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菩薩親自教授《法華經》,可惜他竟然當面錯過

2021-01-21 法華楞嚴講義


隋朝并州人高守節,家中世代都信奉佛教,守節在修行上尤其精進。高守節十六七歲的時候,曾經遊歷化郡,在途中遇見一個五六十歲的沙彌,自稱海雲,與高守節交談的時候問他:「小朋友,你會誦經嗎?」


高守節回答:「識其本心。」於是海雲就把他帶到五臺山,走到一處剛好可以容身的三草屋住了下來。


海雲教高守節誦讀《法華經》,平時在外面乞討衣食,供養高守節。 


高守節經常看見一個外國僧人,來到草屋和海雲師談笑,一天後才離開。海雲經常問高守節:「你知道外國僧人是誰嗎?」


高守節回答說:「不認識。」


海雲就像開玩笑一樣的說:「他是文殊師利菩薩啊。」高守節雖然總是聽海雲師這麼說,卻沒有領悟師父這句話的含義。 


某天,海雲讓高守節下山到附近的村落取東西,臨行前再三告誡:「女人是惡之本,壞菩提道,破涅槃城。你下山辦事的時候,一定要小心謹慎!」高守節牢記海雲師的叮囑就出發了。


在半路上遇見一個女孩,十四五歲年紀,穿的衣服很漂亮,長得端莊美麗大方,騎著一匹白馬,直接來到高守節的面前,向他行禮後說:「我的身體有急病,需要下馬。可是我騎的馬上躥下跳,我沒有辦法讓它停下來,希望你救救我。」高守節想起師父叮囑他的話,不理睬女子,繼續往前走。女子一直追了高守節幾裡路,多次苦苦地哀求,高守節意志堅定,就是不理睬她,後來女子就消失了。


辦完事情回去後,高守節把路上遇見女子的事情和海雲師說了,師父說:「你真是個大丈夫。不過那個女子其實是文殊師利菩薩。」高守節仍然沒有領悟,以為是師父開玩笑。經過這件事後,他更加精進誦經,三年的時間就把《法華經》誦讀得特別精淳。 


後來,高守節聽說長安有高僧度化人,就想去剃度出家。海雲師說:「如果你一定要去,就是辭別了好師父,以後很難再見面了。你到了京城後可以去禪定道場皈依臥倫禪師。」


高守節到了京城後一心想剃髮出家,卻不能如他心願。他去了臥倫禪師的道場,禪師問他:「你是從什麼地方來的?」


高守節回答:「我是從五臺山來的,師父臨別的時候讓我來臥倫師這裡做弟子。」


臥倫禪師又問:「你的師父怎麼稱呼啊?」


高守節回答說是海雲。臥倫禪師驚嘆道:「五臺山的文殊師利菩薩!這個海雲師其實就是《華嚴經》中善財童子參拜學習的第三個大善知識啊,你為什麼要離開聖人呢?千生萬劫沒有這樣的機會相遇,這是多麼大的錯誤啊!」


高守節此時才醒悟過來,非常悔恨。他還想見到海雲,就辭別臥倫禪師,日夜不停趕回五臺山,回到過去居住的地方,什麼人也沒有看見。 


——《法華傳記》 


相關焦點

  • 《法華經》文殊答話說涅槃
    其實這種功德隨處可得,佛說凡是對《法華經》生隨喜讚嘆心者,將獲得無量多的功德,這是如來在給眾生送比金山銀山都更為珍貴的功德,只要我們能學好《法華經》,這些功德唾手可得,日後還可得到如來的白毫相,何樂而不為!日月燈明佛眉間所放白毫相光,照亮了東方一萬八千個佛土,處處遍照,就和今天釋迦牟尼佛放白毫相光遍照東方一萬八千個佛國完全一樣。文殊菩薩說:彌勒!
  • 文殊菩薩是十方諸佛母,為何他又成了釋迦牟尼佛的學生?
    文殊菩薩,大家都很熟悉,起碼在電視劇《西遊記》裡看到過。文殊菩薩是簡稱,全名是文殊師利菩薩,也叫曼殊室利菩薩,都是梵文的音譯,是四大菩薩之一,在佛教裡代表智慧,四大佛教聖地之一的五臺山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
  • 文殊菩薩是如何成佛的?
    文殊菩薩,又稱文殊師利法王子,與普賢菩薩同為佛之脅侍,並稱「華嚴三聖」,是佛智慧的象徵。在佛畫像中,文殊菩薩其身紫金色,形如童子,五髻冠其項。右手持金剛寶劍,能斬群魔,斷一切煩惱。左手持青蓮花,花上有金剛般若經卷寶,象徵所具無上智慧。坐騎為青獅,表智能威猛。
  • 文殊菩薩是何物修煉成仙?他的本體是啥,前世又是誰
    眾所周知中國有四大佛教名山,而現在的佛教也已經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了,為表敬重每年各個菩薩自己的道場都會舉行巨大的盛典,文殊菩薩的道場是在山西五臺山,是佛教四大道場之一,他與普賢菩薩同侍釋迦牟尼佛,是所有菩薩弟子中的上首,所以文殊菩薩又被稱為文殊師利法王子。
  • 難怪烏雞國王敢把文殊菩薩泡河裡三天三夜,你看看他的靠山是誰
    西遊中的靈山佛教也有等級分別,其中等級最高的是如來佛祖,其次是眾佛,然後是菩薩。觀音位列眾菩薩之首,而文殊菩薩地位也不低。 在原著第36回,如來聽身邊人說,烏雞國的國王悟性甚高,心懷大愛,時常接濟往來的僧侶道士,給他們置辦齋飯衣物,所以如來深受感動,準備給他一個金身羅漢乾乾。但又不知傳言是否真實,因此派文殊菩薩前去查看。
  • 慧晤09-文殊菩薩的智慧寶劍-索達吉堪布對話威廉.道格拉斯教授
    慧晤第9期-文殊菩薩的智慧寶劍-索達吉堪布對話威廉.道格拉斯教授-1-上師提問-適合歐洲大學生的法門慧晤第9期-文殊菩薩的智慧寶劍
  • 【華曲佛音】文殊菩薩心咒(文殊菩薩智慧咒):常誦開啟智慧大門
    南無妙吉祥菩薩 !  1.文殊智慧咒:  白天,晚上都可以念,每天最少念108遍,沐浴完念更好,這是表恭敬的意思。每天花10幾分鐘也不是很長。  持咒最重要的兩點就是信心和恭敬心。  文殊師利菩薩,以智慧著稱,在中國示現為菩薩,與觀音、普賢、地藏同為四大菩薩之一,五臺山清涼寺即為他的道場。
  • 為何乾隆會自比為文殊菩薩?
    乾隆皇帝本名叫做弘曆,他是一個自命不凡的皇帝,乾隆在位期間,大興土木,興建別囿園林,到處遊歷,留下許多御題碑刻,他也喜愛書畫,皇宮裡面珍藏的許多古代珍貴書畫,都有他塗抹的題跋,沒有題跋的也會有「乾隆御覽之寶」等印章,他的一生還創作了四萬多首詩,自詡「十全武功」,晚年自號「十全老人」,由此可見其自戀到何種地步
  • 恭迎文殊菩薩聖誕——為什麼學業有成要祈求文殊菩薩?
    文殊菩薩為七佛之師,一切菩薩之母,身紫金色,五髻冠其項,右手持金剛寶劍,表智慧猛利,能斷一切煩惱。左手持青蓮花,花上有金剛般若經卷寶,象徵所具無上智慧,坐騎為獅子,象徵其威猛。文殊菩薩為佛教四大菩薩之一,是無上圓滿智慧的象徵,故稱為大智文殊師利菩薩 。文殊菩薩道場 — 五臺山中國山西五臺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世界佛教徒心中嚮往的聖地。
  • 文殊菩薩是一切眾生在佛道中的父母,大慈大悲!
    文殊菩薩,梵名Majurī ,音譯作文殊師利、曼殊室利、滿祖室哩,意譯為妙德、妙吉祥、妙樂、法王子。又稱文殊師利童真、孺童文殊菩薩。為佛教四大菩薩之一,與般若經典關係甚深,故稱為大智文殊師利菩薩。在大乘佛教的典籍中,文殊是與釋迦牟尼同時代的人。他生於古印度舍衛國,系多羅聚落婆羅門種姓,父親名叫梵德,是一位著名的大長者。
  • 文殊菩薩生日是哪天?考試前為何要禮拜文殊菩薩?
    文殊菩薩生日是哪天?文殊菩薩的生日在農曆的四月初四。考試前為何要禮拜文殊菩薩?考試之前,不少考生們禮拜文殊菩薩,是因為文殊菩薩與般若經典關係甚深,故稱為大智文殊師利菩薩,代表了大智慧。依照佛教典籍所載,文殊菩薩是過去世無量諸佛的老師,曾經引導無數的修行者證得佛果。在《放缽經》中,佛陀也說:今我得以成佛,都是文殊菩薩的恩德!過去無數諸佛,也都是文殊師利弟子,未來當成佛者,也都是文殊菩薩威神力所致。就好像世間的小孩有父母一樣,文殊菩薩是一切眾生在佛道中的父母。文殊菩薩,既然是三世果位如來,其智慧特殊可知。
  • 大乘佛教智慧的象徵——文殊菩薩
    文殊菩薩是大乘佛教中的重要人物,被認為是智慧的象徵。他具有人們渴望達到而又達不到的人格品質,是人諸多能力的理想化。一、文殊菩薩名稱由來文殊是梵文音譯的簡稱,其音譯全稱為文殊師利、曼殊師利等。文殊菩薩在不同的派別中,有著不同的稱呼,比如在淨土宗中被稱作普現如來佛,在《新華嚴經》中的法號為「不動智」,而在密宗中被稱為吉祥金剛、般若金剛。作為四大菩薩之一的文殊菩薩,他在平等世界成佛,被稱作龍種上佛,由於龍有著特殊的象徵性,因此常用來指位居高位者。因此龍種上佛也被稱為天子佛,文殊菩薩對內是佛、菩薩,在教外是天子、帝王,地位十分顯赫。
  • 五臺山的文殊祖庭殊像寺,供奉最大文殊菩薩,菩薩頭像蕎麥麵做成
    善靜室"之所以獨在,康熙認為這是文殊菩薩證明他們之間並無「愛戀」一說,甚為高興,即用巨款重建殊像寺。重建後的殊像寺,有人提議,把寺名改成「清白寺"或「無瑕寺」,以示三公主的清白純潔。由於五臺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 「殊像寺」即意味著寺院裡有文殊菩薩的塑像,故重建後的寺院,仍叫殊像寺。
  • 文殊菩薩,妙吉祥,美妙、莊嚴的大菩薩
    文殊菩薩,即文殊師利或曼殊室利,是漢傳佛教四大菩薩之一。釋迦牟尼佛的左脅菩薩,代表聰明智慧。因德才超群,居菩薩之首,故稱法王子。文殊菩薩的名字意譯為「妙吉祥」;文殊或曼殊,意為美妙、雅致、可愛;師利或室利,意為吉祥、美觀、莊嚴,是非常受尊崇的大菩薩。文殊菩薩在道教中稱文殊廣法天尊。
  • 能量強大的文殊菩薩心咒
    導讀文殊菩薩的形象,通常是手持慧劍,騎乘獅子比喻以智慧利劍斬斷煩惱,以獅吼威風震懾魔怨。文殊菩薩,即文殊師利或曼殊室利,佛教四大菩薩之一,釋迦牟尼佛的左脅侍菩薩,代表聰明智慧。因德才超群,居菩薩之首,故稱法王子。文殊菩薩的名字意譯為「妙吉祥」;Manju 文殊或曼殊,意為美妙、雅致、可愛,師利或室利,意為吉祥、美觀、莊嚴,是除觀世音菩薩外最受尊崇的大菩薩。文殊菩薩的形象,通常是手持慧劍,騎乘獅子比喻以智慧利劍斬斷煩惱,以獅吼威風震懾魔怨。
  • 文殊、普賢菩薩沉香作品鑑賞!
    與文殊菩薩一起同為釋迦摩尼的肋侍者。即文殊駕獅子侍佛祖左側,普賢乘白象侍右側。相對於文殊菩薩的婦孺皆知。同為佛祖肋侍的普賢菩薩可謂是非常的低調了。但作為擁有大成就的尊者,普賢菩薩是在密宗卻有著無與倫比的地位。普賢菩薩是理德和大行願的象徵,代表著一切諸佛的德行。他是佛菩薩中的「實踐派」,代表知行合一,以智導行,以行證智,解行並行。
  • 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之間的關係
    本文 945字 圖片 7 幅 閱讀約需 3 分鐘( 後臺回復「書單」獲取一份超大的西藏書單庫 )遇見西藏-菩薩-No.002相對於文殊菩薩的婦孺皆知。同為佛祖肋侍的普賢菩薩可謂是非常的低調了。但作為擁有大成就的尊者,普賢菩薩是在密宗卻有著無與倫比的地位,日本真言宗更是將其視為根本佛「金剛薩垛」 的化身。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位同為四大菩薩的「普賢尊者」。
  • 佛教:釋迦三尊之一的文殊菩薩,最初的地位竟然是世襲婆羅門?
    王子喬達摩·悉達多,建立佛教之後,成就為釋迦摩尼佛,在他身邊有兩大侍者,分別文左脅侍者文殊菩薩以智輔佐,右脅普賢菩薩侍者以行輔助,被稱之為「釋迦三尊」。而在《華嚴經》中的毗盧遮那佛和文殊菩薩,以及普賢菩薩並稱為「華嚴三聖」。釋迦摩尼佛是三世佛中「婆娑世界」(現實世界)的教主,掌管著婆娑世界。
  • 五臺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但為何香火最旺的卻是五爺廟?
    由於五臺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殊像寺」即意味著有文殊菩薩的真像,所以殊像寺被認為是文殊菩薩的祖庭,也被譽為五臺山五大禪林之一。文殊菩薩是七佛之師,主智慧,由於現在大家都特別注重教育的發展,不少家長對孩子期望很大,所以每年來五臺山拜文殊菩薩祈福的人很多,尤其是暑假,因五臺山天氣涼爽,前來求才學長智慧的香客更多。
  • 文殊菩薩的地位多高?連如來都承認,自己成佛全靠他
    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佛教裡面的文殊菩薩,他的身世和來歷是怎麼樣的。文殊菩薩是佛教的四大菩薩之一,在佛教的典籍之中,他象徵著智慧,同時他也是釋迦牟尼的一個倚仗。據《文殊師利般涅槃經》所記載,文殊菩薩本來是舍衛國多羅聚落梵德婆羅門的兒子,而在古印度時期,當時有很多的國家,有一個國家叫做舍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