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續祥法師
首發丨騰訊佛學
被一個剛皈依的居士問到:
早晚功課中佛陀十大尊號裡有一個明行足,書後面的解釋是「具足三明五行,故曰明行足」,三明你和我講過,天眼、天耳、漏盡嘛,但是和金木水火土等五行搭在一起就很令人奇怪了,難道是佛家的人有了三明就可以看透道家五行生剋的奧秘?
我抬起被雷掉的下巴和他解釋道:
佛教中的五行是指菩薩自行化他的五種修行路徑,即聖行、天行、嬰行、梵行、病行。五種行持各有側重,有的是自修自證,有的是方便化他,初發心的菩薩只能隔別的修持,而對於佛陀與大菩薩而言,一行一切行,五行一心圓具無缺,即一而五,即五如一。 小乘發心的修行人只有自己修證的聖行和少分的梵行,沒有方便教化的天行、嬰兒行和病行,這就是佛教講的五行。
也不知道他到底懂了沒有,過了沒一會他又發來一個問題:道家認為五行構成了這個世界,既然佛教不認同五行,那怎麼解釋世界的成分與來處呢?
我回復他:佛教認為構成現象界的是地、水、火、風」,也就是佛經中常常提到的四大。
「地」類似於五行的金和土、八卦的地和山;
「水」類似於五行的水、八卦的水;
「火」類似於五行的火、八卦的火和天;
「風」類似於五行的木、八卦的風和雷。
之所是「類似」,是因為兩者在各自的本性及其外延的代表性方面都有所不同。
據《楞嚴經》記載,因為我們的心產生了無明雜染的緣故,產生了很多堅固妄執,這些妄念彼此碰撞「相待成搖」,產生了風,「風」在佛教中不僅僅只是一種天氣現象,而是運動的來源,或者說在佛教的語境中,風乾脆就是運動本身。而這些堅固的妄執本身則顯現成為地大,地大中堅硬的部分是金,鬆軟的是土。
「風金相摩。故有火光為變化性。」。由於風金兩種物質運動,產生摩擦,於是就產生了溫度,也就是「火大」。「火大之光,上蒸於金。鬱以成氣,氣以成水。」 無論哪種金屬,高溫下去都會變成液體,火大燃燒地大中堅硬的部分也就是金,產生了水大。其實水大在佛教中除了指氫、氧兩種元素組成液態,還代表著世界聚合與流散的特性。
印度的一些外道也講地水火風,但是他們認為地水火大是不可分解的基本粒子,這是他們對世界的認識不如佛教精微的緣故。
佛教認為地水火風有一樣算一樣,都可以被拆分,這與現代物理的實驗不謀而合。
質子、中子、夸克、介子、都不是不可拆分,佛教認為物質的極小單位極微,還可以拆分成鐵塵、水塵、兔毛塵、羊毛塵、象毛塵、日光塵等等,而每一個微塵都可分成地、水、火、風四大,而現象界的物質粗略看去正是由這些極微構成的,所以四大不是基本粒子,而是基本性質。
物質表現出來的堅固叫地大,作用是任持;
物質的溼性是水大,作用是攝聚;
物質的動蕩是風大,作用是運動;
物質的溫度是火大,作用是熟變。
拿水來舉例,低溫成冰,主要表現的就是地大;升溫成水;巖漿也是一樣,高溫時,就是流動的水大,低溫是則凝固成堅硬的巖石。
總而言之,這四大彼此之間並不是割裂的,呈現出哪一種特性,完全是依賴於不同條件的緣起,五行之間靠「生克」產生動能,四大之間靠「緣起」發生關係,在緣起的作用下,山河大地。 諸有為相, 次第遷流;幻相泡影,終而復始,這就是我們這個世界的部分真相。
而如果想要完全了解世界的全部真相,我們要做的是「絕解起行」——停止思考,開始修行。就像錘子無法砸到自己,用自己的手無法提著自己的頭髮離地一樣,佛陀也無法用這個世界自己的產物——語言,說明這個世界本身,即便理論上以佛陀的後得智可以用語言說明一切,你我也理解不了。
學過物理的都知道:觀測工具決定觀測結果。
佛陀之所以沒有告訴你我世界的全部真相,並不是因為他不知道,而是因為夏蟲不可語冰。
就像佛陀說的那樣:「無明所覆愛結所繫,愚夫感得有識之身」,我們身心的存在本來就來源於無明煩惱,怎麼可能憑藉現有的錯誤的理念與認知正確的了解真相呢?
這就好比用一個沾滿墨汁的假墨鏡怎麼可能看清事物呢?
所以佛教重視的是超越解脫,而非語言解釋,或者說解脫本身就是最好的解釋。
作為三維生物,我們看二維的平面是一目了然的,同理而已,我們目前的全部疑惑都可以通過更上一層樓來得到解答。
《長阿含經·堅固經》記載,曾有一個比丘思維過類似的問題:這妄執產生的地水火風,怎樣才能永遠滅除,從而涅槃寂靜呢?
於是他以神足力往至四天王所,如是展轉至兜率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直至大梵天王那裡,可他亦不知四大於何處滅,但在梵眾梵王面前又不好意思說自己不知道,只得裝腔作勢的說「我是大梵天王,無人能比,統領千世界,威德至上,能造萬物,是眾生父母。」
這個比丘不吃這一套,窮追猛打連續問了三次,大梵天王實在招架不住,只好拉著比丘的手躲到屏風後面說:「那些梵王都說我智慧第一,無所不知,所以我不能跟你說我不知道啊,你幹嘛不去問正遍知的佛陀呢」?比丘一聽,連再見都沒說直接運用神足通「閃現」到佛陀的精舍請教佛陀,佛陀通過一個偈語告訴他,心識滅則四大滅。比丘聽完後疑惑冰消,歡喜無量。
正所謂道不遠人,這個故事說明,想要知道世界從何而來,恐怕你要在自己的內心尋求答案。
楞嚴經記載,風大是四大中最先出世的,因此『運動』是一切有相物質的起因,可物質是不會自己發生運動的,而會運動的只有你我當這顆當下正蠢蠢欲動的『心』,所以歸根結底這地水火風,也不過是一念妄心的產物,如同捏目,現空中華。
不知道苦苦追問世界來源的你有沒有想過,或許這個世界本來就不存在呢?
欲知有情身土,真實端由, 無先我心,更無餘法。 謂心法剎那,自類相續,無始時界, 展轉流來··········然則有此天地以來, 猶一念也。——唐·永明大師《宗鏡錄》
本文為騰訊佛學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關注騰訊佛學 長享智慧清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