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的專一性

2021-02-13 中學生物在線

人們很早就意識到了酶只能催化一種或者一類化學反應,具有專一性的特點,並作出了相應的解釋和進一步研究。

一、鎖與鑰匙假說

1894年費舍爾(Fisher)提出了酶與底物作用的 「鎖與鑰匙(lock and key)」假說,並以此來解釋酶的專一性,人教版生物學教材在必修Ⅰ課後題中呈現了這個學說的基本原理(新版教材85頁,舊版教材86頁)。

圖1:解釋酶專一性的「鎖鑰模型」[1][2]

該模型認為: 酶和底物在其結合部位的結構應當嚴格匹配,高度互補,猶如一把鎖與其原裝鑰匙在結構上的互補與匹配,不過此理論將酶的結構看做是剛性結構,與實際情況並不符合。

二、中間複合物學說

1913年生物化學家米契裡斯(Michaelic)和門藤(Menten)提出了酶的中間複合物學說。他們認為酶降低活化能的原因是酶分子與底物分子先結合形成不穩定的中間複合物,這個中間複合物再進一步分解出產物,釋放出原來的酶。

圖2:酶與底物結合形成複合體[3]

 

三、誘導契合學說

1958年Koshland提出的「誘導契合學說」可以看做是「鎖鑰模型」的升級版,是目前解釋酶的專一性上比較獲得認可的學說。該學說認為酶與底物在空間距離上彼此接近時,酶受底物分子的誘導,其構象發生有利於底物結合的變化,從而互補契合進行反應,形成酶-底物複合體。

圖3:誘導契合[4]

四、酶的動力學研究

1984年,我國科學家鄒承魯院士用自己創立的動力學方法,從變性平衡態和變性動力學兩方面比較研究了多種不同類型的酶在變性過程中構象和活力變化的關係,發現變性時酶活性的喪失先於可察覺的構象變化。在進一步大量實驗的基礎上提出「酶活性部位處於分子的局部區域並柔性較高」、「酶活性部位柔性為酶充分表現活性所必需」等理論,鄒承魯院士的工作為生物化學領域作出了具有重大意義的開創性工作。

參考內容:

[1]高中生物學教材,必修Ⅰ,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初審通過

[2]高中生物學教材,必修Ⅰ,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新版

[3]Biochemistry,W.H.Freeman,9th,2019

[4]Biology,McGraw-Hill,Peter H.Raven,12th.2020

推薦:關於新型冠狀病毒

1.長按二維碼關注公眾號

2.進入公眾號設置"⭐"標

相關焦點

  • 酶的活性中心
    酶是大分子,其分子量一般在一萬以上,由數百個胺基酸組成。而酶的底物一般很小,直接與底物接觸並起催化作用的只是酶分子中的一小部分。即使有些酶的底物較大,但與酶接觸的也只是一個很小的區域。所以,我們把酶分子中與底物結合併催化反應的場所稱為酶的活性中心。
  • 酶的抑制作用與抑制劑(二)
    不可逆抑制劑可分為專一性與非專一性兩大類。專一性不可逆抑制劑只與活性部位的基團反應,與其它基團不反應,所以抑制劑與酶以固定的比例反應,即所謂有化學計量關係。同時,酶與抑制劑作用後會完全失活,抑制劑與失活的酶也不再發生反應。因為抑制劑需要進入活性中心才能起作用,所以當有大量底物存在時,底物先與酶的活性部位結合,抑制作用就會減弱,稱為底物保護作用。
  • 染整用酶製劑的研究與開發現狀
    酶製劑是一種蛋白質,它是生物催化劑,因其結構及立體構型的獨特性而具有反應專一性的特點,具有高效、反應快、成本低、高質量等的優點。廣泛用於食品、醫學、農業、工業和洗滌中。在印染工業中使用酶製劑由退漿逐步發展到纖維素和羊毛織物的拋光柔軟、牛仔布的石磨、麻的脫膠、絲的精練、羊毛的防氈縮、纖維素纖維的煮練、漂白和浮色的去除、防沾汙洗滌等等,其應用範圍日益擴大,受到印染業界的青睞。
  • 酶電極傳感器與無酶電極傳感器的定義及區別
    生物傳感器技術具有較高專一性和靈敏度,被廣泛運用於複雜體系的在線分析和檢測,在臨床診斷、分析化學、食品檢測、醫藥分析、化工等領域都具有良好發展前景。 生物傳感器技術是分析生物科學的一個分支,滲透於分析化學、生物學、生命科學、物理學等多個學科。而對於生物傳感器來說主要分為兩個部分,分別為識別系統與信號轉換系統。
  • 酶之七種武器——II型限制性核酸內切酶
    或許它不是最專一的,但它獨特的專一性肯定是史上最重要的專一性是酶中最基礎也是具特色的武學功法,其麾下六大家族各有所長,有的精通基團專一,有的擅長几何異構,有的專修旋光異構,而II型限制性核酸內切酶雖屬水解酶家族,卻修習武林中罕見的太極功法,具有獨特的識別迴文序列之能。
  • RNA聚合酶如何終止轉錄過程
    II型RNA聚合酶負責真核生物體內編碼蛋白質的基因的轉錄,其轉錄終止也是蛋白質表達過程中的重要一步。 以往研究表明,聚合酶II終止轉錄過程必需RNA 3'端的多聚腺苷酸信號〔poly(A)〕, RNA前體的轉錄後剪切加工也和轉錄終止過程相關。另外,在β球蛋白基因的的3'側還發現了專一性的轉錄終止信號。
  • 【知識點】酶和ATP
    美國科學家薩姆納通過實驗證實酶是一類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質,科學家切赫和奧特曼發現少數RNA也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 基因日籤【20210207】適合於實驗系統的重組途徑(內含第15章同源重組與位點專一性重組小結)
    酵母中Spol 1蛋白能引發重組,它是一種類拓撲異構酶,可以結合到DNA的游離5『端。然後,DSB經過加工產生單鏈DNA,單鏈DNA可以與其他染色體中的互補片段退火。酵母中阻斷聯會複合體形成的突變體表明,重組對於聯會複合體的形成是必需的。大腸桿菌的Rec蛋白和Ruv蛋白可執行整套重組所需的反應。參與位點專一性重組的酶具有拓撲異構酶的相關行為。
  • 酶的抑制作用與抑制劑(一)
    使酶活力下降,但不引起酶蛋白變性的作用稱為抑制作用(inhibition)。能引起抑制作用的物質叫做酶的抑制劑(inhibitor)。研究抑制作用有助於對酶的作用機理、生物代謝途徑、藥物作用機制等深入了解。抑制劑與酶分子上的某些必需基團反應,引起酶活力下降,甚至喪失,但並不破壞整體構象,所以不會使酶變性。
  • 高中生物說課稿:《酶與酶促反應》
    (二)重點與難點重點:體會對照實驗的基本思想利用實驗探索的直觀性,藉助實驗現象,理解酶的化學本質、特性、影響酶促反應、酶的應用等多個領域的問題。、專一性的探究共同方案2、巡查學生探究過程1、學生根據方案選擇實驗2、動手探究
  • 酶的兩種抑制劑:鳩佔鵲巢&釜底抽薪
    分類:基礎具體知識點:在正常的情況下,底物和酶在空間結構上,在酶的活性位點相結合。接著酶會起到催化的作用,使底物變為產物,完成化學反應。正常的樣子(圖源:普通生物學)在這個過程中,酶的活性部位與底物的空間結構相契合,是酶能夠發揮專一性催化作用的關鍵。在自然界中,有時是存在酶的抑制劑的,根據作用機理不同,可分為兩種類型。酶的抑制劑,可以作為了解,在考題中偶有涉及。
  • 立體專一性的碳(sp2)-碳(sp3)偶聯反應研究獲進展
    近年來,過渡金屬催化立體選擇性或專一性的偶聯反應有了較快的發展,但仍然存在過渡金屬催化劑用量大、手性控制不佳等局限。傳統的SN2反應也是實現立體專一性碳(sp2)-碳(sp3)間偶聯的重要手段,但由於採用高活性的鋰試劑或格式試劑,往往需要很低的溫度,而且官能團兼容性較差。
  • 宋宵因從吃到用了解酶20可以用酶來處理塑料垃圾嗎?
    宋宵因從吃到用了解酶20可以用酶來處理塑料垃圾嗎?這是每個酶製劑從業者的夢想,這個夢想很快就會實現,因為塑料的下一步生物化學循環已經完成:分解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所需的第二種酶的結構已經闡明。
  • 生化必背|各種酶(什麼梅?)—昭牌醫學考研知識點總結
    一、酶的定義,酶的化學組成,酶的活性中心。酶enzyme: 由活細胞產生的一類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質,具有高度(專一性+催化效率+不穩定性)+催化活性可調節性。酶的活性中心:酶分子上一些功能基團集中,構成一定空間構象的區域(佔酶分子很小部分),此區域與底物結合,催化底物轉變為產物。
  • 「生物酶」的降解真相:降解劑是不是渾水摸魚?
    通常來說,因為微生物對塑料降解具有高度的專一性,也就是說,一種微生物只能降解一種塑料。下面我們從不同的學者研究中,找到微生物降解PE、PP、PET、ABS、PS等不同合成塑料的理論支撐或者實踐驗證。由於酶具有專一性的特點,PET降解酶也是專門用來降解PET的,它的生化作用很明確,就是破壞PET
  • 「生物酶」的降解真相:降解劑是不是渾水摸魚?
    通常來說,因為微生物對塑料降解具有高度的專一性,也就是說,一種微生物只能降解一種塑料。下面我們從不同的學者研究中,找到微生物降解PE、PP、PET、ABS、PS等不同合成塑料的理論支撐或者實踐驗證。由於酶具有專一性的特點,PET降解酶也是專門用來降解PET的,它的生化作用很明確,就是破壞PET中的化學鍵,將其還原為對環境影響很小的對苯二甲酸和乙二醇。
  • 醫基資料:酶的特點
    而在生物體內,這些反應在極為溫和的條件下就能高效和特異地進行,其原因是由於生物體內存在著一類極為重要的生物催化劑——酶。在醫療衛生考試中,酶既是基礎也是可以作為重難點考察的知識。今天一起來了解一下關於酶的一些特點。由於酶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因此酶促反應又具有不同於一般催化劑催化反應的特點和反應機制。
  • 科學家找出新絲氨酸水解酶抑制劑
    以前的研究已證實,阻止絲氨酸水解酶的化學物可「化身為」藥物治療肥胖、糖尿病以及阿茨海默病,並正在測試這種藥物在治療疼痛、焦慮和抑鬱方面的效果。人體細胞中有200多種絲氨酸水解酶,其中一些絲氨酸水解酶還沒有找到抑制其活動的抑制劑,新研究擴展了可使用的抑制劑範圍。
  • 高中生物酶的功能解讀
    , 在酶的催化反應體系中,反應物分子被稱為底物,底物通過酶的催化轉化為另一種分子。幾乎所有的細胞活動進程都需要酶的參與,以提高效率。與其他非生物催化劑相似,酶通過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用Ea或ΔG表示)來加快反應速率,大多數的酶可以將其催化的反應之速率提高上百萬倍;事實上,酶是提供另一條活化能需求較低的途徑,使更多反應粒子能擁有不少於活化能的動能,從而加快反應速率。酶作為催化劑,本身在反應過程中不被消耗,也不影響反應的化學平衡。
  • 高考生物一輪複習 | 酶和ATP專題,附答案詳解~
    【解析】【分析】1、酶是活細胞產生的一類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機物,大多數是蛋白質,少數是RNA;酶具有高效性、專一性和溫和性。3.下圖為酶催化反應的過程示意圖,其中表示反應物的圖形編號是 A.①B.②C.③D.④【答案】B【解析】【分析】酶是活細胞產生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有機物,大多數是蛋白質,少數是RNA;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遠遠高於無機催化劑)、專一性(一種酶只能催化一種或一類化學反應的進行)、需要適宜的溫度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