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圓周率都已算出萬億位,為何超級計算機還在不斷計算圓周率?

2020-11-28 火星科普

圓周率在數學上早已被證明是一個無理數,這意味著它的小數點後有無數位。目前為止,通過計算機算出的圓周率小數點位數早已超過10萬億位。根據維基百科給出的數據,Peter Trueb在2016年創下了世界紀錄,他用計算機耗費105天的時間把圓周率的小數位算到22.4萬億位。

顯然,圓周率的小數位取得越多,計算結果也就越精確。雖然圓周率的小數位已經可以精確到很多位之後,但我們通常使用的也就兩位,此時計算圓周長的誤差大約為0.05%,這已經滿足一般精度。如果取五位,誤差將會降到0.000084%。

NASA科學家表示,即便在精度要求極高的航天領域,他們也只會用到圓周率小數點後的15至16個位。在理論物理學中,與圓周率有關的基本常數計算也只會用到前32位。如果用40位來計算可觀測宇宙的尺寸,它的誤差將會小於氫原子半徑。因此,把圓周率的小數位計算到萬億位對於實際應用已經沒有意義,幾十位的精度已經完全足夠人們使用。

至於為什麼超級計算機經常被用來計算圓周率,主要的原因就是為了測試計算機的計算性能。在越短的時間之內計算出的小數點位數越多,表明計算機的計算性能越強。當然,這還與圓周率的算法有關,收斂越快的算法(都是無窮級數)計算圓周率也就越高效。

另外,還有人類記憶圓周率的比賽,目前的世界紀錄已經超過7萬位。

相關焦點

  • 轉:既然圓周率都算出萬億位,為何超級計算機還不斷計算圓周率?
    (文章前半部分為轉載 後半部分為截取部分精彩評論 文章版權和評論 均屬於他們自己的 如有侵權 請聯繫刪除 o(∩_∩)o )圓周率在數學上早已被證明是一個無理數,這意味著它的小數點後有無數位。目前為止,通過計算機算出的圓周率小數點位數早已超過10萬億位。
  • 目前圓周率已達到10萬億位了,超級電腦還在不停地計算圓周率?
    雖然π沒有確切的值,但許多數學家和數學迷都想要把這個數值算的更精確,這是一種興趣。之前谷歌的一名員工計算π值達到了31萬億位,打破了2016年的記錄22萬億位,這是怎麼計算的呢? π的計算,是一個純算術的任務,用這個任務可以比較各家公司的超級計算機產品的能力。就像魯大師跑分。
  • 超級計算機仍在沒日沒夜計算圓周率,到底有何用?
    ,分別為不足近似值3.1415926和過剩近似值3.1415927;在這之後長達800年的時間裡,祖衝之給出的圓周率數值都被認為是最準確的,這也是我國古代的數學領先西方的重要標誌。對於圓周率,其實人們早就清楚它非常有可能是一個無限不循環的小數,況且教科書上也是這麼說的。儘管如此,人類仍然在努力研究著圓周率,直到今天從未想過放棄。打從超級計算機問世以來,人類在計算圓周率方面有了更大的效率,對圓周率的研究獲得了更大的成果,如今的圓周率已經被計算到了小數點後10萬億位,這離不開超級計算機的功勞和一代又一代人的共同努力。
  • 超級計算機一直計算除不盡的圓周率,是在等什麼?
    圓周率π我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它是一個無限不循環的數字,一般我們在數學計算的時候就是取的近似值3.14,看似好像這已經成為事實,但實際上關於圓周率的挑戰還在繼續,比如在很多節目上有些小朋友可以背到圓周率的幾百位,幾千位,但是不管怎麼樣,圓周率始終都是無限的,那為什麼超級計算機還要不停的計算呢?這樣到底有什麼用處呢?
  • 圓周率已被算到60萬億位,繼續算下去有何意義?這裡告訴你的原因
    圓周率是一個無理數可是人類對圓周率的後面的小數位的計算卻樂此不疲,如今人類已經把圓周率後面的小數位計算到億萬級以上,比如著名國際巨頭谷歌宣稱已經把圓周率小數位計算到31.4萬億位,當然這還不是圓周率小數位的極限數值,IBM宣稱已經把圓周率小數點後面的位數計算到60萬億位,這個數值成為人類計算出圓周率最多位數的記錄,儘管這樣人類依然沒有把圓周率給算盡
  • 圓周率已被算到60萬億位繼續算下去有何意義這裡告訴你真正原因
    可是人類對圓周率的後面的小數位的計算卻樂此不疲,如今人類已經把圓周率後面的小數位計算到億萬級以上,比如著名國際巨頭谷歌宣稱已經把圓周率小數位計算到31.4萬億位,當然這還不是圓周率小數位的極限數值,IBM宣稱已經把圓周率小數點後面的位數計算到60萬億位,這個數值成為人類計算出圓周率最多位數的記錄,儘管這樣人類依然沒有把圓周率給算盡,同時也從側面證明了圓周率是一個無法算盡的無理數
  • 圓周率π已被計算到了31.4萬億位,繼續計算下去有何意義?
    圓周率π作為一個無理數(無線不循環小數),在日常實際生活中,通常只用到近似值3.14進行計算,只有科學家們為了精確計算才會用到十位小數,甚至幾百位小數進行精確精算。在中國的古代,人們從實踐中就知道圓的周長是「圓徑一而周三有餘」,意思是說圓直徑的三倍多等於圓的周長,三倍多要多多少,成了一個非常難的研究課題。
  • 圓周率已經被計算到3.14萬億位,為什麼還在計算,有意義嗎?
    圓周率已經被計算到3.14萬億位,為什麼還在計算,有意義嗎?
  • 超級計算機已經將圓周率算到31.4萬億位,為什麼還要繼續下去?
    這個數字就是每個人都非常熟悉的圓周率。圓周率相信每個人都知道,因為從小學五年級開始,老師就會讓我們認識這個數字,並且告訴我們:圓周率是一個無限不循環小數,它是沒有辦法被算盡的。圓周率的計算公式非常簡單,可就是如此簡單的一個數字,卻困擾了人類二千多年的時間。自從2000年前,圓周率出現之後,從古至今不知有多少數學家花費一生的時間來計算它的位數。
  • 明知圓周率算不盡,科學家為何依舊堅持?31萬億位真的有意義嗎?
    明知圓周率算不盡,科學家為何依舊堅持?31萬億位真的有意義嗎?現在科學的很多研究都是基於數學的,很多學科的發展也需要依賴於數學。每一次科學理論出現之前,都需要經過多次的數學計算之後才可以得出。從上幼兒園就開始接觸數學,從簡單的計算到一些幾何圖形的運用。數學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就算是出門買菜,我們也會利用到數學。可見數學對我們生活的重要性,但是,有一大困惑卻一直難以解開,那就是圓周率的計算,我們明明知道圓周率是不會被算完的,為何科學家們還在一直堅持呢?
  • 人類已將圓周率計算到31.4萬億位,為何還要繼續計算,有意義嗎?
    文/仗劍走天涯人類已將圓周率計算到31.4萬億位,為何還要繼續計算,有意義嗎?圓周率是用數學符號π來表示的。目前人類已經能夠將圓周率計算到它的31.4萬億位了。不過很多人都對圓周率持續計算下去的這一問題,抱有很大的看法。以現有的圓周率已經可以來計算圓的周長、圓的面積、體積等等關鍵的數值了。那麼持續將它計算下去,到底有什麼樣的意義呢?難道不是過於的吹毛求疵了嗎?將圓周率計算下去,人類又能得到什麼樣的利處呢?
  • 圓周率已被計算到31.4萬億位,是什麼原因,讓科學家如此執著
    圓周率是圓的周長與直徑的比值,一般用π表示,為無限不循環小數,是物理學和數學中普遍出現的常數。對於中小學生來說π=3.14基本可以完成計算,就算是工程師和物理學家在精密計算時,也只需要小數點後幾百個位,那為什麼科學家會如此執著地繼續計算圓周率呢?
  • 圓周率是個無理數,已經計算到了31萬億位,繼續計算有何意義?
    愛因斯坦在提出相對論前,進行了大量的計算,和數學家希爾伯特的對話也刺激了他。對於中國的學生來說,從幼兒園開始就會接觸數學,小學主要學習運算,對幾何圖形也有涉獵。圓形無疑是幾何圖形中避不開的,它的性質和其他圖形有明顯差別,因為有圓周率的存在。幾乎所有和圓形有關的問題,都離不開圓周率。
  • 圓周率已達31.4萬億位,計算宇宙也只要40位,這樣做有實際意義嗎
    1948年英國弗格森和美國的倫奇將圓周率計算到了小數點後808位,這是手工計算圓周率值的最高紀錄。此後計算機的出現一騎絕塵。1949年:2037位1958年:10000位1981年:200萬位1999年:687億位2019年:31.4萬億位計算那麼多位數圓周率有啥用?
  • 圓周率已被計算到31.4萬億位,是什麼原因,讓科學家如此執著
    對於中小學生來說π=3.14基本可以完成計算,就算是工程師和物理學家在精密計算時,也只需要小數點後幾百個位,那為什麼科學家會如此執著地繼續計算圓周率呢?到了1948年圓周率已經被計算到了808為小數值,之後的計算機時代,人們充分利用計算機對圓周率進行計算。到了2019年,圓周率已經被算到了314.4萬億位。是什麼原因,讓科學家如此執著呢?網友得知原因後感嘆:高瞻遠矚,謀劃甚遠。
  • 圓周率還在算,已經算到31.4萬億位,科學家為何如此執著?
    31.4萬億位,這已經超出了我們的想像極限。圓周率對於人類科學發展來說意義重大,我們在巴比倫的石刻上就發現過當時的人們對圓周率的記載,雖然不夠精確,但也體現了當時人們對科學的思考。到了中國的南北朝時期,著名數學家祖衝之將圓周率精確計算到了後七位,比西方早八百多年。進入計算機時代後,人們計算圓周率有了更簡單方便的方式,但對它的計算似乎從來沒有停止。
  • 圓周率還在算,已經算到31.4萬億位,科學家為何如此執著?
    圓周率是我們上小學的時候就知道的數學單位,也就是數學單位「π」,「π」無法除盡,所以我們一般把圓周率保留到小數點後7位,也就是3.1415926
  • 圓周率已被算到31.4萬億位,為啥還在計算?算盡後的後果有多大?
    當然,數千年來,大家一直都在計算圓周率,在5世紀中後期,我國南北朝時期的數學家祖衝之將圓周率精確到了小數點後7位,另外由祖衝之撰寫的《大明曆》還是當時最科學最進步的曆法。
  • 圓周率已被算到31.4萬億位,科學家猜想:圓周率終點是宇宙奇點?
    現代科技的迅猛發展,已經讓人類窺探到了更多的「真理」,尤其是超級計算機的發明,更是讓人類的計算能力達到一個非常恐怖的地步,也許你們還不知道,目前人類已經將圓周率給算到31.4萬億位,並且甚至有科學家提出猜想:圓周率終點是宇宙奇點?
  • 推到31.4萬億的圓周率,怎麼還在算?科學家:或和宇宙規律有聯繫
    圓周率還在算,已經算到31.4萬億位,科學家為何如此執著? 去年3月14號白色情人節那天,谷歌公司宣布,他們已經用超級計算機把圓周率算到了小數點後31.4萬億位。早在幾千年前的巴比倫時刻上我們就發現了人們對圓周率的研究數據,雖然數據不精確,但體現了但是人們的科學理念。而我們南北朝時期的數學家祖衝之,領先西方八百多年將圓周率算到了小數點後七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