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喝茶的你是不是也發現了這麼一個現象:茶湯放久了之後,湯麵上會產生一層油膜,茶底會有沉澱,特別是隔夜之後的茶湯,這種現象特別明顯。
那這沉澱是什麼呢?茶有沉澱之後還能喝嗎?
首先我們了解一下茶沉澱物形成的機理。
當茶提取液溫度較高時茶黃素、茶紅素等多酚類物質與咖啡鹼各自呈游離態存在,但當溫度較低時茶黃素、茶紅素及其沒食子酸酯等多酚類物質的酚羥基。
可以分別與蛋白質的肽基、咖啡鹼的酮氨基以氫鍵結合形成絡合物,咖啡鹼的酮氨基亦可以與蛋白質的肽基間形成氫鍵。
單分子的咖啡鹼與茶黃素、茶紅素絡合時,氫鍵的方向性與飽和性決定至少可以形成2對氫鍵,並且引入3個非極性基團(咖啡鹼的甲基)、隱蔽了2對極性基團(羥基和酮基),因而使分子量隨之增大。
當多個分子參與形成氫鍵時,絡合物的粒徑可達到10-4~10-1μm ,茶湯表現出由清轉渾,粒徑進一步增大,便會產生凝聚作用而沉澱下來。
茶多酚形成冷後渾的能力與其氧化程度呈正相關關係,咖啡鹼形成冷後渾的能力與濃度呈正相關關係。
說的這麼深奧,其實就是這茶沉澱是茶湯裡的物質因為溫度產生了變化,導致抱團下沉,故而就出現了沉澱。
那這些沉澱是什麼呢?
1、這些沉澱可能是你的茶沒有洗乾淨,一些附著在茶葉上的粉塵顆粒隨著衝泡進入茶湯中,靜置後就會下沉。
所以很多人在糾結第一泡茶要不要喝的時候,小陳強烈建議要洗茶。畢竟這第一泡茶還是有可能會有一些「不乾淨」的成分存在。
2、另外就是茶中的物質經過高溫之後被析出,等溫度冷卻之後下沉。
3、還有一個就是你沒有使用過濾網。
在茶具中,濾網是一定不能缺少。茶在運輸的過程會產生碰撞,茶葉會碎,這時候一定要使用濾網,否則這茶裡的沉澱會更多。
很多人會覺得這茶有沉澱就不是好茶,這其實是一個誤區,你一定要分得清上述2種情況。不然這茶真的比竇娥還冤了。
對於這種有沉澱的茶,小陳建議還是儘量少喝。或者是多洗2遍茶,畢竟出於健康的角度,還是小心為好。
想要了解更多關於武夷巖茶,福鼎白茶等茶葉的相關知識,可以關注微信公眾帳號:小陳茶事(ID:chentea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