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波蘭弗羅茨瓦夫國立博物館館藏精品展》看巴洛克時期的西裡西亞

2021-01-09 新華網客戶端

開幕式現場

  2018年12月18日,中國首都博物館與波蘭弗羅茨瓦夫國立博物館共同主辦的「重生:巴洛克時期的西裡西亞——波蘭弗羅茨瓦夫國立博物館館藏精品展」在首都博物館地下一層A展廳展出。

展覽現場

  《重生:巴洛克時期的西裡西亞》展以17世紀下半葉為時間線索,以「三十年戰爭」的結束為背景,展現了西裡西亞地區巴洛克藝術的繁榮和社會經濟的復甦。展覽共分為三個部分。

  巴洛克時期的西裡西亞宮廷風尚

  這部分由6幅油畫和11幅版畫組成。為觀眾講述了西裡西亞地區複雜多變的政治格局下,精英階層的變化,讓第一次接觸西裡西亞以及中歐歷史的觀眾,一方面欣賞到西裡西亞地區的繪畫作品,同時了解西裡西亞的時代背景。

漢斯•恩斯特•瓦恩斯多夫和安娜•索菲•瓦恩斯多夫肖像佚名畫家 1654年 西裡西亞 布面油畫 202×94×8.5釐米

  這兩件巨幅肖像描繪了巴洛克時期西裡西亞貴族漢斯•恩斯特和他的妻子安娜•索菲。作為身份的象徵,瓦恩斯多夫夫婦二人的服飾反映了17世紀中期歐洲的宮廷風尚。

  西裡西亞的巴洛克藝術

  這第二部分的內容是展覽最具觀賞性的,展示了兩位「西裡西亞巴洛克藝術」的傑出代表——畫家米夏埃爾•威爾曼和雕塑家馬蒂亞•施坦因爾的30件作品。他創作了各類主題的作品,除了為修道院創作了大量宗教題材的油畫和天頂壁畫,還創作很多神話主題作品和人物肖像,展示了他多變的風格。這次展覽集中展出了他為盧比昂日修道院教堂的大量雕塑作品,特別是天使唱詩班座椅雕塑群。雕塑群中的每一件作品展現了巴洛克藝術的精美與生動。

自畫像米夏埃爾•威爾曼(1630-1706年) 1682年,盧比昂日修道院,西裡西亞 布面油畫 76×62×7釐米

大天使米迦勒馬蒂亞斯•施坦因爾(1644-1727年) 約1700年,盧比昂日修道院,西裡西亞木胎,石膏,泥塑,彩繪,鎏金 高:110釐米,寬:86釐米,厚:56釐米 在聖經中大天使米迦勒(或天使長)是眾天使之首。

吹笛小天使馬蒂亞斯•施坦因爾(1644-1727年) 1676-1696年,盧比昂日修道院,西裡西亞椴木,石膏,彩繪,鎏金 高:66釐米,寬:48釐米,厚:24釐米

  施坦因爾為盧比昂日修道院教堂創作了天使唱詩班座椅雕塑群,其中有幾隻演奏樂器的小天使,好像一個天堂管弦樂隊。這些小天使具有巴洛克時期的典型特徵。

  戰後復興的西裡西亞

  這一部分展現了西裡西亞市民生活的重建和經濟的復甦。17世紀的「三十年戰爭」為西裡西亞帶來了災難性的破壞,人口驟減。而展覽所要展現的正是戰爭之後城市經過復興,重新走向了繁榮。展出的十幾件金屬手工藝品,均與行會有著密切的聯繫,而行會的興盛則是這一時期歐洲社會經濟繁榮的重要標誌。展覽中還展出了8幅版畫,既有展示城市風貌的全景畫也有表現城市生活悲歡離合的內容。

克沃茲科染料行會酒壺克里斯多福•漢斯 1659年,西裡西亞 錘揲和加工的黃銅及紅銅 高;44.5釐米,直徑:28釐米

  壺體上是兩隻持行會標誌的獅鷲,標誌上裝滿植物染料的大鍋和兩隻交叉的攪拌棒,是由錘揲工藝製作而成的。

希維德尼察石匠磚匠行會迎客杯梅爾基奧爾•博特 1688年,希維德尼察,西裡西亞 鉛錫合金 高:45.5釐米,直徑:18釐米

  這個迎客杯上有兩圈獅頭裝飾,獅頭銜黃銅環原用於懸掛盾形吊飾。杯蓋上是一個身披羅馬軍團甲冑的騎士小塑像,手握渦形飾牌上刻行會標誌。

帶子彈袋的火藥罐(切申風格)佚名藝術家 約1650年,切申,西裡西亞 木、鐵、牛骨、珠母貝、皮革高:14釐米,寬:12釐米,厚:6.5釐米

  這個火藥罐是配合火器使用的,是西裡西亞切申鎮特有的產品。

  2018年是波蘭重獲獨立100周年,也是弗羅茨瓦夫國立博物館成立70周年,中波人民也即將於2019年迎來兩國建交70周年。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舉辦此次展覽,展示了來自波蘭西裡西亞的歷史與獨特文化,而首都博物館作為北京最重要的對外文化窗口,致力於加強與各國文化機構合作,發揮博物館文化闡釋和傳播的重要功能,為多元文化的互融互鑑貢獻應有之力,對於推進「一帶一路」框架下的人文交流,加深兩國人民的互信與友誼,具有格外重大的意義。

  展覽的合作方波蘭弗羅茨瓦夫國立博物館是波蘭文化部和下西裡西亞省共同管理的波蘭國家博物館體系中的一員。博物館由一個總館和三個分館組成,擁有20多萬件藏品,總館的藏品主要展示了古代西裡西亞和波蘭的藝術、工藝品以及歐洲、其他國家的藝術珍品。

  此次《重生:巴洛克時期的西裡西亞》展所展出的正是該博物館館藏的西裡西亞巴洛克藝術的代表作,而且這次展出的所有展品都是第一次來到中國。弗羅茨瓦夫國立博物館館長皮奧特拉•奧施查諾夫斯基先生親自擔任此次展覽的策展人,選取了76件最具代表性的展品,使展覽既具有學術性又不乏觀賞性。

  據悉,展覽將於2019年3月24日結束。

相關焦點

  • 「重生:巴洛克時期的西裡西亞——波蘭弗羅茨瓦夫國立博物館館藏...
    12月18日,中國首都博物館與波蘭弗羅茨瓦夫國立博物館共同主辦的《重生:巴洛克時期的西裡西亞——波蘭佛羅茨瓦夫國立博物館館藏精品展》在首都博物館開幕。基於2017年籤署的戰略合作協議以及展覽互換協議,兩館分別於2017年和2018年策劃了《晚明時期的中國人生活》展和《重生:巴洛克時期的西裡西亞》展,為兩國觀眾帶去獨具特色的中波歷史文物精品。
  • 萃歐波蘭留學:弗羅茨瓦夫大學2020招生信息及解讀
    1945年8月24日,民族團結政府決定將弗羅茨瓦夫大學從前德國大學轉變為波蘭國立學術學校。從1950年波蘭政府將弗羅茨瓦夫作為大學城開始,弗羅茨瓦夫大學成為了波蘭最重要的高等學校之一。從那時起,學校規模不斷擴大,每年都有越來越多的學生入學,研究和教育領域也越來越多。
  • 「薩克森-波蘭宮廷文物精品展」在故宮舉行
    新華網北京4月8日電(記者廖翊 白瀛)由故宮博物院與德國德勒斯登國家藝術收藏館共同舉辦的《白鷹之光——薩克森-波蘭宮廷文物精品展(1670-1763)》,8日起正式登場故宮午門展廳。
  • 波蘭弗羅茨瓦夫大學舉辦「孔子學院日」活動
    人民網弗羅茨瓦夫9月28日電(記者于洋)一年一度的弗羅茨瓦夫大學孔子學院日活動28日上午在弗羅茨瓦夫國家博物館舉行,當地市民帶來了一次別開生面的視聽盛宴和中國文化體驗,並拉開了當地慶祝中波建交70周年系列活動的序幕。
  • 掃描「多寶閣」把文物「帶回家」,濰坊市博物館通過高科技展示館藏...
    攝影 張馳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5月17日,記者來到濰坊市博物館一樓看到,自2017年開始改造升級的市博物館展陳室如今基本完成改造,正式對外開放,顯得特別「高大上」。市博物館還打造「多寶閣」,運用先進AR系統向市民展示館藏精品文物,讓市民把文物「帶回家」。
  • 策展團隊|客人的到來: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館藏展
    策展人:策展團隊 客人的到來: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館藏展A學術性:B策劃執行:C現場效果:D公眾認知及影響力:E國際化能力:策展理念:呈現作品在展示之外的另一種狀態「客人的到來」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館藏展現場「客人的到來」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館藏展現場2019年9月20日,PSA首次推出館藏大展「客人的到來」,對7年來的收藏進行梳理,此次展覽在策劃上有別於結果型的展覽
  • 首趟中歐班列(成都至波蘭弗羅茨瓦夫)班列發出
    首趟中歐班列(成都至波蘭弗羅茨瓦夫)班列從成都國際鐵路港發出。成都國際鐵路港供圖首趟中歐班列(成都至波蘭弗羅茨瓦夫)班列從成都國際鐵路港發出中新網成都9月6日電(陳軍德 張浪)首趟中歐班列(成都至波蘭弗羅茨瓦夫)(Schavemaker)班列滿載著顯示器、發光顯示管、電極等產品6日從成都國際鐵路港發出。這標誌著成都國際鐵路港發揮國際供應鏈綜合解決中心的網絡優勢,將中歐班列(成都)境外站點城市擴增至26個。
  • 2020臺北博物館大型藝術精品拍賣會圓滿閉幕
    2020臺灣大型藝術精品拍賣會於2020年7月29日在臺北故宮博物院圓滿閉幕。此次夏拍會以字畫為主,匯集近現代名家作品200多件。其中孔子美術館客座教授、中國美術家網會員雲大群先生作品《深山古寺圖》《奇峰夕照圖《春山訪友圖》三幅作品在臺北故宮博物院大型拍賣會上分別以415萬、376萬、458萬多新臺幣成交。
  • 「印·跡:館藏版畫十二年回顧展」北京大學賽克勒博物館展出
    展覽開幕式現場2018年11月16日,「印·跡:館藏版畫十二年回顧展」在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開幕。本次展覽集中展出了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專業教授、賽克勒博物館名譽顧問唐納德·斯通教授捐贈的版畫精品。北京大學校長郝平、副校長陳寶劍、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系主任高峰楓教授、考古文博學院院長、賽克勒博物館館長孫慶偉教授等出席開幕式。受邀參加開幕式的嘉賓還有來自清華大學、國家博物館等機構的同仁和賽克勒博物館之友。
  • 暑假月,博物館看展覽(下)
    「萬裡同風——新疆文物精品展」,從眾多文化瑰寶中遴選了191件(套)自先秦至宋元時期新疆各地區出土的精美文物,包括陶器、金屬器、紡織品、木器、紙張、佛造像、玻璃器等,尤其是漢唐時期的官府文書和多種文字的簡牘文書資料,清晰而深刻地向世人闡明:始終紮根於中華文明沃土的新疆各民族文化,是中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地區歷來是各民族共同開發建設和擁有的地方,是中華民族共同家園的組成部分。
  • 「龍門石窟精品文物展」在廣東省博物館開展
    來源:【中新網】4月28日,觀眾在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的廣東省博物館參觀「魏唐佛光——龍門石窟精品文物展」。   中新社記者 陳驥旻 攝來源:【中新網】  該展由廣東省博物館與龍門石窟研究院聯合舉辦,匯集了河南洛陽龍門石窟研究院收藏的85件龍門石窟相關藏品,同時結合龍門石窟、石刻圖片以及3D列印模型,向觀眾描繪出龍門石窟佛教造像藝術的基本面貌和風格特徵。中新社記者 陳驥旻 攝來源:【中新網】  觀眾在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的廣東省博物館參觀「魏唐佛光——龍門石窟精品文物展」。
  • 《宋畫全集》又有全新「姐妹篇」,三年後海內外文博機構館藏精品盡...
    接受『大系』項目叢書的捐贈,不僅有利於豐富國家圖書館館藏,更對促進中國繪畫藝術的研究與發展、增強中華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義。」2021年海內外250餘家文博機構館藏精品盡收眼底從最早的「兩岸故宮宋畫」擴大為《宋畫全集》,再拓展延伸到如今的「大系」項目;從最早的「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成為國家出版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委託項目,並被列入《國家「十三五」時期文化發展改革規劃綱要》國家重大出版工程,預計2021年建黨一百周年前夕,這一出版工程將全部完成。
  • 「風華—山東美術館館藏第十三屆全國美展精品展」正在進行
    5月19日起,「風華——山東美術館館藏第十三屆全國美展精品展」亮相山東美術館。國展餘熱點燃炎炎盛夏,「風華」中有時代和眾生,時代和眾生也正風華。「我是在山東美術館微信公眾號看到的展覽消息。我認為帶著孩子們到展覽現場觀摩學習,是非常必要的一種體驗。」
  • 看西方版畫家筆下的乾隆,北大呈現館藏版畫十二年
    看西方版畫家筆下的乾隆,北大呈現館藏版畫十二年 澎湃新聞記者 高丹 2018-11-16 17:34 來源:澎湃新聞
  • 江蘇常州博物館藏精品昆蟲展明天開展
    原標題:常州博物館藏精品昆蟲展明天開展   長戟大兜蟲 彩虹鍬甲   本報訊(通訊員 張如嫣 記者 馬奔)「蟲蟲世界——常州博物館藏精品昆蟲展」將於7月5日在常州博物館一樓臨時展廳開幕,展覽由常州博物館主辦,通過這些大小各異、體態優美的生物,能讓觀眾領略昆蟲家族的多樣與神奇,展期至8月20日。
  • 書法愛好者看過來 青島市博物館「以易貫之——館藏書法五體作品展...
    由青島市博物館研究部李敬華老師策劃的最新原創展覽《以易貫之——館藏書法五體作品展》於8月29日在博物館東區二樓北展廳正式開展了!此次書法展,共展出館藏明清與近現代書法五體佳作30餘件,不乏有文徵明、董其昌、王鐸、劉墉、高鳳翰、康有為、黃賓虹、王獻唐等書法名家的作品,是青博為豐富島城文化生活的又一力作。
  • 日本國立科學博物館的隕石藏品
    ——國立科學博物館。國立科學博物館位設於東京上野公園中,設立之初旨在通過自然科學及其有關應用的調查收集、保管以及面向公眾的公開展示等活動,以達到普及自然科學及社會教育之目的,館內的部分藏品被指定為國家重點文化財產。
  • 上海「博物館奇妙夜」重啟,國外展館陸續重開
    東京國立西洋美術館即將迎來倫敦國家美術館藏品展;因疫情而中斷的羅馬拉斐爾紀念展與荷蘭梵谷博物館特展也已重新開放。 江南佳麗:蘇州博物館藏仕女畫精品展 地點:蘇州博物館 展期:2020年5月18日—8月16日
  • 西方經典繪畫展:與我們失之交臂的「史無前例」
    這位17世紀巴洛克時期最著名的女畫家是卡拉瓦喬繪畫語言最成功的追隨者。2018年,英國國家美術館以360萬英鎊購買了她的名作《身為亞歷山大的聖凱薩琳自畫像》,此舉乃是1991年至今該美術館首次購入女性作品,也是英國本土收藏的第三幅真蒂萊斯基畫作。為了配合本次收購之後所做的一系列研究,英國國家美術館原計劃在今年4月首次為這位出類拔萃的女畫家舉辦個人專題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