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史: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2021-01-07 凌琳小說講解

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是一場偉大的社會主義革命運動。黨中央和毛澤東科學地分析了我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特點,正確地把我國資本主義劃分為官僚資本和民族資本兩個不同的部分,並制定了不同的政策,對官僚資本採取無償沒收的政策,對民族資本則實行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對資本家採取「團結、教育、改造」的方針。我們黨之所以採取這一不同的政策方針,主要是從我國特殊的歷史條件出發的。

第一,中國民族資產階級是具有兩面性的階級,在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時期,它有革命性的一面,又有妥協性的一面。在社會主義革命時期,它有剝削工人階級取得利潤的一面,又有擁護憲法、願意接受社會主義改造的一面;第二,我國經濟落後,需要儘可能地利用民族資本,以利於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第三,我國民族資本家具有一定的科學文化知識和技術專長,可以為社會主義服務。鑑於上述特點,黨中央和毛澤東把馬列主義普遍原理和中國革命實踐緊密結合起來,從我國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根本利益出發,對民族資本主義工商業,採取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通過國家資本主義形式,逐步將私人資本主義所有制,改造成為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1956年前,對國家資本主義企業實行「四馬分肥」(即國家所得稅,企業公積金,職工福利資金,股東股息紅利),

1956年全行業公私合營後,按照企業核定的私股,給以原有的高薪。對民族資產階級分子實行團結、教育、改造的政策逐步把他們改造成為自食其力的勞動者。上海是我國資本主義工商業最集中的城市。在國民經濟恢復時期,上海同全國一樣,在優先發展國營經濟的前提下,實行「公私兼顧,勞資兩利」政策,使有利於國計民生的資本主義工商業都能維持下來,並且有所發展,對國營經濟起了補充作用。經過三年的經濟恢復,雖然上海國營經濟和集體經濟的力量逐步壯大,但私營工商業仍是上海經濟結構中的主要部分。1952年,上海私營工業產值仍佔全市工業總產值的64.5%。從企業的規模看,當時全市的2.58萬個工業企業中,除82個大中型企業外,其餘都是小企業,其中10人以下的佔60%,規模較小,設備陳舊,技術落後。隨著國營經濟的日益壯大和國民經濟的有計劃的發展,這種落後的生產組織、生產設備和技術水平已很難適應社會主義工業化的要求。

另一方面,資本主義的生產無政府狀態同有計劃的經濟建設之間的矛盾,社會主義經濟同資本主義經濟之間的矛盾也日益顯著和尖銳起來,很多私營企業由於機器陳舊,產品規格不符合國家建設的要求,出現了產品積壓現象,有些甚至停工歇業。1954年第4季度,上海共有4571戶私營工業企業發生困難,受影響的職工達52250人。在商業方面,特別是上海的批發商,經常進行投機活動,牟取暴利,擾亂市場。為了保證有計劃經濟建設的順利進行,就必須進一步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否則將會對國民經濟起破壞作用,影響我國社會主義工業化的進程。會上海對私營工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過程,是從國家資本主義的初級形式向國家資本主義的高級形式逐步發展的。國家資本主義的初級形式主要是加工訂貨和統購包銷。在國民經濟恢復時期,上海的私營工業中就有很大一部分接受了國營商業部門的加工訂貨。到1952年,私營工業加工訂貨產值佔私營工業總產值的58.8%。

請點擊輸入圖

過渡時期總路線確定以後,上海市委根據黨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一方面讓他們繼續接受加工訂貨和經銷代銷,另一方面,又在此基礎上對之加強管理。1953年8月,市政府制定《上海市加工訂貨管理暫行辦法》從1954年3月開始,市工商行政機關和國營經濟部門先後對400餘家大廠實行派員駐廠監督,以保證加工訂貨任務的完成,並推動對私營工業的進一步改造。國家資本主義的初級形式,只是建立了社會主義經濟成分與資本主義經濟成分的外部聯繫,沒有改變資本主義企業的私有制性質,也沒有解決生產的社會性和資本主義私有制的矛盾,資本家與工人階級之間的剝削與被剝削的矛盾仍然存在,這些都繼續影響著國家有計劃經濟的發展,影響著工人群眾的積極性。

要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在當時的條件下,只有過渡到國家資本主義的高級形式,實現公私合營。公私合營是社會主義成分同資本主義成分在企業內部的合作,公方佔有相當股權,公方代表居於領導地位,公私雙方共同經營企業。1955年前,上海主要是實行單個企業的公私合營。到1954年底,全市已有244家公私合營工廠。從1955年起,上海開始進入全行業公私合營階段。這年4月,中央批轉了陳毅關於擴展公私合營工業採取個別合營與按業改造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的報告。5月起,上海開始醞釀按行業合營工作,到10月,全市有棉紡、毛紡、捲菸、造紙等8個輕紡行業實行了全行業的公私合營。重工業有船舶、軋鋼、電器、染料等13個行業按行業或按產品實行了全行業或行業中的部分企業中國共產黨在上海80年的公私合營。1955年,經過合併改組,上海公私合營工廠發展到375家,佔全市工業企業總數的1.6%,其產值佔全市工業總產值的30.2%。

1955年11月,中共中央召開對資改造工作會議,通過了《中央關於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問題的決議(草案)》,提出對資改造已進入實行全行業公私合營的新階段,要爭取1957年在一切主要行業實行全行業的公私合營。為了貫徹中央的指示精神,12月17日,上海召開市一屆三次人代會,動員工商界加快社會主義改造的步伐,提出在兩年內基本上完成私營工商業的改造任務。到1955年底,全市已有55個工業行業,17073家私營工廠申請公私合營,佔全市私營工廠總數的66%。在私營商業方面,有71個行業,2.9萬餘家企業申請公私合營,佔全市私營商業總戶數的49.4%。1956年1月10日,北京市在10天內對資本主義工商業全部實行全行業公私合營的消息傳到上海,引起強烈反響。1月14日上午,市委召開常委擴大會議,決定仿效北京做法(即先批准合營,後進行清產核資、人事安排等工作),在10天內完成社會主義改造。同日下午,市委召開工商界上層人士座談會,工商界各行各業代表紛紛要求加快速度。15日,市工商界舉行臨時代表會議,作出6天完成全市公私合營申請工作的決議。

1月20日,全市召開資本主義工商業公私合營大會市工商聯主任委員盛丕華代表上海全體工商業者向市領導遞交了要求公私合營的申請書,曹荻秋副市長代表市政府批准全市尚未合營的205個行業、106274戶資本主義工商業實行公私合營。《人民日報》為此發表社論,說「上海市的社會主義改造已獲得了全面勝利。人民的上海從此進入了社會主義社會。」

相關焦點

  • 社會主義改造理論
    ③主要經濟成分是三種:社會主義經濟、個體經濟和資本主義經濟。因為在五種經濟成中半社會主義性質的合作社經濟是個體經濟向社會主義集體經濟過渡的形式,國家資本主義經濟是私人資本主義經濟向社會主義國營經濟過渡的形式。 ④隨著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工人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逐步成為國內的主要矛盾。而解決這一矛盾,必然使中國社會實現向社會主義的轉變。
  • 政治關鍵詞·社會主義改造|中國何時進入社會主義社會?
    今天的政治關鍵詞是「社會主義改造」。中國何時進入社會主義社會?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誌著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了勝利,此時,我國還不是社會主義社會。1953年,中國共產黨正式提出過渡時期總路線,一方面推進社會主義工業化,另一方面逐步實現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中國進入了社會主義社會。
  • 社會主義改造完成
    新華社北京9月14日電題:社會主義改造完成1956年1月15日,北京各界20多萬人在天安門廣場舉行慶祝社會主義改造勝利聯歡大會。毛澤東和其他中央領導同志出席了大會。北京市市長彭真在會上宣布:我們的首都已經進入了社會主義社會。
  • 什麼是社會主義改造?
    什麼是社會主義改造?
  • 2017考研:政治考點之社會主義改造道路
    原標題:2017考研:政治考點之社會主義改造道路 都教授今天給同學們整理考研政治毛中特中的一個重要考點:社會主義改造道路。 一.農業、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根據馬克思列寧主義關於農業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原理,從我國農村實際出發,制定並實行了一整套適合中國特點的對農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方針、政策和辦法,開闢了一條適合我國情況的農業社會主義改造道路。
  • 論我國社會主義改造的必然性和歷史意義
    通過社會主義改造而確立起來的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此後中國在社會主義道路上取得的建設和改革的一系列偉大成就,已經充分說明了問題。關於1953到1956年我國進行的社會主義改造,有一種觀點認為其改早了甚至就沒有必要進行,質疑和詆毀我國社會主義改造的必要性和重大歷史意義。那麼,我國社會主義改造真的是改早了、沒有必要進行嗎?並不是這樣。
  • 2020年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03708衝刺模擬題(附答案詳解)2
    點擊查看:自考報名有疑問、不知道如何選擇主考院校及專業、自考當地政策不了解,點擊立即報考諮詢,點擊進行諮詢》》 為了能讓各位考生能更加高效率的備考,中國教育在線為大家提供了2020年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03708衝刺模擬題(附答案詳解),供大家參考。預祝大家順利通過考試。
  • 資本主義必然滅亡 社會主義必然勝利
    例如俄羅斯,在普京總統的領導下雖然經過近20年的努力,但直到現在,其國內生產總值才大致相當於中國的一個廣東省。面對如此不忍目睹的慘狀,回頭去看人們對於資本主義的企盼和憧憬,構成了一種多麼令人心酸的黑色幽默!  根子還是國際資本主義。國際資本主義為什麼要那樣不遺餘力地反對社會主義呢?問題非常簡單:不摧毀社會主義的防線,納入資本主義的體系,這些國家就不可能成為其新的擴張資本的工具。
  • 2020年自考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考前密押卷及答案8
    輕工業3.過渡時期總路線的主體是( )A.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B.對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C.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D.社會主義工業化4. 農業互助合作的原則是( )A.自願互利 B.典型示範 C.逐步推廣 D.國家幫助5. 中國***對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的辦法是( )A.
  • 高中歷史備考筆記(必修二)| 專題四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
    2、措施:沒收官僚資本和帝國主義在華企業,建立社會主義性質的國營經濟,合理調整工商業。 二、社會主義改造的完成 1 渡時期總路線: 1953年制定,主要內容是: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並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選。
  • 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精準預測
    中共十九大強調,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要義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9. 中共十九大明確指出,我國社會主義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10.1935年,中國共產黨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會議是瓦窯堡會議。
  • 2020年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03708衝刺模擬題(附答案詳解)3
    點擊查看:自考報名有疑問、不知道如何選擇主考院校及專業、自考當地政策不了解,點擊立即報考諮詢,點擊進行諮詢》》 為了能讓各位考生能更加高效率的備考,中國教育在線為大家提供了2020年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03708衝刺模擬題(附答案詳解),供大家參考。預祝大家順利通過考試。
  • 2021年中考歷史知識點: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時期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歷史知識點: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時期,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㈠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制定的,憲法規定我國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社會主義道路,一切權力屬於人民。這是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也是我國有史以來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憲法。
  • 2019年4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選擇模擬題及答案一
    2019年4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單選及多選模擬題及答案 第一部分 2019年4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選擇題(共50分)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將其符號填寫在題幹後的括號內
  • 中國近代史的開端,第一次鴉片戰爭,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使得我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而這場戰爭也成為了中國近代史的開端。英、法、美各國的資本主義卻在迅速發展。甚至在18世紀60年代,英國爆發了一次轟轟烈烈的工業革命,大機器工業代替了傳統手工業。因為英國工業的快速發展,工業產量急劇上升,因此英國一直走在努力尋找新的資源及產品生存空間。
  • 什麼是科學,什麼是社會科學,什麼是社會主義科學和資本主義科學
    同樣道理,科學的定義,社會科學的定義,以及社會主義科學的定義和資本主義科學的定義也應該更具包容性,才更能——放之四海而皆準。由此我們可以知道,社會主義社會的性質就是和諧社會,而資本主義社會的性質就是非和諧社會。所以,社會主義科學就是在一定時間,一定範圍和一定條件下有利於社會和諧發展的,並且是被人們充分認可的觀點。
  • 徐匯70個瞬間|徐匯區社會主義改造完成
    徐匯70個瞬間|徐匯區社會主義改造完成 2019-09-13 17: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考研政治:中國近代史綱要大事年表
    2020考研複習進行中,下面整理考研政治——中國近代史綱要大事年表,希望能幫助考研學子更好的複習,一起來看下吧!  1. 1840年,英國發動第一次鴉片戰爭,中國戰敗。  2. 1841年5月,廣州三元裡農民起義,中國近代史上中國第一次大規模的反侵略武裝鬥爭。  3. 1842年,中英《南京條約》,割香港島給英國。
  • 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正確道路是什麼?
    二是創造性地開闢了一條適合中國特點的社會主義改造道路。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又面臨著如何實現由新民主主義革命向社會主義革命轉變的問題。1953年6月,毛澤東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正式提出了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同年12月形成了關於總路線的完整表述:「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這是一個過渡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