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車站》胡歌稱拍戲時曾因缺氧近乎虛脫,親身體驗瀕死感覺

2021-01-13 松子電影

由胡歌、桂綸鎂主演的新電影《南方車站的聚會》目前正在熱映中,在影片中胡歌飾演的「周澤農」是一個偷車團伙頭目,胡歌將底層小人物身上的一些特質演繹得淋漓盡致,在拍攝過程中也「解鎖」了一些此前拍戲時從未有過的全新感受。

近日,胡歌在做客採訪類節目《非常道》,在節目中胡歌表示拍《南方車站的聚會》時,自己拍戲時因缺氧近乎虛脫,但也正因體驗到絕望、恐懼等瀕死的感覺,才將角色演繹得更加鮮活。

節目中,胡歌坦言對自己來說最有挑戰性的一場戲是周澤農在雨夜裡滾泥潭的那一場。4月份的武漢溫度還是很低的,劇情是胡歌滾下了泥潭,胳膊被槍擊中,然後要在大雨中爬上土坡。

在這個過程中因為胡歌腳上穿的是一腳蹬皮鞋,在泥上一爬就容易掉,再加上戲裡穿的襪子又是尼龍的絲襪就更滑了,在片中中了槍傷只能用一隻手,而下了雨之後的土坡又特別的滑,爬兩步就滑下去了,想要爬上去可以說是重重阻礙。胡歌稱,在拍完第一條之後就知道這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胡歌表示,每一條拍完都特別耗費體力,直到後來劇組給胡歌在土坡裡放了一些可以使力的支點,但是因為鏡頭裡會看出來所以不能放太多,所以在拍完三條的時候已經感覺要虛脫了,身體也處於一種有些缺氧的狀態。但恰恰是這種缺氧到近乎虛脫、渾身溼透而更加寒冷到忍不住發抖讓胡歌感受到了絕望、恐懼,跟命運掙扎的狀態,「在那一刻我覺得這就是周澤農」。

對此,網友紛紛評論道「胡歌真的是努力加天賦雙加持的演員,這麼多年真的沒粉錯」「任何一個優秀的孩子,都不是橫空出世的奇蹟,而且有跡可循的因果」「演員真的好多時候也挺危險的,照顧好自己,老胡」「這種拍攝真的強度大啊,辛苦小胡哥哥了啊」「拍攝強度大、難度高,但仍然很好地完成了」。

一部好的電影離不開優秀的團隊和敬業的演員,明明可以用替身卻堅持親自上場,親身體驗片中人物的經歷、感受才能將角色詮釋的更加到位,胡歌是一位稱職的好演員。

相關焦點

  • 葛優拍《祖國》喊「北京加油」鏡頭拍了10遍,自曝喊到大腦缺氧
    近日,葛優在接受採訪時分享電影《我和我的祖國》背後拍攝故事。葛優表示這部電影播出的時候在大熒幕前觀眾是覺得不錯的,但其實電影背後有很多事是大家不知道的。比如在片尾的最後有一幕是上百人一起為2008年奧運會怒喊「北京加油」,因為拍攝在夜晚,凌晨兩點還在拍,所以其實是有點擾民的,但是附近的居民還都是比較支持這部電影的拍攝工作,沒有過多的說什麼。
  • 瀕死到底是什麼感覺?大腦缺氧...
    瀕死到底是什麼感覺?大腦缺氧... 有些人在遭受嚴重疾病或創傷後,又被意外救回來,那他們就可能會經歷所謂的瀕死體驗。根據醫學雜誌《急救護理》(Critical Care)曾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那些報告自己有過瀕臨死亡體驗的人,在此過程中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並可能遭受缺氧。
  • 瀕死體驗
    這是一度瀕死體驗。 二度瀕死體驗,是發現意識可以自由穿梭,可以進入人的身體,當木內的肉體心跳停止時,他曾進入了爸爸的身體,對他說了一句,我沒事的。後來他爸爸表示當時在腦海中聽到了他的這句話,堅信兒子會好的。 三度瀕死體驗時木內55歲時,也就是2009年7月,以講師身份帶領日全食觀賞團的團員來到中國上海,在這裡,由於胃穿孔,再次瀕臨死亡。到達醫院時,他的靈魂再次脫離肉體。
  • 瀕死體驗背後的科學與研究
    瀕死體驗是一個越來越有趣和受關注的話題,特別是以瀕死體驗為話題而拍攝的電影和編寫的書籍,這些電影和書籍講述了人們在生命危險的情況下經歷的體外體驗和其他感覺,其中特別有趣的是一些研究人員寫的兩本關於瀕死體驗的書。
  • 《南方車站的聚會》:非常刁亦男
    註:本文有劇透刁亦男執導,胡歌、桂綸鎂、廖凡、萬茜等人主演的《南方車站的聚會》,曾入圍今年坎城國際電影節的主競賽單元,是華語電影的「獨苗」。雖然最終沒有斬獲獎項,但還是收穫不少好評,坎城場刊2.7分(總分4分)的評分並不算低。坎城電影節後,影迷們便翹首以盼,12月6日起,電影全國公映。
  • 死亡一瞬感覺謎中謎:形形色色的「瀕死體驗」揭秘
    南方網訊 科學界許多人認為:人意識的研究是科學最後的難題,而意識是如何消失的,特別是「瀕死體驗」,則是謎中之謎。於是,死亡的發生,也即「瀕死體驗」成了生物學、醫學、心理學和哲學單獨相對或協同研究的熱點。
  • 瀕死時,你會感覺身邊多了一個人
    瀕死時,你會感覺身邊多了一個人 2020-06-12 07: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南方車站的聚會》劇情有硬傷,桂綸鎂是敗筆,胡歌像個文藝青年
    反觀《南方車站的聚會》,除了一個「悍匪」故事之外,很難承載這種有價值的社會思考。刁亦男導演固執於「白日焰火」式的犯罪故事,尤其在抓捕的階段善於「做文章」,喜歡找一些「偽」現實主義的內容做橋段,從而讓自己的電影仿佛有那麼一絲的真實。然而,刁亦男《南方車站的聚會》當中的真實感,是相當缺乏的。我們甚至於無法品位到這部電影當中的物理環境上的真實。
  • 胡歌 禁播的犯罪大片《南方車站的聚會 》、湯姆克魯斯 科幻大片《新木乃伊》
    南方車站的聚會 (2019)導演: 刁亦男編劇: 刁亦男主演: 胡歌 / 桂綸鎂 / 廖凡 / 萬茜 / 奇道 / 黃覺 / 曾美慧孜
  • 用科學解釋瀕死體驗
    我們常常把瀕死體驗(Near-Death Experiences)視為一種神秘現象。種種關於瀕死體驗的細節早已廣為人知:感到自己正在死去、靈魂離開軀殼、追隨聖潔的光前行、告別現世前往至福至樂的彼岸。不過,這些現象能夠找到科學的解釋嗎?科普作者查爾斯·崔(Charles Q. Choi)在科學美國人網站撰文,分享了關於瀕死體驗的最新研究。
  • 人類死亡前那一瞬間有什麼感覺?心理學解析:九種瀕死體驗
    據統計,全球大約有16.8萬的人是因癌症而去世; 在2017年有超過,全球自殺的人數達到了79萬,而暴力衝突、恐怖主義等,也造成了56萬人的死亡;被新聞大肆報導的自然災害致死人數不達到1萬人。 死亡是每個人都會面臨的事情,但人們往往很好奇,在面臨死亡時,大腦會是什麼樣的感受?
  • 瀕死體驗者稱能感覺從身體分離
    醫學院的Sam Parnia博士稱,那些心臟停止跳動但卻成功在手術臺上活過來的人們能夠回憶起,醫生和護士在他們心臟衰竭過程中對他們進行了搶救。Parnia博士聲稱:「那是建立在心臟停止跳動的基礎上,從技術層面上來說,也就是你所經歷的死亡時刻。」這一現象通常被稱為瀕死體驗(NDE),而且人們通常會回想起一種聲音並且看到生命的閃光,或者到達一條黑暗的長通道盡頭來重獲光明。
  • 瀕死體驗是一種什麼體驗?她曾「死去活來」一腳跨過了生死門
    根據定義,瀕死體驗(NDE)也就是瀕臨死亡的體驗,指由那些遭受嚴重創傷或疾病進入垂死階段,但意外獲得恢復的人,或是處於潛在毀滅性境遇中,預感即將死亡而又僥倖脫險的人,是他們所敘述的受到死亡威脅時刻的主觀體驗。 人們有時將瀕死體驗和靈魂出竅混為一談,但二者之間有著關鍵性的差別。
  • 瀕死體驗什麼感覺?差點死了的人來告訴你!
    一項最新研究結果顯示瀕死體驗(NDEs)是一種較為普遍的現象,每10個人在危及生命的事件中就有1人報告出現某種感覺或者神秘體驗。
  • 張歆藝孕後現身,胡歌滿臂紋身抱孩子,網友:放飛自我
    當時兩人舉辦婚禮時,也出現了最帥伴郎團,視頻很是養眼。最近兩位又有了好事。一開始,不斷的有網友爆出偶遇張歆藝,出現在了醫院、居委會等地,穿著寬鬆而且小腹隆起,讓很多的網友懷疑是不是懷孕了,早前張歆藝做客一檔節目就稱自己想要給袁弘生一個小寶寶,要知道,張歆藝如果懷孕就是高齡產婦,很有生命風險。而近期據有關人士透露,張歆藝這次確實懷孕了,已經有了兩個月了。
  • 瀕死體驗者:看到自己靈魂出竅,看見隧道與親人!
    結果發現,當人類死亡的時候,有35克的未知物體在人體死亡時釋放出來。而這個35克的重量,沒有高矮胖瘦之分。因此團隊稱這35克為靈魂的重量。而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死亡時突然的體重減輕,至今依然無解!靈魂出竅?瀕死體驗研究報告!
  • 瀕死體驗會給經歷者留下深刻記憶
    在瀕臨死亡時,一些人會產生神秘的大腦瀕死體驗,如疼痛感消失、看到隧道盡頭的亮光、感覺自己脫離肉體、飄浮在空中等。雖然難以直接研究這... 在瀕臨死亡時,一些人會產生神秘的大腦瀕死體驗,如疼痛感消失、看到隧道盡頭的亮光、感覺自己脫離肉體、飄浮在空中等。
  • 研究顯示:人類臨死前大腦缺氧,會產生愉悅感
    有些人在遭受嚴重疾病或創傷後,又被意外救回來,那他們就可能會經歷所謂的瀕死體驗。根據醫學雜誌《急救護理》(Critical Care)曾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那些報告自己有過瀕臨死亡體驗的人,在此過程中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並可能遭受缺氧。
  • 「瀕死體驗」揭秘人類臨死時的十四種感受
    瀕死體驗(NDE:Near-Death-Experience)也就是瀕臨死亡的體驗,指由某些遭受嚴重創傷或疾病但意外地獲得恢復的人,以及處於潛在毀滅性境遇中預感即將死亡而又僥倖脫險的人所敘述的死亡威脅時刻的主觀體驗。它和人們臨終心理一樣,是人類走向死亡時的精神活動。 同時瀕死體驗也是人們遇到危險時的一種反應。
  • 瀕死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人死之時,通往死亡之鄉的過程又是怎樣的呢?嚴格地講,這個問題始終是個難題。因為,任何人都不可能經歷或體驗到死亡。死亡只是一瞬間,當人們還能體驗死亡時,實際上他根本沒有死,還保持著意識;當已經死亡時,體驗就無從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