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星系擁有一個巨大的超新星,它看起來確實很奇怪

2020-09-03 一葉知秋1806

我們的家鄉銀河系被認為是相對較普通的螺旋星系。它有長長的彎曲的「手臂」和充滿活動的中心。人們認為超大質量的黑洞藏在那裡,科學家認為許多星系都很常見。毫無疑問,名為NGC 2442的銀河系並非一成不變,正如哈勃在一張令人驚嘆的新照片中所揭示的那樣,它是一個真正的怪人。

銀河系非常不對稱,看起來像一個巨大的鉤子。正是這種獨特的形狀導致天文學家將其暱稱為「米斯庫剋星系」。它也是最近發生的超新星爆炸的發源地,這使科學家特別感興趣。

當一定質量的恆星死亡時,就會發生超新星。對於NGC 2442,NASA認為爆炸是由一對雙星引起的,其中一顆恆星不斷從同伴的恆星中吸收物質。

「這是一個銀河系,由2015年3月發現的超新星爆炸(稱為SN 2015F)引起,該爆炸是由一顆白矮星造成的,」 NASA在一篇簡報中解釋道。「白矮星是雙星系統的一部分,並從它的同伴身上吸走了質量,最終變得過於貪婪,承擔了超出其承受能力的範圍。這使恆星失去平衡並引發失控的核聚變,最終導致了劇烈的超新星爆炸。這顆超新星明亮地發光了一段時間,甚至在幾個月後,即使是一臺小型望遠鏡也可以很容易地從地球上看到它。

超新星爆炸最終使平靜了一些,但是正如我們從其他超新星爆炸的觀察中了解到的那樣,它們可能會徘徊相當長的時間。

至於星系本身,哈勃設法成功地捕獲了其中的大部分細節。我們可以看到明亮的中心被形成恆星的區域以及大量的灰塵和氣體所包圍,這些灰塵和氣體在其邊緣排列著深色斑點。它絕對看起來不像是「正常」星系,但是當涉及到太空中的此類結構時,「正常」總是目標。

哈勃太空望遠鏡已經運行了30多年,這完全是一項成就。幾次旅行以升級和解決一些問題,使望遠鏡繼續成為NASA觀測宇宙的最重要工具之一。如果一切順利,望遠鏡將持續使用到2030年,甚至可能持續到2040年代。


相關焦點

  • 宇宙中最奇怪的星系
    雖然一些奇怪而離奇的星系是與其他更大質量的物體(有時甚至是質量較小的物體)之間的引力相互作用的結果,但它們有一個共同點:它們更像是藝術家的幻想,而不是真實,有形的數十億顆恆星的集合。介紹當今人類已知的最奇怪的星系。
  • 有圖有真相,宇宙中最奇怪的15個星系
    暗物質是一種神秘的物質形式,它與引力相互作用,但不與光相互作用。它在宇宙中所佔的比例超過了我們所能看到的物質,因此找到一個沒有任何暗物質的星系是很奇怪的。一年後,科學研究人員解開了這個謎團:星系NGC1052-DF2並不像最初所認為的那樣,在6500萬光年之外。它實際上只有4200萬光年遠。距離的變化完全改變了星系質量的計算。
  • M61室女座旋渦星系超新星爆發搶先看
    ,結果發現了它。  這個星系是室女座星系團中較大的星系之一,距離我們僅5500萬光年,它有著與銀河系相仿的大小,跟其他旋渦星系一樣,也擁有巨大的懸臂。下圖中粉色的是恆星形成區,事實上M61是超新星的高產星系,自有記錄起從1926年發現第一顆超新星至今,M61已產出8顆超新星,與NGC3690並列第二,僅次於產出10顆的距離我們2000萬光年的焰火星系NGC6946。
  • 20年內5次超新星爆發!這個星系厲害了
    當恆星耗盡燃料、經歷引力坍縮時,恆星的外層會被巨大的爆炸吹飛,從數十億光年之外都能看到。NASA自幾十年前就開始對銀河系之外的星系進行監測,並發現了大量的超新星現象。在過去的20年中,哈勃空間望遠鏡一直在監視NGC5468——一個位於室女座、距我們約1億3000萬光年的中間旋渦星系。這20年間,NGC5468共經歷了5次超新星爆發。
  • 仙女座星系直徑超22萬光年,但實際更大,它還有一個巨大光環
    ,它就是仙女座星系,也是浩瀚的宇宙之中,距離地球最近的一個大星系。自帶恆星「溫床」的仙女座星系仙女座星系有多大呢?它和銀河系一樣,都是本星系群的一員,也是其中最大的一個星系。通過觀測研究,科學家們發現,銀河系的質量大小,僅有仙女座星系的50%,而且仙女座星系的直徑超過了22萬光年,這讓它成為了「巨無霸」。
  • 銀河系之外的星系有多奇怪?盤點10個特別的星系
    這讓他看起來像極了一個在無垠太空中的美麗水母。ESO 137-001,據我們地球約2.2億光年,位於南三角座中。2014年,由哈勃望遠鏡及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首次發現,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發布的合成照片顯示,在明亮的星系圓盤下,年輕恆星流出的藍色光芒似乎成了水母星系的長長觸手,推動著星系在太空中搖弋。背景和前景的點點星光得讓這個水母顯得神秘美麗,彰顯了宇宙的浩瀚以及時空的久遠。
  • 哈勃拍攝肉鉤星系特寫照片:奇怪的鉤狀造型
    NGC 2442/2443 是中間螺旋星系中的兩個部分,位於距離地球大約 6000 萬光年外的飛魚座(Volans)南部。他們俗稱為肉鉤星系(Meathook Galaxy),是由英國天文學家約翰·赫歇爾在1834年12月23日發現的。近日,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到了星系特寫照片。
  • 天文學家發現一顆前所未聞的巨大「怪物」超新星
    「特立獨行」的巨大超新星天文學家在此前觀察到一顆與眾不同的超新星,可能是一顆重要星球消亡的證據,塑造了早期星系。SN 2006gy。SN2016iet主恆星的藝術創作這顆超新星名為SN2016iet,不適用於當前科學家們對超新星的分類規則。它看上去像「不穩定成對超新星」,來源於一顆超大恆星。根據由哈佛大學研究生Sebastian Gomez研究團隊的研究表明,這可能是觀測到變為超新星的恆星中最大的恆星。(天文學家在行星狀星雲Henize 2-428的中心驚奇地發現了兩顆白矮星。
  • 哈勃望遠鏡在仙女座星系周圍繪製了一個巨大的光暈
    在北半球秋天的天空中,仙女座螺旋星系是距離我們銀河系最近的主要星系,可以看作是一個小的,模糊的紡錘狀物體。因為太微弱,所以看不到的是巨大的熱氣,稀有氣體,它們會從仙女座星系延伸到三個北鬥七星的寬度。「了解星系周圍巨大的氣體光環非常重要,」康乃狄克州紐哈芬市耶魯大學的共同研究人員薩曼莎·貝雷克(Samantha Berek)解釋說。「這個氣體儲層包含了未來在銀河系中形成恆星的燃料,以及超新星等事件的流出。它充滿了有關銀河系過去和未來演變的線索,我們終於可以在我們最近的銀河系鄰居中對其進行詳細研究。」
  • 美國宇航局發布令人眼花繚亂的星系,恆星和超新星殘骸的新圖像!
    它具有提供令人難以置信的天文發現的歷史。它提供了超新星殘留仙后座A的第一張光圖像。2000年,高中學生使用望遠鏡的數據在超新星殘留IC 443中發現了一顆中子星 。現在,它幫助產生了一些令人眼花繚亂的星系,恆星,行星狀星雲和超新星殘留物的圖像。需要明確的是,這些圖像不一定代表人眼可以看到的圖像。
  • 星暴星系中的恆星形成率有多高,它和普通星系之間有何不同?
    作者:石蘭(抄襲必究)當一個星系擁有巨大的恆星形成的爆發區,且具有光學光度明顯低於紅外光度的特徵,那麼,該星系就是星暴星系中的一員,激烈的恆星形成活動便是這個星系正在經歷的。當然了,雖然這樣的活動持續時間可能長達一千萬年、甚至更久,但對於星系的整個生命周期而言,這個時間長度可能不過是其中的一個月。在新形成的恆星群體中,由於經常存在一些巨大而明亮的個體,所以,星暴星系往往也是最明亮的星系之一。那麼,星暴星系中的恆星形成率到底有多高,它和普通星系之間又有何不同?
  • 史無前例,這顆超新星的出現,與早期星系形成有關
    天文學家觀測到一顆史無前例的超新星,這可能是一種重要的恆星死亡的強有力證據,而這種恆星死亡可能塑造了早期的星系。圖解 :SN 1994D(左下方的亮點)是在星系NGC 4526的一顆Ia超新星。直到今天,天文學家們還在持續觀察由此產生的光點,包括它的亮度和它所含元素的特性。圖解:X射線、紅外線和可見光影像合成的多波段克卜勒超新星遺蹟,SN 1604。為什麼這顆超新星如此與眾不同?其一,大多數超新星只爆發一次便會在幾個月後消失在天文學家的探測視野中,但是SN2016iet曾有兩次變亮和變暗,它的餘燼一直持續到今天。
  • 什麼是超級超新星?科學家稱它為「怪物」
    當渺小的人類試圖用語言描述宇宙中巨大而充滿活力的事件時,很容易用完最高級和形容詞。就像此前科學家描述超新星一樣,什麼是超新星呢?其實超新星是某些恆星在演化接近末期時經歷的一種劇烈爆炸事件。這種爆炸都極其明亮,過程中所突發的電磁輻射經常能夠照亮其所在的整個星系,並可能持續幾周至幾個月才會逐漸衰減。因此這種事件也是科學家關注的焦點,然而近日科學家發現了比超新星還要強上十倍的存在:超級超新星!
  • NASA發布炫目新圖像 星系,恆星和超新星殘骸原來這麼美!
    2000年,高中生利用該望遠鏡獲得的數據在超新星殘骸IC 443中發現了一顆中子星。圖為「面向地球邊緣」的星系M82(NASA)要說明的是,這些圖像不一定代表肉眼所見。圖為使用錢德拉和哈勃望遠鏡數據的星系團圖像(NASA)根據NASA的說法,這是「幾個世紀以來最亮的超新星爆炸」的圖像(NASA)
  • 科學家:我們的星系在一個巨大的「泡泡」裡面
    Lombriser表示,如果銀河系漂浮在太空中的一個巨大低密度的空腔中,那可以解釋為什麼測量結果不一致。透過調整方程式以解決該密度的差異,我們可以大幅減小測量差異。目前哈伯常數有兩種測量的方法。第一種是基於宇宙微波背景(cosmic microwave background,CMB),這是大爆炸遺留下來的微弱背景輻射在宇宙中穿梭著。
  • 巨大的橢圓星系,不太可能是科技文明的搖籃,而螺旋星系才可能!
    其研究發表在《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與2015年的一項研究相矛盾,該研究認為,理論化的巨型橢圓星系擁有能夠孕育先進科技文明行星的可能性,是銀河系等螺旋盤狀星系的1萬倍左右。2015年這項研究的作者認為,可能性增加的原因是:巨大橢圓星系容納了更多的恆星,潛在致命超新星的比率很低。
  • 為何某些星系富含超新星
    我們銀河系在近400年裡,都沒有觀測到一個超新星爆發。而有的星系比較熱鬧,比如位於室女座(Virgo)的一個螺旋星系M61,自1900年來已經觀測到8個超新星事件。天文學家很關注超新星事件,它們一般是大型恆星壽命到了終點所發生的事件。科學家猜測超新星多發是一個星系有活力、在多產新星的跡象。觀測數據顯示,像銀河系這樣的星系一般每一百年最多發生一個超新星事件。究竟星系內發生超新星概率為什麼不同,科學家還未有定論。
  • 英媒:仙女座星系有一個巨大的氣體光環
    新華社北京9月11日新媒體專電 英媒稱,天文學家利用哈勃太空望遠鏡繪製出了仙女座星系——距離銀河系最近的大型星系——周圍環繞的巨大氣體光環。據英國《焦點》雜誌網站9月6日報導,這張迄今為止最詳細的地圖顯示,圍繞這個螺旋星系的等離子體(帶電氣體)光環向著銀河系方向延伸約130萬光年(約為距銀河系距離的一半),在某些方向則長達200萬光年。報導稱,這個光環是看不見的,但研究人員說,如果可見的話,其寬度將是北鬥星的3倍左右,從而將成為夜空中最大的特徵。
  • 英媒:仙女座星系有一個巨大的氣體光環
    英媒稱,天文學家利用哈勃太空望遠鏡繪製出了仙女座星系——距離銀河系最近的大型星系——周圍環繞的巨大氣體光環。據英國《焦點》雜誌網站9月6日報導,這張迄今為止最詳細的地圖顯示,圍繞這個螺旋星系的等離子體(帶電氣體)光環向著銀河系方向延伸約130萬光年(約為距銀河系距離的一半),在某些方向則高達200萬光年。報導稱,這個光環是看不見的,但研究人員說,如果可見的話,其寬度將是北鬥星的3倍左右,從而將成為夜空中最大的特徵。
  • 科學家在遙遠星系中發現有史以來最大的超新星
    根據定義,超新星是一個巨大的事件;畢竟,我們說的是恆星爆炸。儘管如此,一些超新星比其他超新星更大,天文學家最近就發現了我們曾經觀測過的最大的超新星。該事件被稱為SN2016iet,它包括持續時間長、不尋常的化學特徵,以及留給我們更多的難題,研究人員相信這顆超新星可能會挑戰我們對已知恆星死亡的演變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