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硬核」科學發現清單

2021-01-09 中國荷都網

北京時間1月7日消息,2020年,科學家們獲得了很多「硬核」科學發現,包括:吃同類恐龍、炸肚鰻、暴力星系等等。

1.火山閃電

火山閃電並不罕見,但在2020年1月,我們觀察到,位於菲律賓首都馬尼拉以南約65公裡處的塔爾火山開始噴發,向空中噴出14公裡高的火山灰和煙霧。在整個火山灰柱中,粒子相互碰撞,產生足夠的靜電,在空中散射閃電。這樣的靜電能否為電吉他提供電能,仍然是一個沒有答案的科學問題。

2.《爆肚魷魚》

一條美洲鰻雖然被一隻飢餓的蒼鷺吞了,但還是做出了漂亮的反擊!攝影師拍下了從空中飛翔的蒼鷺肚子裡冒出來的鰻魚,像一條綠色的大領帶一樣懸掛在半空中。

這種現象不常見嗎?答案是肯定的。專家指出,雖然有些鰻魚物種在被其他魚類吞食後仍能爆發出來,但這是第一次記錄到活鰻魚咬鳥的肚子。值得注意的是,這兩個物種都可能在這次相遇中倖存下來。

3.巨型星系碰撞

銀河系中最壯觀的事件發生在100多億年前,當時一個叫做「海怪」的巨大星系與銀河系迎面相撞。2020年10月,一項研究表明,當時的銀河系還很年輕,質量大約是今天的四分之一,這意味著這次星系碰撞合併可能比歷史上任何一次星系碰撞事件都更有可能重塑銀河系。

2020年,科學家利用人工智慧研究球狀星團的緻密星團時,第一次得到了古代星系碰撞的消息。在這次古老的星系碰撞中,具有相同屬性(如恆星的年齡和化學成分)的星團很可能進入了銀河系。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已經發現了銀河系中五次大規模星系碰撞的證據,其中第五次是100多億年前的「海怪」巨型星系碰撞事件。

4.雙頭蛇

蛇是感知能力很強的爬行動物。它們可以在水中遊泳,爬樹,或者鑽到地上的洞裡,尋找各種機會突襲獵物。雙頭蛇非常罕見,但去年10月,美國佛羅裡達州的一隻家貓運氣不佳。它在前院發現了一條雙頭蛇。這條小蛇有兩個頭和兩個尖牙。這種現象被稱為兩足畸形,是一種非常罕見的現象。它發生在胚胎發育期間,同卵雙胞胎無法完全分離。雙頭畸形發生在許多動物種群中,包括鹿、海豚等。

5.世界上最古老的烏賊攻擊

2020年,古生物學家發表了一項硬核考古發現。今年5月,他們發現了一個神秘的化石,據信它記錄了世界上已知的最古老的魷魚攻擊。

這是一個侏羅紀化石,顯示了一條類似現代鯡魚的古魚突然被魷魚襲擊,頭部被咬穿,頭骨被壓碎,身體被一條10觸手的魷魚緊緊擠壓。然而,魷魚還沒來得及享受一頓美餐,一場瞬間的災難就把它殺死了,永久地記錄下了它們生死搏鬥的場景。

6.吃同類恐龍

侏羅紀時期,恐龍變得殘忍,一群食肉異特龍甚至開始吃同類屍體。研究人員在美國猶他州的兆摩爾採石場研究異特龍骨骼時得出了這個結論。他們仔細檢查了骨骼化石上的咬痕。

他們發現,很多骨骼化石上都有獸腳類恐龍的咬痕,在某些情況下,這些咬痕來自同一物種的恐龍。研究人員認為,這些骨骼化石為恐龍食人提供了「極其罕見」的化石證據,更重要的是,它們也為古生物學家描述恐龍殘忍地撕咬同類屍體提供了良好的物質基礎。

7.血和雪

氣候變化如此殘酷,冰川開始流血。這張照片顯示的不是真血,而是一種叫做「血雪」的現象。當融化的雪被紅藻取代時,這種現象就會出現在世界上最冷的地區。它們也被稱為衣藻,在冷水中茁壯成長,在冰雪中冬眠過冬。夏天來了,冰雪融化,衣藻就會爆炸,傳播紅色的花狀孢子。

去年2月,在南極洲沃爾納德斯基研究基地的烏克蘭研究人員看到了大量的衣藻,這是南極洲有記錄以來最熱的時期。去年7月,義大利冰川出現「血雪」,可以影響冰川反射陽光,阻止冰川融化。

8.《流浪地球》

去年10月,天文學家發現了一顆不遵守規則的系外行星:它是一顆和地球差不多大小的流氓行星,在宇宙中橫衝直撞,不受任何恆星引力的束縛。這是天文學家第一次在太空探測到「流浪地球」,但幾乎肯定不會是最後一次。據研究人員稱,僅銀河系就有數十億顆流氓行星,甚至可能超過恆星的數量。

相關焦點

  • 盤點2020 年 「硬核」科學發現:火山閃電、巨型星系碰撞、「流浪...
    北京時間 1 月 7 日消息,2020 年,科學家獲得了多個 「硬核」科學發現,其中包括:嗜食同類的恐龍、爆腹鰻魚、狂暴星系等。1、火山閃電火山閃電並不罕見,但在 2020 年 1 月,我們觀測到菲律賓首都馬尼拉以南大約 65 公裡處的塔爾火山開始噴發,向空中噴發 14 千米高的火山灰和煙霧。
  • 硬核10人!2020年阿里達摩院青橙獎出爐
    9月9日,2020年阿里巴巴達摩院青橙獎獲獎名單公布,梁文華等10位青年科學家獲得達摩院的1000萬元獎金。青橙獎是阿里巴巴達摩院在2018年發起的公益性評選,面向35歲及以下的中國青年學者,發掘和支持對科技進步有關鍵推動作用的人物。
  • 《自然》2020年十大科學發現出爐
    當地時間12月14日,《自然》通過其官網公布了2020年十大科學發現。其中 9 個科學發現的論文發表於《自然》,1 個科學發現的論文發表於《科學》(Science)。愛爾蘭史前貴族墳墓中發現亂倫證據6 月 17 日,愛爾蘭都柏林三一學院的研究團隊發表論文,該團隊對一座位於愛爾蘭且具有大約 5000 年歷史的史前陵墓中埋葬的人類遺骸進行了基因測序,發現了墓中所埋葬之人是一級亂倫的後代:他的父母要麼是兄弟姐妹,要麼是父母和孩子。研究團隊推測,這座陵墓中所埋葬的貴族,通過亂倫來維持貴族血統。4.
  • 2020年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進口和生產應用)批准清單發布
    中商情報網訊:日前,農業農村部發布了《2020年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進口)批准清單》和《2020年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生產應用)批准清單》。其中,《2020年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進口)批准清單》共計8個品種,包括了轉基因生物耐除草劑大豆DBN-?9??
  • 江左牛郎:半導體國產替代才是硬核投資機遇
    來源:金融界網站作者:江左牛郎2020年全國兩會即將閉幕,這一次政策引導基本還是圍繞前期已經提及過的方向展開討論,並沒有太多新鮮政策出來。大部分投資者可能都在等待政策引導出來後再選擇強勢題材進場炒作,那麼沒看到方向該怎麼操作?
  • 科普|2020年十大科學發現和十大科學突破分別是……
    時近年底又是評選"年度十大"的日子《自然》選出了2020年十大科學發現《科學》選出了2020年十大科學突破它們分別是什麼?小科這就為親們細細數來《Nature》:2020年十大科學發現在2020年即將結束之際,《自然》(Nature)雜誌盤點了今年發表的科學新聞和研究觀點,從中選出了十項最為重大的科學發現,既包括新冠病毒研究、壓力如何導致白髮、HIV治療等醫學方面的研究,也有銀河系快速射電暴等天文學發現,甚至有一項研究在古代陵墓中發現了亂倫的證據。
  • Nature最新發布:2020年十大科學發現
    不知不覺,2020年已到年關。回顧這一年,艱難苦恨,卻阻擋不住科學發展的的腳步。有鑑於此,Nature雜誌精選了2020年十大科學發現,供大家學習交流。註:1. 排名不分先後; 2. 最後一篇為Nature年度最受歡迎科學發現。
  • 《自然》《科學》分別公布2020年十大科學發現和十大科學突破
    年十大科學發現在2020年即將結束之際,《自然》(Nature)雜誌盤點了今年發表的科學新聞和研究觀點,從中選出了十項最為重大的科學發現,既包括新冠病毒研究、壓力如何導致白髮、HIV治療等醫學方面的研究,也有銀河系快速射電暴等天文學發現
  • 《微軟飛行模擬 2020》,硬核模擬器也有春天
    從1982年的第一款《微軟飛行模擬》到2020年的最新作,微軟飛行模擬近四十年的成長史也是模擬器遊戲的演變史。在各類沙雕模擬器、走路模擬器層出不窮的當下,偏寫實的硬核模擬器遊戲依舊固守著自己的江山。從硬核到休閒,每個玩家都能找到自己的樂趣。
  • 全球野生食用蘑菇科學清單發布
    近日,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員許建初團隊與雲南農業大學教授盛軍團隊聯合多國研究人員重新梳理和系統考證了全球可食用野生蘑菇物種分類信息,並形成了目前最為全面的野生食用蘑菇科學清單
  • 2020必看恐怖驚悚電影清單!
    影迷站 yingmiz2020年有許多驚悚鬼片上映2020韓國高人氣電影清單!《女鬼橋》影迷站《女鬼橋》《女鬼橋》改編自東海大學真實流傳靈異事件,故事講述2016年,第二集是獨立故事,電影描述一家人在搬家後,兒子在森林發現一個陶瓷娃娃布拉姆,這個詭異的娃娃出現後,兒子行徑越發怪異,接二連三的怪事也隨著發生。
  • @浠水人,2020年精準扶貧政策清單來啦
    浠水縣2020年精準扶貧政策清單一、教育扶貧(執行標準自2020年4月1日起)。2、農村最低生活保障。農村低保對象按照每年4583元的保障標準,實行差額補助發放最低生活保障金。(執行標準自2020年4月1日起)。3、孤兒救助。社會散居孤兒按每人每月1172元的標準發放孤兒養育金。(執行標準自2020年4月1日起)。4、臨時救助。
  • 國網公布2020年第八批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項目清單
    【國際能源網 訊】11月30日,國家電網發布《關於公布2020年第八批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項目清單的公告》。根據公告,此次納入2020年第八批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清單的項目共計6770個,核准/備案容量11008.78兆瓦,其中:集中式風電項目數量21個,核准/備案容量1191.2兆瓦;集中式和分布式太陽能發電項目數量分別為74個、6671個,核准/備案容量分別為2273.74兆瓦、7470.84兆瓦;集中式生物質發電項目數量分別為4個,核准/備案容量為73兆瓦。
  • 美國制裁清單為何沒有清華北大?浙江大學教授鄭強:科學無國界
    美國商務部更是採取實際行動,不斷擴充制裁清單的成員名額,這種行為完全是以損人又害己的方式去幹預中國的強大之路。同時很多人看到名單後不免發出疑問:美國制裁清單為何沒有清華北大?浙江大學教授鄭強也給出了答案:科學無國界。
  • 《自然》雜誌選出2020年十大科學發現
    英國《自然》雜誌日前對2020年全球範圍內的科研進展進行總結。該雜誌最新選出的2020年10項重大發現涵蓋了物理學、醫學、天文學、環境科學等多個領域成果。這十大發現包含科學家抗艾研究的最新成果。愛滋病病毒能以「潛伏」形式藏匿在「病毒儲存庫細胞」中,基本不發生轉錄,因此不會被免疫系統發現,而「激活並殺死」療法旨在逆轉這種潛伏。《自然》雜誌表示,兩個研究團隊分別介紹了對動物模型的幹預策略,這可能是迄今報告的最有力、最容易重複的「激活」策略。一項協作試驗報告了可能表明「輕子類粒子打破粒子-反粒子鏡像對稱性」的結果。
  • 北大博士後硬核「考霸」秘籍:備考還能這麼硬核的嗎
    說的俗一點,就是1分的差距,可能就是1年的努力白不白費的區別;可能就是能不能拿到證書的區別;而1張證書/1個職業資格的差別,可能就是升職加薪的區別。 後來的故事嘛…… 康慨最終拿下2017年青海省理科狀元 現就讀於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
  • 科學成就「清單」背後 都是為了求知的偶得
    在昨天舉行的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科學態度大師講堂Ⅰ」上,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WLA)主席、200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羅傑·科恩伯格這樣表達科學之於人類的重要性。他還用重大醫學進步都源於「意外」這一現象說明,要解決難題,必須追尋對自然的好奇探究。無數重大醫學的進步都源於「意外」「上世紀醫學的重大進步是什麼?」
  • 英國《自然》雜誌選出2020年十大科學發現
    新華社倫敦12月17日電 英國《自然》雜誌日前對2020年全球範圍內的科研進展進行總結。該雜誌最新選出的2020年10項重大發現涵蓋了物理學、醫學、天文學、環境科學等多個領域成果。這十大發現包含科學家抗艾研究的最新成果。
  • 2020年廣州科技活動周在廣東科學中心啟幕
    2020年廣州科技活動周在廣東科學中心啟幕(央廣網發 主辦方供圖)央廣網廣州8月24日消息(記者鄭澍)2020年是全國科技活動周創建2020年廣州科技活動周在廣東科學中心啟幕(央廣網發 主辦方供圖)院士大咖走上紅毯科學家成為最「靚」明星8月23日上午,2020年廣州科技活動周開幕式在廣東科學中心舉行
  • 《自然》評出2020年十大重要科學發現
    來源:科技日報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疫情或許讓我們放慢了腳步,但科技的發展永不止步。轉眼間,2020年已接近尾聲,英國《自然》網站在近日評出了今年十大重要科學發現,其中最後一項是本年度最受歡迎的科學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