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清仁宗親自過問,查處陝西渭南縣殺人犯不僅一天監獄都沒進過,還害死被害人家屬和親戚數人的案件。最終被害者家屬在額外付出了二屍三命的慘重代價後,終於將殺人犯繩之以法。
案件造成了包括了殺人犯在內的三屍四命,兩個縣令戍邊為奴,陝西巡撫和陝西布政使被降職。
渭南老鄉委託的案件
嘉慶二十五年,御史王松年府邸來了一個渭南老鄉。王松年也是渭南人,嘉慶六年進士。他對為官不正之人深惡痛絕,曾經處理過不少貪贓枉法的小吏。渭南老鄉此行是求王松年替一個案件主持公道。
在渭南縣有一個富人叫全璧,家中良田千頃,僕人成群。坊間都傳說,即便陶朱公在世、沈萬三復活,財富也沒法和全璧比。全璧除了正經生意,還包攬了渭南的高利貸。
全璧有個傭人朱某,因妻子懷孕後家庭開支變大,為了維持生計向全璧借了高利貸。後因無力歸還,被全璧屢次毆打。全璧養了一幫爪牙,都是些無法無天的無賴,下手向來沒輕沒重。在一次討債過程中,爪牙們失手打死了朱某。
出了人命自然要告官,可渭南縣上上下下早已讓全璧買通,最終渭南縣令徐潤讓案件不了了之。朱某的妻子不服,告到了陝西巡撫朱勳處。朱勳委派鄰縣的縣令姚治重新查處案件。
全璧富可敵國,案件告到哪裡他就用金錢疏通哪裡。這次全璧乾脆一勞永逸,用重金疏通了陝西巡撫朱勳,陝西布政使鄧某,縣令姚治等人。有了他們的庇護,整個陝西已經無人能告倒他。
為了免去朱某家人四處告狀的麻煩,全璧指示縣衙以誣告嚴刑逼供朱某之妻。可憐一個身懷六甲的婦人,在棍棒和酷刑下一命嗚呼,造成一屍兩命的慘劇。
朱某在全璧的淫威下家破人亡,讓親朋好友忍無可忍。朱某的親戚馬某不畏強暴,誓為朱某一家討回公道。可馬某哪裡知道,在陝西巡撫朱勳的授意下,在陝西是不可能告倒全璧的。沒等馬某明白過來,他就死在了公堂上的酷刑下。
自此,為了一個公道。朱某一家和親戚已經付出了二屍三命的代價。
出省告狀
朱某還有一個侄子,全璧為了讓他閉嘴,給了他不少好處。可朱某的悲慘遭遇,讓當地的村民憤慨異常。他們找到朱某的侄兒,告誡他如果不替朱某伸張正義,村民們絕不會讓他在人世苟活。
村民中有見識的看出在陝西告狀無異於找死,他們推薦入京尋找渭南籍的御史王松年幫忙。朱某之侄迫於村民的壓力,和幾個同鄉來到了京城,將案子告到了王松年處。
見家鄉發生如此惡劣的隻手遮天案,王松年憤慨異常。他直接上書嘉慶,彈劾陝西巡撫朱勳,陝西布政使鄧某等人。嘉慶向來重視地方案件的處理。見此案牽扯到巡撫等大員,即刻派人前往調查。
調查結果證明,全璧毆打朱某致死證據確鑿,全璧確賄賂了從陝西巡撫到縣令的多級官員也為事實。案件最令人憤慨的是,殺人犯全璧不僅一天監獄沒做過,還害死了朱某妻子和親戚馬某。
最終全璧被處以極刑,參與審理的縣令姚治和徐潤革職,發配寧古塔替披甲人為奴。陝西巡撫朱勳,陝西布政使鄧某降職處理。
陝西巡撫朱勳是個貪官,未隱去其名諱。人們對他的評價是:惟以賄聞,百姓恨之切齒。據說因其貪腐無度,曾引起百姓起義。在道光年間因死性不改被貶回家。最終在家鄉債臺高築,悽慘而亡。
陝西布政使鄧某,雖在此案中收受賄賂,放縱惡徒。但其在道光年間和林則徐共同銷禁鴉片,擊退英國人的艦隊。是一個對民族有功的英雄。為尊者諱,此處隱去其名諱。
參考文獻:
《清稗類鈔》
《嘯亭續錄》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