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負陰而抱陽 衝氣以為和 」1 天地交感 生生不息《古代天人學》

2020-12-08 騰訊網

我們所說陰陽它只有對立的前提之下,這是它的一個核心。所以大家看清楚這個問題以後,它只有陰陽的對立,陰陽的不斷的轉換,陰陽不斷地進行演變和變化,才會產生我們大自然,還有自然界和人生中很多的變化。

如果沒有了對立,就沒有了相互的制約,陰陽就失去了平衡,所以說,對立的核心,對立的思想,需要我們每個人要去注意和掌握的。

第二個我和大家講的陰陽交感,陰陽交感是陰陽二氣的運動,在運動的過程中相互感應、交合的過程,它是整個基本生命聯繫和存在,基本生物鏈的前提和基礎。無論是我們的人類,在自然之中陰陽的交感,在這個過程中都是具有非常的普遍性,所以說陰陽之氣的交感,就給了我們對於認識事物的現象個本質,有了根本性的認識,我們只有陰陽的交感,陰陽道合和才能夠有子。

陰陽交感,天地人之間才能夠和諧統一發展,如果沒有陰陽之間的交感運動,也就沒有了生命,也就沒有了自然界,所以說整個陰陽交感是整個生命活動產生的一個基本條件。

另外,如果沒有陰陽二氣的運動,也不會發生陰陽的交感,陰陽二氣的運動是陰陽交感得以實現的基本條件和基礎,我們到下面的過課程中會講到氣的運動,講到氣的時候,陰陽二氣,大家可能就知道,就是我們經常和大家講的升、降、出、入,這一個升降出入的過程就是氣機運動。

人之所以會發生疾病,出現很多的症狀,跟這個陰陽二氣的運動、障礙有很大的關係。也就是說,跟氣機的升降出入有關係。陰陽之氣不能夠進行很好的升,那麼就不能夠降,不能很好地升,就不能夠很好的降。

同樣的道理,出入,也是一樣的道理,所以說大家看看我們身邊的事物和人,都是在不斷地進行著陰陽二氣的交感,陰陽二氣的運動,這也是我們所說的,中醫裡面很重要的一個特徵。

只有陰陽二氣在整個運動和諧的狀態,發生交感作用才會產生萬物,就是我們所說運動的和諧之氣,中和之氣,那麼大家在學《道德經》的時候「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這個和就是陰陽和,陰陽和合,就是我們所說的陰陽交感,陰陽交感的二氣運動它是永恆的運動著的。

在整個的交感過程中,陰陽相互交感,使對立的兩股勢力和力量統一在一起,你看它非常非常的巧妙的。它對立的目的,本來是陰陽二性對立制約,但是它又要交感,目的就是為了孕育生命,孕育自然界,並且是自然界處於運動的變化之中。

我和很多人說過,當你出現疾病的時候,當你出現症狀的時候,如果你不去恐懼,你不去害怕,疾病絕對好了一大半以上。

我們現在的很多疾病,都是認識不到陰陽的對立,陰陽的制約,他認識不到這個觀點,他認為症狀和疾病都是不好的,都是壞的,都要把它消滅掉,實際上很多疾病和症狀的背後,它既是對立的,又是統一的,而且它是能夠在這個過程中進行交感。

中醫基礎理論是很奇妙的,我為什麼強調讓大家學這中醫基礎理論,它給我們打開了一個看待世界的門,我們認識了對立制約,認識了交感,可以更好的認識去我們自己,更好的了解我們軀體的症狀,更好地認識我們的自然界。

我們都是有症狀的時候,小的問題的時候,一些囊腫纖維,馬上要把它切掉,把它消滅在萌芽狀態,咳嗽我要不斷的止咳,腹瀉我要馬上給他拿下,用抗生素。

實際上,大家看很多疾病,症狀的背後,他都具有將給你帶來痛苦,不啊,但是它也會給你帶來另外一方面,我們現在很多人我們的身體我們的心性,已經失去了這種自愈力自我調解的能力,我們心性已經被蒙蔽,為什麼呢?

我們已經不能夠讓自己的身體啟動陰陽和的能力,也就是說我們喪失了,對身體的疾病症狀的自我調解的這種能力,而這種能力跟我們現在所處的環境有很大的關係,也跟我們本身的心境有很大的關係。

我們普遍處在一個焦慮、抑鬱、恐懼、茫然的一種狀態,我們遇見疾病症狀的時候,我們會去怕它。

今天有一個病人,原來可能家庭裡面有點矛盾,自己各方面的原因吧,然後他就出去外面找女人,他回來以後老是擔心自己得愛滋病,一直很恐懼,去驗了也能有上百次的抽血,抽血以後不相信這個結果,說誰騙他,這是假的,煩躁心煩,這就是我們所說,你去做什麼事情你必須承擔你自己所做的後果。

但是他不知道,整個人心身已經分離了,所以會活得很痛苦,陰陽一分離,陰陽不能夠進行有效的統一,不能夠進行制約的時候,這種狀態的身體是很麻煩的,我們需要注意,對立制約。

相關焦點

  • 「萬物負陰而抱陽 衝氣以為和 」2天地交感生生不息《古代天人學》
    ,相互促進,互為根本的關係, 也就是陰和陽任何一方,都不可能脫離一方而單獨存在,是相互依存的條件,互根是絕對的。正是因為有了,這一個互根和互用的關係,才有了我們中醫所說的,護根和互用也就是,我們大家經常所說的陽存於陰,陰存於陽。這就是我們所說的互根,護根我們如何去看待呢?
  • 05帛書《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提示:[論道] 道是宇宙的本源 陰陽對立統一 守恆 [論德] 損抑均衡 [修身] 守柔【原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眾生均蘊含著對立統一的陰陽二氣,在陰陽二氣的激蕩作用下 達到和諧的狀態。天下之所惡,唯孤、寡、不榖,而王公以自名也。
  • 中國的宇宙源起學說:精氣學說|古代哲學的精與氣,究竟所指為何
    氣散則死 ——《莊子·知北遊》在氣概念的形成過程中,古代先哲們抽象出了衝氣、精氣、天地之氣等不同的概念。老子稱氣為衝氣,「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無形以起,有形以分,造化天地,天地之始也」(《公羊傳解詁》)。兩漢時期在此思想的基礎上,發展提出了「太易——太初——太始——太素——萬物」的更為精細的宇宙發生模式,標誌著精氣學說走向了成熟。精氣化生萬物的機理,古代先賢是用天地之氣交感,陰陽二氣和合來闡釋的。精氣自身的運動變化,分為天地陰陽二氣。
  • 陰陽生萬物,還是「和」生萬物?一篇文章說明白道家宇宙觀
    《老子》第四十二章開頭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其後的「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是對前面幾句話的具體化闡釋,是對「三生萬物」的「萬物」之不斷再生繁衍過程及狀態之描述。「負陰」是背負著陰,即為背向著陰;「抱陽」,即懷抱著陽,是面向陽。向陽,是萬物之本能本性。這說明老子觀察事物極其精細,用詞十分精當。這一句,也是老子對「二」的解釋。他所說的「一生二、二生三」的「二」,指的是「陰陽」,而不是《易》所說的「太極生兩儀」的「天地」。其實,天地也是陰陽二氣和合而成。
  • 古代如何把天文氣象與「陰陽二氣」聯繫起來,去解釋雨露雪霜
    古代的宇宙創世論是「元氣論」,認為天地世間萬物都是由元氣形成的。而天地日月星辰和天文氣象的形成,更是陰陽二氣的結果。如《列子》說「日月星辰,積氣中有光耀者」。對於雲、霞、雷、雪等,古代文化的認識分別是:陰陽聚為雲;霞者,赤雲氣也;虹,陰陽不當交而交者,天地淫氣也。另外還有「陰陽相薄,感而為雷」;「天地積陰,寒則為雪」。這篇文章要說的是與霧相關的文化。
  • 方位南北與人體頭腳丨陰陽對萬物起什麼作用?
    故生因春,長因夏,收因秋,藏因冬,失常則天地四塞。陰陽之變,其在人者,亦數之可數。」「我聽說天屬陽,地屬陰;太陽屬陽,月亮屬陰」,大月小月三百六十天為一年,人也是和它相應的。如今你說的三陰三陽,不和一陰一陽相對應,是怎麼一回事呢?
  • 儒家微信群21-原子、氣、量子力學,以及神
    古代中國認為物質世界的基礎是「氣」。氣是構成一切物體的最基本的東西。 尚未凝聚成物的氣,有陰陽之分; 已經凝聚為物的氣,有五行之分。 夢溪筆談沈括:可是,古希臘的原子論,並不是現代概念的「原子」。古希臘原子是最後的不可再分的物質微粒,虛空是絕對的空無,世界是原子在虛空的漩渦運動中產生的。
  • 中醫常說陰陽,陰陽究竟是什麼,快看看和你理解的一樣嗎
    太極圖陰陽最早的文字記載見於殷商時期的甲骨文,有「陽日」「晦月」等字樣。在甲骨文中,陰陽所指為日、月。《老子·四十二章》也有:「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不過這些陰陽還沒有用在醫學上。秦名醫醫和在為晉侯診病時,以陰陽解釋疾病的病因,「天有六氣,降生五味,發為五色,徵為五聲,淫生六疾。六氣曰陰、陽、風、雨、晦、明也……陰淫寒疾,陽淫熱疾。」這是陰陽在醫學領域成功且正確的應用。可能大家還是不理解陰陽,只是模糊的認為,白天為陽,夜晚為陰,這麼認識是正確的,但不全面。
  • 光明日報哲學版:和實生物,美美與共
    中國古代的五行相生說,比起泰勒斯的水生萬物更為複雜而形象,對於這個世界的複雜性,有著更為直觀的看法,也更有解釋的合理性。「五行相生」所表明的是,整個世界處於一種生生不息的變化發展過程之中。在這個意義上,類似於古希臘的赫拉克利特提出的萬物演化論。在赫拉克利特看來,整個世界是由火變成水,又由水變成土,而土又還原變為水和火。在他看來,萬物變成火,火變成萬物。赫拉克利特認為,整個世界是處於變化流轉之中。
  • 「洛書」和「易經」的關係
    《洛書》中有九宮,就是有東南西北四正方、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四斜角和中央,也就是四正四隅和中宮。四正四隅乃八卦,中宮與河圖中宮一致。這樣《洛書》的內容就是九宮八卦,而九宮八卦於丹道有大用。《易經》太極圖中也有中宮,執兩而用中、一陰一陽之謂道、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黃者二儀之正色,還有「君子黃中通理」(《易經》語)都點明了太極圖中的中宮,此中宮即太極本體。執兩而用中、攢簇五行,合和四象、筆垂中宮,八方迴蕩等,是中庸之道在二儀、四象、八卦各個階段的不同表述。
  • 探索生命的本源,什麼是人體的內能量和外能量?
    三到底是什麼老子接下來的那句話就是在解釋這個問題,後面那句話叫: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他先解釋了二:就是陰和陽,這就是「一生二」的二,而且這個陰陽是負和抱的關係。這個陰陽是什麼意思?這種關係老子用一句話來表述即:萬物負陰而抱陽來表示,陰和陽是構成萬物的兩個最基本的條件,就像一個抱著另外一個,一個背著另外一個,這麼一種關係,如果你看不太清楚的話,你就看太極圖中的一個陰魚,一個陽魚,這是一個靜態的太極圖。
  • 生命的形成,對「精、氣、神」的深度解析
    中國古代哲學和自然科學家們普遍認為,「氣」是天地萬物(指非生物和生物體)形成的來源。氣有彌散和聚合兩種運動方式,當氣處於彌散運動的時候,就呈「無形」的狀態;當氣從彌散的「無形」狀態演化為聚合的「有形」狀態時,宇宙及其萬物也就隨之發生。氣在生成演化宇宙萬物的同時,也分化為兩種屬性和作用完全相反但又相互生成演化宇宙萬物的同時,也分化為兩種屬性和作用完全相反但又相互關聯的陰氣和陽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