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美國顯然沒能把中國束縛在地球上

2020-12-26 崛起中國

作者:滕飛

審稿:淺夢

對於近幾年來美國所推行的「對華脫鉤」政策,美國「外交學者」網站於近日表態稱,中國的太空計劃已經證實,美國所推行的脫鉤政策,並沒有如願奏效。

雖然美國太空人早在1969年就實現了人類登月夢想,但是在此後50年的太空競賽中,中國並沒有落後。2019年,中國成功完成了33次軌道發射,而美國則是20次。明年,中國計劃發射本國模塊化空間站的核心單元,該空間站將在完成10次任務後於2022年正式建成。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在航天領域所取得的優異成果,完全是在與美國脫鉤的情況下取得的。

在此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願意與俄羅斯展開太空合作,但偏偏對中國避而遠之。

據了解,美俄(蘇)之間的聯合太空任務於1975年開始,當時他們還是互相仇視的冷戰敵人。而國際空間站正是這個合作的巔峰。可美國卻把中國拒之門外。

2011年,美國更是出臺相關法律,禁止NASA與中國展開任何合作,就連中國遊客想要進入到NASA設施都成為不可能。可以說,在航天合作這一方面,美國徹底對華脫鉤,就連中國發射的衛星,都不能含有產自美國的部件。

但是不得不承認,與美脫鉤是件有弊也有利的事。美國一直試圖聯合其他國家孤立中國,這也導致美國將自己封閉起來,失去了很多發展合作的機會。但從中國現如今取得的成果來看,美國顯然沒能把中國束縛在地球上。

那美國與中國脫鉤損失了什麼呢?在太空領域,美國對衛星部件的嚴格限制,促使任何國家想要到中國採購衛星或者運載火箭時都受到了限制。可美國這樣的做法,歸根結底就是在自欺欺人,他們認為只要將自己的眼睛緊緊閉住,「中國就會消失」。

現如今的中國空間站,就是在與美國脫鉤的情況下,中國航天得到發展的正面教材。雖然這曾給中國帶來很多不便,但中國在太空方面的進步也是相當明顯。在這種情況下,中美兩國誰更吃虧,已經一目了然。

免責聲明:本文由崛起中國原創創作,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消息參考:光明網、海外網。

相關焦點

  • 美媒:「美國並沒能把中國束縛在地球上」
    2019年,中國完成了33次成功的軌道發射,而美國是20次。明年,中國計劃發射本國模塊化空間站的核心單元,該空間站將在完成10次任務後於2022年建成。中國在航天領域的成績是在與美國完全脫鉤的情況下取得的。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與俄羅斯有成功的太空合作,但對中國避而遠之。
  • 美國並沒能把中國束縛在地球上
    作為嫦娥五號任務的一部分,一個著陸器從月球表面收集月壤,然後將其轉移到軌道器上,後者於12月17日返回地球表面。這是中國開展雄心勃勃太空計劃以來的第一次。但美國將中國擋在國際空間站之外。後來,美國國會在2011年出臺法律,禁止NASA與任何中國實體合作,甚至禁止中國遊客進入NASA設施,從而將脫鉤推向極致。中國發射的任何衛星也不能含有美國部件。中國的太空計劃堪稱當前美國對脫鉤利弊討論的最佳案例。
  • 嫦五將開展新任務,美國人:沒能將中國束縛在地球上
    然而,就在大家認為「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的任務就此完成了的時候,「中國探月工程」向外界宣布了另外一條消息,給我們帶來了意外之喜。 究竟是什麼樣的意外之喜呢? 據媒體報導:「中國探月工程」對外發布消息稱:「嫦娥五號」的任務軌道器在完成既定的主任務之後,它將會啟程飛往距離地球大約150萬公裡的日地拉格朗日L1點,並開展拓展任務。
  • 美媒:中國或清零美債,美國不敢賴掉美債,事情又有新進展
    而截至目前,美國聯邦債務總額已正式突破27.3萬億美元。美媒稱,美國經濟的借貸和支出沒有盡頭,這就存在一個重要的疑問:誰將購買美債,來使得美國經濟得以融資呢?不久前,美國經濟可能會指望外國投資者購買大部分美國國債,但時代在變。換言之,全球大買家持有美債的時代變了。美媒進一步解釋稱,2008年,外國投資者持有未償還美國國債的一半以上。
  • 美媒:中國不僅在月球背面挖土,還在地球最深處挖土,簡直太瘋狂
    舉報   對於人類來說,其實一直都在探索,向上探索,希望登陸到各個星球,向下探索,希望能尋找到地球的最深處
  • 美新一代核潛艇,會讓093反超渺茫?美媒:中國最強大093已能夜戰
    美國媒體曾指出,近些年來中國在潛艇方面的進步,正在快速縮小與美國潛艇在技術上的差距。核動力潛艇在一個大國的海軍裝備中,其重要性是能夠與航母進行比較的,其中攻擊核潛艇又是一個國家海軍隱形戰力的代表。據消息報導,美國媒體認為中國潛艇製造的規模正在不斷擴大,而中國093A攻擊型核潛艇很可能也有了變化。例如隱身是現代核潛艇最珍貴的特性之一,美國媒體就對此表示,隨著中國潛艇規模的擴大,人們可以假設這些中國潛艇正在變得越來越隱蔽。報導中估計,093A雖然與西方或者俄羅斯的攻擊型潛艇的武器裝載量都要少,接近比較小的梭魚級,但在這個載荷範圍內,則可以攜帶鷹擊-18超音速巡航飛彈。
  • 美媒:美國所有州都與中國盤根錯節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美媒:美國所有州都與中國盤根錯節美國商業內幕網2月18日文章,原題:美國的所有州都與中國盤根錯節——以下是新冠病毒暴發為每個州帶來的經濟風險 美國和中國兩國經濟相互緊密交織。美國的許多產業都依賴來自中國巨大供應鏈的進口,而這個擁有十幾億人口且中產階層不斷壯大的經濟體,也是美國最大的出口市場之一。由於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續,美國的不同地區都正或多或少地受到對華貿易放緩的影響。美國人口普查局一直跟蹤各州的年度國際商品貿易數字。
  • 外媒:中國擬建天基雷射站?美媒:天基武器
    綜合外媒消息,「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太空垃圾製造國之一,如果中國試圖想辦法清除這些垃圾,那麼中國可能是計劃向軌道上部署天基武器……」這雖然不是所有美國人對中國航天活動的看法,但卻是一些西方媒體打量中國航天活動的眼光。
  • 打開2021年中國「天眼」開放,美媒記者探訪後感嘆……
    與此同時,中國宣布「天眼」將從2021年起向全世界科學家開放,引發高度關注。據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2020年12月26日報導,該電視臺記者於早些時候獲準對中國天眼進行了實地探訪,並感嘆: 中國迅速崛起的科技實力令人側目。 中國「天眼」的口徑高達500米,是目前全球最大也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美媒記者說:「中國『天眼』直徑超過5個足球場,用於對外太空進行天文觀測。」
  • 美媒:中國這項技術讓我們害怕,先進的不像是中國發明的
    現如今,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進行,國家的經濟得到提升,我國在許多領域上都有著顯著的進步與突破。例如我國的科技領域、勘探領域、貿易領域、製造業領域、基建領域等,都讓許多國家為之刮目相看,可見中國發展速度之快了。
  • 美媒炒作中國「機器魚」威脅 渲染中美海底競爭
    此外,中國近年發展的多種水下潛航器也被美媒視為針對美國水下潛艇部隊的威脅。例如中國研製的「海翼」系列水下滑翔機「能在整個大洋下安靜地巡航數天、數月甚至一年而無需人工幹預」,外媒猜測它們可以攜帶更多類型的傳感器,甚至攜帶破壞或者摧毀軍事目標的武器。
  • 中國欲建天基雷射站清除太空垃圾?美媒趁機炒作
    ,如果中國試圖想辦法清除這些垃圾,那麼中國可能是計劃向軌道上部署天基武器……」這雖然不是所有美國人對中國航天活動的看法,但卻是一些西方媒體打量中國航天活動的眼光。暗示中國部署天基武器中國學者研究天基雷射器消除軌道垃圾的課題原本是一個造福人類的好事,不過美媒文章話鋒一轉,便開始指責中國。文章稱,在生產太空垃圾方面,中國是最嚴重的「罪犯」之一,僅2007年的一次反衛星測試就產生了數千個危險碎片。不僅如此,文章似乎還暗示,中國研究天基雷射站目的不純。
  • 美媒在武漢病毒所刨根問底5小時 美還對中國說這種話
    原標題:美媒在武漢病毒所刨根問底採了5小時,美方竟對中國說出這種話來源:中國日報近日,美媒在武漢病毒研究所刨根問底採訪了5個小時,還有幸深入拍攝了武漢國家生物安全四級實驗室(BSL-4)。可面對中國的開放態度,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奧特加斯竟然語出驚人,罵美國媒體替中國宣傳。
  • 美媒承認:中國海軍實力已超過日本!
    為此,日本做了不少準備,並且日本還加強了與美國的海上合作,種種跡象表明,日本最近在海軍上面有著不小的野心和動作,而且加上了美軍的幫助,中國將如何應對呢?根據美媒的評估,中國海軍早已超過日本!這個消息還是比較客觀公正地了中國海軍實力的增長,美媒已經承認,中國的海軍實力超越了日本,這項報告一出來掀起了軒然大波,引來了無數網友關注,為什麼美媒說中國海軍實力已經超越了日本?美媒表示:中國如今已超過日本,成為亞洲領先的海軍強國這是不爭的事實。
  • 美媒:中國使用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向太空部署衛星,打破美國壟斷
    美媒:中國用無人太空梭部署衛星近日美媒稱,中國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外界不少人將這款太空飛行器視為一種有翼構型並可水平降落機場的飛行器,類似於美國X-37B的太空梭。其實中國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確實和美國的X-37B太空梭有相似之處,它們採用了同樣的兩級入軌方案。這種成熟的技術,可以有效增加載荷。返回方式上十分相似。
  • 川普叫美國人別怕,美媒拆穿:地球上大概只有他有這種治療條件
    【文/觀察者網 趙挪亞】作為美國總統,川普享受著可能是全世界最為頂尖和優渥的醫療條件。據白宮和美媒披露,他在確診感染新冠病毒後,接受了再生元公司(Regeneron)的抗體混合物、瑞德西韋以及地塞米松等藥物的聯合治療。此外,白宮內部的醫療部門也能夠給予他頂尖的私人護理服務。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0月5日認為,這顯然不是普通美國人能享受的。
  • 我國航天獲重要突破,美媒:是仿製品,熱議:仿製了美未來的東西
    很顯然,我國人對這次成功發射非常興奮,不僅如此,俄羅斯方面也對此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俄羅斯媒體在我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成功返回預定著陸場的當天,就推測了我國這種「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的三種用途。俄媒的報導中稱,哈佛相關物理研究中心的人員認為,中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可能是可重複使用的載人飛船,也可能是高度自動化的太空梭。
  • 中國向全世界宣布:新「人造太陽」研製成功!美媒:領先美國!
    這些年中國的科技發展有目共睹,不僅僅是各種大型製造業,還有諸如半導體、軟體、計算機行業,都在以突飛猛進的速度發展。在如今這個多變的時代,唯獨有自己掌握絕對的產業優勢,才能夠掌握全面的話語權。而今天我們要講的,是一個許多人沒有聽說過的科技。
  • 中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剛發射成功,美媒就來亂彈琴:或是太空武器
    喬納森·麥克道威爾認為中國發射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用途可能與SpaceX公司的「龍」飛船相似,但也可能是美國X-37B那樣的無人太空梭或者是用於載人飛行的太空梭,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未來中國會用這款太空飛行器,幫助中國太空人往返於地球與太空之間。
  • 美媒:美國用人工智慧識別中國防空彈發射場,準確率90%
    美媒:美國用人工智慧識別中國防空彈發射場,準確率90% 據參考消息網11月26日報導,美媒稱,在情報機構中,只有為數不多受過訓練的分析人員從事從浩如煙海的衛星圖像中尋找未公開宣布的核設施或秘密軍事場所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