳繩和慢跑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協調軀體機能,促進神經元細胞突觸的生長,有利於神經遞質分泌恢復正常。有研究表明,經常跳繩或慢跑的人,注意力往往比一般人要集中,而注意力集中是記憶力良好必不可少的條件。
在運動的同時,做一些手指運動,如彈鋼琴(經濟能力不足的可以考慮手卷電子鋼琴),通過訓練手指的靈活度,提高自身的反應能力。這是因為指尖的神經對外界反應非常敏感,可以很快傳遞到大腦,形成反應鏈,使得大腦加速運作。不過,練習的時候,建議選擇較歡快或者較輕柔的樂曲練習。一方面,較輕柔的音樂發出的聲音當中的阿爾法波有利於情緒的平復和心情的放鬆,在調節情緒方面是非常有利的工具;另一方面,較輕柔的樂曲相對而言,難度也較低,可以避免有些個體因為樂曲的難度練習不好而產生一些挫敗情緒,影響效果。
除了加速新陳代謝,還需要鍛鍊思維
在日常生活中,個體可以嘗試著寫日記,將自己每天的所見所聞所想記錄下來,然後反覆看,試著分析自己一天所記錄的見聞。一方面,個體寫日記,有利於加深個體對事件的印象,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而分析見聞,則可以養成思考的習慣,促進思維,加深記憶。
此外,嘗試著下棋(建議選擇傳統的圍棋、象棋、軍旗、跳棋,有利於大腦開發),也有益大腦機能的恢復,因為下棋需要個體進行一番思考,可以鍛鍊個體的思考能力;平常多聽聽輕音樂,有助於保持良好的心情,輕音樂中的阿爾法波有利於記憶力的提升和思維的開闊;如果有足夠的時間、精力和經濟,還可以學習繪畫,一方面可以宣洩情緒,一方面可以通過色彩讓人專注於美好的事物,提升心境;書法練習則可以修身養性,尤其是顏體,雄厚有力,有助於性格的塑造和改變。
除了上述這些可以輔助恢復大腦機能和身體機能的方法,個體還需要特別注意健康飲食,尤其要多吃蔬菜和水果等含纖維素較多的天然食物,這些食物有利於某些神經活性物質的合成。有研究表明,過多的人造食物和垃圾食品是當今社會抑鬱症增多的原因之一。那些每日健康飲食的,患抑鬱症的機率相對較小,而經常吃一些諸如臭豆腐、蟹肉棒、火腿腸等等人造食品和燒烤、歐美快餐等高熱量食物和垃圾食品的人,患抑鬱症的機率相對較高,尤其當這些人兼具經常熬夜、不吃早餐等生活習慣。
所以,想要恢復患抑鬱症之前的狀態並不是不可能,而是需要注意到方方面面。從生活習慣到日常飲食到興趣愛好。
有沒有可能快速恢復呢?
顯然,這不太現實。
好比,你很長一段時間不上學了,功課落下了一大段,需要補習功課,將之前的課好好補上。落下的功課越多,你需要花費的補習時間越長。
你身體某個部位長了痘痘,留下了疤痕,想要恢復,需要加速皮膚的新陳代謝,痘印越舊,需要的時間越長。
你想要賺錢,需要努力工作,多數情況下不可能一夜暴富。
同樣的,當你生病了,尤其是得了一場重病,不可能一夜之間恢復如初,也不可能不到幾天就和從前一樣。你需要有一個康復期,而這個康復期一般至少一年以上。病得越重,需要的時間就越長。
如果你想通過健身改變自己的體型或者體能,加強自己的身體機能和其他各個方面,需要至少三個月以上才能看出效果。如果有人告訴你,某種保健品可以在短期之內讓你恢復如初,甚至勝過當年,那肯定是騙你的。就好比有人告訴你「可以讓你一下子成為超級英雄」一樣不真實。
因為,從人體科學的角度分析,人的胃細胞每7天全部更新一次;皮膚每28天全部更新一次;紅血球細胞更細需要120天;身體內的細胞98%以上全部更新,需要一年;骨細胞更新需要7年。
所以,如果你想恢復大腦的機能,就需要將因為抑鬱症導致積壓在體內的代謝廢物,還有抗抑鬱症藥物的代謝廢物,一起完全排出體外,身體細胞全部更新,才算是真正的恢復,而這個過程,至少需要超過一年的時間。
所以,放寬心,定好計劃,好好執行,會有恢復的那天,什麼時候恢復,取決於你個人的努力,還有你的病情輕重。
任何時候不要放棄,也不要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
這裡是心理諮詢師裡外雅堂:解析生活,分享心理,用另一個角度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