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三,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個非常有魅力的詞,三代表了一個複雜且穩定的關係組合,我們有很多熟悉的詞與三有關,比如三皇五帝、三陽開泰、三足鼎立,再比如先前網絡上很流行的三生三世十裡桃花……這裡的三都代表著一種穩定結構和無限可能性。
啟迪作為一家聚焦科技服務領域的清華大學校辦企業,秉承「以公益思想創造商業價值」的經營理念,在最難做的科技服務領域精耕細作,近年來取得跨越式發展,全球創新創業基地布局超過200個,成為國內首家突破千億資產規模的科技服務企業,並多次代表國家進行模式和服務輸出,究其原因,很重要的是因為啟迪控股攜23年之積澱,總結提煉出來一套獨有的構建區域創新生態環境,服務科技企業和研發經濟發展的系統方法論,我取名為「立體三螺旋」理論。
眾所周知,三螺旋最早出現在上世紀50年代的生物學領域,用來描述基因、生物體和環境之間的關係,90年代中期,美國教授提出了「政府、企業、大學」創新三螺旋模型理論,用來分析知識經濟時代政府、企業和大學之間的新型互動關係,這三方面在履行傳統的政策協調、財富生產和知識創造的職能之外,還像三條螺旋一樣,互為因果,最終孕育了以知識為基礎的創新型社會。
啟迪控股在多年的科技服務實踐中,以創新為基點,以產業為抓手,提煉出「創新主體:政府+企業+大學,創新載體:園區+實業+金融,創新要素:技術+產業+資本」三個三螺旋多重交織的立體三螺旋模型,啟迪的多重立體三螺旋模型是對原來「政府+產業+大學」三螺旋的重要升級和發展,將原來一個維度的三螺旋模型上升至多個維度,構成立體三螺旋體系,這個多重立體三螺旋體系從「創新主體、創新載體、創新要素」三個層面立體互動,將成為我國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的重要驅動力量。
在創新主體層面,啟迪踐行「政府+企業+大學」三螺旋發展模式,推動創新體制機制優化。當前,該發展模式已經由最初的地方政府、啟迪控股和清華大學的合作,衍生到更加廣泛的範圍,啟迪建立起一個國內外政府、大學互動發展的朋友圈。
在創新載體層面,啟迪形成了「科技園區(巢)+科技產業(鳳)+科技金融(食)」三螺旋發展模式,實現了「帶鳳帶食、築巢引龍」,真正打造出一個有效的充滿活力的創新創業生態系統。
在創新要素層面,形成了「技術+產業+資本」三螺旋,把存量資本和產業通過核心技術激活,形成引領性產業集群,帶動當地產業轉型升級,培育新興產業。
在「多重立體三螺旋」基礎上,啟迪旗下的創新基地集群、科技產業集群以及匯聚的各路精英團隊集群相融合,形成新的三螺旋,這就是啟迪控股創造與實踐的「集群式創新」發展模式。啟迪的集群式創新,就是啟迪所屬各基地群,依託所在地的區域優勢,通過資源的聚集,形成了政府、大學、研究機構、企業、投資者等共同參與的創新網絡。同時又利用「網際網路+」、大數據云計算等先進技術,打破地理界線,實現集群與集群之間的互動、要素與要素之間的融合,在更大範圍內推動創新資源和信息共享,最終促進產業創新發展。
啟迪「立體三螺旋」理論和「集群式創新」模式目前在全國各地得以積極實踐,近期啟迪控股和句容市政府合作,由啟迪數字集團建設運營的「江蘇矽谷」項目則是運用立體三螺旋理論和集群式創新模式所重點打造的一個標杆示範項目,必將成為江蘇乃至全國的創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