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的深淵」,一張妙圖,一部天才簡史

2020-11-30 騰訊網

作者:量子妹

遇到一張妙圖,號稱「數學的深淵」。

若非數理精通者,如看天書。

匆匆一暼,盡皆術語,讓人汗流浹背。

數學之澀,易理之難。

其行也遠, 其路也艱, 雖千萬裡, 吾往矣。

原圖內容略顯單薄,歷史脈絡亦不分明。

故特將其擴展整理,集納更多理科知識。

前後千年,共分八章。

這是一部數學史,也是一部天才簡史。

從萬物皆數到變量數學;

從歐氏幾何到黎曼空間;

……

畢達哥拉斯、歐幾裡得、阿基米德、笛卡爾、費馬、牛頓、萊布尼茨、歐拉、柯西、拉格朗日、伽羅瓦、拉馬努金、高斯、黎曼、希爾伯特、龐加萊……

我們希望這張圖,帶你走出神秘與未知,步入這千年智慧積累,俯瞰整個數學大廈▇ ▆ ▅ ▃ ▂ ▁

本文轉自公眾號 量子學派——專注於自然科學領域(數理哲)的教育平臺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數學的深淵-虎嗅網
    遇到一張妙圖,號稱「數學的深淵數學之澀,易理之難。其行也遠,其路也艱,雖千萬裡,吾往矣。原圖內容略顯單薄,歷史脈絡亦不分明。量子學派將其擴展整理,集納更多理科知識。前後千年,共分八章。這是一部數學史,也是一部天才簡史。
  • 數學的深淵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量子學派,ID:quantumschool】,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原文作者聯繫23個人類最美公式:凝望數學的「深淵」警告!讀懂一半就沒有女朋友這些字符,我都認識。這是很多人對數學的認知。數學之艱,讓很多人極其敬畏。易理之美,又有很多人十分嚮往。現代數學深邃到何種程度,我們列出節點:1. 康託的「集合論」2. 柯西、魏爾斯特拉斯的「數學分析」3. 希爾伯特的「公理化體系」4. 高斯、黎曼的「非歐幾何」「微分幾何」5.
  • 《深海探險簡史》攜手彩虹魚·深淵極客與您相約2018上海書展!
    由上海海洋大學深淵科學技術研究中心團隊翻譯的《深海探險簡史》將帶領讀者領略深海探索之路,該書的原作者為羅伯特·D·巴拉德,這位美國海洋科學家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海底探險家之一,也是「鐵達尼號」殘骸發現者。書展送票連結:送票啦!來2018上海書展科普展臺,燃燒你的「科」路裡~
  • 《美麗心靈》:是一部關於一個真實天才的極富人性的劇情片
    《美麗心靈》是一部關於一個真實天才的極富人性的劇情片。英俊而又十分古怪的納什早年就作出了驚人的數學發現,開始享有國際聲譽。但納什出眾的直覺受到了妄想型精神分裂症的困擾,使他向學術上最高層次進軍的輝煌歷程發生了巨大改變。
  • 豆瓣高分電影推薦:《天才少女》看美國隊長如何拯救數學天才少女
    今天同大家介紹的是一部在豆瓣上評分8.3分的影片——《天才少女》。它是由美國福斯探照燈公司出品的劇情片,由馬克·韋布執導,克裡斯·埃文斯、麥肯娜·格瑞絲、珍妮·斯蕾特、琳賽·鄧肯等聯合主演。這一次克裡斯·埃文斯不再是擁有超能力可以拯救世界的美國隊長史蒂夫·羅傑斯,可是他依然拯救了一個小女孩的一生。
  • 一本人人都能輕鬆讀懂的諾貝爾獎天才簡史
    2019年高考語文試卷中,漫畫家小林的一張漫畫就成為了全國高考作文題。這是漫畫題材又一次被高考作文選中,說不準你哪天看過的漫畫就成了考試原題了呢?再來看看近年的圖書暢銷榜,漫畫圖書逐漸成為主流。因為對孩子來說,讀書必須有趣,有吸引力,他們才會喜歡看。
  • 「當你凝望深淵的時候深淵也在凝望你」宋義最後那句話什麼意思
    「當你凝望深淵的時候,深淵也在凝望你」,宋義最後對秦風說了那句話,他到底是要表達什麼意思呢?秦風說宋義是Q也是殺死陳國富的兇手,但是宋義的反問更讓人震驚,「你是人是獸」?「當你凝望深淵」這句經典臺詞出自哪裡,今天我們就來獨家揭秘一下!「當你望向深淵的時候,深淵也在望著你。可以看,但不可以看太久。」
  • 經濟學人評《未來簡史》:一部膚淺、華而不實的作品
    1新智元編譯1  來源:Economist  譯者:胡祥傑  【新智元導讀】世界級暢銷書《人類簡史》的作者 Yuval Noah Harari 的新書《未來簡史》將於2017年1月出版。《經濟學人》態度顯然更加鮮明,直言《未來簡史》就是一部膚淺、華而不實的作品。書評寫到:Harari 傾向於用科學來標榜自己,用了一些例如生物技術、納米技術和人工智慧的詞彙,但他沒有嚴肅地對這些話題進行展開。
  • 霍金演講錄之黑洞、嬰兒宇宙及其他 五、《簡史》之簡史「4」
    黑洞、嬰兒宇宙及其他 五、《簡史》之簡史「4」  為慶祝我的《時間簡史》所舉行的招待會迄今仍然使我大吃一驚。此書已在《紐約時報》最暢銷書榜上列名達三十七周之久,在倫敦的《星期日泰晤士報》上達二十八周之久。(它在英國比在美國出版得晚。)
  • 男子腦後挨悶棍後患「後天性學者症候群」 成數學天才
    原標題:男子腦後挨悶棍後患「後天性學者症候群」 成數學天才   原標題:12年前腦後挨悶棍美一男子變身數學天才   據新華社電 美國中年男子賈森·帕吉特12年前遇襲,腦後挨了一悶棍,醒來後突然展現數學天才。他把這段奇特經歷寫成回憶錄,於22日出版。   帕吉特現年43歲,家住華盛頓州塔科馬。美國《紐約郵報》20日援引帕吉特的話報導,12年前,他就是一個普通人,對數學等學科毫無興趣。   轉折點出現在2002年9月13日夜間。當時,他走出一家酒吧。
  • 科學簡史:古希臘的數學「公理化」體系
    #科學史#古希臘人不但創造了輝煌的藝術和哲學,再數學方面也頗有造詣通過探討事物數量間的關係,最初的算術發展成了「代數」,研究事物形體關係的數學發展出「幾何」。中國古代學術,以算術見長,在代數領域貢獻突出;古希臘則偏重於幾何學的研究和應用。這裡面顯然蘊含了「功利性」和「非功利性」的主觀抉擇,即是中國古代會通過等腰三角形計算金字塔的高度,在當時也是被看作是毫無意義的。畢達哥拉斯學派通過大量的研究,提出「萬物皆數」的命題。
  • 男子頭部受傷後變成數學天才 患「後天學者症候群」
    男子頭部受傷後變成數學天才 患「後天學者症候群」 news.wehefei.com   發布時間:2014-04-21 16:32:31    來源:國際在線   資訊標籤: 後天學者症候群 男子腦部受傷變天才
  • 為什麼要讀《時間簡史》?
    在《時間簡史》裡,霍金探究了已有宇宙理論中存在的未解決的衝突,並指出把量子力學、熱動力學和廣義相對論統一起來存在的問題,這部書的定位是讓那些對宇宙學有興趣的普通讀者,了解他的理論和其中的數學原理。在寫完《時間簡史》第一章草稿之後,霍金告訴他的文化經紀人,他要使這部書「成為在機場書攤上出售的那一種書」。他的文化經紀人說他不是懸疑小說家,這根本不可能。
  • 豆瓣9.2分短片,當你凝視深淵的時候,深淵也在凝視著你
    最近,印度電影《調音師》重新點燃了電影市場,許多看過電影的觀眾都會直呼猜不到結局、全員惡人等,它是一部反轉特別多的電影,讓人在觀看電影的時候全程目不轉睛,是近年來電影市場上少有的高質量偵探佳作。這部電影改編自2010年法國一部同名的微電影。法國版的《調音師》可謂是短片電影中的巔峰之作。
  • 男子腦後挨悶棍患後天性學者症候群 成數學天才
    原標題:12年前腦後挨悶棍美一男子變身數學天才賈森·帕吉特資料圖。  據新華社電美國中年男子賈森·帕吉特12年前遇襲,腦後挨了一悶棍,醒來後突然展現數學天才。美國《紐約郵報》20日援引帕吉特的話報導,12年前,他就是一個普通人,對數學等學科毫無興趣。  轉折點出現在2002年9月13日夜間。當時,他走出一家酒吧。兩名男子從他背後偷襲,他頭部挨了一悶棍,神志不清,交出夾克後才得以脫身。  第二天醒來,帕吉特走進浴室,覺得眼前的世界完全變了樣,「水流變成一條條垂直的線」。  隨後,帕吉特開始痴迷於家中所有的線條。
  • 約翰·納什——一位有著傳奇人生的數學天才
    約翰·納什——一位有著傳奇人生的數學天才 2009-08-28 17:53:52 來源:網絡來源
  • 13部不得不看的數學電影——給所有學生的最好禮物
    為人師表(Stand and Deliver)在所有「鼓舞人心的教師」電影中,這是最古老也是最好的一部。你不需要懂微積分就能看懂。有史以來最好的數學電影。《為人師表》是一部很棒的電影,是一部必看的電影。這部電影給了我整個中學和高中的靈感。一位中學老師,他成功地激發了輟學傾向的學生學習微積分的知識。劇本很好。
  • 6部經典天才電影,最後一部太過於經典,看過的請舉手!
    作弊天才《天才槍手》:影片根據真是事件改編,講述了天才學霸利用高智商考場作弊牟取暴利的故事。出生平凡的天才少女Lynn在進入貴族學校後,結識了富二代同學Grace與Pat,從此開始了考場作弊生涯,同時,另一名記憶力超強的天才學霸Bank發現了Lynn見不得人的「作弊交易」。
  • 經典推薦之《未來簡史》:一本既有深度又「溫柔」的書
    書名裡有兩個字——簡史。可它從來都和「簡」無關——能脫離原本的範疇,把目光放到未來的人,即便是簡,大抵也是返璞歸真了。他寫了三本簡史:《人類簡史》《未來簡史》《今日簡史》。過去,未來,當下。三個維度,貫穿了整個人類社會。名曰簡,實則繁——整個人類社會都在其中,怎能太簡?文章玄奧,字字珠璣,雖簡尤繁。這是最高的境界。
  • 北大最有名的3位數學天才,都紛紛出走美國,這是為什麼?
    毫無疑問,中國每個有數學天賦的學生,都會在北大的數學系有過一段求學的時光。從恢復高考開始,北大的數學系就一直致力於培養數學天才,並且打造成為北大的一張王牌,在世界的數學舞臺上都享有聲譽。北大的數學系培養出來的人才,非常的多。但是,筆者查看相關的資料後發現,北大的數學天才,在完成學業以後,都會到國外留學,最終成為國外名校的教授,卻不回到中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