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滕飛
審稿:淺夢
對於近幾年來美國所推行的「對華脫鉤」政策,美國「外交學者」網站於近日表態稱,中國的太空計劃已經證實,美國所推行的脫鉤政策,並沒有如願奏效。
雖然美國太空人早在1969年就實現了人類登月夢想,但是在此後50年的太空競賽中,中國並沒有落後。2019年,中國成功完成了33次軌道發射,而美國則是20次。明年,中國計劃發射本國模塊化空間站的核心單元,該空間站將在完成10次任務後於2022年正式建成。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在航天領域所取得的優異成果,完全是在與美國脫鉤的情況下取得的。
在此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願意與俄羅斯展開太空合作,但偏偏對中國避而遠之。
據了解,美俄(蘇)之間的聯合太空任務於1975年開始,當時他們還是互相仇視的冷戰敵人。而國際空間站正是這個合作的巔峰。可美國卻把中國拒之門外。
2011年,美國更是出臺相關法律,禁止NASA與中國展開任何合作,就連中國遊客想要進入到NASA設施都成為不可能。可以說,在航天合作這一方面,美國徹底對華脫鉤,就連中國發射的衛星,都不能含有產自美國的部件。
但是不得不承認,與美脫鉤是件有弊也有利的事。美國一直試圖聯合其他國家孤立中國,這也導致美國將自己封閉起來,失去了很多發展合作的機會。但從中國現如今取得的成果來看,美國顯然沒能把中國束縛在地球上。
那美國與中國脫鉤損失了什麼呢?在太空領域,美國對衛星部件的嚴格限制,促使任何國家想要到中國採購衛星或者運載火箭時都受到了限制。可美國這樣的做法,歸根結底就是在自欺欺人,他們認為只要將自己的眼睛緊緊閉住,「中國就會消失」。
現如今的中國空間站,就是在與美國脫鉤的情況下,中國航天得到發展的正面教材。雖然這曾給中國帶來很多不便,但中國在太空方面的進步也是相當明顯。在這種情況下,中美兩國誰更吃虧,已經一目了然。
免責聲明:本文由崛起中國原創創作,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消息參考:光明網、海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