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算出藝術家影響力,映射上海藝術機構多元化大發展

2021-01-10 新民晚報

圖說:中國當代藝術年鑑 官方圖

正在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進行的「中國當代藝術年鑑上海展2019」,以文獻和展品相結合的形式,回顧了2019年中國當代藝術活動,梳理關鍵詞,對2019年中國當代藝術的問題和現象作出回顧和分析,並列出了107名(組)藝術家(其中部分與上海有關的原作展出)。據介紹,展覽原計劃在去年6月推出,因為疫情延期半年開幕。文獻與圖像檔案的並列,使中國當代藝術在這一年中的發展路徑尤為清晰,也正因為「年鑑」的存在與證據,人們會清晰地發現2012年之後,上海的當代藝術展覽機構和公私機構、場館和活動的快速增長。

「中國當代藝術年鑑展」從2015年開始每年舉辦,但這本《年鑑》堅持做了15年,在策展人朱青生看來,歷史是由真相和一些幻象、假象構成的,「藝術是大眾的,所以『檔案』也是視覺與圖像檔案。」

《年鑑》編輯部位於北京大學燕南園52號,從2005年開始對中國當代藝術現場的各類展覽、活動、文獻進行不間斷地記錄和總結,迄今已逾15年,積累了由一手資料匯集而成的資料庫。2019年收錄展覽和活動3941條、文獻4319篇,15000多個藝術家的活動信息。

圖說:劉建華 《火焰》,2016-2019,瓷,可變尺寸 官方圖

如何在15000多個藝術家的活動信息中選出百位參展呢?這依託《年鑑》編輯部每年收集的1萬多種各種層次的文獻(包括消息、研究、知識、辯論、批判和網絡留言)構成的一組數據,通過數據統計排出藝術家影響力,並綜合多重因素通過回歸方程式算出前100位。再回頭檢驗各因素佔比權重。

這個統計方法源自於北京大學社會科學統計的團隊,同時也有普林斯頓大學教授的指導。但作為學術機構,《年鑑》編輯部非常警惕炒作、操作的嫌疑,或者偶然性造成的誤導和差異。

「算法是機械的,但藝術是微妙,即使是『壞畫』也有動人之處。」朱青生說。在文獻基礎上,此次在上海的展覽選擇了其中9位「年鑑藝術家」代表作品原作在多倫現代美術館展出,分別為劉建華、陸壘、許哲瑜、姚海、計文於&朱衛兵、李競雄、呂智強、張釗瀛、沈莘,可以使觀眾在現場把原作和《年鑑》文獻材料相互映照著觀看。

細細觀察,會發現有幾個關鍵詞,2019年乃至2020年也依舊在持續探討。比如「藝術與科技」「女性藝術」「全球化」「藝術鄉建」「網紅展」「藝術版權」等。

圖說:許哲瑜 《副本人》,錄像,21分17秒,2019年 官方圖

15年來的《年鑑》材料以數據證明了上海美術館和藝術形態的多元化——截至2020年底,上海市美術館名錄內共計89家美術館,其中國有美術館26家,非國有美術館63家。

此次上海展還與北京798藝術區的「中國當代藝術檔案」館的網絡展、坪山美術館的「中國當代藝術年鑑深圳展2019」構成呼應關係,共同展示中國當代藝術近年來的重要現象和貢獻。展覽期間也依託網絡在三地舉行研討活動,就作品和現象背後的理論問題進行更深入的探討。

展覽由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上海美術學院當代藝術研究所、北京大學視覺與圖像研究中心、吳作人國際美術基金會共同主辦。

(新民晚報記者 徐翌晟)

相關焦點

  • 這是滬港澳臺85位藝術家的「上海藝術時間」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發,藝術家們通過自己的視角刻畫了奮鬥在疫情第一線醫護人員的故事,詮釋了人性的光芒以及對生命的尊重。與此同時,很多藝術家也用他們的畫筆勾勒出祖國的大好河山,以此來謳歌我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 上海藝博會11月8日開幕,120家藝術機構呈現海納百川
    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上海的幾個重要藝術博覽會之間也逐步明晰了各自的市場定位,形成互補格局。第二十二屆上海藝術博覽會將於2018年11月8-11日在上海世博展覽館舉辦,來自國內外的近120家畫廊與藝術機構,將展出5000餘件藝術作品,覆蓋繪畫、雕塑、裝置、影像、新媒體等各種藝術門類,全面呈現精彩的藝術世界。
  • 黃鶯《中國女性藝術》代表性藝術家
    2017年我們參加了在上海民生碼頭八萬噸筒倉舉辦的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在其中的一個筒倉區域,我們用三件數字繪畫和另一件裝置作品構成了一個溝通歷史和想像的場域。 you are so tender 2017 數字繪畫裝置 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我們可以看到,當作品在現實空間中呈現出虛擬形態時,它對整個空間和觀眾都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有一種脫離現實進入到精神世界大教堂的感受
  • 映射&虛無/劉清路作品2020
    * 200 cm,/ 2020年藝術的歷史總在感性與理性之間輪換,比如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藝術家的故事也總是在感性與理性之間尋見分野理性如達文西&感性如米開朗琪羅;感性的李白&理性的杜甫;
  • 綜合材料藝術的發展和演變
    在當代藝術的創作過程中,由於藝術家現代審美意識的介入,藝術家在創作中所使用的材料、手段、及所要表達的形式也必然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而同時改變. 因此,在對形式美的追求過程中,多元化材料探索是一個藝術家用來表現自身觀念的一個媒介.也正是由於上述的條件制約, 當代繪畫藝術呈現出在一個畫面上的多材料、多語言的綜合藝術形式。 在視覺藝術中,綜合材料是其中使用了不止一種媒介或材料的藝術品。
  • 著名藝術家徐冰:觀念性隱喻
    徐冰他是蜚聲海外、具有巨大國際影響力的知名藝術家,也是中央美術學院的副院長。他結合東西方文化,創造出《天書》、《地書》等震撼世界的藝術作品。他曾在世界各大藝術機構舉辦個人展,更獲得過美國文化界最高獎「麥克·阿瑟天才獎」,以及世界視覺藝術的最大獎項——首屆「Artes·Mundi國際當代藝術獎」,他甚至已經在藝術的盛年,就已經獲得了終身成就獎。就是這樣一位頂級藝術家,在2010年上海世博會前又推出了他的新作《鳳凰》,以強大的藝術張力,表達了他對今日中國的觀念性隱喻。
  • 海波隨筆|上海油雕院裡的「相對距離」
    這次聯展的兩位主角——藝術家石至瑩與魯丹,一個生於70年代末、一個生於80年代初,目前都任職於上海油畫雕塑院油畫創作室,在上海新生代畫家中極具繪畫表現力和個人風格。展出的作品亦十分有新意和思辨性,圍繞「相對距離」這一主題,兩位藝術家從「物」出發,以不同物象和描繪手法展現著自己,或者說這一代人,對於「物質、生命、微觀、宏觀、時間、空間」等主題的差異化思考。
  • ...進畫框,一場加密藝術的奇幻之旅|《愛麗絲和算力之境》鏈上AI畫展
    《愛麗絲和算力之鏡》特展開幕 加密藝術家宋婷出席活動並發表開場演講。宋婷表示,加密藝術運動是基於開源精神的文化金融實踐,未來美好數字世界創新的靈魂是想像力。作為文化工作者的我們可以以「集市」和「大教堂」並行的方法修建數字世界的「精神巴別塔」,幫助在數字世界打造每個人有尊嚴的命運共同體。
  • 喻國明:算法的影響力越大,社會責任也就越大
    來源:《財經》雜誌原標題:喻國明:算法的影響力越大,社會責任也就越大對於社會治理來說,治理的關鍵在於全社會各種算法的整體結構是否合理、是否有偏頗,才是社會治理者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在這個新的現實下,社會開始提出並研究算法的社會適應性問題。如何把握關於算法迭代的基本方向呢?喻國明提出,首先應從影響算法迭代的兩大關鍵性邏輯加以分析。如同了解一個品牌的確立有三個支撐性的維度——品牌的產品形象、生產者形象和消費者形象——去著手一樣。
  • 自我映射 | Greg Dunn
    通過將手繪、深入的神經科學研究、對神經迴路的算法模擬、數字設計、光蝕、燈光設計和鍍金結合在一起仔細創造而成的作品。
  • 藝術外灘|伴隨著雨季:五位藝術家個展在上海天物空間順利舉辦
    7月13日下午3點,天物空間與藝術外灘在上海再次聯手共同推出五位藝術家的個展。唐悅的「自然與意趣」、宋宛瑾的「飄動」、天潯的「天際的停靠」、葉妮的「映像」、黃雋卿的「殘述」,這五位藝術家的作品被呈現在天物空間的各個公共空間裡。
  • 「生物藝術」登陸蓉城 藝術家成了「科學怪人」?
    影、單頻道錄像等,均為李山近年來在「生物藝術」領域的探索。遊走在科學倫理邊緣「生物藝術」大約形成於20世紀80年代後期。藝術家通常與科學家合作,根據生命科學的相關原理設計方案,構建帶有生物性狀的藝術作品,探索生命形式的更多可能性。
  • 「光影上海」六周年:新天地用愛與藝術編織城市故事
    商業與藝術, 勾勒出每個時代的城市之美 每個時代的城市都有其迷人之處。而我們生活的城市,上海,無疑是當今世界的焦點,它代表著中國速度,也代表著城市規劃治理的先進理念;同時,在各個城市運營者的努力下,多元化的文化藝術在城市土壤中生根發芽,深度植入在城市的日常生活面貌中。
  • 策展團隊|客人的到來: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館藏展
    導言:「雅昌月度策展人影響力榜單」是雅昌藝術網從媒體角度對當代藝術領域的策展與展覽呈現進行全面搜集、記錄與跟蹤,從專業角度解讀「策展人」每月所策劃的展覽在學術性、策劃執行、公眾認知及影響力、國際化推廣、盈利能力等方面的能力與創新。
  • 小天鵝藝術中心榮獲2020中國好教育盛典「中國影響力教育培訓集團...
    評選獎項面向教育培訓機構,涵蓋k12、素質教育、兒童早教、國際教育、STEM、少兒英語、教培服務等領域,共四大類、20個獎項。(右二為小天鵝教育科技集團運營總監:蘇蘇老師)小天鵝藝術中心在眾多教育品牌中脫穎而出榮獲2020年中國好教育盛典「中國影響力教育培訓集團獎」!
  • 深圳灣公共藝術季開幕,國際知名藝術家帶你認識「智識城市」
    南都訊 記者 陳紫嫣 從「智識城市」出發,從公共藝術創造的獨特的視角、觀念框架與文化聯繫中為當代深圳文明培根鑄魂 。11月21日,「2020深圳灣公共藝術季——智識城市」展覽在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開展,51位國際知名藝術家透過作品帶領觀展者認識「智識城市」。
  • 當寵妻狂魔成了藝術家,公開秀恩愛60年!|藝術家|亞歷克斯·卡茨|...
    亞歷克斯·卡茨於緬因工作室,2015;圖片版權:Vivien Bittencourt作為其時代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家之一,亞歷克斯·卡茨以獨樹一幟的人物肖像畫和風景畫聞名於世。他自由借鑑大眾流行文化、波普藝術、抽象表現主義和色域繪畫等風格元素的基礎上,開創了極具辨識度,擁有鮮明個人特質的極簡主義美學。
  • 關於MATLAB的藝術鑑賞的能力的分析和介紹
    通過提取視覺特徵對作品進行分類 我們希望開發出能夠按風格(例如立體派、印象派、抽象表現派或巴洛克派)、題材(例如田園、肖像或靜物)和藝術家來對畫作進行寬泛分類的算法。 使用機器學習發掘藝術的影響力 一旦我們有了可以準確地對繪畫之間的相似之處進行分類的算法,我們便可以著手處理下一個挑戰:利用機器學習揭示藝術的影響力。我們假設,對於風格分類有用的視覺特徵(一個監督式學習問題)同樣適用於確定影響力(一個無監督問題)。 藝術史學家的理論認為藝術影響力是基於藝術家在同一時期如何工作、旅行或者交往決定的。
  • 風靡ins超人氣巴西塗鴉藝術家現身復星藝術中心!
    風靡ins超人氣巴西塗鴉藝術家現身復星藝術中心!2020年12月31日至2021年02月26日開放時間:周二至周日10:00-18:00(最後入場時間:17:30);周一閉館(國家法定節假日除外)特別延時開放:周四與周六至20:00(最後入場時間:19:30)展覽地址:上海復星藝術中心
  • 超越一票頂級藝術大咖,黑馬鄭志剛憑什麼登頂2020ArtReview榜單...
    翹首以盼,全球領先的國際當代藝術雜誌《ArtReview》終於在前幾天發布了2020年度「POWER 100」榜單!即2020年全球當代藝術圈最具影響力的人物/機構榜單。▲2014年上海chi K11 美術館莫奈特展現場跟chi K11 美術館發展密不可分的,是2010年鄭志剛創辦的K11 Art Foundation(KAF),K11藝術基金會是非營利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