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雅昌月度策展人影響力榜單」是雅昌藝術網從媒體角度對當代藝術領域的策展與展覽呈現進行全面搜集、記錄與跟蹤,從專業角度解讀「策展人」每月所策劃的展覽在學術性、策劃執行、公眾認知及影響力、國際化推廣、盈利能力等方面的能力與創新。
策展人:策展團隊 客人的到來: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館藏展
A學術性:
B策劃執行:
C現場效果:
D公眾認知及影響力:
E國際化能力:
策展理念:呈現作品在展示之外的另一種狀態
「客人的到來」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館藏展現場
「客人的到來」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館藏展現場
2019年9月20日,PSA首次推出館藏大展「客人的到來」,對7年來的收藏進行梳理,此次展覽在策劃上有別於結果型的展覽,而是強調「收藏」這一行進中的工作,嘗試打破藝術家作為創造者,美術館作為照料者,以及作品作為從屬者三者之間穩定傳統的關係。將平日身處幕後的藏品庫房推至前臺,使觀眾得以從藏品照料、復原、運輸、研究等角度走近藝術,感受作品在展示之外的另一種狀態。同時也是希望為七年來在博物館共建過程中做出貢獻的藝術家們給予應有的回饋。
展覽現場: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變身「客廳」
「客人的到來」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館藏展現場
「開放庫房」裝置內的作品及場景
展覽共展示了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蔡國強、大同大張、黃永砅、李山、羅曼·辛格那(Roman Singer)、Superflex、沈遠等等近40位/組國內外藝術家的60餘件作品,這些作品分布在展館1-3層,內容涵蓋影像、攝影、繪畫、雕塑、裝置、文獻等多種形式。
收藏編號110
李山《轉譯錯誤》
為了迎接「客人」的到來,策展團隊對現場進行了精心的布置,比如在博物館的二樓平臺上,被臨時搭建出一座倉庫半封閉庫房,展示藏品似乎是從庫房直接拿出的,保留了架子和收藏木箱子,還有木頭箱子上的籤條和釘子,留下了收藏痕跡;而其他展廳的布置,像是庫房空間的延伸,最能讓觀眾體會到倉庫感的作品,是李山的《轉譯錯誤》。這批作品來自2017年PSA舉辦的「中國當代藝術收藏系列展之李山」展覽中,除了現場為了觀看方便已經懸掛在展牆上的作品外,還有部分作品正靜放在木板箱中,呈現出待布展的狀態。 與大多數博物館不同,觀眾來到這裡,可以欣賞到那些被放置在倉庫裡面輕易不能看到的作品。
原文轉自:雅昌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