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計算機將圓周率計算到小數點後10億位,卻得出費解答案
提起圓周率,我們都不陌生,它是一個在數學和物理學中都有廣泛應用的常數。在包含圓周率在內的所有公式當中,我們通常都是取圓周率的近似值「3.14」,如果要把圓周率的精確值代入的話,恐怕永遠也算不出結果。因為圓周率的最大特點就是算不盡,其小數點後遠遠不止「1」和「4」兩位數,多到人類至今都沒有辦法把圓周率算盡。
雖然圓周率在理論上早就被認定為是一個無限不循環的小數,但是從古至今依然有很多人就是不信「邪」,認為圓周率是可以被算盡的。早在公元480年左右,我國南北朝時期的著名數學家祖衝之就已經把圓周率計算到了小數點後七位,即「3.1415926」和「3.1415927」。雖然七位數並不算多,但是在那個純靠手工計算的時代,能夠取得這樣的結果也是非常難得的了。
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人類發明出了計算能力超強的超級計算機,這個時候很多人都認為圓周率可以被算盡了,但事實卻並非如此,只能說他們想得太簡單了。當超級計算機將圓周率計算到小數點後10億位,大家都以為這個位數已經足夠多的時候,卻得出了一個費解答案:10億位後面依然有數不盡的不成任何規律性的數字,而且在被算出的10億位數字當中也不存在循環的序列。
因此,圓周率是算不盡的,「割圓術」就可以解釋這一點。所謂的「割圓術」,就是用圓的內接正多邊形的面積去無限逼近圓面積,並以此來求取圓周率的方法。在這個方法中,即使正多邊形的邊數再多,再接近圓形,它終究也只是一個正多邊形而已,始終不可能變成圓形,所以說圓周率無法算盡。
正所謂「存在即合理」,雖然圓周率算不盡,但是也有它算不盡的道理。倘若有一天圓周率真的被算盡了,到時候人類經過不懈努力好不容易構建起來的數學體系就要瓦解了,任何跟圓周率相關的公式都將變成錯誤的公式,而且凡是科學技術領域中涉及到圓周率計算的機器也都會毀於一旦。從這一點來說,我們確實不應該希望圓周率被算盡。對此,你怎麼看?歡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