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石頭到青銅,青銅到鐵

2021-01-10 遺落滿地回憶

人類文明發展到現在,工具和器械一直都伴隨著各個時期的人,從遠古時期到現代,大致經歷了從石器時代到青銅時代再到鐵器時代,這三個時期對人類文明的的發展和進步有著重大性的意義。

在超過約200萬年的時間裡,人類一直以靠著現成的原料來製造他們所使用的工具,例如石頭.骨頭.以及木頭。由於石質工具體現出他在歷史上的重要性,所以考古學家將這一時期命名為石器時代,也分為舊.中.新石器時代。

在大約公元前3300年到公元前3000年,近東.東南歐地區以及中國分別進入了青銅器時代。接著金屬製造術向西以及西北穿過歐洲進入英國。青銅是一種合金,是由銅和另一種金屬錫混合而成。這樣製造出來的工具比石頭的硬度更大。

鐵器最早使用的時間應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200年,鐵器之所以可以取代青銅,一部分原因是鐵礦石的分布要比銅和錫的分布更廣泛,還有一個原因是鐵器的生產成本很低,到後期,在煉鐵的同時加入碳使得製造出來的工具更加堅硬。這也就是鋼

人類文明的長河在不斷地流淌,我們只是這漫長的時光長河中一粒細小的沙子,無論哪一代人都應該感謝人類祖先的智慧。

相關焦點

  • 青銅和鐵的出生史,新材料帶來的戰爭技術碾壓
    今天狗子就和大家來聊聊青銅和鐵這兩種重要武器材料的事兒。 話說純銅,也就是紅銅使用很早,在中東甚至發現過公元前9000年的產品。畢竟石器時代的人類在挑選和製作石器的時候很容易發現具有一定韌性的銅礦,而且易於打制。而隨後人們更發現加熱銅可以獲得更好的延展性,更易於塑性。隨著炭窯的發明,人們也逐漸能將爐溫甚至1000多度,能夠將礦石中的銅融化,更易於塑造。
  • 元素、礦物集合體----青銅石系列
            了不起的元素、礦物集合體---青銅石,它開啟人類的智慧,它仿佛將我們引入到史前!仿佛穿越了時光隧道,初始探秘奧妙重現,默默無聞的講述宇宙的誕生,生命的起源!
  • 鋼鐵劍取代青銅劍,一場「材料革命」與「技術革命」的並軌
    說起冷兵器的發展史,無非就三個階段,石器時代、青銅時代、鐵器時代。石器時代到青銅時代的躍進還好說,很有可能就是古代人在燒火做飯的時候,突然發現用來搭灶臺的「石頭」熔化了。然後在冷卻後就產生了一坨堅硬的「未知物體」,而且還閃閃發亮十分好看,所以古人便專門找尋這種「石頭」用來熔化,繼而製造成兵器或者物件的發展歷程也就順理成章。
  • 中國古代高硬度的青銅
    在中國、康沃爾等地方,同一個礦脈中往往含有銅礦石和錫礦石;在匈牙利,銅礦石和銻礦石混合在一起;因此,與其說是古人的手藝高超,不如說是大自然為他們提供了便利,讓他們煉製出硬度比較高的青銅。青銅是銅和錫的合金,硬度比銅大,而且銅和錫的混合物容易熔化、容易還原。
  • 鋁青銅的典型應用
    美國海軍選擇鋁青銅用於潛水艇的魚雷發射系統。4. 鋁青銅焊絲不僅廣泛用於多種用途的新部件焊接,而且也用於青銅和鋼件的修復再製造。5.美國陸軍工程師聯合會指定鋁青銅用於製作密西西比河大壩上抬起巨大防洪閘門所使用的粗鏈條。椐施耐德介紹說:這是鋁青銅使用壽命長的一個應用實例。
  • 青銅為什麼可以取代紅銅,從而開啟青銅時代?
    青銅文化 那麼,青銅與紅銅有何區別?青銅為什麼可以取代紅銅,從而開啟青銅時代? 一、青銅與紅銅有何區別? 青銅原指銅錫合金,後來,除了黃銅、白銅以外的銅合金都稱為青銅,並常在青銅名字前冠以第一主要添加元素的名。青銅又可分為錫青銅和特殊青銅(即無錫青銅)兩類。由錫為主加元素的銅錫合金,也稱為錫青銅。特殊青銅,是指加入其它元素以取代錫,或為無錫青銅,多少特殊青銅都比錫青銅具有更高的機性、耐磨性與腐蝕性,常用的有鋁青銅、鉛青銅等。
  • 木星,土星發現了傳說中的青銅時代的結構
    這個位於什羅普郡西南部的圓圈由大量的石頭組成,其中許多現在已經掉落或失蹤。其中一些小到10英寸高,而另一些則超過6英尺。據信,可能有大約30塊石頭組成了米切爾的褶皺,但確切的數字不得而知一天晚上,一個女巫把牛擠進篩子裡,牛才意識到女巫在幹什麼。傳說女巫被變成了一塊石頭,而這個圓是為了抓住女巫而建的。青銅時代持續在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1200年之間,它的秘密仍在繼續被揭露。2017年,考古學家在威爾斯安格爾西島的一處祭祀場所發現了一座青銅時代的墓地。
  • 鈹青銅是什麼材質
    我的煤炭網>新聞>礦山設備>鈹青銅是什麼材質 鈹青銅是什麼材質   礦山設備 發布日期:2020-06-27 08:30:51 新聞歸檔 鈹青銅是什麼材質 產品介紹黃銅是由銅和鋅所組成的合金
  • 中國古代青銅發展史
    大概在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1000年,在全世界出現了幾個青銅文明的中心,中國是其中之一。所謂青銅是指銅加上錫或者鉛等等金屬的一種合金。青銅器的製作方法:一種是鍛打法。因為金屬它有延展性,在它將要冷卻還沒有冷卻的時候,可以用錘等工具去鍛打它,塑造人們想要的造型。
  • 浙江省C63000鋁青銅美標標準
    浙江省C63000鋁青銅美標標準CuAl9Fe4Ni4Mn2鋁鎳青銅產品展示化學成分:CuAl9Fe4Ni4Mn2鋁青銅是常見的鋁青銅,被用於許多重型,高負荷和高磨損位置。
  • 碾壓世界的秦代「青銅神兵」真的存在嗎
    而嚴文明先生則認為此物可能與當地礦產資源條件有關,不是有意製造的錫青銅合金(《論中國的銅石並用時代》)。事實上,比這還晚的被認為是夏代晚期遺址的二里頭文化大多數器物都是石器,不要說青銅,連銅都不多《二里頭遺址與二里頭文化研究》。晚出發的意味著之後要追上別人並不容易,那麼到了戰國和秦朝,那支令許多現代人嚮往的大秦虎狼之師手中的武器是什麼檔次的呢?
  • 銅合金——青銅的知識簡介
    青銅在我國的應用最早,距今4500~4000年,我國就已經開始大量使用青銅製作用具了。主要青銅器有:青銅食器、酒器、水器、樂器、兵器、車馬器、農器與工具、貨幣、璽印與符節、度量衡器、銅鏡、雜器十二大類,其下又可細分為若干小類。其中食器、酒器、水器、樂器、兵器,這五類是最主要的、最基本的。
  • 青銅與鑄銅雕塑
    無論是城市景觀雕塑還是室內架上雕塑,我們都能夠常見鑄銅雕塑材質,但實際上鑄銅雕塑也分為青銅、黃銅、白銅等等。青銅是金屬冶鑄史上最早的合金,在純銅(紫銅)中加入錫或鉛的合金,有特殊重要性和歷史意義,與純銅(紫銅)相比,青銅強度高且熔點低(25%的錫冶煉青銅,熔點就會降低到800℃。純銅(紫銅)的熔點為1083℃)。
  • ZCuAl10Fe3Mn2鑄造鋁青銅
    ZCuAl10Fe3Mn2鑄造鋁青銅材料名稱:ZCuAl10Fe3Mn2鑄造銅合金(10-3-2鋁青銅,砂型)牌號:ZCuAl10Fe3Mn2標準:GB/T 1176-1987特性及適用範圍:ZCuAl10Fe3Mn2(10
  • 鎢青銅鐵電體的束腰電滯回線與場致相變
    而反鐵電體中因相鄰離子聯線上的偶極子呈反平行排列,宏觀極化為零,在電場作用下發生場致反鐵電態到鐵電態的轉變,表現出雙電滯回線。雙電滯回線還存在於一級鐵電相變的居裡溫度以上很窄的溫度範圍。此時鐵電相為亞穩相,場致順電相到鐵電相的轉變是出現雙電滯回線的原因。此外,常常還可觀察到一種束腰電滯回線(「pinched」 P-E hysteresis loop)。
  • 由青銅走向冶鐵之路,古代中國的驕傲
    使用青銅器,是人類文化發展進步的一個重要階段,從中國古文明起源的商周,到春秋爭霸的戰國,湧現出重達875公斤的司母戊方鼎、精美的曾侯乙尊盤和大型的隨縣編鐘群,以至大量的禮器、日用器、車馬器、兵器、生產工具等,這些在我們現在看來都是非常精美的名器,皆是當時良好的青銅鑄造技術所造就的。
  • 漢代用不起鐵製兵器,只能用青銅?居延漢簡:當鐵劍是手機就懂了
    而越國作為春秋最後一個霸主,卻沒有成為戰國七雄,有人就推測鐵器的推廣使得青銅武器逐漸沒落,相對於中原諸侯國的鐵器,吳越的青銅劍失去了優勢。當然,這個觀點有人反對,因為早期冶鐵成本很高。因為鐵的熔點高達1535攝氏度,而銅的熔點只有1083攝氏度。所以,當時以冶煉青銅為標準的爐溫達不到冶鐵。
  • 闢謠:巴拿馬捲尾猴已經進入石器時代,它們很可能進入青銅時代?
    簡單的說,就是它們要決定是否學習某一種行為,取決於能否給它們帶來「收益」,比如用石頭開堅果,這種行為大都是由經驗豐富的老捲尾猴學習到的,然後會在猴群中迅速的傳播。於是,它先用火石將大的石頭打碎,然後取了一塊比較帶有尖的碎石去戳破塑料膜,但是由於塑料膜較厚再加上碎石的尖也不夠鋒利,並沒有被打開。之後,它又從碎石中找到了一塊更尖利的碎石,這次它成功了。當它打開塑料膜發現,手還是伸不進時,它拿起了旁邊帶樹葉的樹枝,把多餘的樹葉扯掉,然後用樹枝伸入試管中,沾到了蜂蜜,最終成功地吃到了蜂蜜。
  • 2017重慶中考歷史:你認識青銅牛尊、鐵鋤範這些文物圖片嗎?
    巴蜀中學歷史老師陳彪表示,此次考試無偏題、怪題、難題,注重學科素養的考查,試題中還考查了對甲骨文、青銅牛尊、鐵鋤範、畫像磚等文物圖片的識讀。想想看,這些你都認識嗎?  巴蜀中學歷史老師陳彪表示,此次考試無偏題、怪題、難題,難度符合學業水平考試要求,與往年保持基本穩定,突出主幹,注重學科素養的考查,尤其是史料實證意識和從歷史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能力的考查。
  • 我國價值最高的青銅器,在青銅巔峰時期被鑄造,人們至今不知
    眾所周知,從古至今我國的鐵器便一直在不斷地發展,而且大致將其分成了兩個時代,一部分是漢朝之前的青銅器時代,以及發展到我們現今的鐵器時代,而且在歷史的發展進程之中,我國的青銅器逐漸發展到了巔峰,在進無可進的情況下,這才被後來者居上的鐵器取代,而且在我們現今,鐵器仍然沒有發展到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