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電影陪你過大年丨《狼圖騰》

2021-02-26 中國草原

      1967年,北京知青陳陣和楊克響應國家上山下鄉的號召,從北京來到了內蒙古額侖大草原插隊。

      在大草原上,他們結識了蒙古族牧民畢利格一家,也見識到了草原上最令人敬畏的動物:狼。在與狼群的接觸過程中,陳陣對這一物種有了強烈的興趣,甚至有了想自己養一隻小狼的念頭。

      就在此時,一群外來人貪婪地掠奪了狼群儲存過冬的黃羊,打破了狼群和牧民之間的生態平衡。而以場部主任包順貴為首的生產隊員更是發起了一場滅狼運動,讓狼群和人類之間的關係陷入到了劍拔弩張的地步。

來源:中國網草原頻道

視頻來源:學習強國1905電影網

編輯:阿藝思

中國草原

中國草原(http://grassland.china.com.cn)是由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主辦的草原文化官方平臺,致力於打造成為特色鮮明的草原文化外宣第一網,主要關注草原文化傳播、草原生態保護、草原旅遊資源合理有序開發,分享草原美圖美景、美食美衣、美文美聲,講述草原兒女的草原故事。

中國網

       中國網(http://www.china.com.cn)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自2000年成立以來,陸續實現了用中、英、法、西、德、日、俄、阿、韓、世界語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布信息,訪問用戶覆蓋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中國進行國際傳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相關焦點

  • 「隨筆」由電影《狼圖騰》所想到的
    由電影《狼圖騰》所想到的乾州蕞娃看這部電影是為了完成部編七年級語文教材第5單元第18課《狼》的教學設計。為此,我決定在要求學生搜集含「狼」字的成語的基礎上,推薦學生閱讀賈平凹的《懷念狼》、沈石溪的《狼世界》和根據作家姜戎的小說《狼圖騰》改變的同名電影。在教學設計思路確定下來以後,為了讓自己的推薦有一定的引導性,我決定自己先看看電影《狼圖騰》。下來,我就自己所看這部電影的感想簡要匯總如下,不妥之處,敬請各位批評指正。
  • 小月書評|蒼茫的天,草原的狼,一個民族的靈魂——《狼圖騰》
    ——《狼圖騰》《狼圖騰》,是2004年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姜戎。主要講述了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一位知青在內蒙古草原插隊時與草原狼、遊牧民族相依相存的故事。1967年自願赴內蒙古額侖草原插隊。1978年返城。1979年考入社科院研究生院。作品《狼圖騰》:1971年起腹稿於內蒙古錫盟東烏珠穆沁草原。對於作者來說,狼圖騰這本書是值得一看的。
  • 《狼圖騰》作者姜戎:天鵝是比狼更早走入我內心的圖騰
    從52歲正式動筆寫作《狼圖騰》,到今天的《天鵝圖騰》,「表明我完成了再現草原遊牧文化中最有代表性、最有精神價值的兩個圖騰的重任,讓人們更全面地了解了蒙古大草原、蒙古族人民、蒙古狼、蒙古天鵝的自由剛勇和愛與美的風貌與性格。我相信更多的人會愛上他(它)們的,並從中吸取和補充精神營養。我只寫了兩部書,但我花費的時間和心血,要比別人寫十幾本書所花費的還要多。」
  • 蒙古作家:姜戎《狼圖騰》中狼的形象來自我的小說
    在電影《狼圖騰》裡,狼真正回歸為狼這種動物本身,關於狼性的探討和表現不夠深入。  對於這種差別,連電影《狼圖騰》的導演阿諾自己都說,「小說《狼圖騰》是原著作者姜戎的,電影《狼圖騰》是我的。」  影片《狼圖騰》恢弘的場景,嚴謹的製作讓人不得不承認這是一部有誠意的高水平作品,但從內容上說,電影《狼圖騰》更像一部環保電影,影片更多講述的是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強調的是草原上的每一個生靈都在騰格里(長生天)的安排下,有序地生老病死,每一個生靈都有活著的理由,每一個生靈的死亡都有其死亡的意義。
  • 毀經典系列之改編很失敗的電影《狼圖騰》
    小說改編電視劇電影改編的好就是三生三世系列,改編的不好就是今天小編要說的這部電影《狼圖騰》。小編可以說從小就看《狼圖騰》看到大,這本書就是小編最喜歡的書沒有之一。聽說這部小說要反派電影,小編真的是雀躍了好久,片子一上映第一時間就衝進電影院看了,然後看了沒一半就跑了。
  • 電影"狼圖騰"熱映引小說大賣 "平凡的世界"賣斷貨
    而這部《狼圖騰》也遭受了這樣的質疑:原作者姜戎是只在草原待過三年的知青,怎能了解蒙古族歷史文化。  北京作協作家郭雪波是蒙古人,他近日發表微博稱,「狼從來不是蒙古人的圖騰,蒙古所有文史中從未記載過狼為圖騰。」中國社科院民族文化研究室主任色音也是蒙古族人,一直從事蒙古歷史文化研究,他也表示,把狼當作蒙古人的圖騰,缺少歷史依據。
  • 草原能不能沒有狼?狼沒了,草原也就沒了魂
    「打狼?該打!」這早已成了內蒙古人的一種集體意識。前言:很難想像到一部關於人與動物的電影竟然收貨了近7億元的票房,在《狼圖騰》這部電影中,觀眾知道了關於狼的奸詐和陰險並不像我們想像中那樣。我們對狼有著很大的誤解。
  • 《狼圖騰》
    與狼共舞的文化「奇」書內容簡介《狼圖騰》由幾十個有機連貫的「狼故事」一氣呵成,情節緊張激烈。狼的每一次偵察、布陣、伏擊、奇襲的高超戰術;狼對氣象、地形的巧妙利用;狼的視死如歸和不屈不撓;狼族中的友愛親情;狼與草原萬物的關係;倔強可愛的小狼在失去自由後艱難的成長過程――無不使我們聯想到人類,進而思考人類歷史中那些迄今縣置未解的一個個疑問:當年區區十幾萬蒙古騎兵為什麼能夠橫掃歐亞大陸?中華民族今日遼闊疆土由來的深層原因?
  • 《狼圖騰》讀後感
    在這個酷熱的夏天,我又在眾多的讀本裡發現了《狼圖騰》,從沒有哪一本書可以讓我如此的愛不釋手,如此的痴迷。她猶如鮮嫩多汁的西瓜,讓你迫不及待狼吐虎咽起來,生怕被搶走了再也吃不到這香甜可口的美味了——吃進腦海裡,體會狼圖騰,草原魂……狼圖騰是一部精神的盛宴,她是自我和民族的思考!她是一部史詩一樣的情懷!
  • 小說《狼圖騰》引爭議 敬畏是不是等同於崇拜?
    原標題:小說《狼圖騰》遭爭議 被指虛構蒙古族信仰崇拜   電影導演阿諾說,「小說是原著作者姜戎的,電影是我的。」 對於大多數觀眾而言,《狼圖騰》既不是歷史,也不是紀錄片,可以允許虛構存在,包括蒙古民族精神與狼性。   羊年春節伊始,大熒幕上就闖進了一匹狼——《狼圖騰》票房近日突破6億。
  • 《狼圖騰》這本書真叫人百看不厭
    《狼圖騰》生動地揭示了草原萬物生態的內在聯繫,尤其是狼對整個草原和生態的巨大貢獻。《狼圖騰》帶給讀者的強烈震撼還在於它的文化在所有的狼故事或者與狼有關的故事中,始終貫穿著作者對草原文明與農耕文明的優劣比較。作者以一種全新的歷史視角,以「狼圖騰「為精神線索,對幾千年的中華文明史進行了全新的梳理,提出中華民族信奉的「龍圖騰「極有可能源於遊牧民族的「狼圖騰「的驚世駭俗之說,認為正是由於歷史上遊牧民族強悍進取的狼精神,不斷為漢民族輸血,中華文明才得以發展且從未中斷。
  • 《狼圖騰》:從狼群與人類的較量中,看狼的精神
    什麼是圖騰?音譯名。源出印第安語,意為他的家族。人們以某種動物、植物或其他物體作為家族或部族的標誌,稱為圖騰。比如:漢族的龍圖騰,蒙古族的狼圖騰。,阿蘭·戈達爾等編劇,馮紹峰/竇驍等主演,獲第30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豆瓣評分6.9分。
  • 《狼圖騰》導演讓雅克阿諾專訪-搜狐文化頻道
    據悉,電影《狼圖騰》有望於年底聖誕節期間上映…… 搜狐文化:你應該說是中國的老朋友了,在拍《狼圖騰》的時候又經歷了哪些難忘的瞬間?因為我自己曾也有過同樣的「知青」經歷,在《狼圖騰》的作者姜戎前往內蒙的同年,我從電影學院畢業後被送到了喀麥隆從軍。在此之前我完全不了解非洲,但來到那樣一片熱土,我看到了非洲民眾和自然之間的和諧共存,這樣狂野而自由的生活狀態讓我對自然產生了敬畏,也讓我深深地愛上了非洲。可以說這段經歷改變了我的一生,如果我不曾去過非洲,我也無法成為現在這樣的一位導演。
  • 《狼圖騰》:小說完美,觀點別信
    狼子野心,狼心狗肺,虎狼之心,這些耳熟能詳的成語仍然表明中國人對狼的懼怕與憎惡,童話故事《狼來了》《小紅帽》中的惡狼形象依舊夢魘般深深烙印在我們的心裡。這部《狼圖騰》是目前唯一一部以草原狼為主角的長篇小說。北京知青陣陣等人插隊到內蒙古額爾大草原,作者透過陣陣的眼睛,帶我們去看草原狼打圍黃羊群,草原狼虐馬復仇,草原人組隊獵狼,知青陣陣掏狼窩養小狼。
  • 《狼圖騰》中的狼究竟是哪一種?
    關於電影《狼圖騰》中狼的種類你知道嗎?世界現存狼的種類你又了解多少?認真看完小編整理的這組圖片,尋找其中的答案吧!
  • 《狼圖騰》給我的啟示(讀後感)
    在讀《狼圖騰》這本書之前,我還是一個只想不做的人,所以我常常缺少破釜沉舟的決心與堅持不懈的毅力,到頭來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雖然父母不斷勸導我,可我還是左耳進右耳出,我行我素。後來,在一個巧合的機會,我看了《狼圖騰》,領略了草原狼的精神與智慧,重新認識了自己。
  • 小說《狼圖騰》再次引發爭議
    多位當年和《狼圖騰》的作者姜戎一起去內蒙古插隊的知青與相關專家,近日在北京召開座談會指出,《狼圖騰》一書與事實出入較大。4月初,姜戎在接受採訪時稱:「這本書裡所有的細節和故事大多都有出處,都是真實發生過的。」曾在內蒙古草原當了7年知青的作家馬波認為,小說與事實出入較大。草原牧民對狼恨之入骨,沒有任何牧民把狼當成神來膜拜。
  • 《狼圖騰》|圖騰仍在飛揚,狼已成為傳說
    第三遍合上姜戎老狼的《狼圖騰》,思緒依舊繁複,如一堆被撕扯攪亂的線團。但我知道這一次,我一定要寫下點什麼。於是我自問,你想寫下點什麼?二、大地蒼狼,仍舊飛翔的自由身影大地蒼狼,凡大地所及之處,堅實可立足者,皆有狼的身影。狼,曾經是世界上分布最為廣泛的動物。從雪域高原到熱帶叢林,從乾旱的荒漠戈壁到溼冷的湖海溼地,這顆藍色的星球上,仿佛沒有一處,不曾留下過狼的腳印,以及它們自由如風的身影。
  • 對談|為什麼先有《狼圖騰》後有《天鵝圖騰》
    可以說我的一生,前半條命給了《狼圖騰》,後半條命給了《天鵝圖騰》。我幾乎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這兩個圖騰,像一個虔誠的宗教信徒獻給神的一對珍寶。我把我所有最珍貴的東西,精心打造成最美、最高貴、最真誠的寶物獻給兩個草原圖騰。胡赳赳:為什麼先有《狼圖騰》,後有《天鵝圖騰》?
  • 草原民族的「狼生」傳說以及漢民族通俗文學中的「狼主」
    但我們不妨藉此機會,再次推推馮紹峰沒有推開的「通往草原人民精神世界的那扇門」,回溯草原民族與狼的關係。圖騰崇拜與祖源傳說結合「圖騰」是個外來詞,英語totem源出於北美印第安人阿爾貢金部落語言的「ototeman」,雖然輸入法頑皮地給出「奧特曼」的選項,但這個詞的意思是「他的親屬」,是記載神的靈魂的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