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主義真的會滅亡嗎?| 檢書125

2021-01-08 騰訊網

[摘要]馬克思對資本主義之後的世界未能給予更多的關注,他的朋友兼合作夥伴弗裡德裡希·恩格斯認為,在「必然王國」之外還有一個「自由王國」。但是,馬克思不想因為「未來的小飯館」而徒添煩惱。

本期作者:(英)羅伯特•斯基德爾斯基(Robert Skidelsky)

(英)愛德華•斯基德爾斯基(Edward Skidelsky)

卡爾·馬克思喜歡歌德,因為在歌德的作品中,他利用靡非斯特這個人物揭去了自亞當·斯密以來經濟學家們包裹在資本主義的浮士德式交易上的面紗。馬克思揭露了資本主義真實的曼德維爾色彩,即貪婪和不滿足。但是,他也加入了某些曼德維爾缺乏的內容:他確信資本主義的成本不是個人為了自己或家人的利益而自願承受的,而是資產階級強加給他們的。想要摧毀這股勢力,並在地球上建立正義的王國,就必須走暴力革命的道路。在此,馬克思透露出他繼承了猶太-基督教這類天啟宗教比較狂野的血統,要知道,天啟宗教的教義是「用血清洗」。這給浮士德式交易增添了暴力色彩,而這是歌德的作品和更溫和的英文譯本裡所沒有的。

卡爾·馬克思,他一生中出版了大量著作,其中最著名的分別有1848年發表的《共產黨宣言》和1867年至1894年出版的《資本論》。

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的批判基本上是道義方面的,他認為資本主義太可惡、太不公正,必須消滅它。資本主義迫使工人與其生產工具分離,與其特殊的人類本質分離,從而容易受到剝削。資本主義把「人類多產的生命」奉獻給了「金錢制度」,犧牲使用價值以獲得交換價值。在這方面,馬克思繼承了亞里斯多德及其中世紀追隨者的傳統,正如理察·亨利·託尼評價的那樣,他是「最後一位經院哲學家」。

儘管資本主義不公平,它卻是人們脫貧的工具。簡而言之,它是另一種「幸運的墮落」,是天意發揮作用的一部分。在1853年發表在報紙上的一篇文章裡,馬克思讚揚了英國在印度的統治方式,認為它喚醒了一個停滯的社會,「不管英國犯下何等罪行,但它成了歷史無意識的工具」,自此,在道德上對資本主義的矛盾心理一直困擾著馬克思主義者:一方面,資本主義是必須被推翻的邪惡力量;另一方面,它又是進步不可或缺的工具。

黑格爾的辯證法是解決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矛盾心理的最佳智識工具。在黑格爾的哲學中,歷史是理性增長的故事,是約阿希姆的世俗化。人類意識或理解的每個局部、不完整的階段都會對自身產生否定或拒絕,它會被一個更完整、更高層次的意識所吸收,直到獲得絕對的理性。在這個過程中,整個現實是由思想決定的。因此,歷史使命「由特定的國家或階級不知不覺地完成了,儘管它們既有罪孽,也不乏熱情」。

格奧爾格·威廉·弗裡德裡希·黑格爾,時代晚於康德,是德國19世紀唯心論哲學的代表人物之一。許多人認為,黑格爾的思想,標誌著19世紀德國唯心主義哲學運動的頂峰,對後世哲學流派,如存在主義和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馬克思接受了黑格爾的哲學理念,但受其早期政治經驗的影響,他對黑格爾的「普魯士國家是理性的具體化」這種說法表示懷疑,並把黑格爾的思想衝突改變成階級衝突。馬克思認為,歷史就是階級衝突的故事,存在決定意識,反之則行不通。在馬克思看來,宗教是啟蒙運動思想家最大的敵人,它是有產者用來蒙蔽無產者的精神面紗,目的是讓無產階級意識不到自己的真實境遇。

馬克思只弄懂了他的「辯證唯物主義」的一個階段,即從封建主義過渡到資本主義。在這個過程中,財富越來越多,在政治上處於從屬地位的「市民」變成了資產階級,他們推翻了基於土地的封建制度。資產階級是第一個系統性剝削勞工的階級,他們利用攫取的剩餘價值進行生產投資,而不是用於購買奢侈品、發動戰爭和修建教堂等。反過來,資本主義又成了生產力進一步提高的阻礙,所以,它必須被無產階級推翻,並代之以共產主義。

1911年的一張工會海報,主張勞動階級被資本家、軍人、教會、和國王所壓榨。

在技術層面,馬克思需要解釋為什麼資本主義註定會滅亡。它理應結束,剝奪者理應被剝奪,否則正義就得不到伸張。但是,資本主義為什麼會消亡,它將如何消亡?馬克思一生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嘗試解決這個問題,但並未找到答案。雖然馬克思的正義感要求他這麼做,但他卻沒有辦法證明這一點。

1848年,馬克思寫出了簡練而具有爆炸性的《共產黨宣言》(Communist Manifesto),這是馬克思在成為經濟學家之前,對辯證法的最清晰表述。對於資本主義的浮士德式交易的特點,沒有人比馬克思描述得更淋漓盡致。資本主義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它把一切民族,甚至是最野蠻的民族,都拉進了文明社會……它按照自己的想像創造了一個世界。但是,由此付出的代價也是巨大的:所有固定僵化的關係,以及與之對應的古老而受推崇的偏見和評價,都被一掃而空。一切固化的東西煙消雲散,一切神聖的東西均被拉下神壇……

《共產黨宣言》封面

馬克思是首位給資本主義的毀滅性賦予恰當的道德權重的經濟學家。像亞當·斯密和歌德一樣,他把這種毀滅性視為取得進步所必須付出的「代價」。但因為馬克思寫作《共產黨宣言》時,工業革命已經開始了70年,他明白無論是代價還是進步,都比這兩人想像的大得多。雖然如此,在馬克思看來,資本主義打破了「固定僵化的關係」,是因為它殘酷地釋放了人類的潛能,同時卻也催生了將要摧毀它的武器和階級。

但是,《共產黨宣言》的辯證思路至此突然中斷,取而代之的是瑰麗之辭。作為對瑪麗·雪萊的小說《弗蘭肯斯坦》(Frankenstein)的回應,馬克思把資本主義比作「再也無法控制被其魔法召喚來的地獄力量的一位魔術師」。資本主義創造了自己的「掘墓人」,馬克思相信天啟時刻終會到來,儘管歷史一再地辜負他的期望。《共產黨宣言》發表20年後,他在《資本論》(Das Kapital)中信心滿滿地預言道:「資本主義的喪鐘已經敲響,剝奪者將受剝奪。」

德文版《資本論》封面

在馬克思涉足經濟學之前,他就堅信資本主義必將覆滅。《共產黨宣言》發表之後,他在大英博物館花了20年的時間試圖證明這一點,卻沒有成功。事實上,他絕對不是一位直覺型經濟學家。如果一個人從40歲才開始研究經濟學,那麼他絕不會是直覺型經濟學家,因為他的頭腦裡其他想法太多了。而經濟學家必須從心無雜念開始,在頭腦中留有足夠的空間,用於構建關於人類行為的理性模型,要知道,他們的生存完全依賴於這些模型。

馬克思為資本主義的覆滅設計了兩種可能的情景,即「利潤危機」和「實現危機」。他對前者的論述最為透徹,這基於他中年時與李嘉圖的交鋒所產生的剝削理論。馬克思認為,通過掠奪工人勞動力之外的一切,資本家從工人身上榨取到大於工人工資的價值。這個差額就是「剩餘價值」,它是利潤的來源。然而,隨著機器越來越多地取代工人的勞動,利潤率將下降,因為購買機器的成本不可能低於它們的安裝費用。如果資產階級試圖通過增加「剝削率」來維持剩餘價值,最終將會引發無產階級革命,摧毀資本主義制度。19世紀晚期,在觀察到工人實際工資上漲的趨勢之後,馬克思主義者感到不知所措。因為馬克思沒有想到的是,通過投資於節省勞動力的技術,勞動生產力有可能提高。這會促使實際工資增加,而且不會造成利潤率下降。

多羅西亞·蘭格的《移民母親》照片,描繪出在加利福尼亞州大蕭條時期的貧困採豆人:佛羅倫斯·歐文斯·湯普森,一位有七個孩子的母親,她當時32歲。1936年3月攝。

馬克思認為資本主義所面臨的另一個致命危機是實現危機。「當經濟危機來臨時,不只是大批產品,大批產能也會被摧毀……因為有過多的文明、過多的工業和商業……資本主義社會的容量過小,以至於無法容納它們創造的財富。」這些不準確的語句指向消費不足理論,但馬克思隨後並未賦予其很大的意義,該理論後來由英國自由主義者約翰·阿特金森·霍布森和德國馬克思主義者羅莎·盧森堡發展延伸。盧森堡問道,假如實際工資的增長停滯,體力勞動者們如何有足夠的購買力,去消費越來越多的產品呢?「畢竟,投資的唯一目的是生產出可以獲取一定利潤的產品。如果產品賣不出去,資本家為何要投資呢?」20世紀30年代,凱恩斯也問過相同的問題;21世紀前10年,西方國家的實際工資相對而言低於資本的回報。因此,這個問題仍然很中肯。

帝國主義理論的誕生,是為了解釋資本主義制度出人意料的生存能力。列寧視貧窮國家為進一步剝削勞工的蓄水池,而盧森堡視貧窮國家(連同武器製造)為一個額外的市場,可吸收資本主義國家的剩餘產品。不管你如何看待這兩種解釋的合理性,它們都沒有導致資本主義的覆滅,反而證明資本主義具有挽救危機的能力,尤其是通過全球化自救的能力。正如現代評論家梅格納德·德賽所寫:「對於資本主義的生命力,馬克思無言以對,即便再加上很多條件,也無法預見資本主義的最終覆滅。」馬克思沒有完成《資本論》的最後兩卷,或許是因為他意識到自己無法確定那個天啟時刻是否會到來。

鑑於資本主義的「垮臺」存在著巨大的不確定性,馬克思對資本主義之後的世界未能給予更多的關注,也就不足為奇了。他的朋友兼合作夥伴弗裡德裡希·恩格斯認為,在「必然王國」之外還有一個「自由王國」。但是,馬克思不想因為「未來的小飯館」而徒添煩惱。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Contribution to the Critique of Political Economy)的序言中,馬克思有一段著名的論述:「在所有的生產力還有開發空間之前,沒有哪種社會秩序會消失。在其生存所需的物質條件在舊社會的子宮裡孕育成熟之前,更高級的新的生產關係也不會出現。因此,人類只能設計它能解決的任務。」這是馬克思放棄他那個年代的烏託邦夢想的方式,他認為人類可能「上午打獵,下午捕魚,晚上放牧,晚餐後聊天……卻不必成為獵人、漁夫、牧羊人或評論家」。列夫·託洛茨基的預測更不理智,他以為在共產主義社會裡,普通人會「達到亞里斯多德、歌德或者馬克思的高度,而且在這條山脈之上還會隆起新的高峰」。

本文摘自《金錢與好的生活》,作者:(英)羅伯特•斯基德爾斯基(Robert Skidelsky)、(英)愛德華•斯基德爾斯基(Edward Skidelsky),翻譯:阮東 黃延峰。文中圖片皆為編者所加,圖片來自網絡,編輯:張寧。

作者簡介

羅伯特•斯基德爾斯基(RobertSkidelsky),英國華威大學政治經濟學榮譽教授。他的作品《凱恩斯傳》獲得了多個獎項,其中包括萊昂內爾•蓋爾伯獎和美國外交關係協會獎。1991年,他獲得終身貴族身份,1994年成為英國社會科學院院士。

愛德華•斯基德爾斯基(Edward Skidelsky),英國埃克塞特大學哲學講師,他的作品有《恩斯特•卡西爾:最後的文化哲學家》,並定期為《新政治家》雜誌、《每日電訊報》、《展望》雜誌撰稿。

圖書簡介

《金錢與好的生活》由《凱恩斯傳》的作者、政治經濟學家羅伯特•斯基德爾斯基攜手他的哲學家兒子愛德華•斯基德爾斯基寫作,將帶領讀者結合經濟學與哲學的觀點來審視和思考現代社會所面臨的經濟難題,並嘗試找到金錢真正的價值,告訴讀者什麼才是美好的生活。

欄目簡介

檢書燒燭短,看劍引杯長。讀書在今天可以變得更便利,但不會變得更輕鬆。為增廣智識的讀書,不妨給自己加一點點難度。

騰訊思享會獨家稿件,未經授權,其它媒體不得轉載。

歡迎朋友們轉發至個人朋友圈,分享思想之美!

關注我們,可在微信裡搜索ThinkerBig添加公眾號,或長按下方二維碼識別添加訂閱

相關焦點

  • 資本主義社會的滅亡符合科學嗎
    一、科學原理資本主義社會的滅亡可以肯定地說,不科學,不符合科學原理,甚至是反科學的。科學永遠預測不了美國的毀滅,只能預測美國永遠第一,即使出一些毛病,通過改革,迅速恢復健康肌體,然後一直世界第一,沒有國家可以戰勝美國,沒有國家可以取而代之。即使是如日中天的中國,GDP趕上了美國,人均GDP才1/6,要持平需要多少年?100年差不多。世界資源能源挖光了咋辦?開發新技術,新能源啊!
  • 資本主義社會的最高形態是什麼?滅亡還是真正的公平?
    資本主義的最高形態是什麼?有很多人認為資本主義的最高形態就是滅亡。我只能說這種人不僅連資本主義是什麼都不知道,就連馬克思主義是什麼他也不知道。網上最正確的答案不是我說的,但是我是認可的,那就是資本主義社會的最高形態就是社會主義社會,甚至是共產主義社會。
  • 資本主義必然滅亡 社會主義必然勝利
    伴隨這種低潮的,則是對於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歷史發展總趨勢,即「兩個必然」的質疑。不僅西方世界認為「歷史已經終結」,就是在我們黨內和社會上也長期存在一種悲觀情緒。那麼,「兩個必然」的結論是否還能成立,即科學社會主義是否還是科學?在這裡,我想就這一問題匯報一點思考的心得,請大家批評指正。
  • 《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罪惡的資本主義真的那麼「罪惡」嗎
    #每日國際視野#思修老師在課上說過這樣一句話:「對於資本主義的發展推動因素,如果真的要找關鍵性的條件,那可能就是宗教,即基督教新教,對此,馬克斯·韋伯在他的《新教倫理和資本主義精神》一書中有詳細的闡述」。我也是藉此契機,接觸到了這本書,並馬上被它嚴密的邏輯和新奇的觀點所吸引。
  • 美國做的這個實驗,預言了人類將會滅亡,這真的靠譜嗎?
    美國做的這個實驗,預言了人類將會滅亡,這真的靠譜嗎?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我們的科技是越來越發達了,然而我們的影視圈也興起了。想必大家一定都看過各種各樣的科幻大片吧!然而現在就有不少的科幻大片,都在暗示著人類總有一天會走向滅亡的。
  • 什麼是資本主義,資本主義萬惡嗎?
    為何法庭會做出這麼一個奇怪然而沉思之後覺得奧秘無窮的判決?一、公司是資本主義的基石之一,它應該為利潤而生,為利潤而死;二、公司如純粹行善,也不再是公司,更可能是借行善之名剝奪股東和公眾利益,貪汙腐敗;三、公司尤其是大公司,在一個健全的法制體系下總會顧及自己的名聲,而鮮鋌而走險;至於個人,在現代化的社會中更難取信於人,哪怕他胸懷大志,舉止崇高
  • 光陽New Many125踏板車,售價1.68萬元,在國內會有市場嗎?
    光陽New Many125如果說是因為整車進口引進,關稅高,所以貴。那麼問題來了,因為關稅高就定價高,就能夠賣出去嗎?關稅高並不是用戶要考慮的問題,如果同品質的車型,一個是因為成本高所以售價高,另一個成本低售價低,那麼用戶會幫你墊付成本價格嗎?顯然不會,控制成本,合理定價,是市場行為,不是用戶和廠家任性行為!但是也有商家表示,買不起是用戶錢包的問題,不是車的問題!光陽New Many125在臺灣的售價是1.9萬元人民幣,引進進來之後,售價還低於臺灣當地價格,卻也表現出一定的厚道。
  • 大陽街影125這款摩託車好嗎?新手適合入手嗎?你真的了解嗎
    不斷更新換代是摩託車生產的主要特性,一款摩託車品牌只有準確定位才能脫穎而出,就如同下面要講的這款大陽 街影125,它是大陽 街影125這款摩託車好嗎?新手適合入手嗎?你真的了解嗎。大陽 街影125是大陽推向市場的「紅人」,憑藉充滿時代感的構型設計,與當今人們「講排場」的要求相符,因此在摩託車市場中打下了一片天地。
  • 愛因斯坦預言2030年人類退化,人類將在2036年滅亡真的嗎
    此時就出現一些預言,比如瑪雅人預言2012年世界末日的事情,當時引起很大的轟動,好在是假的,不過也有科學家預言人類的滅亡,這就有些恐怖了。愛因斯坦預言2030年人類將會退化,而在2036年將會全部滅亡,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愛因斯坦曾經預言人類在2030年的時候,人類文明倒退,全球很多地方會出現荒廢的現象。
  • 為什麼人人在罵資本主義?剝削勞動人民的真是資本主義嗎?
    在大多數人的心中,資本主義是極度可惡的。他們說它關乎貪婪,關乎對於金錢和權力的渴望。而它幫助富人,傷害窮人。這種說法是對的嗎?首先,自由市場不僅在經濟上更優越,它在道德上也比任何其他經濟組織更為優越。而不是什麼都不做卻依然能夠索取,這不是更有道德嗎?但是有很多人問,那麼大型企業呢?難道那些企業不是擁有太多控制我們生活的權利嗎?在自由市場不是這樣的,因為在自由市場,我們人民決定希望做我們生意的企業的命運。自由市場資本主義會懲罰一家無法滿足客戶,或沒有做到有效利用資源的企業。希望興旺起來的商業,不管其規模大小,都會受到用錢投票的人們的約束。
  • 中國封建朝代的滅亡原因就兩個:外患與內亂
    當然,很多朝代的滅亡有時候是外患和內亂同時而至,但細究起來還是外患或者內亂必有其一佔主要原因。朝代中主要因為外患滅亡的比較少,主要有:北宋和南宋,清朝。北宋自從960年建立開始,就處於北方遼國虎視眈眈的威脅之下,由於宋朝重文輕武,中央集權的政治體制,北宋的龐大軍隊並沒有帶來應有的強大軍力,反而成了臃腫的軍事組織,給宋朝造成嚴重的財政困難。
  • 大陽暢影125這部摩託車怎麼樣?各方面表現怎麼樣?你真的了解嗎
    比如這款大陽 暢影125,它是大陽 暢影125這部摩託車怎麼樣?各方面表現怎麼樣?你真的了解嗎。大陽 暢影125是大陽大力推向市場的「一枝花」,它擁有實力強悍的動力系統,讓騎士們有足夠信心超車的需求得到極大滿足。所以,獲得購車人的大力推薦。但人們的眼光愈發挑剔,騎士們對車的要求有了新的定義,LED、高科技配置等,沒有多項長處的產品必定慢慢地會被忽視。
  • 大陽街影125這款摩託車有什麼特點?操控表現好嗎?你真的了解嗎
    在琳琅滿目、花樣繁多的摩託車世界,摩託車對市場一定要深加理解方可成功,正如要分享的這款大陽 街影125,它是大陽 街影125這款摩託車有什麼特點?操控表現好嗎?你真的了解嗎。大陽 街影125被大陽打造成踏板車中的佼佼者,依賴強悍的提速性能,能夠很好地迎合人們對汽車動力看重程度越來越高的要求,所以,受到了廣泛的讚譽。
  • 霍金曾預言2032年人類滅亡?真的嗎?
    文 | 讀書君 霍金確實說過不少驚人的言論,但是要說這「2032年人類滅亡」的言論是霍金說的,霍金恐怕要跳出棺材板打人,因為這是「躺著也中槍」呀! 一直以來,關於到了xx年就出現什麼重大災難,又或者什麼地球滅亡的預言層出不窮。
  • 《侏羅紀世界2》獅子和恐龍兩強爭霸 第3部獅子會滅亡嗎?
    《侏羅紀世界2》中的遠古恐龍帶給了人們很多新鮮感,影片中的恐龍真的讓人喜愛又讓人害怕,影片結尾被小女孩釋放的恐龍們四處自由狂奔,可以說像是打開了一個潘多拉魔盒一樣。結果彩蛋中真的應驗了,遠古時期的冷血霸王們好像再次獲得了新生,開始在現代人類建造的城市中肆意破壞,顯得霸氣凜然。
  • 社會主義的房子和萬惡資本主義的牛奶,是一回事嗎?
    我們從小受到的教育不是說,萬惡的資本主義,才會為了控制牛奶價格,寧可把牛奶倒掉也不便宜賣嗎?  社會主義的房子,和萬惡資本主義的牛奶,是一回事嗎?  樓市調控層層加碼中,國內上演了多幕場面火爆的「搶房」大戲。  丹東這個靠近朝鮮的東北小城,在朝鮮宣布棄核之後即陷入樓市迷狂。短短一月,其房價漲幅普遍超過20%,一些樓盤暴漲近6成。
  • 全球變暖的危害及措施 全球變暖人類會滅亡嗎
    了解了具體內情的人們甚至擔心,全球變暖人類會滅亡嗎?若是再不實行強有力的控制措施去補救,人類滅亡只是時間問題。要知道網上有很多消息稱全球變暖接近臨界點,挽救地球的行動刻不容緩。 1、兩極冰川和永久凍土融化,若是全都融了會直接導致全球海平面上升,然後淹沒許多土地,那些地勢低的國家地區無一能倖免
  • 法國著名人類學家、經濟學家:資本主義體制深陷困境
    法國著名人類學家、經濟學家保羅·若裡翁認為  資本主義體制深陷困境  【法國《論壇報》 2011年12月22日文章】題:資本主義體制因其複雜性而陷於困境(記者埃裡克·貝納姆)  《論壇報》記者問:您是否認為資本主義已經真正到了崩潰邊緣?
  • 會議|對話儒家與韋伯:儒家倫理抑制了資本主義發展嗎?
    其中最具爭議、也最吸引國人關注的或許是馬克斯·韋伯那著名的疑問:在傳統中國的漫長歷史裡,這片土地為什麼沒有發展出近代西歐意義上的資本主義?韋伯斷言,除若干物質與結構性因素外,「儒教」是阻礙資本主義的萌芽重要的原因:它傾向於維護、肯定現世而缺乏變革現世的動力,使得以傳統主義為取向的中國文化難以萌發現代社會發展所必要的理性主義因素。
  • 假若人類滅亡,一億年後還會留下痕跡嗎?
    人類會滅亡嗎?說實話真的很不樂觀,這絕非危言聳聽!我這幾年頻繁出入藏區,看慣了雪山冰川,每一年,我都覺得冰川和雪山,在縮小!當年紅軍翻越過的夾金山,現在還有多少雪?對於一隻蝴蝶就煽動翅膀就可以引發風暴的地球來說,這樣大的改變不可怕嗎?可是誰又有辦法阻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