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水螅(Hydra)生物體尋找神經系統的雛形

2021-02-24 腦人言

參考文獻:

Lasker, H.R., Syron, J.A., and Clayton, W.S., Jr. (1982). The feeding response of Hydra viridis: effects of prey density on capture rates. Biol. Bull. 162, 290–298.

Ovsepian, & Saak, V. (2017). The birth of the synapse. Brain Structure & Function, 222(8), 3369-3374.

Passano, L.M., and McCullough, C.B. (1963). Pacemaker hierarchies con-

trolling the behaviour of Hydras. Nature 199, 1174–1175.

Reddy, P. C., Gungi, A., & Unni, M. K. (2019). Cellular and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Hydra Regeneration. Results Probl Cell Differ, 68, 259-290.

Haug, G. (1933). Die Lichtreaktionen der Hydren: Chlorohydra viridissima

und Pelmatohydra oligactis (P.) typica. Z. Vgl. Physiol. 19, 246–303.

Passano, L.M., and McCullough, C.B. (1962). The light response and the

rhythmic potentials of Hydra. Proc. Natl. Acad. Sci. USA 48, 1376–1382.

Lesh-Laurie, G. E., & Hang, L. (1972). Tentacle morphogenesis in hydra. Wilhelm Roux Archiv Für Entwicklungsmechanik Der Organismen, 169 (4), 314-334.

Ovsepian, & Saak, V. (2017). The birth of the synapse. Brain Structure & Function, 222(8), 3369-3374.

Sarras, Jr., & M.P. (2012). Components, structure, biogenesis and function of the Hydra extracellular matrix in regeneration, pattern formation and cell differenti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Biology, 56(6-8), 567-576.

視頻素材來源:

Carter, Jason A., Callen Hyland, Robert E. Steele, and Eva Maria S. Collins. 2016. 「Dynamics of Mouth Opening in Hydra.」 Biophysical Journal 110(5): 1191–1201. http://dx.doi.org/10.1016/j.bpj.2016.01.008.

Dupre, Christophe, and Rafael Yuste. 2017. 「Non-Overlapping Neural Networks in Hydra Vulgaris.」 Current Biology 27(8): 1085–97.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nD_YitEk5M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ItV4rC57kM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nzNnhENlxg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S_HYY97ehw

圖片素材來源:

https://allnaturalpetcare.comblog20140724natural-remedies-aquarium-hydra-planaria-infestation

https://knowledgeclass.blogspot.com201412evolution-of-nervous-system.html

https://www.abc.net.ausciencearticles201408224072456.htm

https://phys.orgnews2019-05-nervous-behavior-muscle-hydra-insight.html

https://medium.com/swlh/domain-knowledge-7114a199b406

https://www.wxxinews.org/post/sorry-adults-no-new-neurons-your-aging-brains

https://www.sciencealert.com/rosehip-neuron-discovery-absent-in-mouse-models

Bossert, Patricia, and Brigitte Galliot. 2012. 「How to Use Hydra as a Model System to Teach Biology in the Classroo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Biology 56(6–8): 637–52.

Koizumi, Osamu. 2002. 「Developmental Neurobiology of Hydra, a Model Animal of Cnidarians.」 Canadian Journal of Zoology 80(10): 1678–89.

http://blog.pnas.org/2018/08/journal-club-sticky-proteins-play-crucial-role-in-tailoring-synapses/

相關焦點

  • 生物學家揭示水螅「永生」的秘密
    水螅(hydra),一種生活在淡水中的介於海蜇和珊瑚之間的生物,有著超強的再生能力。只需身體的一小段,幾天內就能再生出整個身體。生物學家對這種強大的再生機制很感興趣,認為人類和多數生物都有一些相同的神經網絡機制。
  • 美首繪水螅活體神經元活動完整圖譜
    科技日報北京4月12日電(記者聶翠蓉)據《新科學家》雜誌網站11日報導,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科學家拍攝到活動中水螅的全身神經系統,首次記錄了活體生物所有神經元的活動圖譜。這一發表在《當代生物學》雜誌上的突破性研究,將幫助科學家認識簡單動物如何通過神經活性控制自身各種行為,進而推廣到人類,為研究人腦甚至人類全身神經系統提供重要方法。水螅是與水母一樣全身透明的小型動物,擁有最原始的神經系統,結構簡單,只含幾千種神經細胞。這些細胞遍布全身,從而構建出網狀神經系統。
  • 《萬物的古怪秩序》:從單細胞到神經系統和心智
    受到來自生物體外部的事物刺激時,外表神經會發揮初級感知的作用,它們能夠感知生物體的周邊狀況。其他神經的作用是使生物體運動,比如需要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時。這是一些簡單運動,例如對水螅來說就是遊動。不過,還有一組神經的作用是照管和調節生物體的內臟狀況。在胃腸系統佔主導的水螅類動物中,神經網照管著一系列腸胃運動:攝取含有營養的水,進行消化,排出廢物。這些運動的秘密就是蠕動。
  • 神經系統能控制體內的微生物?
    基爾大學(Kiel University)的一個細胞和發育生物學課題組,首次以淡水水螅(Hydra)為例,證明神經系統上的神經元能直接與腸道中的細菌相互交流,在某種程度上類似於免疫系統的作用機制。在此基礎上,他們提出了這樣的假設:在演化開始時,神經系統不僅接管感覺和運動功能,而且還負責與微生物交流。
  • 水螅行為都有啥?算法可學習識別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研究人員發現,一種用於過濾垃圾郵件的算法可以學習和識別水螅的行為。圖中,水螅的神經元已被綠色螢光指示劑所標記。生物學家對動物行為的認知大多來自細緻的觀察和辛勤的記錄。現在,或許有一種更簡單的方法供他們選擇了。
  • 「這很AI」用人工智慧觀察水螅行為,這樁小事背後隱藏什麼圖謀?
    該有機體是一種水螅,一種與水母和珊瑚有關的微小動物,通常生活在池塘中。在過去,研究人員研究了該動物的神經系統,找出了它大腦的哪些部分促使了它的大部分行為。現在他們用人工智慧來追蹤所有這些行為,希望能搞清楚是如何成長起來的。該小組使用人工智慧算法,自動注釋蠕蟲般的水螅的行為,包括所有的擺動、樞軸、伸展和彎曲。
  • 生命頑強的水螅
    哈嘍,我是久違,海洋世界生物多多,每個生物都是神奇的存在,接下來我給大家介紹一下特殊朋友水螅親愛的朋友們!俺水螅也和珊瑚蟲一樣,是一種腔腸動物。俺們身體的形狀像手指頭一樣,個頭很小,身上有6~8條布滿刺細胞的小觸手。
  • 「骨架」記憶幫助水螅再生
    很少有動物的恢復力能趕得上水螅。這種體型較小並長有觸角的淡水動物能變成碎片後,再生成一個健康的動物。
  • 研究揭示水螅「長生不老」的秘密
    原標題:研究揭示水螅「長生不老」的秘密  據新華社華盛頓12月25日電 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多細胞無脊椎動物水螅具有「長生不老」的本領,因為它們的身體大部分由幹細胞構成,具備持續分裂的能力。   從1998年起,美國波莫納學院的研究人員連續觀察了水螅4年,用觀察樣本死亡率及生育率的變化來衡量水螅的衰老。
  • 克蘇魯神話生物——飛天水螅
    一個恐怖的、像水螅般的遠古種族,一群完全怪誕的存在……它們的身軀只有部分是物質的,儘管沒有翅膀和翼,但它們卻能在空中自由翱翔……有一些描述稱它們時隱時現,身體有著可怕的可塑性。而另一些關於奇異的哨音,以及有著五個圓形腳趾的巨大足印的傳說,似乎也與它們有關。
  • 能隱形的恐怖生物——飛天水螅
    水螅單從飛天水螅的名字來看,很難讓人覺得這是一種恐怖的生物,至少,中文裡是這樣(水螅的英語和九頭蛇的英語是同一個詞:Hydra)。水螅也有一項特殊的能力,它們擁有能夠不斷分裂繁殖的幹細胞,理論上說,水螅體內的細胞可以進行無限的複製與替換,這意味著它們是「永生不死」的。
  • 水螅「長生不老」秘密被解開—新聞—科學網
    新華社電 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多細胞無脊椎動物水螅具有「長生不老」的本領,因為它們的身體大部分由幹細胞構成,具備持續分裂的能力
  • 美國NOVIS問世,長命百歲不再是水螅生物獨有秘訣
    那這個答案人類能否從自然界中去尋求靈感,尋找解答呢?關於長壽,關於生命的永恆,自然界中其實有不少的奇蹟。其中最讓人震驚之一的,就是擁有無限再生身體的水螅。人類通過觀察與研究它,或許能夠破解長壽的秘密,甚至是找到永恆的方法。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水螅可能是自然界最具有「彈性」的生物,它們被切成小塊,仍能再生形成健康的個體。
  • 科學家在銀河系中尋找分子雲 可能含有生命雛形
    科學家在銀河系中尋找分子雲 據每日科學網站報導,科學家正在利用世界上最大的綠灣射電天文望遠鏡(Robert C.Byrd Green Bank Telescope,GBT)在銀河系中尋找富含複雜化學成分的分子雲,這些分子雲可能含有生命的雛形。 該研究項目是由來自美國國家射電天文觀測所(the National Radio Astronomy Observatory ,NRAO)的一個科研小組負責的。
  • 你們想看的 9 個腦袋的水螅
    詳情點擊:讓水螅長出了9個腦袋的基因,可能隱藏著癌症的秘密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可以看《自然》雜誌原文△這是一隻快樂的無性生殖的水螅
  • 水族箱中水螅的危害以及治理方法
    水螅,對於很多有小魚小蝦的魚缸來說是非常常見的,作為蝦類的大敵,它造成的傷害是非常巨大的!別看他們形態優美,看上去有點像蒲公英一樣,一臉無害的樣子,其實對於小魚小蝦來說卻是致命的!今天萌寵小編和大家就聊一下關於水螅的危害以及如何治理!
  • 無脊椎動物神經系統的演化簡史
    a.網狀神經系統(水螅-腔腸動物門);b. 梯狀神經系統(渦蟲-扁形動物門);c. 鏈狀神經系統(蚯蚓-環節動物門); d. 鏈狀神經系統(螃蟹-節肢動物門);e. 頭足類的神經系統(軟體動物);f.海星的神經系統(棘皮動物門)。  1 神經肽的出現   單細胞原生動物中具有多種神經肽存在,它們可以對外界的刺激做出應激反應,但沒有神經胞器,更沒有神經系統。
  • 不死之身的生物 水螅如何「長生不老」?
    不死之身的生物 水螅如何「長生不老」?時間:2016-05-03 13:14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不死之身的生物 水螅如何長生不老? 在近期的一項研究中,科學家在實驗室中觀察了數千條水螅,發現這些生物具有免於衰老的能力。
  • 長生不老的秘密生物:水螅四年間從未衰老
    &nbsp&nbsp&nbsp&nbsp「當我開始我的研究時,我希望證明水螅也是會衰老的。但四年來,我從未檢測到它們衰老的跡象,這讓我相信了水螅不會變老這一事實,並在1998年發表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