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為什麼茶人對泡茶用水很講究,水質成分影響茶湯的品質

2021-01-09 怡臻原茶文化

自晉代杜育《荈賦》論述泡茶用水萌芽起,人們開始認識到水對茶性的發揮至關重要。唐代陸羽在《茶經》中指出「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張又新作《煎茶水記》將天下名泉列出前二十名次第,宋徽宗趙佶《大觀茶論》中說「水以清輕甘潔為美」,明人許次紓感嘆「無水不可與論茶也。」

日常生活中,人們對泡茶用水亦益愈講究。但由於水源以及各地環境的差異,水質的理化成分不同,衝泡出來的茶湯風味品質也各不相同。

硬度

水的硬度直接影響茶湯的品質。

水的硬度大,鈣鎂離子總含量高,茶湯中的多酚類物質被氧化,導致湯色變深。鈣、鎂離子和茶湯中的成分發生絡合反應,生成低溶解度的絡合物,使茶味變淡。隨著水中鈣鎂離子濃度增加,水質硬度增加,茶飲料的湯色穩定性下降。當永久硬度過高,則茶湯滋味中的「鹽味」明顯。

酸鹼度

對湯色的影響一般認為,茶湯酸鹼度以及茶湯的色澤與水的酸鹼度有較大關係,水的pH 值越大,衝泡出的茶湯湯色越深。

茶湯中茶多酚含酚羥基,可以游離出氫離子,且兒茶素穩定性與酸鹼度相關,pH 值越小,兒茶素越穩定;而在鹼性環境下,兒茶素容易氧化降解,導致湯色加深。

自來水衝泡茶湯顏色較深的原因主要是茶湯體系穩定在弱鹼性環境,加速兒茶素的氧化降解導致。蒸餾水衝泡茶葉,茶多酚能夠將茶湯的pH 值穩定在弱酸性條件,減少了兒茶素等物質的氧化,使茶湯顏色不會明顯加深。

對滋味的影響茶多酚、胺基酸、咖啡鹼和可溶性糖等組成了茶湯的主要滋味成分。酸鹼度對茶多酚、胺基酸的浸出影響顯著,對咖啡鹼、水浸出物和糖類等基本無影響。

水的pH 值越低,茶湯的鮮爽度和收斂性就越強;水呈鹼性時,多酚類物質產生氧化反應,茶湯收斂性減弱,出現陳味,湯感變軟。

對香氣的影響茶湯的酸鹼度影響香氣物質的穩定性以及溶解性。

酸鹼度對花香型綠茶影響較小,但是對清香型綠茶以及慄香型綠茶影響顯著。pH 值在3 ~ 4 時,花香型綠茶花香減弱,出現清香,而清香型綠茶和慄香型綠茶都表現為弱酸味,pH值等於9 時,香氣變得悶、鈍。

礦化度

礦化度是衡量水中的礦質元素總量的指標,水的礦化度影響茶湯的礦化度,與茶湯的礦化度呈正相關。

水的礦化度與茶湯香氣呈顯著負相關,隨著礦質離子數的增加,茶湯香氣得分下降。另一方面,水中礦質離子的構成也影響茶湯品質,水中礦質元素總量相同的條件下,水的硬度越高,PH值越大,衝泡的茶湯品質也越差。

金屬離子

對湯色的影響金屬離子對湯色的影響表現在兩方面:

一是改變茶湯顏色。隨著Fe2+ 含量增加,綠茶茶湯顏色加深,當其含量超過5 mg/L,茶湯變黑;隨著Fe3+ 含量的增加,綠茶茶湯變褐;隨著Al3+ 含量增加,綠茶湯色變淺;隨著Ca2+ 含量增加,綠茶茶湯變黃。

二是產生沉澱,影響茶湯濁度。水中以鈣離子為主的十餘種金屬離子都能與多酚類物質發生絡合反應,生成沉澱,並且金屬離子對茶湯濁度產生累積效應。金屬離子並不是只對茶湯產生負面影響,茶湯中含有較低濃度的Zn2+、Al3+ 時能夠促進茶湯轉溶,並起到護色的效果。

對香氣的影響研究發現,綠茶茶湯的香氣隨著鈣離子濃度增加品質下降。通過添加鈣、鎂離子或改變水的pH 值發現,黃山毛峰的揮發性成分與鈣、鎂離子濃度、水的pH 值有不同程度的相關性。Ca2+ 對黃山毛峰的香氣影響最大,清香清爽度較差,出現悶的感官表現;Mg2+ 對其影響不明顯,大於20 mg/L 時香氣也變悶,很可能是Mg2+ 濃度增加導致水的硬度增大的緣故。

對滋味的影響金屬離子在低濃度時,對茶湯滋味的呈現有利,但超過一定濃度時會對茶湯品質產生不利影響。

研究表明,水中含有20 mg/L 的Na+ 時能夠有效降低綠茶茶湯的苦澀味,提高茶湯醇味,從而達到改善綠茶茶湯滋味的目的,但水中Na+ 超過20 mg/L 時衝泡的綠茶茶湯就會產生鹹味。

非金屬離子

水中除金屬離子外,還含有一些非金屬離子。水裡氯離子含量多,會使多酚類化合物發生氧化反應或使水含氯味,茶湯感官品質受到影響。

試驗結果表明,自來水中餘氯和氯化物容易與多酚類物質發生反應產生「鏽油」,滋味變苦澀。

氣體

用CO2 等氣體含量高的「活水」泡茶時,能夠保持蛋白質的不變性,增加綠茶茶湯對口腔的刺激感,滋味比較鮮爽。

研究發現,以含有CO2 的水泡茶能調節茶湯酸鹼度, 可提高茶湯的鮮爽度,明顯改變茶湯的滋味品質,這也一定程度上解釋了一些天然泉水以及礦化度低的礦泉水比純淨水衝泡茶葉茶湯品質好的原因。

相關焦點

  • 不同水質對白茶內含物質溶解及茶湯品質風味的影響
    古人對於茶葉衝泡用水的已有諸多關注和研究。流傳民間的"龍井茶虎跑水 "、"揚子江也水,蒙頂山上茶"等俗語 ,也充分體現了"茶水不分家"的道理 。 隨著茶類品種花色的日益豐富及人們追求茶葉風味的個性化,茶葉生產在滿足市場需求的同時,茶葉品飲中涉及的泡茶用水越來越受到業界和消費者的重視。
  • 水質對茶的影響有多大?
    水是泡茶時茶葉滋味和內含有益成分的載體與激發體,水可以將茶內的營養物質萃取出來,茶的色、香、味也都要溶於水後才能釋放出來,因此,水的好壞可對泡茶的質量產生直接影響。明代張大復在《梅花草堂筆談》中說:「茶性必發於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試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
  • 衝泡18式4 水對泡茶有多重要?揭秘泡茶用水的終極治理方案!
    同時,茶從業商平日試茶驗貨時,需使用純淨水;茶從業商茶季在茶山密集試茶驗茶收茶時,甚至同一茶區不同寨子的水質都是不同的,有些為茶加分,有些為茶減分,且泡茶沒有統一標準的「水」境,隨車帶著平日最常使用的純淨水泡茶也是必須且唯一最好的用水方案;茶友準備買一款茶時
  • 泡茶時,茶湯中的「雜質」到底是什麼?
    小約也多次在網上看到大家對於這個將茶湯中「雜質」巧妙濾出的這個茶濾是否是必然使用的討論,有的人認為濾過之後顯得高大上,有的人認為不需要過濾才能嘗得茶的原滋味,這是為什麼?這些被大家所說的茶湯中「雜質」究竟是什麼?
  • 冷水泡茶,為什麼說比熱水泡茶對身體好?
    冷泡茶,就是將茶葉浸泡在低溫冷水中大約10小時,讓茶葉的芬芳及營養素慢慢釋出。一般大家喝茶都用沸水,或者有些茶用90度的開水,但還有少部分茶是可以使用涼水泡茶飲用的。與熱水衝泡茶的好處相比,冷水泡茶的好處也不少。
  • 泡茶注意幾個小細節,讓你的茶好喝一百倍
    即便是老茶友,也可能會為自己不穩定的泡茶水平而懊惱。 泡茶是技術活,更是精細活。從選水、煮水、選器、備茶到衝泡,每一個環節都可能對茶湯造成影響。 01選水儘量選軟水,避開鹼性水
  • 有些茶為什麼會有澀味? 茶湯裡究竟是什麼因素會讓我們覺得澀?
    有些茶為什麼會有澀味? 茶湯裡究竟是什麼因素會讓我們覺得澀?時間:2016-12-09 09:25   來源:說茶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有些茶為什麼會有澀味? 茶湯裡究竟是什麼因素會讓我們覺得澀? 常常聽市場裡的人說,今年的茶比往年澀一些,到底茶湯裡究竟是什麼因素會讓我們覺得澀呢?澀是什麼?
  • 工業用水要求及水質控制
    ,損害技術設備,所以不同的工業用水對水質提出多方面的要求,規定出一定的水質指標。1.原料用水主要指飲料、食品製造工業、電解水、醫藥、藥劑製造工業等。(1)飲料、食品製造工業的水質要求基本與生活飲用水相同。
  • 勐原說茶——泡茶用軟水?硬水還是中性水
    勐原說茶——泡茶用軟水?硬水還是中性水?泡茶用水有軟水和硬水之分,用水中所含鈣離子和礦物質含量來區分軟硬水,離子和礦物質總量少於8毫克稱為軟水,超過8毫克的可算硬水。而泡茶用水卻有軟硬水之分,所謂軟水是指每升水中鈣離子和礦物質的含量不到8毫克,含量超過8毫克的視為硬水。在非常理想的情況下,沒有任何無汙染的環境中,自然界中只有雪水、雨水和露水(即天水) 才稱得上是軟水,泉水、江水、河水、湖水和井水(即地水)等均為硬水。軟水沏茶,色、 香、味俱佳。含碳酸氫鈣、碳酸氫鎂的硬水,經過煮沸、沉澱(生成水垢)進行軟化後可使用。
  • 大年初一,如何用高超的泡茶技術裝逼?
    其實,拋開遇上真會換茶的奸商這個可能性,拿回家的茶變得不好喝,跟你泡茶的技術,也有很大的關係。你在茶莊裡喝到的茶,是茶掌柜們泡的。他們泡了這麼多年茶,賣了這麼多年茶,早已經學會了一招——熟悉茶的習性再來泡茶。
  • 泡茶與水溫的關係,衝泡綠茶,水溫需要多少度?
    水溫與茶的關係古人對泡茶的水溫十分講究。陸羽在《茶經·五之煮》中說:「其沸,如魚目,微有聲,為一沸;緣邊如湧泉連珠,為二沸;騰波鼓浪,為三沸,以上水老不可食也。」明代許次紓在《茶疏》中說得更為具體:「水一人銚,便需急煮,候有松聲,即去蓋,以消息其老嫩。
  • 春茶上市,富氫水泡茶更香更健康
    說起喝茶,不少朋友想必都很清楚,喝茶講究一個水。茶聖陸羽在《茶經》中將泡茶用水分成三個等級:「其水,用山水,江水中,井水下。」好茶須有好水相配,方能相得益彰。富氫水是小分子團水,有很強的穿透力和析出性,採用七十度的水(溫度不宜太高),可以更徹底的將茶的滋味釋放出來,茶湯色清澈,味道純正。尤其是近幾年流行的冷泡茶,用冷水長時間浸泡,萃取而成,更適宜用富氫水來衝泡。
  • 無論水仙還是肉桂,巖茶的苦澀味重,就是有滋味,就是茶湯醇厚?
    於是當L君隨口提到這茬時,麻花停止了手上的泡茶動作。請他詳細的、一五一十的將整個過程說清楚。然後他和我們提,外面好多人誤會巖茶要一開泡,香氣滋味就要炸裂才是好茶。用沸水泡茶,剛一出湯,揭蓋就是高揚沖天的茶香。香氣特別濃鬱,霸道,張揚。喝一口茶湯,特別的有刺激感,有滋味。
  • 武夷巖茶的頭道茶湯是什麼?是俗稱的「還魂湯」,還是孟婆湯?
    武夷巖茶的頭道茶湯是什麼?很簡單,就是巖茶條索經過衝泡後,得來的第一道茶湯。圈子裡,也有「第一泡」、「第一水」等說法。巖茶頭道茶湯,不是洪水猛獸。按那樣的神棍言論,第一泡茶湯裡有這麼可怕的物質,那豈不是巖茶從頭到尾都不能喝?隨便一想,就知道這不可能是真的。巖茶的頭道湯,風味很精彩。
  • 茶湯放久了為什麼會產生沉澱,這種茶還能喝嗎?
    喜歡喝茶的你是不是也發現了這麼一個現象:茶湯放久了之後,湯麵上會產生一層油膜,茶底會有沉澱,特別是隔夜之後的茶湯,這種現象特別明顯。那這沉澱是什麼呢?茶有沉澱之後還能喝嗎?首先我們了解一下茶沉澱物形成的機理。
  • 普洱茶湯中的泡沫、絨毛、油霧、絮狀物……原來是這些東西!
    日常泡茶時,茶湯中不免漂浮著許多泡沫,對於一些追求湯質通透的人來說,不免心裡不舒服,更不要說看到湯杯裡的絨毛啥的,更覺得不乾淨、不衛生。其實這是一種誤解,那麼這些東西到底是什麼一、泡沫衝茶水翻湧而起的泡沫,會被誤認為是茶葉農藥超標引起的。
  • 武夷巖茶茶湯的厚和薄決定著一款巖茶的品質,不論大紅袍水仙肉桂
    一小時,能喝一泡茶,撩個茶友,寫小半篇文章……總之比堵在路上好。原想著,春節到了,麻花也偷個懶,來個只發圖片不更新文章啥的。結果,藍小笛一個激將法,麻花華麗麗中招了。本麻花,在春節期間,依舊為茶友們持續更新文章,這耐力,可以和365天的都見面的《新聞聯播》相媲美咯。寫稿,可比相親有趣兒多了。
  • 冬天保溫杯泡茶,不得不說的那些事兒!
    關於「保溫杯泡茶會析出重金屬」這樣的說法,早就被一些權威機構證明是缺乏科學根據的。 只要是材質合格的保溫杯,不管是用來喝水還是泡茶,對健康都沒有什麼影響,更不是危言聳聽的什麼「慢性自殺」。 其次:非必須或條件有限,還是更建議使用蓋碗、壺、玻璃(瓷)杯、飄逸杯等茶具衝泡品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