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某些星系富含超新星

2020-10-31 衛報

超新星爆發示意圖。

我們銀河系在近400年裡,都沒有觀測到一個超新星爆發。而有的星系比較熱鬧,比如位於室女座(Virgo)的一個螺旋星系M61,自1900年來已經觀測到8個超新星事件。

天文學家很關注超新星事件,它們一般是大型恆星壽命到了終點所發生的事件。科學家猜測超新星多發是一個星系有活力、在多產新星的跡象。

觀測數據顯示,像銀河系這樣的星系一般每一百年最多發生一個超新星事件。究竟星系內發生超新星概率為什麼不同,科學家還未有定論。

多數超新星事件代表著大型恆星壽命的終結,所以發生更多超新星事件的星系內,很可能有更多大質量的恆星。由於大質量的恆星燃燒更快,其壽命比小質量恆星短,大約只有幾億年的時間,因此科學家認為大型恆星的存在意味著近期也有新星的誕生。

觀測數據支持了這個理論猜測,科學家觀測到發生超新星事件的星系,的確新星產量較高。

然而一份研究發現星系NGC2770有點特別。

天文學家在1999年、2007年2008年分別觀測到3個來自這個星系的超新星事件。2015年還有一個可疑的事件,但是還不確定那是超新星爆發還是一顆高亮藍變星(LBVs)亮度的突然變化。

氫氣是誕生新星的燃料,因此科學家把一個星系內氫元素的含量作為這個星系是否高產恆星的指標。按照這個測量方式,科學家發現NGC2770每年只新生一顆恆星,和銀河系差不多。

按照超新星和新星誕生成比例的理論,這個星系年產新星的數量至少得是這個觀測值的20倍。

波蘭波茲南密茨凱維奇大學(Adam Mickiewicz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認為,可能是塵埃導致觀測的偏差。

他們發現主要由矽和碳元素組成的塵埃粒子吸收了光線,導致這個星系在觀測波段範圍內亮度降低了很多。而塵埃又與新星誕生有著密切的聯繫,這兩個因素正好湊在一起,使得之前的研究結果偏差較大。

但是扣除塵埃因素、調整後的觀測結果又著實讓研究人員感到意外——這個星系每年誕生近50顆質量和太陽質量差不多的恆星。不過,這足以解釋這個星系多產超新星的現象。

相關焦點

  • 人類首次用X射線成像技術,研究了一個富含鈣的超新星,有何發現
    在1885年的時候,有天文學家在仙女星系中發現了一顆「新星」,在它最亮時,視星等為5.8等,這是能照亮整個仙女星系的亮度。超新星是災難變星,它在宇宙中是最劇烈的天體活動現象之一。當超新星爆發時,其過程所突發的電磁輻射經常可以照亮它所在的整個星系,而且可以連續幾周,甚至幾個月,才會逐漸衰減為不可見。因此,科學家認為,研究超新星對於了解天體演化有非常大的幫助。
  • 史無前例,這顆超新星的出現,與早期星系形成有關
    天文學家觀測到一顆史無前例的超新星,這可能是一種重要的恆星死亡的強有力證據,而這種恆星死亡可能塑造了早期的星系。圖解 :SN 1994D(左下方的亮點)是在星系NGC 4526的一顆Ia超新星。圖解:X射線、紅外線和可見光影像合成的多波段克卜勒超新星遺蹟,SN 1604。為什麼這顆超新星如此與眾不同?其一,大多數超新星只爆發一次便會在幾個月後消失在天文學家的探測視野中,但是SN2016iet曾有兩次變亮和變暗,它的餘燼一直持續到今天。
  • 20年內5次超新星爆發!這個星系厲害了
    NASA自幾十年前就開始對銀河系之外的星系進行監測,並發現了大量的超新星現象。在過去的20年中,哈勃空間望遠鏡一直在監視NGC5468——一個位於室女座、距我們約1億3000萬光年的中間旋渦星系。這20年間,NGC5468共經歷了5次超新星爆發。並且,由於這個星系和我們之間的相對位置是垂直的,天文學家得以細緻入微地觀察它和它的超新星們。
  • 研究人員用X射線講究富含鈣的超新星
    科學家們一直在研究富含鈣的超新星,這是一種非常罕見的恆星爆炸,以至於天體物理學家們難以找到並研究它們。由於罕見,這種類型超新星的性質和產生鈣的機制一直是個謎。來自西北大學的研究團隊可能揭開了這些神秘事件的真面目。首次用X射線成像技術研究了一個富含鈣的超新星。X射線成像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前所未有的視角,了解這顆恆星在其生命的最後一個月以及最終爆炸的過程。
  • 超新星遺蹟:讓小麥哲倫星系成為實驗室
    近日,一項由英國曼徹斯特大學領銜的研究表明,在小麥哲倫星系(SMC)中發現了兩個潛在的超新星遺蹟。超新星爆發時﹐會向外拋散大量物質,並向周圍的星際物質發射激波,形成一個由膨脹的氣體和塵埃構成的殼狀結構,即超新星遺蹟。此外,研究人員還探測到了來自二十多個行星狀星雲的無線電信號,這些星雲能夠通過光學手段觀測到。該研究成果日前發表在《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
  • 富鈣超新星首次有了X射線照片
    外層為恆星爆炸前逃逸出的氣體,中間層是爆炸中產生的富含鈣的物質,當物質與超新星衝擊波碰撞時產生明亮的X射線。超新星是某些恆星在演化到接近死亡時經歷的一種劇烈爆炸。在最新研究中,科學家觀察的這顆富鈣超新星名為SN2019ehk,由美國業餘天文學家喬爾·謝潑德首次發現,位於梅西耶100(M100)星系內,M100是一個距離地球5500萬光年的螺旋星系。 這種被稱為「富鈣超新星」的恆星爆炸非常罕見,天體物理學家一直在努力尋找並研究它們。
  • 科學家在遙遠星系中發現有史以來最大的超新星
    根據定義,超新星是一個巨大的事件;畢竟,我們說的是恆星爆炸。儘管如此,一些超新星比其他超新星更大,天文學家最近就發現了我們曾經觀測過的最大的超新星。該事件被稱為SN2016iet,它包括持續時間長、不尋常的化學特徵,以及留給我們更多的難題,研究人員相信這顆超新星可能會挑戰我們對已知恆星死亡的演變過程。
  • 恆星汙染,星系回收
    天文學家稱之為環星系介質,簡稱CGM。CGM就像一個巨大的回收工廠,吸收星系噴出的物質,之後再將它們送回去。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遠紫外羅蘭圓成像和光譜望遠鏡(FORTIS)將研究這種循環過程,以幫助解決幾個未解之謎。FORTIS將乘坐在新墨西哥州的白沙飛彈場發射的探空火箭進入太空,然後觀察附近的一個星系,測量其恆星和超新星泵入周圍的CGM的氣體。
  • 類似銀河系的星系有無數個,是否意味著生命出現的機會是無限?
    但某些類型的星系更有可能產生智慧生命嗎?不久前,科學家們認為,巨大的橢圓星系——比漩渦星系(如銀河系)要大得多——是一個更可能發現先進文明的地方。但根據阿肯色大學的最新研究,這些星系可能並不是以前人們認為的文明搖籃。簡單地說,橢圓星系佔我們宇宙角落(處女座超級星系團)所有星系的10%到15%。
  • 天文學家發現一顆極不尋常的超新星
    天文學家們使用夏威夷哈來亞卡拉山上的泛星望遠鏡(PS1)發現了這顆超新星,並在全球範圍內使用其他望遠鏡來繼續跟進觀測這顆新星。PS1是探索超新星及其他不斷變換運動的天體的最佳選擇。在由PS1執行的中深度巡天計劃中,科學家們發現了PS1-14bj。該巡天計劃主要是在每個夜晚持續監測天空中的同一區域,搜尋像超新星那樣轉瞬即逝的物體。
  • M61室女座旋渦星系超新星爆發搶先看
    M61旋渦星系也被稱為NGC4303,1779年5月5日義大利天文學家巴納布斯·奧利亞尼(Barnabus Oriani)正在追蹤那年出現的彗星
  • 這個星系擁有一個巨大的超新星,它看起來確實很奇怪
    我們的家鄉銀河系被認為是相對較普通的螺旋星系。它有長長的彎曲的「手臂」和充滿活動的中心。人們認為超大質量的黑洞藏在那裡,科學家認為許多星系都很常見。毫無疑問,名為NGC 2442的銀河系並非一成不變,正如哈勃在一張令人驚嘆的新照片中所揭示的那樣,它是一個真正的怪人。
  • 船尾座NGC 2525棒旋星系中的超新星SN 2018gv
    中的超新星SN 2018gv視頻:船尾座NGC 2525棒旋星系中的超新星SN 2018gv(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ETtoday(實習記者 高琳景):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於1日釋出一段縮時影片,從畫面中可見NASA將超新星「SN 2018gv
  • 美國宇航局發布令人眼花繚亂的星系,恆星和超新星殘骸的新圖像!
    它提供了超新星殘留仙后座A的第一張光圖像。2000年,高中學生使用望遠鏡的數據在超新星殘留IC 443中發現了一顆中子星 。現在,它幫助產生了一些令人眼花繚亂的星系,恆星,行星狀星雲和超新星殘留物的圖像。需要明確的是,這些圖像不一定代表人眼可以看到的圖像。
  • 星暴星系中的恆星形成率有多高,它和普通星系之間有何不同?
    因為它細長的視覺外觀,也被科學家們成為「雪茄」星系,來自大質量恆星的強風和超新星爆炸推動著巨大的外流,而這些超大風中富含的大量恆星鍛造重元素,最終都會逃逸到星際空間之中。並非宇宙中的所有星系都跟我們的銀河系一樣,M82便和螺旋結構沒有太大關聯,形狀不規則的它在天空中異常的明亮,這樣奇怪的結構被科學家們認為是年輕恆星和吸收灰層的通道所引起。
  • 宇宙中最壯觀的爆炸,超新星爆發,其亮度可以照亮整個星系
    當一顆質量比太陽大幾倍的恆星能量耗盡的時候,它會進行一次十分壯觀的爆發——超新星爆發。超新星爆發是部分恆星演化末期經歷的一種劇烈爆炸,這種爆炸是十分明亮的,爆炸過程中產生的能量足以照亮整個星系。科學家將超新星爆發看作是僅次於宇宙大爆炸的重大事件。恆星進行超新星爆發的時候,所有物質會快速向外拋射,最高速度可以達到光速的十分之一。
  • 超新星爆炸,核塌縮還是熱失控?銀河系的下一個超新星
    拓展閱讀:超新星 超新星,英文『Supernova』,縮寫『SN』或者『SNe』。超新星是某些恆星在演化接近末期時經歷的一種劇烈爆炸或者是一顆白矮星經歷熱失控之後的爆炸。造成超新星爆炸的天體被稱作祖恆星,或是塌縮成中子星或黑洞,或者完全被毀滅。
  • 暗能量神秘弱點解釋超新星為何無法湮滅人類
    蟹狀星雲中的超新星爆炸無法殺死人類,這可以用於解釋暗能量的神秘弱點。
  • 仙女座星系超新星爆發我們肉眼能看到嗎?75億光年外的都能目睹
    其實光子的傳播並沒有限定的距離,只要它不被阻擋,就會一直傳播下去,超新星爆發的亮度極強,有的瞬間亮度會超越一個星系,個別極其明亮的甚至比一個星系還亮上百倍。其實在一百多年前的1885年的8月19日,仙女座星系還真有一顆超新星爆發被我們人類觀測到了,它就是SN1885a,這是一顆La型超新星,最高視星等為6等,接近於人眼觀測上限的極限,而又由於它處於仙女座星系之中,所以人眼觀察的話不可能單獨觀測到這顆天體,只是感覺仙女座星系比平時稍微變亮了一點點而已,對它的觀察是當時的天文學家們藉助天文望遠鏡看到的。
  • 你牙齒和骨骼的前身,多半是宇宙中一顆垂死的「高鈣超新星」
    根據8月5日《天體物理學雜誌》(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上刊登的一篇論文,一顆富含鈣元素的超新星生命中的最後一個月以及最終的爆發過程遭到「圍觀」。科學家們估計,這類極其罕見的「高鈣超新星」爆發產生的鈣元素,佔到宇宙中鈣總量的一半。論文作者來自15個國家,中國的興隆天文臺和麗江天文臺也參與其中,顯見這又是一場國際天文學界集體「看煙花」的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