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主義社會的滅亡符合科學嗎

2020-08-04 老張觀世界o

一、科學原理

資本主義社會的滅亡可以肯定地說,不科學,不符合科學原理,甚至是反科學的。科學永遠預測不了美國的毀滅,只能預測美國永遠第一,即使出一些毛病,通過改革,迅速恢復健康肌體,然後一直世界第一,沒有國家可以戰勝美國,沒有國家可以取而代之。即使是如日中天的中國,GDP趕上了美國,人均GDP才1/6,要持平需要多少年?100年差不多。世界資源能源挖光了咋辦?開發新技術,新能源啊!核聚變裝置託馬克已經完成一定的技術突破,可燃冰的儲存也非常可觀。科學相信科學,科學相信技術,科學以外的方法當然不足採信。按照科學推理,資本主義社會萬萬歲!

資本主義社會的滅亡符合科學嗎
資本主義社會的滅亡符合科學嗎

蘇聯解體咋回事?競爭不過美國唄!這是科學回答。那麼,同時期的中國、朝鮮、越南、古巴等等國家比蘇聯弱小多了,怎麼沒有解體,科學家無言以對。

試想:是科學有問題,還是社會運動違背規律呢?這是不言自明的。

二、哲學語言

物極必反盛極必衰,說明了事物發展到了臨界點,即「極」的時候,必然滅亡。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制度發展到極點的標誌有兩個:

1、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達到了智能化自動化網絡化,人類已經具備從物質生產力中完全解脫,專門從事以科研為中心的精神生產。資本主義社會為了賺錢,還在把人類死死地禁錮在工作崗位上,天天念叨著,擴大就業,使科技的運用處於停滯狀態,因為,人要依靠就業吃飯啊!機器沒有投票權,只能默默讓位給人類。這是經濟靈魂——經濟學,已經落後於生產力的發展,阻礙了科技的快速發展。

資本主義社會的滅亡符合科學嗎

2、自然資源

為了賺錢,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拉上物質資源,拼命進行無限擴大再生產,自然界已經不堪負重,資源枯竭,環境惡化,再也不能支持全球進行無休止的無限擴大再生產了。必須根本轉變生產方式。

資本主義社會的滅亡符合科學嗎

3、生產的核心

人類通過政治、經濟、軍事進行生產,但,核心是看不見的精神產品——技術。政治、經濟、軍事只是物質外殼,其核心是技術的運動進化,適合技術發展了,就是好的制度,反之,制度有問題,不是好制度。美歐發達國家已經把技術推進到智能化自動化網絡化階段,更快科技發展的技術條件完全具備,應該脫離無限擴大再生產,直接進行科技生產。

落後的經濟學以及資本主義制度,為了既得利益,不會主動退出歷史舞臺。無奈,歷史轉折點的時候,只能自然界主動發威,通過天人合一摧毀資本主義的靈魂、價值觀,矯正社會發展的方向,使人類社會走向正確道路。至於殘酷手段——1700萬人確診新冠,68萬人喪命新冠,這是代價,這是反者道之動的表現形式,要不然,「反者」還是反者嗎?「反者」從來都不溫柔,從來都是送災難的形式推動萬物正確發展、矯正方向的。

資本主義社會的滅亡符合科學嗎

相關焦點

  • 資本主義社會的最高形態是什麼?滅亡還是真正的公平?
    資本主義的最高形態是什麼?有很多人認為資本主義的最高形態就是滅亡。我只能說這種人不僅連資本主義是什麼都不知道,就連馬克思主義是什麼他也不知道。網上最正確的答案不是我說的,但是我是認可的,那就是資本主義社會的最高形態就是社會主義社會,甚至是共產主義社會。
  • 資本主義必然滅亡 社會主義必然勝利
    伴隨這種低潮的,則是對於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歷史發展總趨勢,即「兩個必然」的質疑。不僅西方世界認為「歷史已經終結」,就是在我們黨內和社會上也長期存在一種悲觀情緒。那麼,「兩個必然」的結論是否還能成立,即科學社會主義是否還是科學?在這裡,我想就這一問題匯報一點思考的心得,請大家批評指正。
  • 資本主義真的會滅亡嗎?| 檢書125
    在1853年發表在報紙上的一篇文章裡,馬克思讚揚了英國在印度的統治方式,認為它喚醒了一個停滯的社會,「不管英國犯下何等罪行,但它成了歷史無意識的工具」,自此,在道德上對資本主義的矛盾心理一直困擾著馬克思主義者:一方面,資本主義是必須被推翻的邪惡力量;另一方面,它又是進步不可或缺的工具。黑格爾的辯證法是解決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矛盾心理的最佳智識工具。
  • 什麼是科學,什麼是社會科學,什麼是社會主義科學和資本主義科學
    同樣道理,科學的定義,社會科學的定義,以及社會主義科學的定義和資本主義科學的定義也應該更具包容性,才更能——放之四海而皆準。由此我們可以知道,社會主義社會的性質就是和諧社會,而資本主義社會的性質就是非和諧社會。所以,社會主義科學就是在一定時間,一定範圍和一定條件下有利於社會和諧發展的,並且是被人們充分認可的觀點。
  • 社會調查科學方法體系的創立
    在這本著作中,恩格斯初步闡釋了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並將其與社會科學調查方法相結合,構建起了一套以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以田野調查和文獻採集為主要研究方法的科學方法體系。馬克思主義社會調查方法不僅實現了對經典實證主義模型的超越,而且為社會科學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論範式。
  • 哲學家說瘟疫是美國滅亡的臨界點
    500萬確診嗎?科學家無法回答,正如地球的石油何時枯竭一樣,科學家不知道。上一次是600年前的歐洲黑死病,它使歐洲喪失1/3的人口,因為這個代價是改變歐洲的思維方式,力度小了,沒有作用,人類存在僥倖心理,力度大了,勢必造成歐洲人幾乎滅絕 ,要崛起必然花費更多時間,不符合宇宙的最優化目標。當然,為了最優化的實現,病菌傳播的範圍僅限於人類。黑死病發生在歐洲,預示著,歐洲將首先拋棄中世紀的思想觀念,人本代替神本,科學代替神學。
  • 什麼是資本主義,資本主義萬惡嗎?
    一、公司是資本主義的基石之一,它應該為利潤而生,為利潤而死;二、公司如純粹行善,也不再是公司,更可能是借行善之名剝奪股東和公眾利益,貪汙腐敗;三、公司尤其是大公司,在一個健全的法制體系下總會顧及自己的名聲,而鮮鋌而走險;至於個人,在現代化的社會中更難取信於人,哪怕他胸懷大志,舉止崇高
  • 《監視資本主義:智能陷阱》:科技科學如何滲透並掌控人類生活
    換言之,我們得檢視科技科學如何滲透人類真實生活當中,以及它的真相與真實性的存在。此外,在所謂的監控資本主義時代(the age of surveillance capitalism)之下,我們所要面臨的生存威脅挑戰為何?
  • 遊弋於資本主義溫水中的世界
    但其關於資本主義實質的概括是非常獨到的:「資本主義既非人、亦非機構,既非出於意願、亦非由於選擇。資本主義是一種通過生產方式在起作用的邏輯,一種盲目發展而又頑強積累的邏輯。」「這是一種取決於商品生產的邏輯,在這種邏輯中使用價值是必定返回到資本的剩餘價值的支柱。而且,價值必須以現金體現,商品必須出售,否則,積累就會停滯,危機就會接踵而至。」
  • 世界上有四個國家,從原始社會直接到資本主義社會,全是發達國家
    按照人類歷史發展的規律,世界各國的社會制度都從原始社會開始發展,後面依次是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然後封建社會是個分水嶺,要不發展成資本主義社會,要不發展成社會主義社會,最終都發展成共產主義社會。
  • 馬克斯·韋伯著作中的工業化與資本主義
    [圖源:Wikipedia] 在韋伯對工業資本主義的分析中,哲學的、社會歷史的和政治的動機在根本上被聯繫在一起了。他關於科學的內在價值自由或倫理中立性的理論,顯露出它自己實際上是試圖使科學「自由」接受由外面加諸於它的強制性評價。韋伯對理論這一功能的認識自他1895年在弗萊堡所作的就職演說後就已昭然若揭了。
  • 《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罪惡的資本主義真的那麼「罪惡」嗎
    我們在讚美資本主義經濟為社會生產力產生的極大推動作用,為我們的生活帶來進步和便利的同時,也不得不承認我們的國家和人民在歷史上也是資本主義擴張的直接受害者。正像馬克思所說:「資本來到世間,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骯髒的東西。」
  • 恩格斯對科學社會主義的貢獻
    在科學社會主義發展史上,恩格斯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恩格斯在使社會主義從空想變成科學的歷史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他與馬克思一起,為第一個世界性無產階級政黨起草綱領和宣言,為科學社會主義奠定政治基礎;他闡明了兩大基石論,使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有客觀的判斷標準。
  • 西方馬克思主義對資本主義的解密與批判性研究
    這個問題亦是西方馬克思主義沒有意識到的,需要我國馬克思主義學者對其進行深入研究,提出資本主義研究的中國話語範式。 自從馬克思主義誕生開始,對於資本主義的研究就成為其理論的核心內容,馬克思主義對資本主義批判的目的就是科學地揭示資本主義的本質、內在矛盾和發展趨勢,在此基礎上構建共產主義。
  • 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科學認識美國金融危機的本質和...
    商品內在二重性矛盾潛伏危機產生的可能性,資本主義私人佔有制度使危機爆發成為必然現實認識危機的成因和本質,應該學會運用馬克思揭示資本主義不可克服的內在矛盾及其歷史必然滅亡趨勢的科學方法,從資本主義經濟最基本的細胞――商品的二重性內在矛盾入手開始分析。馬克思從商品入手分析資本主義,是有科學道理的。
  • 恩格斯晚年對資本主義變化的認識及其時代意義
    三、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與科學辨清當代資本主義  19世紀末是資本主義內部相變和社會激蕩的「奇點」(46)。恩格斯通過洞察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新形式,辯證分析了資本主義自我揚棄和自我否定的運動規律,準確把握到資本主義的新變化及其實質。
  • 中國近代史: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黨中央和毛澤東科學地分析了我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特點,正確地把我國資本主義劃分為官僚資本和民族資本兩個不同的部分,並制定了不同的政策,對官僚資本採取無償沒收的政策,對民族資本則實行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對資本家採取「團結、教育、改造」的方針。我們黨之所以採取這一不同的政策方針,主要是從我國特殊的歷史條件出發的。
  • 「五種社會形態」是馬克思親述的理論嗎?|讀嘉
    其中質疑的重災區在於,馬克思明明在原文中講的是「亞細亞的」,但是後續的理解直接將此歸類為「原始社會」,這一文本對照上的差異令人不禁心生懷疑。馬克思原本語境中的「亞細亞生產方式」真的直接等於「原始社會」嗎?馬克思為什麼會提出「亞細亞生產方式」呢,他的真實意圖何在?
  • 瘋狂的世界:資本主義與精神疾病
    無處不在的神經衰弱體現資本主義與精神痛苦之緊密聯繫的最明顯例證之一,或許就是神經衰弱(Neurosis)的普遍存在。精神病學家、政治科學教授喬爾·科維爾(Joel Kovel)提出:「資本主義中的神經衰弱最令人震驚的一項特徵在於,它是無處不在的。」
  • 世界第一個資本主義國家,17世紀成為海洋霸主,如今仍是發達國家
    從世界歷史發展歷程來看,除了個別國家或地區,大部分國家都是先後經歷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而封建社會是個分水嶺,有些國家進入資本主義社會,有些進入社會主義社會,現在當今世界大部分國家都是資本主義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