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冷凍技術是世界醫學難題之一。目前為止,世界上可以獨立完成人體冷凍的機構僅有4家,其中一家就位於中國山東生命科學研究院。
1.冷凍第一人的艱難
2017年5月9日,桂某終於等來了電話。山東生命科學研究院告訴桂某,他的妻子展某將完成降溫,很快就可以住進液氮進行冷凍了。
這個消息讓桂某懸在心裡的石頭終於落地了。
展某是中國第一位冷凍人,和展某一起冷凍的還有9位外國人。
據了解,全球能夠獨立進行人體冷凍的機構有四家,分別是
美國的阿爾科(Alcor)、Cryonice Institute、俄羅斯的KrioRus、山東銀豐生命科學研究院。
山東研究院成立以來,完成冷凍者中最大的72歲,最小的僅13歲。
展某剛冷凍的時候,桂某幾乎隔三差五就會來看看,後來重大節日的時候才去,再往後的次數就更少了。
桂某說,每次去看望展某時,其實什麼都看不到,但是能夠感受到,他會用手機播放妻子喜歡的音樂。
沒到迫不得已,誰也不會做人體冷凍。
事情發生在2015年5月,當時展某去檢查身體,卻被發現患上了肺癌,而且是晚期,存活時間最多為6個月。
後來經過化療,效果很好,展某甚至還胖了30斤。
但是很快癌症就轉移到腦部。
2016年的正月,在妻子的要求,桂某把展某接回家過年。但是沒多久,妻子疫情惡化被緊急送往醫院。後來甚至不能完整說一句話了。
2月做完手術,展某被轉到了臨終關懷病房。
桂某感到非常傷心,這時醫生看到傷心的桂某,便試探性問他有沒有打算做人體冷凍?
桂某也是第一次聽說中國可以做人體冷凍,還真把這當作一回事,便到實地進行了考察。
在徵得妻子的同意後,還是放棄了治療,為妻子做了人體冷凍。
5月8日,桂某帶著兒子一起到醫院,親手關掉了支持展某生命系統的呼吸機。
踏上人體冷凍的路程。
2.中國人體冷凍技術槓槓的
中國的人體冷凍技術不點也不落後於外國,技術團隊的專家都是各領域的高端人才,有心外科專家、麻醉科專家、體外循環專家等等。
研究院還專門從美國請來了冷凍專家Aaron Drake,他是這個領域的高級專家。
中國對人體冷凍技術進行了創新,在不傷害心臟、不對心臟插管的情況下,僅僅通過頸動脈和股動脈插管就可以解決灌流問題,這在行業裡是非常精專的技術了。
冷凍實施的時間非常關鍵,既不能太早,也不能太遲,要在醫生宣布病人死亡後10分鐘以內。
在減少人體血液凝固的同時進行降溫,並馬上啟動人體血液循環,讓病人的身體各器官維持的復甦狀態。
當醫生宣布展某死亡時,技術團隊就給裝上了Lucas,進行心臟復甦,保證病人身體血液和呼吸正常運行。
技術團隊通過股動脈和頸動脈,建立一個雙通路的體外循環,將人體快速降低到18攝氏度以下,然後將她的血液進行置換。
人的血液被冷凍液替換,這樣人體就可以減少冷凍形成的冰晶對人體的傷害。
病人經過60多個小時的降溫後,再把人體轉到液氮中進行長期保存。
液氮中的溫度始終保持在196攝氏度左右。
中國人體冷凍的人中,有些是自己自主選擇的,有些是家人做出的選擇。其中有一位企業家,40歲查出患癌症,她兩個兒子非常優秀,在得知母親患癌症後,堅決要讓母親進行人體冷凍。
山東科學研究院副院長賈春生表示,中國有許多獨立子女家庭,他們中失去任何一個人,對於家庭都是一個巨大的打擊,都希望通過人體冷凍形式,把家人暫時保留下來。
3.人體冷凍的倫理和未來
人體冷凍其實存在很大的爭議,涉及法律、倫理等各方面,為此山東研究院成立了醫學倫理委員會。
特別是當未來科技足夠發達的時候,冷凍人體被喚醒了,發現身邊沒有親人,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那麼將如何面對這個全新的社會?
但這又是一項令人著迷的技術。
美國物理學家詹姆斯·貝德福於1967年1月19日開始被冷凍,他也是全球第一個被實施人體冷凍的人。
2020年12月初,美國有一條新聞令人震驚,那就是27年前被冷凍的胚胎被「喚醒」,並成功移植到了一位母體的子宮中,成功分娩出了一個健康的女嬰。
這說明人體冷凍技術是可行的。
已故科學家皮丘金認為,或許未來幾百年後,人類的科學技術發達了,可以把冷凍的人類大腦進行喚醒,然後植入另一個人體,從而實現復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