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沉默突變」可能使新冠病毒獲進化優勢

2020-11-05 光明網

新華社北京11月5日電(記者郭洋)新冠病毒從野生動物「躍遷」至人類後為何變得如此難以遏制?美國杜克大學研究人員發現,新冠病毒基因組中發生的一些「沉默突變」可能起到了促進其傳播的作用。

新冠病毒表面的刺突蛋白在該病毒感染宿主細胞的過程中發揮著關鍵作用。先前研究發現,編碼刺突蛋白的新冠病毒基因可能在人體中發生了有利於該病毒生存的突變。

杜克大學研究人員近期在美國《同行評議科學雜誌》上發表論文說,他們利用統計學方法分析了從人體內分離出的新冠病毒基因組發生的適應性改變,並且標記出其中一些能夠改變刺突蛋白的突變,這些突變可能使病毒更易增殖。

此外,研究人員在新冠病毒基因組兩處區域發現一些「沉默突變」,這些突變雖然對其所編碼的蛋白功能沒有影響,但似乎使病毒具有比之前更強的生物學優勢。研究人員解釋說,這些「沉默突變」可能對新冠病毒遺傳物質RNA(核糖核酸)摺疊成三維形狀並在人體細胞中發揮作用產生影響,進而增強病毒的傳播能力。

研究人員表示,上述發現或許可為防治新冠病毒感染提供新的靶標。了解新冠病毒基因在人體中發生的適應性改變,也有助預防將來可能暴發的人畜共患傳染病。

來源: 新華社

相關焦點

  • 「沉默突變」可能使新冠病毒獲進化優勢
    2020-11-05 21:29:27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北京11月5日電(記者郭洋)新冠病毒從野生動物「躍遷」至人類後為何變得如此難以遏制?美國杜克大學研究人員發現,新冠病毒基因組中發生的一些「沉默突變」可能起到了促進其傳播的作用。
  • 新研究:「沉默突變」或使新冠病毒獲進化優勢
    11月5日消息,新冠病毒從野生動物「躍遷」至人類後為何變得如此難以遏制?美國杜克大學研究人員發現,新冠病毒基因組中發生的一些「沉默突變」可能起到了促進其傳播的作用。新冠病毒表面的刺突蛋白在該病毒感染宿主細胞的過程中發揮著關鍵作用。
  • 最新研究:「沉默突變」或使病毒獲進化優勢
    新冠病毒美國杜克大學研究人員發現,新冠病毒基因組中發生的一些「沉默突變」可能起到了促進其傳播的作用。新冠病毒表面的刺突蛋白在該病毒感染宿主細胞的過程中發揮著關鍵作用。杜克大學研究人員近期在《同行評議科學雜誌》上發表論文說,他們利用統計學方法分析了從人體內分離出的新冠病毒基因組發生的適應性改變,並且標記出其中一些能夠改變刺突蛋白的突變,這些突變可能使病毒更易增殖。研究人員在新冠病毒基因組兩處區域發現一些「沉默突變」,這些突變雖然對其所編碼的蛋白功能沒有影響,但似乎使病毒具有比之前更強的生物學優勢。
  • 新冠病毒已突變!
    新冠病毒已突變!出!現!變!異!中國科研團隊:新冠病毒突變,有兩個亞型傳染力有差異新冠病毒是否已經發生突變?如何突變?這是目前學界研究的焦點之一。中國科研團隊最新發現顯示:新冠病毒已於近期產生了149個突變點,並演化出了兩個亞型,分別是L亞型和S亞型。研究發現,在地域分布及人群中的比例,這兩個亞型表現出了很大測差異。其中S型是相對更古老的版本,而L亞型更具侵略性傳染力更強。對不同亞型的深入了解,將有助於新冠肺炎的差異化的治療和防控。
  • 新冠病毒現有突變並不可怕,但需密切監測新突變
    新冠病毒變異後傳播能力增強沒有充分證據,但變異確實可能影響藥物和疫苗研發。研究人員除了分析公共資料庫上的109個新冠病毒基因組之外,還分析了新完成測序的11個病毒基因組信息,他們認為整體突變程度較低,同時也發現了類似突變,並將總共120個新冠病毒分成G1型和G2型,分別對應上一項研究的S型和L型。譚文杰等人也認為尚不清楚這些突變是發生在疫情爆發之後,還是在動物宿主階段。
  • 新冠病毒太狡猾 突變不讓人類察覺?這可能是誤解了
    :有媒體所稱的「新冠病毒已突變」系誤讀,正確理解應該為:新冠病毒可根據基因組不同的突變位點分為 L 、S 兩個類型,但這兩個突變型在病毒爆發的早期可能就已存在,並非近期突變而成。通過與其他冠狀病毒比較,作者發現 S 亞型新冠病毒與蝙蝠來源的冠狀病毒在進化樹上更接近,從而得出 S 亞型相對更古老的結論。L 亞型在武漢暴發的早期階段更為普遍,而 L 亞型的發生頻率在 2020 年 1 月初後有所下降。作者認為,人為幹預可能對 L 亞型施加了更大的選擇性壓力,如果沒有這些幹預,L 亞型可能更具侵略性和擴散得更快速。
  • 新冠病毒太狡猾?南開學者發現「自然進化」完全可能
    狡猾的新冠病毒是人造還是自然進化?現在,南開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高山等,在ResearchGate網站發表預印本文章(未經同行評議、未正式發表)《2019新型冠狀病毒獲得Furin酶切位點的突變模型》給出最新證據:根據他們提出的「非中性突變理論」,蝙蝠攜帶的冠狀病毒有可能通過短期自然進化得到弗林酶切位點。該發現或將從根本上擊碎新冠病毒「人造論」。
  • 新冠病毒突變,我們需要擔心嗎
    所以,新冠病毒有變異是正常的,不變異才是不正常的。對此,科學家早有思想準備,一直對新冠病毒嚴密監視。這次病毒突變為什麼引起了關注?疫情以來,新冠病毒每個月都有一兩個突變。現在荷蘭和其他幾個國家已經發現有這種病毒了,但是科學家認為實際範圍可能大得多。哈佛公衛學院的William Hanage教授認為,突變的病毒在英國被發現,可能是因為英國有全世界最強大的基因組監測,而其他國家對新冠的基因測序做得很少。
  • 新冠病毒已經發生突變!進化出兩種亞型,哪種病毒的傳播力更強?
    通過對迄今最大規模的新冠病毒全基因組分子進化分析,揭示了新冠病毒已經演化出 L 和 S 兩個亞型,這兩個亞型在地域分布以及人群中的比例相距甚遠。論文有哪些亮點呢,一起來看看吧。
  • 遺傳學家:有害突變積累能使新冠病毒崩潰,促進病毒種群滅絕
    Jensen與Michael Lynch在文中表示,對於新冠病毒而言,在患者人群中誘導突變消融的產生能夠促進消除病毒,有利於發現潛在治療方法。同時,利用種群遺傳學理論對於解決當前全球面臨的公共衛生問題有重大作用。
  • 新冠病毒發生基因突變 新冠病毒發源地宿主仍待明確
    3月3日,科學出版社出版的綜合性英文學術期刊《國家科學評論》,刊發題為《關於新冠病毒的起源和持續進化》的論文。文章顯示,研究人員共在103株測序毒株的149個位點發現了突變。「這意味著,新冠病毒發生了基因序列突變。」
  • 聽說新冠病毒進化了?別慌,其實可能早就同時存在
    (詳情:中國科研團隊:新冠病毒已突變,有2個亞型),上了熱搜,大概的意思是新冠病毒變異了。新冠病毒變異了麼?Grubaugh專門在Nature Microbiology上發表評論文章,指出病毒突變符合正常流行病學規律,沒必要恐慌。但同樣在3月3日,中國科研團隊最新發現顯示:新冠病毒已於近期產生了149個突變點,並演化出了兩個亞型,分別是L亞型和S亞型。研究發現,在地域分布及人群中的比例,這兩個亞型表現出了很大差異。
  • 新冠病毒叒進化 疫苗還有效嗎?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新變異毒株傳染力激增」「英國升級疫情防控」……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病毒進化始終是人們關注的焦點,而英國最新報告的新冠病毒變異,更引發公眾恐慌。有些「錯誤」造成的改變可能不利於病毒生存,有些則可能使病毒變得更易傳播,甚至致病性更強。新冠病毒屬於RNA(核糖核酸)病毒,變異相對較快。不過,與流感病毒等RNA病毒相比,新冠病毒穩定性更高。
  • 新冠病毒叒進化,疫苗還有效嗎?
    「新變異毒株傳染力激增」「英國升級疫情防控」……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病毒進化始終是人們關注的焦點,而英國最新報告的新冠病毒變異,更引發公眾恐慌。 病毒在細胞內繁殖時,要為每個「子」病毒複製一份遺傳物質,而這些副本並不總是完美的,常會出現一些「錯誤」,即發生基因突變。有些「錯誤」造成的改變可能不利於病毒生存,有些則可能使病毒變得更易傳播,甚至致病性更強。 新冠病毒屬於RNA(核糖核酸)病毒,變異相對較快。
  • 李蘭娟團隊:發現新冠病毒19個致病性新突變
    不過,儘管新冠病毒具有大量的變異性,一個關鍵的問題仍然是:這些突變是否對新冠病毒的致病性有任何真正的功能影響?研究人員認為,上述問題對理解病毒感染機制至關重要,並指導藥物和疫苗的開發戰略,為應對疫情大流行下一階段做準備。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研究人員從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收治的患者中分離出11株新冠病毒毒株。
  • 21個國家377個全基因組分析:探究新冠病毒起源,重大突變及進化關係
    接下來我們就和大家分享一個關於新冠病毒的新研究。進化關係分析表明:來自5個國家所測序的約13株COVID-19病毒很可能與第一代COVID-19病毒及其起源有關,或可能引導研究人員找到該病毒源頭。
  • 研究團隊構建新冠突變預警系統:一突變株在全球流行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知名愛滋研究團隊構建新冠突變預警系統:一突變株在全球流行作為RNA病毒,新冠病毒在傳播中被認為容易發生變異。科學家通過近兩個月的追蹤發現,截至目前,新冠病毒的S蛋白(刺突糖蛋白)中出現了13個正在積累的突變,其中一種突變病毒株正佔據主導優勢。
  • 新冠病毒已突變系誤讀 研究表明其可能分為兩種類型
    行業媒體BioArt團隊分析相關科研團隊研究後表示,有媒體所稱的「新冠病毒已突變」系誤讀。BioArt團隊指出,前述被「誤讀」科研成果的正確理解應為,新冠病毒可根據基因組不同的突變位點分為L、S兩個類型,但這兩個突變型在病毒爆發的早期可能就已存在,並非近期突變而成。
  • 新研究:新冠病毒更可能在哺乳動物消化道中進化
    在最近一項研究中,夏旭華提出推測:流浪狗或許是將新冠傳染給人類的中間宿主;此外,新冠病毒可能是在狗的腸道中進化,從而獲得了感染人的能力。該論文發表在 4 月 14 日的《分子生物學和進化》(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雜誌上。
  • 新冠病毒是自然來源,通過自然進化產生
    新冠病毒是自然來源,通過自然進化產生 2020-04-22 09:39:13 來源:新京報  |  作者:王洪春 | 字號:A+ | A- 新冠病毒是自然來源,通過自然進化產生新京報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