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團隊|客人的到來: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館藏展

2020-12-06 中國財富網官方

導言:「雅昌月度策展人影響力榜單」是雅昌藝術網從媒體角度對當代藝術領域的策展與展覽呈現進行全面搜集、記錄與跟蹤,從專業角度解讀「策展人」每月所策劃的展覽在學術性、策劃執行、公眾認知及影響力、國際化推廣、盈利能力等方面的能力與創新。

策展人:策展團隊 客人的到來: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館藏展

A學術性:

B策劃執行:

C現場效果:

D公眾認知及影響力:

E國際化能力:

策展理念:呈現作品在展示之外的另一種狀態

「客人的到來」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館藏展現場

「客人的到來」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館藏展現場

2019年9月20日,PSA首次推出館藏大展「客人的到來」,對7年來的收藏進行梳理,此次展覽在策劃上有別於結果型的展覽,而是強調「收藏」這一行進中的工作,嘗試打破藝術家作為創造者,美術館作為照料者,以及作品作為從屬者三者之間穩定傳統的關係。將平日身處幕後的藏品庫房推至前臺,使觀眾得以從藏品照料、復原、運輸、研究等角度走近藝術,感受作品在展示之外的另一種狀態。同時也是希望為七年來在博物館共建過程中做出貢獻的藝術家們給予應有的回饋。

展覽現場: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變身「客廳」

「客人的到來」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館藏展現場

「開放庫房」裝置內的作品及場景

展覽共展示了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蔡國強、大同大張、黃永砅、李山、羅曼·辛格那(Roman Singer)、Superflex、沈遠等等近40位/組國內外藝術家的60餘件作品,這些作品分布在展館1-3層,內容涵蓋影像、攝影、繪畫、雕塑、裝置、文獻等多種形式。

收藏編號110

李山《轉譯錯誤》

為了迎接「客人」的到來,策展團隊對現場進行了精心的布置,比如在博物館的二樓平臺上,被臨時搭建出一座倉庫半封閉庫房,展示藏品似乎是從庫房直接拿出的,保留了架子和收藏木箱子,還有木頭箱子上的籤條和釘子,留下了收藏痕跡;而其他展廳的布置,像是庫房空間的延伸,最能讓觀眾體會到倉庫感的作品,是李山的《轉譯錯誤》。這批作品來自2017年PSA舉辦的「中國當代藝術收藏系列展之李山」展覽中,除了現場為了觀看方便已經懸掛在展牆上的作品外,還有部分作品正靜放在木板箱中,呈現出待布展的狀態。 與大多數博物館不同,觀眾來到這裡,可以欣賞到那些被放置在倉庫裡面輕易不能看到的作品。

原文轉自:雅昌藝術網

相關焦點

  • 上海博物館 「丹青寶筏——董其昌書畫藝術大展」圓滿落幕
    殷立勤 攝中新網上海3月10日電 (記者 殷立勤)2018年12月7日至2019年3月10日,上海博物館舉行「丹青寶筏——董其昌書畫藝術大展」,展覽觀者雲集,被稱為這一年度「不容錯過的藝術盛事」。隨著展覽進入倒計時階段,連日來,位於上海博物館南門的觀眾排成長龍,每天絡繹不絕。截至10日下午17點,展覽共接待參觀人數60萬人次。
  • 「收藏家特展」策展札記 | 郭瑛:充滿挑戰的收藏建設
    【編者案】今年影像上海藝術博覽會(PHOTOFAIRS | Shanghai)『收藏家特展』由獨立策展人郭瑛(Ying Kwok)策劃。在此次特展中,她選擇梳理索爾福德大學的藝術收藏,並突出呈現了該機構的代表性藝術作品。
  •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疫情後首展:躍入歷史的「海浪」
    7月31日至11月15日,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海浪——歷屆上海雙年展文獻及作品展」,重現51位/組國內外藝術家的60餘件歷屆上雙參展作品,涵蓋繪畫、裝置、影像等多種形式。除了歷屆參展作品外,展覽還呈現了由藝術家提供的各種私人物件,作為「個人文獻」,與雙年展的歷史形成呼應。
  • 「溼答答」的一周,讓這些好戲、好展、好去處陪你度過
    金石篔簹——金西厓竹刻藝術特展 時間:2019年12月7日 - 2020年2月23日 地點:上海博物館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地址:苗江路678號 開放時間:11:00-19:
  • 上海終於舉辦董其昌大展了!上博2018展覽計劃今晚公布
    作為中國書畫史上承前啟後、影響巨大的一代書畫大師,晚明時期的董其昌(1555-1636)是上海松江人,然而上海乃至中國大陸卻一直沒有舉辦過一次真正的董其昌大展,而在前兩年,臺北故宮博物院、東京國立博物館都曾舉辦過與董其昌相關的大展,美國的相關博物館則早在1992年即舉辦過董其昌大展。但在2018年,上海將舉辦一次規模前所未有的董其昌書畫大展。
  • 《時空書寫:中國抽象藝術展》(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時空書寫:抽象藝術在中國」展覽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開幕。本次展覽由李旭策展,邀請了來自北京、上海、杭州、廣州、天津、重慶、深圳等地的28位中國藝術家,參展作品66組,共計174件,涵蓋了水墨、油畫、雕塑、裝置、攝影和錄像等各類表現方式。
  •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青策計劃五周年,聚焦新媒體藝術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第五屆「青年策展人計劃」近日正式開幕。「有毒」 (策展人:呂凝珏、李靜秋、任心怡)與「林中的樹倒下而沒有人在」(策展人:陳子澂、張瀞尹)兩組方案從61份有效方案中脫穎而出,成為今年的獲勝者。這兩組方案都表現出在如今的時代背景下策展人及藝術家對時代的思考和獨特的世界觀。
  • 「印·跡:館藏版畫十二年回顧展」北京大學賽克勒博物館展出
    展覽開幕式現場2018年11月16日,「印·跡:館藏版畫十二年回顧展」在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開幕。在發現中國博物館中很難找到西方藝術藏品時,他用自己的積蓄購買版畫並願意無私捐贈給北大。高峰楓代表北大英語系的同仁和歷屆學生向斯通先生表示感謝。
  • 一周觀展指南|上海讀江南與庚子藝事,東京展和服與變遷
    疫期之中,上海的博物館、美術館的展覽已如期開放。除了上海博物館的主要展覽,近期在上海古美藝術中心與羅浮紫開幕的「庚子藝事展」、上海中國畫院的「謝之光、林風眠、關良誕辰120周年作品展」、復星藝術中心的「亞歷克斯·卡茨」展、民生美術館的北歐當代藝術展等都吸引了不少藝術愛好者的目光。
  • 董其昌大展 上海揭開面紗
    然而以董其昌為主角的展覽卻並不多見,即將於12月開幕的上海博物館「丹青寶筏——董其昌書畫藝術大展」(2018年12月7日-2019年3月10日)可以說是內地首個董其昌大展。臺北故宮博物院、東京國立博物館近幾年均曾舉辦董其昌書畫展,二十多年前的美國納爾遜-史金斯藝術館(1992年)、十多年前的澳門藝術博物館(2005年)也曾先後舉辦董其昌書畫大展,而中國大陸此前從未舉辦過一次真正意義的面對公眾的董其昌大展,此前有觀點認為,上海作為董其昌的家鄉與收藏董其昌作品的重鎮,不能不說是一件憾事,然而上海博物館籌備甚久的這一大展無疑會了卻所有這些遺憾
  • 從《波蘭弗羅茨瓦夫國立博物館館藏精品展》看巴洛克時期的西裡西亞
    開幕式現場  2018年12月18日,中國首都博物館與波蘭弗羅茨瓦夫國立博物館共同主辦的「重生:巴洛克時期的西裡西亞——波蘭弗羅茨瓦夫國立博物館館藏精品展展覽現場  《重生:巴洛克時期的西裡西亞》展以17世紀下半葉為時間線索,以「三十年戰爭」的結束為背景,展現了西裡西亞地區巴洛克藝術的繁榮和社會經濟的復甦。展覽共分為三個部分。
  • 吉金鑑古:皇室與文人的青銅器收藏大展芝加哥藝術博物館開幕
    芝加哥博物館汪濤教授(右)、上海博物館副館長李仲謀(左)和上海博物館研究員周亞(中)2月23日,「吉金鑑古:皇室與文人的青銅器收藏」大展在芝加哥藝術博物館開幕,共展出橫跨商代至今3400多年約180件作品
  • 第13屆上海雙年展主題「水體」,11月在上海水畔奏響當代藝術...
    圖說:著名設計師保拉·比拉普蘭納為13屆上海雙年展設計的主題概念圖 官方圖今天下午,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PSA發布第13屆上海雙年展主題:水體(Bodies of Water),同時發布的還有主題概念圖。
  • 「上博董其昌展」閉幕:參觀人數達60萬 文創銷售額超1300萬
    東方網記者熊芳雨3月10日報導:被市民稱為年度不容錯過的「丹青寶筏——董其昌書畫藝術大展」今天晚上在上海博物館閉幕。展覽從2018年12月7日至2019年3月10日,陪伴了大家三個月,據統計,截止10日下午17點,展覽共接待參觀人數60萬人次。
  • 雲紡博物館:萬物有靈 保護生物多樣性藝術作品展
    2020年11月29日萬物有靈-保護生物多樣性藝術作品展在雲南省昆明市雲紡博物館美術廳正式開展,本次展覽由雲紡集團主辦,雲南省中華文化促進會、北京中外視覺藝術院、中國美術研究院、自然與藝術全球藝術家工作站協辦,雲紡博物館承辦。據悉本次展覽策展為雲紡博物館陳嵐館長,展覽為期一個月。
  • 成都當代影像館《寫真黃金一代》《雙城記》雙展開幕
    作為中國攝影領域又一家重量級的攝影機構,成都當代影像館於12月02日同時開幕兩場高質量的攝影展覽。《寫真黃金一代——日本攝影大師五人展》將展出荒木經惟、森山大道、細江英公、石內都、深瀨昌久的118件經典攝影作品。其中森山大道、細江英公、石內都展出的皆為影像館珍貴館藏作品。
  • 一周觀展指南|卡茨大展來到上海,北朝壁畫繼續延期
    臨近兒童節,不少美術館博物館都推出了多項針對孩子們的活動和展覽,如「放飛的童真」等。最近開幕的重要展覽中,上海博物館有「春風千裡——江南文化藝術展」,約200件展品呈現江南藝術的豐富姿態與文化縱深。93歲美國藝術家亞歷克斯·卡茨首個中國大展則在上海復星藝術中心揭幕。
  • 一周觀展指南|陳從周百年同濟推大展,紀念鄭振鐸故宮展文物
    在上海,除了上海博物館的歷代漆器展,同濟大學紀念園林大家陳從周先生誕辰百年11月25日正式開始,其中包括同濟大學博物館舉辦的陳從周先生百年誕辰展覽與「陳從周《說園》與文人意境——紀念陳從周先生百年畫展」等。在杭州,浙江省博物館則有「佛影靈奇——十六國至五代佛教金銅造像」特展」。
  • 1200年後榮歸故裡,上海博物館特展,黑石號「寶曆風物」
    上海博物館在辦一個有關「黑石號」的特展,你們知道嗎?反正我是前幾天在飛機上的雜誌上剛看到,今天就特地趕去上海博物館一探究竟。「黑石號」是什麼?它是一艘沉船,一艘9世紀的阿拉伯貿易商船。也因此,在參觀這些打撈物時,你感覺不到這件文物背後的故事,又或是說,用怎樣的趣味性和故事性,講述這些文物的前世今生,是擺在博物館布展方面前的難題。所以我們會看到,除了新加坡亞洲文明博物館的館藏外,還有上海博物館等10家國內博物館一同參與布展,更直觀地向遊客介紹「黑石號」文物的前世今生。
  • 博物館日好展,籌備@武漢2020,首屆希克獎,成都考古新發現
    剛從疫情期間解封出來的博物館們,對於一年一度的國際博物館日傾注了極大的心力,僅北京地區就有94項主題活動陸續開展;作為全球首場線下當代藝術盛會,北京畫廊周2020雖然遲到多時,最終克服困難即將全面開啟。很遺憾的是,藝術家、長徵空間前藝術總監肖雄未能等到這一盛會的到來。他的驟然離開讓同行、好友們唏噓不已。再說一個令人期待的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