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腫瘤防治研究辦公室發布《北京市癌症數據播報》。據最新統計,北京市癌症新發病例4.13萬人,平均每天新增113人,發病率為315.80/10萬,癌症發病持續增長。
報告同時指出,自2007年起,癌症一直居北京市居民死因首位,平均每死亡4人中,就有1人死於癌症。記者了解到,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見的慢性病也可能會發展成癌症。專家詳解,哪些常見病需要特別關注、及時檢查,避免小病變大病。
肝炎高危人群防中招
北京市腫瘤防治研究辦公室副主任王寧告訴記者,我國是B肝的大國,肝炎病毒對人體造成損傷,其轉化成慢性肝炎之後,可能會對肝細胞有一個慢性的損傷,時間一久就會發展成惡性腫瘤。根據監測數據來看也顯示,很多肝癌患者之前都是有肝炎病史的。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肝癌診療中心主任朱繼業也表示,肝癌在中國最常見的就是肝炎病毒的感染,百分之七點多的病人攜帶有B型肝炎病毒,也就是說約9800萬人左右。
肝炎有甲乙丙丁戊,B肝、C肝這兩種肝炎是造成肝癌的主要原因,另外的三種一般不會造成肝癌。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我們國家有2200萬人攜帶有C型肝炎病毒,肝炎高危人群需要定期到醫院檢查。
肝硬化「酒文化」存隱憂
王寧副主任透露,我國還有一個跟別的國家不太一樣的地方就是,我國是白酒的大國,很多人因為飲酒過量造成肝硬化,慢性的肝硬化時間久了也會轉化成肝癌,因此建議35歲之後的人群每年做一次比較全面的體檢。
朱繼業主任也表示,喝酒容易導致肝硬化,同時所有原因導致的肝硬化都可能發展成為肝癌,比如說藥物性的肝損傷會造成肝硬化,比如說黃麴黴毒素可以導致肝癌。
有數據統計,目前有1100多種化學和生物藥品(除去中藥)對身體有損害。朱繼業主任表示,在肝癌患者中有80%的人都有肝硬化背景。約90%的人都有B肝和C肝背景。
肺結核職業損傷要關注
王寧副主任告訴記者,很多肺結核患者如果不進行規範治療,轉化成慢性的肺結核之後,也會發生癌變變成肺癌。
她還表示,還有職業損傷,比如像煤礦工人、有粉塵的工廠工人很多都得了塵肺病,那麼塵肺100%的都會轉化為肺癌,沒有轉化成肺癌的都是因為肺部衰竭、慢性呼吸阻塞等疾病提前去世。如果治療比較穩定,100%都會發展成肺癌。因此職業損傷應該關注。
咽炎鑑別難要定期查
李京兢博士還告訴記者,我們喉部腫瘤早期的症狀就和我們咽炎的症狀基本沒有差別,就是有點乾咳,甚至有的時候帶點血。有的時候喉咽反流,又可以叫做胃食管反流引起的咽喉炎,這種炎症的刺激反覆出現會導致喉癌。
所以總的來說,耳鼻喉方面都是一些很常見的炎症,長期的炎症有可能會轉化成癌症,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講很難去鑑別,即使是大夫來講也不能從症狀上去鑑別。所以建議大家有任何的不舒服還需要去醫院做定期的檢查,有一些跡象就需要立刻到醫院就診。如果大夫排除患癌症的可能那就可以不用擔心。
幽門螺旋桿菌老胃病不能拖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胃腸外科副主任醫師沈凱稱,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對胃癌的發生有促進的作用。這種細菌在體內會導致慢性疾病、胃潰瘍。因此有老胃病的患者就需要定期到醫院進行檢查。
如果是幽門螺旋桿菌的話,進行規範的治療,很快就能夠轉成陰性,不會對胃部造成損傷。很多患者是因為之前不知道,耽誤了病情,幾十年的老胃病就發展成了胃癌。
此外,沈凱副主任醫師還表示,在遺傳方面的,具有胃腸道惡性腫瘤家族史的需要提前進行篩查。此外,以往做過胃部手術的患者、胃切除手術的患者一般在術後15年到20年比較容易發生惡性腫瘤,這類病人建議術後10年到15年就要提前篩查。
結腸炎潰瘍、息肉別輕視
結腸癌還是跟飲食相關的,結腸癌的發生是一個高脂肪高熱量低纖維的飲食造成的。
沈凱副主任醫師表示,在我國,結直腸癌的發病率逐年發生。結腸炎、潰瘍這種慢性的炎症容易發展成惡性的腫瘤。另外,結腸息肉也比較容易發生癌變。沈凱表示,有一部分人比較愛長息肉,這在緩慢的發展過程中慢慢就會惡變,對於這種病人要進行檢查、進行治療。此外,如果有胃腸道惡性腫瘤家族史的應該儘早進行檢查。
王寧副主任和沈凱副主任醫師都表示,結直腸息肉也比較容易癌變。
沈凱稱,還有一種就是息肉病,一些具有家族遺傳性腸道疾病,比如遺傳性非息肉病性結直腸癌(HNPCC),這種疾病不僅結直腸癌的發生率會高,其他胃癌、胰腺癌,泌尿系統癌症、膀胱癌、婦科的子宮內膜癌等癌症的發生率都會非常高。此外,還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
這種病是一種常見染色體顯性遺傳性疾病。主要病理變化是大腸內廣泛出現數十到數百個大小不一的息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如不予治療,將不可避免地出現癌變,且可表現為同時多原發性腸癌。
人乳頭瘤病毒女性體檢需注意
王寧副主任告訴記者,人乳頭瘤病毒(HPV)是導致宮頸癌發生的一個比較主要的因素。如果發現,需要到醫院進行及時治療。
中耳炎不犯病卻在發展
北京大學耳鼻喉科李京兢博士告訴記者,很多人從小都有中耳炎,反覆流膿也不當回事,有時候犯病有時候不犯病。
其實這種膿性炎症反覆刺激容易發生中耳癌。而且中耳癌早期也感覺不出來有特別症狀,也就是流膿,出點血,但是當它出現疼痛變化的時候,它就已經侵犯到神經了。
鼻竇炎膿鼻涕有警示
好多人患鼻竇炎反覆流膿,就覺得是鼻竇炎也沒有當回事。殊不知,長期的炎症刺激會導致鼻竇的癌變。
李京兢博士告訴記者,與中耳癌一樣,即使是發生鼻竇癌了,早期的症狀也可能就是膿鼻涕,等到發生疼痛出血,病變可能就已經比較嚴重了。
文/記者武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