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人才微調查

2020-07-05 光明網

因長年累月在噪聲環境中做實驗,北理工項昌樂院士團隊成員普遍變得「耳朵背」「嗓門大」。這背後,是團隊成員科技報國的無悔付出。創新路上,你還知道哪些無怨無悔的奉獻故事?一起來說說吧。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加注分隊的工作環境離危險最近。他們是黨員、是英雄,更是一顆顆螺絲釘。新華社發

@小艦長:想說說黃大年。他自歸國以來,為實現科技強國夢殫精竭慮,經常工作到凌晨,幾乎沒有休過寒暑假和節假日,多次累倒在工作崗位上,直到生命最後一刻……向英雄致敬。

@收集你我的心願:我國第一代核潛艇總設計師黃旭華,隱姓埋名數十年,孜孜不倦戰鬥在核潛艇研製一線。他的父親直到去世都沒見到他,也不知道他在做什麼。他默默奉獻的一生,亦如深海中的核潛艇——無聲,但有無窮的力量。

@在蔚藍的天空下:可能很少有人聽說過劉永坦院士。作為我國對海新體制雷達的奠基人,他執著研究近40年,填補了該領域的空白。如今,已經耄耋之年的他依然活躍在一線,追求新體制雷達小型化、實用化。

@小天使:提名C919大型客機強度試驗團隊。他們用一次次數據複查、試驗排故、理論分析和試驗數據對比分析,完成多輪故障排查、修改方案,確保C919大型客機順利通過全機2.5g靜力試驗。希望C919大型客機早日適航取證、交付運營。

@小迷弟:北鬥二號衛星系統總指揮、總設計師楊慧。她和團隊多年來一直默默奮鬥,無論白天還是黑夜,所有值班工作人員24小時待命,他們的任務是接到電話10分鐘內必須發出指令單和要求,避免衛星在太空中經歷風險。

(光明日報記者任歡整理)

《光明日報》( 2020年07月05日07版)

相關焦點

  • 光明科學城國際人才街區示範點揭幕,「人才吸引力提升月」啟動
    11月2日下午,光明科學城國際人才街區示範點揭幕暨「人才吸引力提升月」啟動儀式舉行。活動以「開放光明、人才先行」為主題,圍繞打造國際化人才環境、提升人才服務水平,舉行了光明科學城「國際人才街區示範點」「國際人才服務驛站」授牌、華強創意公園「國際人才街區示範點」揭幕、光明科學城人才標識點亮、光明科學城「智慧人才」信息服務平臺上線等活動。
  • 光明科學城國際人才街區示範點揭幕
    11月2日下午,由光明區人才工作領導小組主辦的光明科學城國際人才街區示範點揭幕暨「人才吸引力提升月」啟動儀式在光明區華強創意公園舉行。通訊員供圖光明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區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繩萬青出席會議並講話。
  • 專家建議:應儘快組織開展環境微塑料汙染現狀調查
    光明日報記者 金振婭  塑料垃圾無處不在。塑料在給人類生活帶來極大便利的同時,大量塑料垃圾通過多種渠道進入環境並最終進入海洋,直接或間接地給海洋生態環境帶來危害。為此,聯合國環境大會已經將海洋塑料垃圾列為當前亟待解決的全球環境問題之一。  如何應對這種被稱為「海洋中的PM2.5」的微塑料汙染?
  • 築長圳保障房 圓光明人才安居夢
    築長圳保障房 圓光明人才安居夢 2020-10-12 10: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專家建議:應儘快組織開展環境微塑料汙染現狀調查
    「環境中絕大部分微塑料來源於大塊塑料垃圾的降解、磨損以及破碎,即次生源,一小部分來源於為某些產品中故意添加的塑料顆粒以及塑料原材料洩漏,即初生源。」安立會指出,環境中的微塑料來源非常複雜,現在還無法全面掌握環境微塑料的全部來源及其產生過程。
  • 我國養老服務業人才吸引力初步調查分析
    摘要:通過對160名從業人員的養老服務業人才吸引力調查發現,總體上養老服務業對人才的吸引力尚可,其中,年齡、學歷、工資收入、單位性質和工作崗位等因素對養老服務業人才吸引力有著顯著影響。提高養老服務業人才吸引力,需要政府、企業、學校和社會等多方面共同努力。
  • 光明栽好梧桐樹 西子湖畔引鳳凰
    本次招商推介會吸引100多家中小微企業參會,重點邀約數字經濟和新製造業兩大產業有意向在華南地區布局的大企業及科技型小微企業。據了解,光明在打造創新創業生態方面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優勢:一是創新有人才。光明區正在探索推行領導幹部、人才服務專員、行業專家共同聯繫服務一位人才的「3+1」模式,全力提高區內高層次人才的歸屬感。開發光明科學城「智慧人才」信息綜合服務系統,推動實現人才項目申報、人才政策兌現、人才精準服務、人才數據動態監測等功能,力爭成為「網際網路+人才服務」的範例。
  • 光明日報丨湖南體育職業學院:體教融合培養新型體育人才
    環環相扣 重塑職教人才培養模式「體育人才培養是一項系統工程,每個培養環節都至關重要,體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就是要充分發揮體制機制在人才培養中的先導性作用,釋放人才培養最大活力。」湖南體育職業學院黨委書記周志宏講到。
  • 光明日報刊登浙大專版:一流教師在育人一線 一流人才創一流成果
    一流教師在育人一線 一流人才創一流成果——浙江大學牢記總書記囑託培育一流人才服務國家戰略《光明日報》 2017年09月06日05版國有成均,在浙之濱。世界上不會有第二個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劍橋,但會有第一個北大、清華、浙大、復旦、南大等中國著名學府 。
  • 應儘快組織開展環境微塑料汙染現狀調查
    我國近海表層水體微塑料含量處於中低水平微塑料是指粒徑小於5毫米的塑料顆粒,在環境中分布廣泛。「環境中絕大部分微塑料來源於大塊塑料垃圾的降解、磨損以及破碎,即次生源,一小部分來源於為某些產品中故意添加的塑料顆粒以及塑料原材料洩漏,即初生源。」安立會指出,環境中的微塑料來源非常複雜,現在還無法全面掌握環境微塑料的全部來源及其產生過程。
  • 世界銀行開展針對發展中國家小微企業的「疫情商業脈搏調查」
    針對發展中國家小微企業受疫情衝擊狀況,世界銀行近期與多國統計局等部門合作開展一系列「疫情商業脈搏調查」。調查結果主要包括以下幾點:一是與去年同期相比,發展中國家約84%的公司銷售額下降,平均降幅為49%。未來銷售額或繼續下降40%以上。二是小微企業(少於20名工人)銷售額下降50%或更多,而大型企業(多於100名工人)銷售額降幅不到40%。
  • 質監稱光明擅自添加乳礦物鹽違規 光明乳業致歉
    原標題:質監認定光明違規  昨天下午,就公司旗下「小小光明寶寶奶酪(寶寶杯)」被指添加禁放物一事,光明乳業股份有限公司的官網,發布致歉新聞,稱接受政府監管機構的處理決定。一個月前,市民範先生購買此款奶酪,發現配料中含有衛生部規定禁放的乳礦物鹽。
  • 國土資源部通知要求調查地勘行業地質人才狀況
    日前,國土資源部發出《關於開展全國地勘行業地質人才狀況調查的通知》,這對於研究制定地質人才培養規劃,增強地勘單位總體實力,推進地質工作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通知》要求各單位要高度重視,認真組織報表填報工作,確保報送數據的真實有效;填報全國地勘行業地質人才狀況調查表的範圍為取得地質勘查資質的單位,同時包括地勘單位的主管局(總局、中心、指揮部)機關本部及直屬的無獨立勘查資質的二級單位。
  • 科技領軍人才之中國地質調查局自然資源綜合調查指揮中心葛良勝
    科技領軍人才之中國地質調查局自然資源綜合調查指揮中心葛良勝 2020-12-09 17: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向陽紅10」返航舟山 首次開展海洋微塑料汙染調查
    他介紹,本航次以落實「蛟龍探海」工程為核心,任務綜合化,資源環境並重,調查手段高精化,瞄準國際海洋熱點,取得五大成果。自主研發的「潛龍二號」AUV刷新紀錄「潛龍二號」共進行9個潛次應用,水下工作總計257小時,總航程654公裡。
  • 湖北大學:服務地方治理現代化 探索「卓越治理人才」培養模式-光明...
    作為以公共利益、公共價值為導向,為地方黨政機構、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公共部門培養政務管理和服務人才的湖北大學公共管理類專業,以服務地方治理現代化需要為宗旨,探索並實踐「1+2+3+4」型公共管理人才培養模式,努力實現高校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的耦合和人才自我發展與滿足社會需要的共贏。
  • 科技領軍人才之中國地質調查局地球物理調查中心路彥明
    路彥明博士後、高級工程師中國地質調查局地球物理調查中心主任、黨委副書記自然資源部科學技術獎和高層次人才評審專家中國地質調查局地質調查項目技術類專家和預算類專家自參加工作以來長期從事區域成礦和金多金屬找礦勘查研究工作先後主持參與重大科研任務20餘項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出版專著1部作為負責人承擔首批國土資源大調查項目在四川川西、西藏藏北、新疆卡拉麥裡、甘肅西秦嶺等區發現10餘礦產地為後續找礦突破奠定基礎
  • 「院士進光明」講座開班
    【深圳商報訊】(記者 鄧紅麗)1月12日,光明區在公共服務平臺一樓會堂舉行「院士進光明」系列講座(第一期)暨開班式。活動邀請了中國工程院院士、深圳市專家人才聯合會會長、深圳市建築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總建築師孟建民作專題輔導,為光明區正在開展的年輕幹部「三二一」工程持續升溫助力。
  • 訂光明鮮奶卻收到「酸」奶
    N新聞晚報 新華網 本報訊 前天上午,多名上海網友在微博發帖,投訴光明鮮奶存在異味,而光明乳業隨後證實,當日上市的光明220毫升小口瓶鮮奶有批次發生酸敗,原因是「移庫過程中,車輛溫度沒達標」。上海市質監局前天也表示,已收到部分市民反映本市部分地區光明瓶裝牛奶有異味的情況,並進廠展開調查。
  • 深圳首次:光明區向在深院士發放「鵬城人才卡」
    11月7日,深圳市光明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繩萬青,中國銀行深圳市分行副行長韓竹代表深圳市光明區人才辦和中國銀行深圳市分行,為生物學家、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鄧興旺及部分團隊成員頒發了「中銀鵬城人才卡」鑽石卡,這是全市範圍內首張向在深院士發放的「中銀鵬城人才卡」,標誌著這張由光明人才辦和深圳中行共同策劃推出的人才卡實現了市級認定的各層級人才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