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高維的數學——一個4維以上歐幾裡德距離的直觀證明

2021-01-08 老胡說科學

數據科學家經常處理高維數據——根據上下文,數據科學家可以處理數百萬維的數據。在一個每一個新特性都是另一個維度的世界裡,很容易失去對更高維度的真正理解,以及它們是如何工作的,這對設計算法和數據分析很有幫助。

幾乎所有的機器學習算法都要求在多維空間中找到兩點之間的歐幾裡得距離——一條直線。在本文中,您將了解如何在4+維中計算歐式距離。

最初的勾股定理指出,在一個二維直角三角形中三條邊a,b,c滿足: a+ b= c。

通過添加另一個三角形,其長度與原始三角形的斜邊相同,我們可以通過替換來擴展勾股定理:

如果將藍色三角形「抬高」,使它的長邊仍然與綠色三角形的斜邊相連,並且d垂直於b:

紅色的線代表三維的線。它是由邊a、b和d決定的,因此,a+ b+ d= e。換句話說,三維距離是它三條邊的平方和的平方根。

將這個想法擴展到四個方面:

通過將附加的黃色三角形視為與e相連,並且將線段f垂直於d,我們可以說g^2等於其四個邊的平方之和,即a^2+b^2+d^2+f^2。a和b分別形成x和y軸;d形成z軸,附加三角形的短邊表示新尺寸的長度。

這個想法可以進一步概念化,把三角形堆疊想像成一張二維的紙,沿著c摺疊產生第三維,然後沿著e摺疊,使得f垂直於d以及其他軸,比如a和b。

添加新維度相當於在斜邊上疊加更多的三角形。

這依賴於所有維都互相正交的假設。這也是主成分分析等降維方法在多維空間中尋找正交向量的假設。PCA與多維空間中的歐幾裡得距離具有相同的基礎。

因此,給定一個n維地點集,

其中a表示第一個點在n維空間中的位置,其第m個元素表示第m維空間中該點的值(例如,如果a(1) = 10,則該點的x軸值為10,則n維空間中的距離由

或者,邊的平方和(由維度n a和b之間的距離給出)。

這也被稱為歐幾裡得範數。現在,你對運算法則如何在高維數據集中運作有了一些直覺,能夠在一個我們永遠無法完全理解的世界中畫出一條直線。

相關焦點

  • N維空間一——歐幾裡德空間
    空間有很多種(歐幾裡得空間、拓撲空間、閔可夫斯基空間、線性空間、希爾伯特空間、吉洪諾夫空間等),也存在很多維度,想要深刻理解n維空間,我們需要從最簡單的空間說起。歐幾裡德空間簡稱歐氏空間,或平直空間。在數學中,它是對歐幾裡德所研究的2維和3維空間的一般化。
  • 幽默、風趣而又執著的「幾何教父」——歐幾裡德的二、三趣事
    從公元前338年希臘諸邦被馬其頓控制,到公元前30年羅馬消滅最後一個希臘化國家託勒密王國的300餘年,史稱希臘數學的「黃金時代」,我們的「幾何教父」歐幾裡德就出生在這個年代,他的成就標誌了古希臘數學的巔峰。
  • 克萊因瓶需要額外維度才能實現,它是否能證明世界還存在更高維?
    那麼從這個角度來理解,克萊因瓶是否暗示了我們的宇宙還存在高維空間嗎?什麼是二維,三維和四維?我們一般所說的維度就是歐幾裡德空間,如果要討論閔可夫斯基空間請看作者其他文章。但四維理解起來就有些困難了,以二維到三維的理解一樣,二維是三維的一個無限薄的一個切片,四維是由無數個三維堆積起來的,而三維則是四維的一個切片,我們稱之為三維膜,上圖中的四維也只是四維空間在三維中的投影,最多只能輔助我們理解而不能代替四維空間。為什麼我們能完美呈現莫比烏斯環?
  • 黎曼用理論證明高維空間的存在,人類接觸四維空間只能用感知
    我們現在所處的空間,科學家給了它一個名詞叫做「三維空間」,而人們發現,螞蟻所認知的是二維平面,它們無法理解人類的世界是什麼樣的。所以,人們開始思考,三維空間是最高維的空間了嗎,有沒有可能存在四維空間,我們無法感知四維空間是否就像螞蟻無法感知三維空間,如果四維空間真的存在,我們要如何做才突破三維,「看見」四維空間等等的問題。
  • 本文帶你了解優化背後的數學知識
    背景知識在深入了解該論文之前,我們先要理解一些底層數學概念。理想情況下,這篇論文要求讀者對高斯幾何有基礎了解,即三維歐幾裡德空間中曲線和表面的幾何。此外,微分幾何的知識也很重要。不過,我會嘗試解釋這篇論文中某些術語的意義。每個平滑的 d 維流形 M 都局部微分同胚於 R^n。M 中每個點周圍都有一個平坦的(小型)鄰域。因此,它遵循 R^n 上的歐幾裡德度量。
  • 歷史上,有哪些被證明不成立的數學猜想?這些真的反人性的證明
    要證明一個數學猜想困難無比,推翻一個數學猜想卻只需一個反例!數學史上有很多著名的猜想,歷經了幾十年甚至幾百年,無數數學家的努力才將之證明出來,或者推翻.到目前為止,還有一些猜想沒有證明出來了,例如黎曼猜想,哥德巴赫猜想等.今天我們看看那些表面成立,最後卻被推翻的猜想.
  • 究竟什麼才是數學新課標中的「幾何直觀」
    「2017年版課標」中明確提到:幾何直觀表示藉助圖形和圖形、圖形和數字來認知與研究問題。藉助幾何直觀將不容易掌握的數學問題轉化的更為具體化、簡單化和形象化,有利於尋找化解問題的思路與方式,這是幾何直觀的基本意義。也就是說:幾何直觀有利於將繁雜的數學數據問題直觀化展現。更有資料證明:大多抽象的數學問題,其數學本質可以用直觀的圖形來表達。
  • 俄國數學天才稱平行線可以相交,遭嘲諷鬱鬱而終,12年後被證實
    經過30年對非歐幾何學的努力,Lobachevsky的理論終於在1868年Bertrami公布的論文中被證實。Bertrami公布了一篇關於非歐幾何的解釋的學術論文,基本上是說非歐幾何可以存在於歐氏空間的曲面,註解了非歐氏幾何的真實性。每個人都認為是荒謬的非歐幾裡德幾何,終於翻過了身子。
  • 機器學習基礎:相似度和距離度量究竟是什麼
    設 A 為用戶的電影評分 A 列表,B 為用戶的電影評分 B 列表,那麼它們之間的相似度可以這樣計算:從數學上看,餘弦相似度衡量的是投射到一個多維空間中的兩個向量之間的夾角的餘弦。當在多維空間中繪製餘弦相似度時,餘弦相似度體現的是每個向量的方向關係(角度),而非幅度。如果你想要幅度,則應計算歐幾裡德距離。
  • 100 個最偉大的數學定理,你知多少?
    數學家並沒有免疫這些影響,在 1999 年 7 月的一個數學會議中,Paul 和 Jack Abad 提出了他們的「一百個最偉大的定理」名單。他們給出的排列是基於一下標準;「定理在文獻中的地位、證明的質量與結果的意外性」。這個排列當然同電影還有書排列的一樣的武斷,但是這裡的定理必定都是很有價值的結果。
  • 古希臘數學大家歐幾裡德的《幾何原本》,被稱為是千古奇書!
    歐幾裡德是位古希臘幾何學家,憑著一本《幾何原本》而流芳千古。雖然像拿破倉、亞歷山大和馬丁·路德這樣的人物,其有生之年的名氣要比歐幾裡德顯赫得多,但是,從歷史的視角來看,歐幾裡德應該比他們要流傳久遠。關於歐幾裡德的生平,我們幾乎一無所知。
  • 維歐藝術留學:英國利茲大學怎麼樣?
    維歐藝術留學簡單給大家介紹一下: 英國利茲大學好不好?乘火車2個小時左右即可到達倫敦,距離曼徹斯特也只有1小時左右的車程。 4、一流的教學設施 學校圖書館是全英國最大的大學圖書館之一,藏書種類豐富多樣。現有藏書2,600,000冊,期刊9,000多份,並配備網上查詢系統。
  • 你需要先理解神經網絡的語言、樹和幾何性質
    詞是通過在一個高維空間的位置給定的,而(遵照一定的變換)這些位置之間的歐幾裡德距離映射了樹距離。但這一發現還伴隨著一個很有趣的謎題。樹距離與歐幾裡德距離之間的映射不是線性的。相反,Hewitt 和 Manning 發現樹距離對應於歐幾裡德距離的平方。他們提出了疑問:為什麼必需平方距離,是否存在其它可能的映射。這篇文章將為這個謎題提供一些潛在的解答。
  • 名人史:學變歐幾裡德的先驅,為希臘化時代的發現奠定了堅實基礎
    他的天文臺位於赫利奧波利斯和塞爾塞蘇拉之間,天文臺有一個瞭望塔和參考資料,他注意到資料上有關天體的記錄。在三百多年之後,這些天體仍然能夠認出。關於歐多克索斯的故事,大部分都是幼稚的、簡直是騙人的故事,而且根本沒有必要編造這些故事。因為歐多克索斯本來就是一位偉人。現代學者稱讚他的工作「標誌著天文科學的開始。」這樣一種信念的形成是不難理解的。
  • 如何理解高維時空?試試看這部電影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靜境,ID:FM18848】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今天再給大家推薦一部電影——《星際穿越》,幫助我們更好理解高維時空的概念。在高維時空的庫珀可以看到不同時間、不同空間的墨菲房間,而在三維空間中的墨菲則無法感知到在高維的庫珀。這是為什麼呢?
  • 10 個用圖形證明數學定律的例子,直觀領略數學公式的簡潔優雅
    證明數學定律不一定非要用枯燥的數學公式,如果用能用簡單的圖形表示公式中的項目(例如某個數的平方可以用一個正方形表示,立方則可以用立方體代替),證明過程將會變得更加直觀易懂,更加簡單和優雅。以下就是幾個經典的例子。
  • 數理史上的絕妙證明:準晶是高維晶體的投影
    到高維空間讓我們能夠理解準晶隱蔽的結構。那麼,準晶,都是更高維空間中某個晶體結構的投影嗎?是嗎,不是嗎?怎麼證明?要證明準晶是高維晶體的合適的投影,一種是數學意義上的嚴格證明,從某些靠得住的公理、定理出發,邏輯地一步一步導出所有的準晶結構。一種是有點物理味道的證明,如果能找到合適的方法,能構造出準晶作為其投影的高維晶體結構, 擺在那兒, 那也是一種證明!
  • 旋轉,複數最直觀的理解
    原標題:旋轉,複數最直觀的理解 上方超級數學建模可加關注 傳播數學乾貨,學會理性的方式去思考問題 複數的物理意義是什麼? 我想 複數最直觀的理解就是旋轉! 4*i*i = -4 就是「4」在數軸上旋轉了180度。 那麼4*i就是旋轉了90度。
  • 兩條平行線必相交——非歐幾何的創立
    代數、幾何曾是數學的兩大分支,研究數的部分是代數學的範疇,研究形的部分,自然是屬於幾何學的範疇。再要深究,還有聯結形與數且涉及極限的部分,這就是分析學,這三大類是整個數學的核心。代數很好理解,數學,顧名思義,自然與數是息息相關的。
  • 數學巨人——歐幾裡得,是如何影響世界幾千年的?
    這些思想成為兩千年來幾何教學和理解的核心。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如果你沒有讀過元素,你就不會被視為受過教育。即使在今天,當你閱讀《幾何原本》的時候,它也包含了現代理論,即使在今天仍然適用,這使得它與眾不同。奧利弗·伯恩:《歐幾裡得原理》的前六部歐幾裡得生活在耶穌誕生前300年左右。對於那些對數學感興趣的人來說,他是一個明星。在他死後,他的想法和他出版的作品成為天才思想的匯合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