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五穀雜糧是如何融入我們的一日三餐的

2021-01-21 騰訊網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核心推薦第一條內容是食物多樣,穀類為主,其中包括:

每天的膳食應包括谷薯類、蔬菜水果類、畜禽魚蛋奶類、大豆堅果類等食物。平均每天攝入12種以上食物,每周25種以上。

每天攝入谷薯類食物250-400g,其中全穀物和雜豆類50-150g,薯類50-100g。

食物多樣、穀類為主是平衡膳食模式的重要特徵。

全穀物指未經精細加工或者經過碾碎、壓片等加工,但仍然保留完整穀物所具有的穀皮、糊粉層、胚乳及胚芽等組成成分的穀物。

我們平時所說的五穀雜糧包括三大類:

稻類(秈稻、粳稻、糥稻)、麥類(小麥、大麥、燕麥、黑麥)、玉米、高粱、粟、黍、蕎麥等;

豆菽類,包括大豆、蠶豆、豌豆、綠豆、紅小豆、芸豆等;

薯類,包括甘薯也稱紅薯或白薯、馬鈴薯、山藥、芋、木薯等。

一般而言,由於加工程度的不同,大米和麵粉也可分為「粗」和「細」,糙米和全麥粉為「粗」,精白米、面為「細」。除精細加工的大米和麵粉為細糧外,其餘的統稱為粗、雜糧。

營養功效知多少?

膳食纖維功效大

穀類中纖維素類物質在精加工過程中幾乎被完全分離掉,而粗糧中保留了大量的膳食纖維。膳食纖維為第七類營養素,在人體中有相當重要的生理作用。膳食纖維可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濃度,增加食物在胃裡的停留時間,延遲飯後葡萄糖吸收的速度,降低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症和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可作為基質使大腸內細菌產生短鏈脂肪酸,預防腸道疾病的發生;也能使我們在獲得了較強飽腹感的同時減少熱量的攝入,有利於體重的控制,而且還能治療便秘,抗腹瀉,預防結腸癌、乳腺癌等疾病的發生風險。

改善皮膚質量

穀類的維生素和礦物質集中在外層的「粗糙」部分,中間的細白部分含量較低。糙米經過精磨加工變成大米後,B族維生素的含量僅剩下原來的1/4。因此,全穀物可以提供豐富的B族維生素,可減少面部皮膚過多出油、生痘、開裂和脂溢性皮炎等情況的發生,使皮膚光潔平滑。

抗氧化、防衰老的自然源泉

全穀物中的直接抗氧化成分包括多酚、維生素E、類胡蘿蔔素和植酸等,間接抗氧化成分包括礦物質、葉酸和甜菜鹼等。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對鋅、銅和錳具有依賴性,而多酚可以與金屬離子螯合,通過減少金屬離子對氧化反應的催化來達到抗氧化的作用。

增加營養供應

表皮紅色、紫色、黑色的全穀物是花青素的好來源,黃色的全穀物含有類胡蘿蔔素,類胡蘿蔔素是體內維生素A的主要來源,同時還具有抗氧化、免疫調節、抗癌、延緩衰老等功效。大麥和燕麥中還含有豐富的β-葡聚糖,能夠減少小腸對脂肪及膽固醇的吸收而降低血清膽固醇;能減少小腸對碳水化合物的吸收而降低血漿胰島素濃度,減弱對膽固醇及脂蛋白合成的刺激;還能在結腸內通過微生物的發酵降解產生短鏈脂肪酸,抑制膽固醇的合成等。

五穀雜糧如何融入我們的三餐?

一、循序漸進的添加過程

經常吃細糧的人,在添加粗糧時要注意循序漸進,給自己的消化系統一個適應的過程。突然改變飲食習慣,進食大量粗糧,容易引起脹氣和腹瀉等不適症狀。剛開始可以用少量較軟的粗糧替換掉20%-30%的精細主食,適應之後再慢慢增加粗糧的比例。如早餐可以考慮五穀豆漿(黃豆+燕麥+紫米等),午餐為少量玉米或者薯類,晚上可以選擇各種豆類煮成的八寶粥。

二、粗糧的攝入量有講究

每天攝入的粗糧應佔主食的1/3-1/2,較多或較少均不利於健康。粗糧裡含有較多的纖維素,長期過量食用粗糧將導致胃腸蠕動減緩,影響人體對蛋白質和鈣、鐵、鋅等微量元素的吸收。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因粗糧含有大量膳食纖維,可以延緩血糖上升速度,吃粗糧有助於控制血糖,但攝入過多易造成肥胖。有些年輕人為了減肥,攝入大量粗糧和蔬菜等富含膳食纖維的健康食物,而減少了魚蝦肉蛋奶類等富含蛋白質食物的攝入,持續一段時間後可能會引起營養不良、肌肉大量流失、食慾下降、精神不振等症狀的發生,女性還可能會影響到月經的紊亂。

三、粗糧種類多樣化

不同的粗糧,含有的營養素不同,比如以顏色分,黑米裡含有的花青素會比其他糧食多;小米是黃的,其中含有的胡蘿蔔素會相對多一些。攝入種類多樣化的粗糧,營養素來源會更豐富。玉米、紅豆、綠豆、芸豆、紫米、糙米、小米、大黃米、燕麥、蕎麥以及各種薯類,都是不錯的選擇。

四、粗糧做法有講究

有的人覺得粗糧口感粗糙而且沒有味道,會退而求其次選擇粗糧製品,像雜糧餅乾、雜糧麵包、雜糧小吃,但是粗糧經過深度加工後,維生素等營養成分會有所損失。另外,這類高纖維產品大部分用大量油脂起到「潤滑」作用,攝入較多的粗糧製品反而會大量增加油脂的攝入。有的人為了改善口感,喝八寶粥加糖、吃蕎麥麵加放油較多的滷,這樣反而攝入了更多的糖和油脂,不利於健康。

吃粗糧製品,推薦用天然健康的烹飪方式,還原粗糧最根本的味道,少放油、糖,蒸著吃或煮豆漿都是不錯的選擇。如可以將穀類和豆類等粗糧按照3:1或2:1的比例混合浸泡一晚,然後把泡好的粗糧放到蒸鍋裡蒸熟,蒸好的粗糧可以和大米混合煮成飯,或者加些枸杞、核桃,用慢火煮成粥。

也可以把蒸好的粗糧和白面、玉米面等混在一起做麵食,還可以加上葡萄乾和堅果等,增加其口感和營養。

還可以用豆漿機做成美味的五穀豆漿,早餐或者夜宵飲用。

或者可以選擇超市中的粗糧粉,每天衝泡一杯當早餐,前提是粗糧粉成分較純,不含過多的添加劑。

五、粗糧的吃法有學問

吃粗糧時要增加飲水量,因為粗糧中的大量纖維素需要水來溶解,就像海綿一樣吸水強。

患有胃潰瘍、腸胃炎的患者選擇粗糧時,可以選小米粥,或者把雜糧加工成豆漿,更易消化吸收;應少吃蕎麥和大豆類等易造成脹氣的食物。

糖尿病人要注意,粥的血糖生成指數較高,有控制血糖需求的患者要少喝粥。

燕麥、糙米和雜豆,可預防由高血脂引發的心腦血管疾病,還有利於控血糖、減肥。

薏米有利尿去水腫的作用,紅豆中含有促進利尿作用的鉀,適合容易水腫的人。

對於「增重困難」人士,即便在減脂期,也不能盲目跟風去選擇粗糧當作最主要的碳水來源,這反而可能增加腸胃負擔,應該適量食用。

選購粗糧有竅門

一看:認真看包裝上的生產日期、產地、保存條件和保質期。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或有機農產品會有相應的標誌和發證機構。

二聞:聞有沒有天然的味道,比如小米的香味。粗糧放得越久,香味越淡。

三摸:好的粗糧,表皮光滑、飽滿,手感舒服。

四嘗:先買少量嘗嘗。

相關焦點

  • 食物保健康,五穀雜糧是關鍵
    1.五穀雜糧通常是指稻穀、麥子、玉米、大豆和薯類,我們習慣把精米和白麵粉以外的糧食稱為雜糧,所以五穀雜糧又泛指各種糧食作物2.中國居民膳食結構金字塔中,麵包、穀類、米和麵食佔了食物的50%~60%,五穀雜糧中的營養素非常豐富,其中的纖維素與礦物質是普通白米的數倍,而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C、維生素E等以及鈣、鉀、鐵、鋅等礦質元素,更是含量豐富人們為什麼選擇用五穀雜糧來改善飲食結構呢
  • 膳食纖維好處多 巧吃五穀雜糧讓你瘦成閃電
    原標題:巧吃五穀雜糧讓你瘦成閃電   擁有窈窕的身段是每個女人的夢想,市面上介紹的各種減肥方法中,核心宗旨不外乎控制飲食和保持運動。其實在飲食方面,適當的吃一些雜糧,既有益身體健康,又能達到減肥效果,它富含膳食纖維。
  • 2016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出爐 每天半斤水果一斤菜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出爐每天半斤水果一斤菜 吃雞蛋別扔蛋黃每天一兩畜禽肉、一兩水產品、半斤水果、半兩堅果、吃鹽不超6克、每天多喝1-2杯水……昨天,《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發布,與以往相比,有些食物種類的推薦量
  • 五穀雜糧磨粉機生產廠家如何使用食品級潤滑脂以達到消音效果?
    2020年12月9日,今天電話拜訪廣州五穀雜糧磨粉機生產廠家,技術部王工提問到五穀雜糧磨粉機生產廠家如何使用食品級潤滑脂達到消音效果
  • 看看《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怎麼說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指出,水果和蔬菜的功能和營養側重點不一樣。它們所含維生素、微量元素、膳食纖維成分都有所區別,兩者不能互相替代。且水果食用前不用加熱,其營養成分不受烹調因素影響,故蔬菜和水果不能替代。水果的營養特點水果中含碳水化合物較蔬菜多,主要以雙糖或單糖形式存在,如蘋果和梨以果糖為主,葡萄、草莓以葡萄糖和果糖為主。
  • 2016最新膳食指南來啦!六大建議教你吃出健康
    5月13日,《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在國家衛計委新聞發布會上正式發布。這本權威的「吃飯指南」歷時兩年半時間完成,既包括一般人群的膳食指南,也包括特定人群膳食指南(嬰幼兒、孕婦乳母、兒童青少年、老年人和素食人群)等,更加強調食物的多樣化與均衡,其中有六大核心推薦。吃出來的問題有多少?許多病是吃出來的。
  • 最新膳食指南:餐餐有蔬菜 每天起碼吃12種食物
    5月13日,《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在國家衛計委新聞發布會上正式發布。這本權威的「吃飯指南」歷時兩年半時間完成,既包括一般人群的膳食指南,也包括特定人群膳食指南(嬰幼兒、孕婦乳母、兒童青少年、老年人和素食人群)等,更加強調食物的多樣化與均衡,其中有六大核心推薦。吃出來的問題有多少?許多病是吃出來的。
  • 五穀雜糧能提供B族維生素 多吃也會影響消化
    原標題:五穀雜糧能提供B族維生素 多吃也會影響消化  「多吃粗糧防大腸癌而粗糧中卻富含B族維生素、多種礦物質和豐富的膳食纖維,可以保護心血管,促進消化,強健骨骼,抵抗衰老。  專家點評:不完全正確。適量食用粗糧不但可以預防便秘、動脈硬化、高血壓、高脂血症、糖尿病等,還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但說衰老是糖類造成的並不正確,關於衰老的病因和機制研究,眾說紛壇,尚未達成共識。
  • 選擇玻璃儲物罐,把五穀雜糧都儲存起來
    大家都知道,五穀雜糧如果沒有正確的儲存,長時間與空氣接觸,就會很容易受潮,甚至如果是長時間的話還會導致食物發黴,所以,儲存食物,是需要在乾燥的環境下,最好就是用儲物罐儲存,與空氣隔離開,不僅可以保鮮,還能節省位置,讓家裡的擺放看起來更加整齊好看。
  • 谷紋:名起之源,「谷」今為五穀雜糧,在古代還有別的含義?
    中國的紋樣藝術是當時社會形態的高度抽象與演繹,也都反映了各個時代的風格和思想差異。紋樣隨著朝代變遷層出不窮,但也同樣更替掉了許多。一般作為主體的都是仙人鳥獸或者鬼神龍鳳,而作為襯託的紋樣通常是得不到太多重視的,並沒有一個完整的脈絡及分類。
  • 推薦一日三餐豐胸瘦身食譜
    下面就介紹一日三餐自然健康的飲食減肥法。那麼這些能幫助你們減肥但又不減胸的瘦身法寶都有什麼呢?下面就來看看吧!這些含有豐富維生素的食物,讓你充滿飽腹感,不但不會發胖還可以豐胸。 早餐:紫薯奶昔+紅綠爽口絲+全麥麵包+水煮蛋(增肌減脂) 將紫薯蒸熟,剝皮切片,和牛奶一起放到攪拌機中打成糊狀;再撒些杏仁等堅果及草莓、藍莓等水果。
  • 最新《美國膳食指南》發布,健康飲食的秘密都在這裡
    原創 阮光鋒 阮光鋒營養師日前,最新版的「美國膳食指南2020-2025」發布了。美國膳食指南是每五年一更新,由美國農業部(USDA)和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DHHS)聯合起草發布的。翻譯自美國膳食指南2020-2025雖然美國的指南推薦的食物及飲料主要針對美國人群,與我們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 揭開膳食的奧秘:如何吃得科學、營養、健康?
    調查顯示,近10年來,我國城鄉居民營養不良患病率下降,但肥胖、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患病率顯著上升,已佔居民死亡原因的七成以上,成為威脅國人健康的突出問題。  少吃主食是否可以減肥?選擇食物是否要注意酸鹼平衡?食物相剋有無科學依據?飲酒到底好不好?
  • 家裡存了太多五穀雜糧,卻開始生蟲,這該怎麼辦?
    多吃五穀雜糧身體好,放久了卻生蟲,該怎么正確處理?嗨嘍大家好,要是說大家經常吃的主食,其實說來說去還是五穀雜糧吃得多,這些糧食比較耐吃並且營養也豐富,煮粥蒸飯都是很合適的,所以大家遇到超市有活動或者是網上有活動的時候總會想買一點回家,短時間內吃不掉也沒關係,因為保質期都在幾個月,完全還能存放一段時間慢慢吃。
  • 四體不勤五穀不分中的「五穀」指什麼?
    五穀是中國語言中常用的一個詞,「四體不勤,五穀不分」、「五穀豐登」、「五穀雜糧」等,但五穀在中國歷史上並不是固定不變的五種作物。「谷」是指有殼的糧食,像稻、稷(即穀子)、黍(亦稱黃米)等外面都一層殼,所以叫作谷。
  • 一日三餐怎麼吃才健康?這樣搭配,營養又科學
    一日三餐應該如何搭配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一日三餐應該如何搭配?1、早餐經過了一晚上的睡眠,人們的空腹時間較為長,所以早餐是千萬不可以省略的。2、午餐午餐在一日三餐中較為重要,它處在早餐和晚餐中間,位於白天的中間的時間段,有著承上啟下的功能。午餐在保證營養的同時,應該攝取足夠的能量,也就是說午餐要吃飽。營養豐富的午餐應該包括穀類、蔬菜類、肉類這三種,有條件的再吃一個菌類的食物,飯後吃一顆水果再好不過了。
  • 蛋白質有這四大作用,那麼我們該如何合理膳食,保證蛋白質供應?
    那麼作為受害方,我們人類又該如何強化自身、預防病毒呢?其實,除了大家都清楚的要每天通風半小時、飯前飯後勤洗手、日常注重保持社交距離外,還有一點也特別重要。那就是合理膳食、加強飲食營養,增強咱們自身抵抗力。可也是這是治本的方法,那麼該如何強化飲食增強自我抵抗力呢?食物中的蛋白質對保持良好的免疫力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 推動國民膳食健康 安利紐崔萊支持新版中國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修訂
    中國營養學會理事長楊月欣說,我國居民人均食用鹽、油均遠高於世界衛生組織推薦標準,雜糧、水果、堅果等攝入不足。民以食為天,合理膳食,營養均衡,在國民日常生活中尤為重要。12月22日,由中國營養學會主辦的「膳食與健康科學證據專家研討會」在武漢召開,來自全國的營養學專家針對膳食以及營養素對健康作用的最新研究進展行了深入研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