療效超好的癌症患者--發現新藥靶標的源泉

2021-02-28 廖博士國際新藥快訊

Conley et al show that such an initiative is indeed feasible, at least in terms of gathering appropriate clinical data and tissue samples from more than 100 eligible cases. As noted, whole-exome sequencing and other molecular studies have been performed on these samples, the results of which will be reported elsewhere. However, recent advances in genomic analyses of tumors suggest such an approach may prove successful. For example, combined tumor and germline multigene DNA sequencing has found an unexpectantly high number of mutations in BRCA1, BRCA2, and other homologous-recombination genes in prostate and pancreatic cancers, leading to demonstrated activity of agents targeting these DNA repair pathways, such as platinums and PARP-inhibitors. High levels of 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 known to confer sensitivity to PD-1 inhibitors in Lynch syndrome-associated colon and endometrial cancers, also occur in a small subset of most other cancers and predict for immunotherapy responses. These examples and many case reports suggest that the reverse process, discovering rare genetic predictors to cancer therapies through analyses of exceptional responders, may be feasible.

Conley等人表明,這樣的倡議確實是可行的,至少在從符合條件的100多個患者中收集適當的臨床數據和組織樣本方面是可行的。如上所述,已經對這些樣本進行全外顯子組測序和其他分子機制研究,其結果將在別處報導。然而,腫瘤基因組分析的最新進展表明,這種方法可能是有效的。例如,結合腫瘤和生殖系多基因DNA測序,在前列腺癌和胰腺癌中發現BRCA1、BRCA2和其他同源重組基因存在大量突變,從而證明靶向DNA修復途徑的藥物的活性,如鉑和PARP抑制劑。高水平微衛星不穩定現象,在與Lynch症候群相關的結腸癌和子宮內膜癌中使人增加對PD-1抑制劑敏感性,也出現在大多數其他癌症的一小部分患者中,並可藉此預測免疫治療效果。這些例子和許多病例報告表明,通過對療效超好的患者的分析發現癌症治療中罕見的癌基因預測因子的反向過程可能是可行的。

A recent perspective on exceptional responders contains a number of recommendations that may enhance future studies with similar objectives. Among them, and as noted in this article, is a comparison of the data from such responders with those from individuals with poor outcomes undergoing the same treatment.

關於療效超好的患者的最新觀點包含了一些建議,這些建議可能會對具有類似靶向分子進行深入的研究。正如本文所指出的,其中一項建議是將這些療效超好患者的數據與接受相同治療預後差的個體的數據進行比較。

Given the tremendous complexity of factors involved in tumor responses, among which are epigenetic, immunological, and host factors, it will take truly large-scale efforts to more broadly define additional characteristics contributing to exceptional responses. Ultimately, prospective studies of tumors from exceptional responders, particularly to novel, genomically targeted agents, may provide a powerful approach to cancer treatment discoveries.

鑑於腫瘤機制涉及的因素極其複雜,其中包括表觀遺傳因素、免疫學因素和宿主因素,要更廣泛地定義引起療效超好的其他因素,還需要大量的努力。最終,對療效超好的患者,尤其是接受新型的基因組靶向藥物的患者,進行腫瘤組織的前瞻性研究,可能為研究癌症的治療提供強有力的方法。

References

Iyer G, et al. Genome sequencing identifies a basis for everolimus sensitivity. Science. 2012;338 (6104):221

Milowsky MI, et al. . Phase II study of everolimus in metastatic urothelial cancer

. BJU Int . 2013;112(4):462–470

Conley BA, et al. . Exceptional responders initiative: A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pilot study. JNCI. 2021;113(1):27–37

Golan T, et al. . Maintenance olaparib for germline BRCA-mutated metastatic pancreatic cancer. N Engl J Med. 2019;381(4):317–327

Mateo J, et al. Olaparib in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 with DNA repair gene aberrations (TOPARP-B): a multicentre, open-label, randomised, phase 2 trial. Lancet Oncol. 2020;21(1):162–174

James M Ford, MD, Beverly S Mitchell, MD, One Step Further Toward Defining the Exceptional Cancer Responder, JNCI: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Volume 113, Issue 1, January 2021, Pages 3–4

相關焦點

  • Nat.Medicine:科學家發現治療精神分裂症的新藥
    生物谷報導:一項臨床試驗發現,一種以穀氨酸調控的神經傳遞素為靶標的新藥能有效地治療精神分裂症,新成果發表在9月號的《自然—醫學》期刊上。如今,Sandeep Patil和同事報告:一種特別的穀氨酸受體亞型mGlu2/3是一種選擇性激動素,它對精神分裂症患者有安定作用。
  • 目前肝癌治療手術為主,早期療效好,新藥研發可有效延長患者壽命
    而隨著疾病的發展,很多癌症晚期患者都需要採用肝移植手術進行治療,這樣可以極大程度地保留肝臟的部分功能。同時根據相關調查研究,雖然肝移植手術將肝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大幅度提升,但是有50%以上的患者仍然存在癌症復發等相應問題,其中肺部和移植入的肝臟發生癌症復發的情況是較為嚴重的。
  • 雷說新藥專欄|下一代癌症靶向藥物的縱覽與展望
    通過研究發現癌症分子病理過程的關鍵調控分子,然後在藥物或其載體中包含與這些靶標(target)特異性結合的配體結構,使藥物能夠精確地與靶標發生作用,從而殺傷或抑制癌細胞,這就是癌症相對於癌症傳統三大療法,靶向藥物具有針對性強、副作用小的優勢,符合「精準醫療」的理念,已經成為癌症治療的主流方法。2017年FDA批准的14種抗癌新藥全部屬於靶向藥物。
  • Nature:利用體內CRISPR-Cas9篩選技術發現新的藥物靶標來增強癌症...
    他們利用這種方法揭示出新的藥物靶標,從而可能潛在地改進PD-1檢查點抑制劑(一類新的有前景的癌症免疫療法)的療效。相關研究結果於2017年7月19日在線發表在Natur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In vivo CRISPR screening identifies Ptpn2 as a cancer immunotherapy target」。論文通信作者為小兒科腫瘤學家W.
  • 科學家開發出新方法篩選新的癌症藥物靶標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達納-法伯癌症研究所和波士頓兒童醫院癌症與血液疾病中心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的篩查方法,即利用CRISPR-Cas9基因組編輯技術在小鼠體內測試上千個腫瘤基因的功能。他們利用這種方法揭示出新的藥物靶標,從而可能潛在地改進PD-1檢查點抑制劑(一類新的有前景的癌症免疫療法)的療效。
  • 創新藥為癌症患者帶來新希望,患者生存率顯著提高
    近日,美國藥品研究與製造商協會(PhRMA)發布了2020年抗癌藥研發報告,通過統計美國發病率較高的九種抗癌新藥研發情況,展現了抗癌新藥研發過程中面臨的困難與巨大挑戰。癌症已成為美國第二大人口死亡原因,隨著老齡化程度逐步加深,每年癌症確診和死亡人數持續上升。據統計,40%的美國男性和39%的美國女性將在一生中被確診癌症,20%的全美死亡病例由癌症導致。
  • 科學家鑑定出對抗特殊靶標的T細胞
    如今,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現在已經設計出一種方法,以鑑定具有特定靶標的T細胞,通過高通量單細胞RNA測序,作者能夠確定某一細胞在給定時間的基因表達情況,進而揭示T細胞的獨特功能。在這項新研究中,研究人員使用該技術鑑定了產生花生過敏患者中特別的炎性T細胞。
  • 2020版國家醫保目錄公布 14款抗癌新藥預計明年為患者節省30億元
    14種抗癌新藥預計2021年可為癌症患者節省30餘億元經過本次目錄調整,119種藥品被調入目錄,29種藥品被調出目錄,最終目錄內共計2800種藥品,其中西藥1426種,中成藥1374種。目錄內中藥飲片未作調整,仍為892種。
  • 獲諾獎的癌症免疫療法在頒發前就已造福長沙患者
    原標題:斬獲諾獎的癌症免疫療法,在頒發前就已造福長沙患者 △腫瘤免疫治療新藥納武利尤單抗注射液(商品名:歐狄沃)。他們通過抑制免疫負調節機制,發現了一種新的癌症治療方法。 你或許會覺得,實驗研究與臨床應用還隔十萬八千裡。但實際上,基於他們的研究,一種被稱為 " 免疫檢查點治療 "(以下簡稱免疫療法)的療法已經應用於臨床治療,並從根本上改變了一些特定晚期癌症患者的治療結果。而這種療法的部分新藥近兩月已在國內上市,長沙已有患者用上了新藥。
  • 首次發現針對靶標的miRNA降解的蛋白質
    儘管與AGO的結合通常可保護miRNA免受核酸酶的影響,但與某些非常規靶RNA的廣泛配對可觸發miRNA降解。  2020年11月12日,David P.Bartel團隊在Science在線發表題為「The ZSWIM8 ubiquitin ligase mediates target-directed microRNA degradation」的研究論文,該研究發現針對靶標的miRNA降解(TDMD)需要ZSWIM8 Cullin-RING E3泛素連接酶。
  • 溶酶體相關新型靶標的藥物發現
    過去發現編碼溶酶體蛋白的基因缺陷會導致溶酶體貯積病(LSDs),並且已成功開發出相應的酶替代療法(ERT)。越來越多的證據還表明溶酶體功能障礙在更常見的疾病中起作用,包括炎性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神經退行性疾病,癌症和代謝性疾病。但是,迄今為止,用小分子和肽類藥物直接靶向溶酶體的研究卻較少被關注。
  • 科學家發現了胰腺癌的新藥物靶標——PPP1R1B蛋白
    但是對於「癌中之王」胰腺癌的治療進展卻一直停滯不前,五年生存率只有5%至10%,,這與胰腺癌的早期診斷難度高,發現即晚期有很大的關係。近日,發表在《胃腸病學》雜誌上的研究有了新突破,研究人員發現了胰腺癌的新藥物靶標。
  • 諾獎頒發前已造福長沙患者 腫瘤免疫治療新藥已用於臨床
    諾獎頒發前已造福長沙患者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腫瘤免疫治療新藥已用於臨床 他們通過抑制免疫負調節機制,發現了一種新的癌症治療方法。 你或許會覺得,實驗研究與臨床應用還隔十萬八千裡。但實際上,基於他們的研究,一種被稱為「免疫檢查點治療」(以下簡稱免疫療法)的療法已經應用於臨床治療,並從根本上改變了一些特定晚期癌症患者的治療結果。而這種療法的部分新藥近兩月已在國內上市,長沙已有患者用上了新藥。
  • 靶向癌症幹細胞臨床新藥獲美國FDA突破性療法認定
    今天,生物製藥公司Stemline Therapeutics宣布,美國FDA已授予其臨床新藥 SL-401 突破性療法認定。該新型藥物可靶向白介素-3受體(interleukin-3 receptor ,CD123),用於治療急漿細胞樣樹突狀細胞腫瘤(blastic plasmacytoid dendritic cell neoplasm,BPDCN)。
  • 癌症研究藍圖:精準醫學的關鍵差距與機遇
    與所有癌症相關的研究最多的靶點之一是Ras癌蛋白,在大約三分之一的癌症中可以發現RAS的激活突變,因此RAS抑制劑在許多治療方案中具有廣泛的用途。Ras在關鍵信號轉導途徑中起著二元開關的作用,結合GTP進行酶水解和信號傳遞。
  • 胃腸道間質瘤(GIST)靶向新藥!
    GIST 起源於胃腸道壁細胞,大多數患者的診斷年齡在 50 至 80 歲之間,診斷通常是由胃腸道出血,手術或影像學中的偶然發現以及在極少數情況下腫瘤破裂或胃腸道梗阻引起的。 近日,Blueprint Medicines(是一家專注於基因定義的癌症癌症、罕見疾病和癌症免疫治療的精準醫療公司)公司宣布,歐洲藥品管理局(EMA)人用醫藥產品委員會(CHMP)已發布一份積極審查意見,建議有條件批准靶向抗癌藥avapritinib,作為一種單藥療法,用於治療攜帶血小板衍生生長因子受體α(PDGFRA)基因D842V突變的不可切除性或轉移性胃腸道間質瘤(GIST)成人患者
  • 晚期乳腺癌患者,未來之路如何走?
    ◎ 晚期乳腺癌抗HER2合理分層管理近年來,新藥的蓬勃發展我們有目共睹,尤其在HER2陽性乳腺癌治療上,一個個抗HER2新藥層出不窮。三陰性乳腺癌是目前治療手段較少的一類癌症,並且由於三陰性乳腺癌異質性很強,目前國內外的分型也有非常多的版本,屬於分類裡面的「垃圾桶」。因此三陰性乳腺癌的患者需要採用經過優化、個體化、以患者為中心的治療方法。現有研究中顯示,有21個基因的變異與三陰性的復發轉移風險顯著相關,這對於早期乳腺癌的治療有積極的指導意義。
  • 多重難治骨髓瘤新藥!Karyopharm首創XPO1抑制劑selinexor遭遇安全...
    2019年02月27日/生物谷BIOON/--Karyopharm Therapeutics是一家臨床階段的製藥公司,專注於發現和開發針對核轉運及相關靶標的首創新型療法,用於治療癌症及其他重大疾病。
  • 非小細胞肺癌迎來KRAS靶向新藥!
    近日在國際肺癌會議AACR-IASLC上,KRAS難治靶點又報導了新藥RMC-4630的臨床研究數據。這是繼去年AMG510及MRTX849兩藥問世後,成為第三個備受矚目的KRAS藥物。
  • ...tinib:全球首個MET抑制劑,治療MET外顯子14跳躍突變患者療效強勁!
    tepotinib化學結構式(圖片來源:chemicalbook.com)在NSCLC患者中,約3-4%發生剪接位點突變,導致致癌驅動基因MET第14號外顯子出現轉錄丟失。VISION研究評估了tepotinib在該類患者群體中的療效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