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日好展,籌備@武漢2020,首屆希克獎,成都考古新發現

2020-11-30 澎湃新聞

雅昌藝術網

5月17日,開啟一周藝術大事件和展覽推薦。

國際方面的消息,英法兩國畫廊、拍賣行將於6月恢復營業,這對於已經停擺多時的國際藝術行業來說,終於迎來了重振行業的曙光;

國內方面,博物館和畫廊均將在下一周迎來屬於自己的big day!剛從疫情期間解封出來的博物館們,對於一年一度的國際博物館日傾注了極大的心力,僅北京地區就有94項主題活動陸續開展;作為全球首場線下當代藝術盛會,北京畫廊周2020雖然遲到多時,最終克服困難即將全面開啟。很遺憾的是,藝術家、長徵空間前藝術總監肖雄未能等到這一盛會的到來。他的驟然離開讓同行、好友們唏噓不已。

再說一個令人期待的好消息。「@武漢·2020:傅中望」 展覽籌備會在合美術館召開。疫情之下,這座城市仍顯示出穩定的、蓬勃的藝術力量。一切都會好起來。

【一周藝術大事件】

預熱!

2020國際博物館日活動公布

5月11日,國家文物局召開2020年「5·18國際博物館日」中國主會場活動新聞發布會,宣布主會場活動將於5月18日在南京博物院舉行,主題是「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活動聚焦於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多元化需求,全方位集中展示中國博物館事業發展的最新成果。

對於剛從疫情中解封出來的博物館來說,這一年一度的博物館日尤為有意義。南京博物院於5月14日晚公布活動內容,其中包括7大活動、2大新展、4大亮點,尤其是5•18當晚的南博奇妙夜」,名額僅1500人;北京地區博物館將有94項主題活動陸續開展,其中包括博物館全景展示、數字展廳等50項「雲展覽」;全國其他地方博物館先後公布博物館日活動,據不完全統計,為此準備的展覽、活動超過60場。

全球首場線下當代藝術盛會!

畫廊周北京2020將啟

畫廊周北京2020於5月22至31日期間舉辦,其中22至24日為貴賓預覽日,5月25至31日為公眾日。精彩展覽,一觸即發。2020年「疫情」之後,全球範圍內首場大規模線下當代藝術盛會即將全面開啟。

無論是作為主辦方的798物業,還是每一家參展機構,都克服了以往沒有經歷過的各種困難。此時,既是沉思的時刻,也是彼此聯動,化危機為轉機的時刻。

來自武漢的消息!

「@武漢·2020:傅中望」 展覽籌備會在合美術館召開

5月12日上午,「@武漢·2020:傅中望」 展覽籌備會在合美術館順利召開。參加此次會議的有合美術館執行館長魯虹、湖北美術館館長冀少峰、策展助理胡鶯等人,此次展覽將由冀少峰館長擔任策展人、魯虹館長擔任學術主持。大家在合美術館中庭共同就展覽前期籌備工作進行商討。

2020年「@武漢」迎來第五年。疫情之下,將於2020年下半年舉辦的「@武漢」影響力和傳播力尚難判斷。相信在2020年的「@武漢」中,羅中立、傅中望等藝術家的展覽,湖北美術館、合美術館等機構之間的合作,仍然能夠呈現這座城市穩定的、蓬勃的藝術力量。

與此同時,武漢藝術機構和藝術家們一直在以不同的方式參與重建和恢復,比如佑品的對話系列、剩餘空間的「城市重建」徵集等等。

獎項!

香港藝術家楊嘉輝為首屆希克獎得主

5月13日,香港博物館M+宣布,香港藝術家楊嘉輝獲頒首屆希克獎,北京獨立策展人楊紫獲選首屆「希克中國藝術研究資助計劃」研究學人。作為創始人,烏利.希克看到首屆圓滿舉行表示十分欣喜。

希克獎和「希克中國藝術研究資助計劃」意在表彰中國藝術當代實踐及新研究的重要發展。楊嘉輝以生動多元的手法創作聲音和表演,並充分體現於其裝置作品《消音狀況#22:消音的柴可夫斯基第五交響曲》,獲評審委員會一致讚賞。該裝置作品現與其餘五位入圍藝術家的作品一同於M+展亭「希克獎2019」展覽中展出;「希克中國藝術研究資助計劃2020」評審委員會十分讚賞楊紫的研究提案「彌散性宗教與1980年代中國前衛藝術的起源」。

新成果!

四川成都發現超6000座各朝古墓

5月14日,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宣布,五年來發現了新石器末期居址遺存和6000餘座古代墓葬,墓葬遺存年代延續跨度長達2000餘年。本次考古發掘還發現了罕見且保存完整的漢末三國崖墓。該墓葬保存完整,隨葬器物數量多達86件,錢幣多達數百枚,十分罕見且意義重大。

由於出土的6000餘座墓葬所屬年代沒有大的時間斷層,因此完善了成都平原戰國秦漢考古學文化序列,構建起蜀漢兩晉南朝的「六朝墓葬」考古學文化序列,為絲綢之路上中西文化交流、古代四川社會變遷等重要課題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與歷史信息。

五根松M94主室前部彩繪持盾俑

最忙7月!

佳士得即將上演二十世紀藝術全球接力拍

5月15日,佳士得宣布將於7月10日將首次呈獻「ONE:現當代全球聯合夜拍」,一場涵蓋印象派及現代、戰後及當代以及設計藝術等領域的大師作品的全新拍賣形式,並充分調動當下網絡直播技術手段,將全球不同時區的四大重要拍場——香港、巴黎、倫敦、紐約——前後銜接。此次拍賣將由香港率先舉槌、其它各區域首席拍賣官隨後接力主持。

今年7月香港將迎來最繁忙拍賣季。香港蘇富比、中國嘉德香港將在同一時間段舉行2020年春拍,保利香港2020年春拍預展及拍賣將於7月4-10日在保利香港藝術空間舉行。

趙無極(1920-2013)《21.10.63》,油彩 畫布,200 x 180 cm.,1963年作。

估價:超過10,000,000美元。將於「ONE:現當代全球聯合夜拍」香港拍場呈獻

恢復有望!

英法兩國畫廊6月將恢復營業

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在5月10日晚發表了英國「三步走」的解封計劃,如果英國感染率持續下降,那麼作為「非必要零售」行業的畫廊及拍賣行業就將在6月1日開始解封。DCMS還明確規定,只要可以保持適當的社交距離,拍賣行的工作人員和交易商將被允許拜訪客戶或潛在客戶在家中。

BAMF(英國藝術市場聯合會)主席安東尼·布朗(Anthony Browne)表示,「我們的首要目標是儘快推動商業運轉。」但是拍賣行對目前的情況仍十分謹慎。正在等待政府的進一步公告,「這將有助於確定何時可以恢復現場拍賣」。

其他國家也有恢復信號傳出。法國總統伊曼紐爾・馬克龍在線上會議表示,全國劇院、美術館和博物館可能在6月2日重新開放。在保持社交距離的情況下,書店、唱片店和畫廊業將恢復營業;希臘政府計劃在今年7月1日重新開放酒店,以接待外國遊客,重振旅遊業。

逝者

懷念肖雄

2020年5月12日,著名藝術家肖雄在工作室中去世,法醫鑑定稱死因為猝死。好友金峰稱肖雄患有嚴重的哮喘,每年季節轉換時病發。今年或因他個人體質、免疫力等問題未能抵擋住病魔。因疫情原因送別儀式將低調進行。

作為一位在當代藝術界比較活躍的藝術家,肖雄的創作涉及了裝置、圖片、影像、新媒體等多種媒介形態,其視角帶有強烈的現實色彩,對社會生活、國際政治、地緣文化等許多所謂的「宏大敘事」進行微觀的切入和思索,將一種真誠的感悟融匯在自己的創作當中,所以他的作品往往顯得大氣而不失溫度。

肖雄曾任北京長徵空間藝術總監,期間執行策劃了《違章建築 1 》,《違章建築 2 》,蔡國強《長徵計劃―延安》,楊少斌《縱深 800 米》,《後視盲區》等大型展覽和項目。

開館&開展!

中國美術館、今日美術館等機構恢復開館

在本周,中國美術館、今日美術館和銀川當代美術館恢復開館,觀眾仍需做好防護措施,預約入館參觀。

同時,湖南美術館和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將在下周迎來開館。開館同時,湖南美術館將推出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進京作品、第三屆中國美術獎作品(湖南)巡展;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將推出特別展「緊急中的沉思」,以探討商業發展和文化交流被迫停止的新冠疫情背景之下,「藝術為何?」這一命題。

行業大勢!

首屆 「對畫·對話」雅昌展覽季在線論壇收官

5月15日,「當代藝術在深圳」與「藝術與生活方式」兩場直播幾乎同時在深圳和北京舉行。這也是首屆 「對畫·對話」雅昌展覽季系列主題論壇中的最後兩個。

從4月底開始,首屆 「對畫·對話」雅昌展覽季——線上聯展以在線論壇的方式邀請專家、學者、藝術家、企業家、收藏家等業界精英,從「學術方向」、「藝術市場」、「生活方式」、「科技助力藝術」等四個主題深入探討中國藝術行業的發展現狀與未來。五場直播收穫觀點無數,在線觀看次數超過10萬。

【展覽推薦】

交融肇興——遼金時期的天津

展覽時間:2020年5月18日起

展覽地點:天津博物館

展覽看點:「5•18國際博物館日」起天津博物館、天津美術館、李叔同(故居)紀念館將推出多個精品展覽。天津博物館將重磅推出「交融肇興——遼金時期的天津」展覽,本展覽將通過大量文物與圖片,講述遼金時期天津地區遊牧文化與農耕文化的交流融合。

徐謂禮文書——南宋官制百科全書

展覽時間:2020年5月15日—2020年6月30日

展覽地點:浙江省博物館武林館

展覽看點:此次展覽展示的就是徐謂禮夫婦合葬墓裡被鑑定為國家一級文物的文書,展現了南宋中後期文書制度、官員管理、政務運行等,猶如一部南宋官制百科全書。為配合此次徐謂禮文書展,浙江省博物館首次大幅展出館藏一級品南宋《忠義堂帖》。

絲路 · 港城——寧波「海絲」的影像文本

展覽時間:2020年5月18日-2020年6月28日

展覽地點:中國港口博物館

展覽看點:作為中國三個貿易大港之一,寧波已從「海絲名城」發展成為「港通天下」的大港,此次與四明影社合作的「絲路·港城」攝影項目共展出十四組影像作品,題材豐富,方式多樣,是頗具時代意義的關於寧波「海絲」的影像文本。

蘇州博物館藏仕女畫展

時間:2020年5月18日-2020年8月16日

地點:蘇州博物館

展覽看點:展覽將展出部分館藏仕女畫,時間跨度從清中期至近現代,創作者既有費丹旭、改琦等仕女畫名家,也包括一些名不見經傳的畫家。展品風格工細秀雅,意境婉約嫻靜,展現明清以來的江南閨秀之美。

梁纓個展「金毛獅,一張皮」

時間:2020年5月18日-2020年7月26日

地點:蘇州博物館

展覽看點:策展人以梁纓近年的二十餘幅作品為線索,以展覽的方式系統梳理了梁纓繪畫中的學術背景和價值,此次展覽展出的作品創作時間跨越2014到2019年,《金毛獅,一張皮》是其中一件特別的作品,展覽主題即源自於此。

與古為新——錫博2020藝術新空間特展

展出時間:2020年5月18日—2020年10月8日

展覽地點:無錫博物院

展覽看點:此展覽以研究無錫博物院藏品為核心,圍繞傳承和創新這個主題,將十位青年人才的研究過程和研究成果集中展示,同時,無錫博物院從院藏精品中遴選出與研究主題相關的文物40餘件套,一併呈現給觀眾。

粟特人在大唐——洛陽博物館藏唐代文物特展

展覽時間:2020年5月18日至2020年8月23日

展覽地點:長沙博物館

展覽看點:這是長沙博物館於5.18博物館日特別推出的展覽,共展出洛陽博物館藏唐代文物116件/套,以安菩墓出土三彩器、石刻、金銀器為主,其中展覽的主角則是一位叫做安菩的粟特人。

Kartell Land:致敬義大利設計70年

展覽時間:2020年5月16日-2020年8月30日

展覽地點:iADC設計博物館

展覽看點:本次展覽遴選米蘭 Kartell 博物館永久性藏品以及過去30年的標誌性展品,規劃9個主題展區,全面解讀義大利家具品牌 Kartell 的不同系列產品,探索近70年來家具設計風格演變與革新。

「還會與你相見——東京畫廊+BTAP70周年特展」

展覽機構:東京畫廊(北京空間)

展覽時間:2020年5月18日-8月8日

展覽看點:成立於1950年的東京畫廊已經走過了70個年頭,2020年東京畫廊+BTAP將在東京和北京的兩個空間舉行紀念畫廊70周年系列展覽。北京空間將用本年度首展「還會與你相見——東京畫廊+BTAP70周年特展」開啟對東京畫廊+BTAP極具意義的這一年。將邀請東京畫廊成立至今合作過的包括徐冰、蔡國強、隋建國、丁乙、方力鈞、劉小東、王玉平、王舒野、葉劍青、曾健勇等在內的39位中國藝術家參展,展出包括繪畫、雕塑、裝置、影像在內的八十餘件作品。

馬軻個展

展覽機構:三遠當代藝術中心

展覽時間: 2020年5月18日-7月31日

展覽看點:此次展覽是繼2017年三遠當代藝術中心舉辦的「涉險的快感」馬軻個展之後,時隔三年再次舉辦的全新個展,集中呈現馬軻近年繪畫的面貌。在此次展覽的作品中,馬軻延續著對人類詩意棲居的關懷,並在繪畫語言上通過與二十世紀現代繪畫大師的對話,更進一步地探索本質的複雜性,從而敞開繪畫自由之門。

趙趙個展:「白色」

展覽機構:當代唐人藝術中心(北京第二空間)

展覽時間:2020年5月20日-6月30日

展覽看點:「白色」是趙趙在2020年的第一個個展,也是對仍在松美術館展出的「綠色」的延續。與過去的西部三部曲(塔克拉瑪幹、沙漠駱駝、彌留)不同,這個全新的序列和故事。如果「綠色」是序曲,「白色」便是趙趙這個全新舉措中最重要的開篇,亦如顏色本身的象徵,混沌之後的第一束白光,萬事萬物的純潔之初。

AES+F 個展: 「預言·寓言」

展覽機構:當代唐人藝術中心(北京第一空間)

展覽時間:2020年5月20日-6月30日

展覽看點:AES+F是一支由四位俄羅斯藝術家組成的藝術組合,他們的實踐跨越傳統媒介和新興技術。作為AES+F十年來首次在中國舉辦的個展,「預言·寓言」(What Came to Pass)呈現兩個由大型影像裝置和數碼拼貼組成的藝術項目——《集體寓言》(Allegoria Sacra,2011-2013)和《顛倒世界》(Inverso Mundus,2015-2017)。展覽旨在對這兩件大型作品進行回顧性的自我反思,它們從心理分析的角度分別剖析了2010年代初和中期的人類狀態。

張丹個展「生態劇場」

展覽機構:藝·凱旋畫廊

展覽時間: 2020年5月20日—7月5日

展覽看點:此次展覽以對生態與生命存在的認知,以及對未知世界的探索為主題。人類對世界的認知直至今日都是十分有限的,一直以來,生命的神秘與神奇都牽引著張丹對未知世界的探索。從對個體生命狀態的關注,到研究從宏觀到微觀萬物之間的關係一直是藝術家探索的主題。

獨立項目:

丹尼爾·布倫「周界-黃色」

卡德爾·阿提亞的「羅伯斯皮爾塔」

漢斯·歐普·德·貝克「線」

展覽機構:常青畫廊

展覽時間:2020年5月22日-8月30日

展覽看點:為慶祝常青畫廊在中國成立15周年,於去年十月開啟的一個獨特的展覽將持續到今夏結束。畫廊通過每個月為展覽添加新的改變,集合展出曾在常青畫廊北京空間舉辦過首次中國大型個展的多位藝術家的作品,以此回顧我們在這裡的十五年曆程。作為此次展覽的延伸,畫廊內外空間將分別呈現三個獨立項目:丹尼爾·布倫將通過每月改變畫廊空間界限的條紋顏色,持續介入空間;另外兩位藝術家卡德爾·阿提亞和漢斯·歐普·德·貝克將在每個月呈現一個新的影像作品。另外還會展出邱志傑的最新作品「中國-阿拉伯地圖」。

王加加:「鋥光瓦亮」

展覽機構:SPURS Gallery

展覽時間:2020年5月22日-6月21日

展覽看點:繼王加加 2018 年在博而勵畫廊的個展「帶你飛」後,藝術家的全新創作將首次亮相畫廊空間。以創作 過程與結果的博弈作為形成作品面貌的方法,以及藝術家對現成品圖像的有意選擇,令王 加加的藝術在圍繞著在當代景觀中無處不在的數碼圖像展開敘事的過程中,形成了在流行 元素與經典制式矛盾之下、不同文化龐雜交融的精神圖譜。

韋海同名個展

展覽機構:SPURS Gallery

展覽時間:2020年5月22日-6月21日

展覽看點:2020 年是無名畫會成員韋海逝 世的第十周年,此次同名個展將以小型回顧展的方式緬懷藝術家。韋海無名時期的藝術理 念:回歸原始、擁抱自然,在大自然中找尋創作純藝術的激情去對抗藝術政治化,反對一 切藝術標準和權威;到了「後無名時期」,韋海的藝術轉為對生命永恆苦難的體驗,各種矛 盾的衝撞使之形成廣泛反經驗的繪畫理念,展覽將呈現藝術家不同時期創作的轉變。

段建偉個展:「浮生」

展覽機構:蜂巢當代藝術中心

展覽時間:2020年5月22日-7月8日

展覽看點:藝術家段建偉在蜂巢的第三次個展「浮生」將圍繞對於近作的梳理展開,同時勾連早期的 重要作品探究其獨特造型系統的內在成因。

蒲英偉個人項目:「時間,歷史,我們」

展覽機構:蜂巢當代藝術中心

展覽時間:2020年5月22日-7月8日

展覽看點:本展覽將集中呈現藝術家蒲英瑋所全新創作的五幅歷史性系列組畫《時間,歷史,我們》, 以及與此命題相關的裝置與錄像。這些作品將是個人與集體國家與種族記憶與當下土地與 迷狂的多相重疊,它將橫貫於展廳之中,作為一切敘事的可能的連結。

錢泓霖:「數位遺骸」

展覽機構:蜂巢當代藝術中心

展覽時間:2020年5月22日-7月8日

展覽看點:本展覽將體現數位軀殼的「遺蹟」現場,透過藝術家錢泓霖一直關注的創作主題「身體與記憶」,從「數位遺骸」的概念出發,營造出一個科技末世論的未來,數位科技沒落後的時空中,人類科技存在的證明產物——一副被拋棄機械殘骸的遺蹟現場。

劉港順個展「自選集」

展覽機構:站臺中國

展覽時間:2020年5月22日-7月5日

展覽看點:這是藝術家在畫廊舉辦的第二次個展。在上一次展覽中,畫廊用三個月的時間呈現了大型個展「所有」,也是藝術家過往藝術歷程中規模最大的展覽,對藝術家的創作歷程進行了全面的呈現。此次展覽將從另一角度呈現藝術家創作上的全新思考。

畢建業個展「歸來」

展覽機構:站臺中國dRoom

展覽時間:2020年5月22日-6月20日

展覽看點:作為站臺中國合作的年輕藝術家,畢建業1985年出生於東北,2008年畢業於魯迅美術學院油畫系,就如很多東北的青年藝術家一樣,他在畢業之後一直專注於對油畫語言的探索。最新個展「歸來」是藝術家時隔多年後在站臺中國舉辦的全新個展項目,由王將策劃。

「成為約翰·麥克林(John McLean)」

展覽機構:偏鋒畫廊

展覽時間:2020年5月22日-6月22日

展覽看點:歐洲著名抽象藝術家約翰·麥克林(John McLean)於2019年6月11日在倫敦辭世,享年80歲。約翰·麥克林是世界最重要的抽象藝術家之一,因其抽象繪畫中豐富強烈的色彩而著稱,作品被英國泰特現代美術館、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中國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廣東美術館等多家重要公共藝術機構收藏。偏鋒畫廊將在其去世一周年的時間呈現其個展。此次展覽也將持續在畫廊周北京期間展出。

「沈忱 : 第三回 無題 / 2000年以來的創作」

展覽機構:今格空間

展覽時間: 2020年5月22日-7月18日

展覽看點:本次展覽的13件作品是沈忱在2004年至2019年間創作的「無題」系列的代表性作品,同時展出了8件色彩研究手稿。展覽也將作為今格空間的畫廊周北京參展項目。

李洋個展:「捉夢器」

展覽機構:空間站

展覽時間:2020年4月25日-6月1日

展覽看點:疫情期間,做夢是一件正經事兒。2020年4月28日,空間站即將舉辦李洋個展「捉夢器——關於夢的田野調查」。多年以來,李洋以科學研究的方式如實的記錄自己的每一個夢,完成了「少年夢」系列,以及他人的夢「做夢繪畫增長」系列,他如同一個夢的捕手一樣,事無巨細的描繪每一個夢裡出現的意象,並把它們歸檔,分類,總結和梳理。

- END -

原標題:《藝術播報|博物館日好展、籌備@武漢2020、首屆希克獎、成都考古新發現、佳士得全球接力拍賣、肖雄離世,畫廊周北京2020將啟!》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首個成都考古成果展金沙開幕 全面再現文物保護工作過程
    首個成都考古成果展金沙開幕 全面再現文物保護工作過程 2018-06-09 17:55:02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成都:天文物理學碩士、亞述學博士 因愛好考古成為博物館志願者
    她結合自己的專業特長和考古愛好,在金沙遺址博物館做了6年志願者,服務時長1375個小時,為現場上萬名觀眾和十多萬網絡觀眾講解古蜀文明和金沙臨展。  【主角名片】  曾燕伶,1984年生,四川成都人,四川大學歷史學博士,亞述學方向,研究領域為古代美索不達米亞地區文明。她結合自己的專業特長和考古愛好,在金沙遺址博物館做志願服務6年。
  • 考古成都展 文物「七宗最」
    熱鬧了兩個多月的考古成都展,8月19日正式落幕。事實上,這一「陣容豪華」的展覽,竟藏著成都文物的「7宗最」。  「最大」與「最小」  體量最大的文物當屬出土於商業街船棺葬的漆床,這件漆床長約2.55米、寬約1.3米、高約1.8米,是同時期中國出土最大、最完整的漆床,這也是它第一次對外展出。
  • 大家一定要去看《新世紀成都地區考古成果展》!
    最近,成都各大博物館又放出了一波新展,其中最有成都特色的就要數這個了——正在金沙遺址博物館熱展的《新世紀成都地區考古成果展》!這個展覽可了不得,不僅囊括了18年來成都地區最新、最重要的考古發現,而且有許多重磅展品是從盤古開天地以來從來都沒有展出過的!這次一併打包傾情放送,簡直可以說是非常實惠了!
  • 王毅:呈現真實的城市,成都考古黃金時代剛剛到來
    ▲王毅: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館長、成都考古研究院院長都說王毅是「了解成都歷史最多的人」,他是成都考古文博界的代表人物,從寶墩遺址到金沙遺址的發掘,到老官山織機、扁鵲醫書的發現,他領導發掘的六項「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改寫了成都歷史,重塑了天府之國在絲路中的地位。
  • 《成都考古發現》20年
    20年的考古發現成就了成都的考古事業,也為中國考古學界樹立了一個不懈追求的榜樣。  戴向明(中國國家博物館考古研究院院長、研究員)  《成都考古發現》已走過了20年的發展歷程,這是值得祝賀的事。我國許多地方考古單位都有自己的學刊、集刊或文集一類定期或不定期的大型專業出版物,對及時全面報導本地區考古新發現和新的研究成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 快去刷成都的 最牛考古成績單
    川博、成博、金沙等各大博物館都開啟了「人從眾」模式,市民隨便走進一家博物館,都能看到壓箱底的好寶貝。  比如,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的《考古成都——新世紀成都地區考古成果展》,最近就刷爆了朋友圈。展覽首次集中展示了成都商業街船棺葬、老官山漢墓、江南館街唐宋街坊遺址等21世紀以來成都地區重要考古遺址出土的800多件/套文物,從考古發現到文物修復,全方位展示了成都「最牛考古成績單」。
  • 21世紀以來成都地區重要考古遺址文物與觀眾見面
    人民網成都6月8日電(朱虹)「本次展覽將首次集中展示成都商業街船棺葬、老官山漢墓、江南館街唐宋街坊遺址等21世紀以來成都地區重要考古遺址出土的300多件/套文物。」據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陳列研究部工作人員楊建華介紹,《考古成都——新世紀成都地區考古成果展》將於6月9日在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開展,此次展覽會帶領觀眾了解考古發現背後的故事,更深入認識成都悠久的歷史文化。
  • 成都老官山漢墓、石渠吐蕃石刻入選2013十大考古新發現
    (圖片來自於國家文物局官方微博)   四川新聞網成都4月10日訊(記者 彭亮)昨(9)日下午,國家文物局網站揭曉了2013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老官山西漢木槨墓:首次發現扁鵲醫學體系醫術  四川新聞網記者從金沙遺址博物館官方網站了解到,成都老官山西漢木槨墓獲獎是繼2001年成都金沙商周遺址、2008年四川成都江南館街唐宋街坊遺址後,成都在本世紀獲得的第三個考古界大獎。
  • 博物館藏品與考古的故事
    」將推出第283期,題目為「博物館藏品與考古的故事」,主講人石金鳴。山西的考古新發現和新成果,也是當地綜合類博物館展覽主題的重要來源。本次講座將從諸多考古新發現中,選擇重要案例,向聽眾介紹考古遺存的發現過程、考古學家的探索心路和博物館人的策展創意,分享博物館藏品背後的考古故事。
  • 四川省博物館學會陳列展覽專業委員會2020年年會暨「陳列展覽策劃...
    >(記者 華夏 曾江 通訊員 張帆)10月20日,四川省博物館學會陳列展覽專業委員會2020年年會暨「陳列展覽策劃與實施」論壇在成都舉辦。開幕式上,主辦方還揭曉了「博物館的社會責任——四川2020『國際博物館日』全民有獎徵文活動」的評獎結果。  專家雲集,為講好文物故事獻計獻策  據悉,此次論壇吸引了62家博物館和7家文博行業公司參與。
  • 國內最高端考古學大會明天成都開幕,有了這份手冊不...
    6場主題大展01江口古戰場遺址考古成果展 10月21日在四川博物院亮相。四川彭山江口古戰場遺址是201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此次展覽共展出文物和各類展品500餘件,展陳將持續到2019年1月。02古蜀文明與兩河文明對話展圖據四川大學10月21日在四川大學博物館開幕。聯合以色列耶路撒冷聖地博物館、美國耶魯大學皮博迪自然歷史博物館巴比倫特藏、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等四家單位參展。
  • 「三星堆:人與神的世界」特展在上海大學博物館開幕
    11月21日上午,由上海大學和四川省文旅廳共同指導、上海大學博物館與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共同主辦,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協辦的「三星堆:人與神的世界」在上海大學博物館開幕。段勇副書記對出席開幕式的嘉賓們表示熱烈歡迎,他說,「上海大學博物館今年好展連連,目不暇接,繼海派旗袍展和越文化展之後,我們在這『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的美好時節,又迎來了盼望已久的三星堆文物展,這也是上海大學博物館今年的壓軸展覽。」「君住長江頭,我住長江尾,今天相聚在此,只緣三星堆。」
  • 北大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從建築到藏品 樣樣不簡單
    1986年9月8日,賽克勒和北京大學時任校長丁石孫籤署了意願書,並舉行了奠基儀式。曹宏補充說,「其中一個重要原因,也與北京大學一直以來成熟的考古學體系以及精良的藏品有極大關係。」經過幾年的建設,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在1992年建成,經過一年的試運行,在1993年5月27日,正式對外開放。可惜的是,賽克勒先生於1987年去世,沒有見到博物館的建成。
  • 成都考古部門例行考古時發現南朝佛像
    發掘現場成都考古部門例行考古時發現寶貝佛像嘴角揚起的那一絲神秘而又迷人的微笑,讓在場的考古人員忍不住連連稱嘆!近日,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對原成都水錶廠的一處空地進行例行考古時,意外發掘出了80餘件精美佛像,其中大多數為稀有南朝佛像。這些佛像保存完整,個別佛像上的貼金尚存,流彩隱約可見,一件單體倚坐式託塔天王像更是國內極為罕見的珍寶。據悉,這是近年來,成都首次出土如此大規模的南朝佛像。
  • 三百文物呈現古芮國「周風遺韻」,國博展陝西劉家窪考古發現
    「周風遺韻——陝西劉家窪考古成果展」今天(12月13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將展出300餘件文物展品。
  • 陝圖講壇丨四維顏真卿——從考古新發現《羅氏墓誌》談起(需預約)
    四維顏真卿——從考古新發現《羅氏墓誌》談起(845期)許衛紅《與顏真卿的偶遇》——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員、秦鹹陽城大遺址考古領隊於賡哲《顏真卿其人》——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百家講壇》主講人陳根遠《留在西安碑林的顏真卿
  • 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博物館開館
    9月8日下午,浙江大學在紫金港校區藝術與考古博物館一樓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籌建10年之久的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博物館(以下簡稱浙大藝博館)正式開館。開館現場,聽到兩個有意思的細節。
  • 成都考古的未解之謎:老官山漢墓為何下葬就被盜?
    謝濤講解老官山漢墓被盜之謎封面新聞記者 曾潔 實習生 曾貝佳 宋浩徵2001年,伴隨著金沙遺址的驚世出土,成都考古步入了黃金時代。江南館街唐宋街坊遺址、老官山漢墓等被列入「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越來越多的考古成果刷新了人們對成都歷史的認知。
  • 成都博物館館長李明斌調任上海大學博物館館長
    今日(11月6日)下午,紅星新聞記者獲悉,成都博物館館長李明斌已調往上海大學博物館任館長。紅星新聞記者發現,9月25日,上海大學確實在網絡上發布了擬聘人員公示,其中提到了李明斌。 隨後,李明斌接受紅星新聞記者獨家專訪,並向紅星新聞記者證實他確實已在上海大學博物館走馬上任,擔任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