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核心推薦第一條內容是食物多樣,穀類為主,其中包括:
每天的膳食應包括谷薯類、蔬菜水果類、畜禽魚蛋奶類、大豆堅果類等食物。平均每天攝入12種以上食物,每周25種以上。
每天攝入谷薯類食物250-400g,其中全穀物和雜豆類50-150g,薯類50-100g。
食物多樣、穀類為主是平衡膳食模式的重要特徵。
全穀物指未經精細加工或者經過碾碎、壓片等加工,但仍然保留完整穀物所具有的穀皮、糊粉層、胚乳及胚芽等組成成分的穀物。
我們平時所說的五穀雜糧包括三大類:
稻類(秈稻、粳稻、糥稻)、麥類(小麥、大麥、燕麥、黑麥)、玉米、高粱、粟、黍、蕎麥等;
豆菽類,包括大豆、蠶豆、豌豆、綠豆、紅小豆、芸豆等;
薯類,包括甘薯也稱紅薯或白薯、馬鈴薯、山藥、芋、木薯等。
一般而言,由於加工程度的不同,大米和麵粉也可分為「粗」和「細」,糙米和全麥粉為「粗」,精白米、面為「細」。除精細加工的大米和麵粉為細糧外,其餘的統稱為粗、雜糧。
營養功效知多少?
膳食纖維功效大
穀類中纖維素類物質在精加工過程中幾乎被完全分離掉,而粗糧中保留了大量的膳食纖維。膳食纖維為第七類營養素,在人體中有相當重要的生理作用。膳食纖維可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濃度,增加食物在胃裡的停留時間,延遲飯後葡萄糖吸收的速度,降低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症和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可作為基質使大腸內細菌產生短鏈脂肪酸,預防腸道疾病的發生;也能使我們在獲得了較強飽腹感的同時減少熱量的攝入,有利於體重的控制,而且還能治療便秘,抗腹瀉,預防結腸癌、乳腺癌等疾病的發生風險。
改善皮膚質量
穀類的維生素和礦物質集中在外層的「粗糙」部分,中間的細白部分含量較低。糙米經過精磨加工變成大米後,B族維生素的含量僅剩下原來的1/4。因此,全穀物可以提供豐富的B族維生素,可減少面部皮膚過多出油、生痘、開裂和脂溢性皮炎等情況的發生,使皮膚光潔平滑。
抗氧化、防衰老的自然源泉
全穀物中的直接抗氧化成分包括多酚、維生素E、類胡蘿蔔素和植酸等,間接抗氧化成分包括礦物質、葉酸和甜菜鹼等。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對鋅、銅和錳具有依賴性,而多酚可以與金屬離子螯合,通過減少金屬離子對氧化反應的催化來達到抗氧化的作用。
增加營養供應
表皮紅色、紫色、黑色的全穀物是花青素的好來源,黃色的全穀物含有類胡蘿蔔素,類胡蘿蔔素是體內維生素A的主要來源,同時還具有抗氧化、免疫調節、抗癌、延緩衰老等功效。大麥和燕麥中還含有豐富的β-葡聚糖,能夠減少小腸對脂肪及膽固醇的吸收而降低血清膽固醇;能減少小腸對碳水化合物的吸收而降低血漿胰島素濃度,減弱對膽固醇及脂蛋白合成的刺激;還能在結腸內通過微生物的發酵降解產生短鏈脂肪酸,抑制膽固醇的合成等。
五穀雜糧如何融入我們的三餐?
一、循序漸進的添加過程
經常吃細糧的人,在添加粗糧時要注意循序漸進,給自己的消化系統一個適應的過程。突然改變飲食習慣,進食大量粗糧,容易引起脹氣和腹瀉等不適症狀。剛開始可以用少量較軟的粗糧替換掉20%-30%的精細主食,適應之後再慢慢增加粗糧的比例。如早餐可以考慮五穀豆漿(黃豆+燕麥+紫米等),午餐為少量玉米或者薯類,晚上可以選擇各種豆類煮成的八寶粥。
二、粗糧的攝入量有講究
每天攝入的粗糧應佔主食的1/3-1/2,較多或較少均不利於健康。粗糧裡含有較多的纖維素,長期過量食用粗糧將導致胃腸蠕動減緩,影響人體對蛋白質和鈣、鐵、鋅等微量元素的吸收。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因粗糧含有大量膳食纖維,可以延緩血糖上升速度,吃粗糧有助於控制血糖,但攝入過多易造成肥胖。有些年輕人為了減肥,攝入大量粗糧和蔬菜等富含膳食纖維的健康食物,而減少了魚蝦肉蛋奶類等富含蛋白質食物的攝入,持續一段時間後可能會引起營養不良、肌肉大量流失、食慾下降、精神不振等症狀的發生,女性還可能會影響到月經的紊亂。
三、粗糧種類多樣化
不同的粗糧,含有的營養素不同,比如以顏色分,黑米裡含有的花青素會比其他糧食多;小米是黃的,其中含有的胡蘿蔔素會相對多一些。攝入種類多樣化的粗糧,營養素來源會更豐富。玉米、紅豆、綠豆、芸豆、紫米、糙米、小米、大黃米、燕麥、蕎麥以及各種薯類,都是不錯的選擇。
四、粗糧做法有講究
有的人覺得粗糧口感粗糙而且沒有味道,會退而求其次選擇粗糧製品,像雜糧餅乾、雜糧麵包、雜糧小吃,但是粗糧經過深度加工後,維生素等營養成分會有所損失。另外,這類高纖維產品大部分用大量油脂起到「潤滑」作用,攝入較多的粗糧製品反而會大量增加油脂的攝入。有的人為了改善口感,喝八寶粥加糖、吃蕎麥麵加放油較多的滷,這樣反而攝入了更多的糖和油脂,不利於健康。
吃粗糧製品,推薦用天然健康的烹飪方式,還原粗糧最根本的味道,少放油、糖,蒸著吃或煮豆漿都是不錯的選擇。如可以將穀類和豆類等粗糧按照3:1或2:1的比例混合浸泡一晚,然後把泡好的粗糧放到蒸鍋裡蒸熟,蒸好的粗糧可以和大米混合煮成飯,或者加些枸杞、核桃,用慢火煮成粥。
也可以把蒸好的粗糧和白面、玉米面等混在一起做麵食,還可以加上葡萄乾和堅果等,增加其口感和營養。
還可以用豆漿機做成美味的五穀豆漿,早餐或者夜宵飲用。
或者可以選擇超市中的粗糧粉,每天衝泡一杯當早餐,前提是粗糧粉成分較純,不含過多的添加劑。
五、粗糧的吃法有學問
吃粗糧時要增加飲水量,因為粗糧中的大量纖維素需要水來溶解,就像海綿一樣吸水強。
患有胃潰瘍、腸胃炎的患者選擇粗糧時,可以選小米粥,或者把雜糧加工成豆漿,更易消化吸收;應少吃蕎麥和大豆類等易造成脹氣的食物。
糖尿病人要注意,粥的血糖生成指數較高,有控制血糖需求的患者要少喝粥。
燕麥、糙米和雜豆,可預防由高血脂引發的心腦血管疾病,還有利於控血糖、減肥。
薏米有利尿去水腫的作用,紅豆中含有促進利尿作用的鉀,適合容易水腫的人。
對於「增重困難」人士,即便在減脂期,也不能盲目跟風去選擇粗糧當作最主要的碳水來源,這反而可能增加腸胃負擔,應該適量食用。
選購粗糧有竅門
一看:認真看包裝上的生產日期、產地、保存條件和保質期。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或有機農產品會有相應的標誌和發證機構。
二聞:聞有沒有天然的味道,比如小米的香味。粗糧放得越久,香味越淡。
三摸:好的粗糧,表皮光滑、飽滿,手感舒服。
四嘗:先買少量嘗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