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日籤【20210207】適合於實驗系統的重組途徑(內含第15章同源重組與位點專一性重組小結)

2021-02-23 國家基因庫大數據平臺

DNA的雙鏈斷裂會引發重組。斷裂點先擴大為一個含單鏈末端的缺口,然後,游離單鏈末端與等位基因序列形成異源雙鏈體。校正事件可發生在異源雙鏈體DNA錯配的位點。發生斷裂的DNA實際上摻入了它所入侵的染色體序列,因此起始DNA被稱為受體。重組熱點是指雙鏈斷裂起始的位點。基因轉換的頻率梯度由一段接近游離末端的序列轉換為單鏈的可能性所決定;離斷裂位點越遠,梯度越下降。在缺口修復後,如果攻擊鏈不參與重組中間體,而與斷裂的另一末端退火,那麼就只發生了基因轉換,這成為SDSA模型。如果斷裂末端被重組中間體獲得,就可形成兩個Holliday連接體,如果它們能在合適的方向解開,那麼Holliday連接體的解開就可形成交換產物。由DSB啟動的重組經過加工過程可獲得兩個Holliday連接體的解開就可形成交換產物。由DSB啟動的重組經過加工過程可獲得兩個Holliday連接體,這稱為雙鏈斷裂修復(DABR)模型。

酵母中Spol 1蛋白能引發重組,它是一種類拓撲異構酶,可以結合到DNA的游離5『端。然後,DSB經過加工產生單鏈DNA,單鏈DNA可以與其他染色體中的互補片段退火。酵母中阻斷聯會複合體形成的突變體表明,重組對於聯會複合體的形成是必需的。

大腸桿菌的Rec蛋白和Ruv蛋白可執行整套重組所需的反應。參與位點專一性重組的酶具有拓撲異構酶的相關行為。在一般重組酶類中,那些與噬菌體整合有關的酶形成整合酶亞類。Cre/lox系統用兩個分子的Cre蛋白與每一個lox位點結合,所以重組複合體是一個四聚體,這是將DNA插入其他基因組的標準系統之一。釀酒酵母既能以單倍體形式繁殖,也能以二倍體形式繁殖。

置換是受到調節的,這樣HMLα的部分序列取代MAT的a序列,或者HMRa所攜帶序列取代MAT的α序列。通過識別獨特的MAT處的靶位點,HO內切核酸酶觸發了這一反應。

同源重組對於錐蟲中的抗原變異過程也是必需的,這需要通過重組將沉默VSG基因轉變到活性VSG基因表達位點,這種現象的分子機制還未完全明了,但是很清楚這不涉及NHEJ途徑或錯配修復酶。Rad51蛋白對於這一過程是必需的,這提示了同源重組的重要性。

現在已經利用重組途徑作為實驗工具以製備基因敲除體和其他重組介導的事件。兩個主要的實驗工具例子包括Cre/lox系統和FLP/FRT系統。這些工具都依賴於位點專一性重組以進行實驗系統中的靶向重組。

相關焦點

  • 同源重組基因敲除技術
    接下來就是同源重組技術了。本來是想由我的三位萌新師弟寫,我負責匯總。收上來後發現不是那麼回事兒。在此公開點名一下我們的豹豹童鞋,作為小組稻瘟菌研究的唯一男孩子(不包括畢業生哈)。想著ATMT是他現階段主要用到的實驗步驟,沒想到收上來的竟然是copy的,還是植物。。。只能我依靠記憶寫了(大神勿噴)。
  • 研究構建雙同源重組報告系統
    該研究基於Dre-rox和Cre-loxP雙同源重組系統,構建了一種新的雙同源重組報告系統,可以達到在體內同時標記示蹤三種細胞群。這一研究為新型雙同源重組報告系統的構建提供了新的思路,進一步擴充了雙同源重組報告系統庫,並為發育、疾病和再生研究提供了新的技術選擇。基於基因位點特異性重組酶系統的遺傳譜系示蹤技術被廣泛應用於器官發育、組織再生和疾病研究。
  • RNA為模板 首次實現植物同源重組修復
    參與互動    RNA為模板 首次實現植物同源重組修復  科技日報北京3月19日電 (記者瞿劍)
  • 日本科學家團隊利用水稻稻瘟菌開發了同源重組基因編輯系統
    日本科學家團隊利用水稻稻瘟菌開發了同源重組基因編輯系統 微信公眾號「中國農業轉基因管理」 2019-07-02 17:57
  • 看懂質粒圖譜,學會同源重組構建質粒
    理想的運載體是質粒(plasmid),在基因工程中,常用人工構建的質粒作為載體。載體構建即是構建含外源DNA的質粒。本文主要為大家介紹質粒圖譜的閱讀及通過同源重組構建質粒的方法:構建質粒,學習閱讀質粒圖譜是必不可少的一環,下圖為實驗室常用的一種質粒:(1)箭頭:大多數質粒都會有箭頭,箭頭有兩種解釋。
  • 科學網—科學家以RNA為模板首次在植物中實現同源重組修復
    RNA/DNA雙重切割能力的基因編輯系統,獲得後代無轉基因成分的抗ALS抑制劑類除草劑水稻植株。該研究在植物中首次利用RNA作為同源重組修復模板,開闢了利用植物RNA作為同源供體模板進行同源修復的新思路。相關論文當地時間3月18日在線發表於《自然—生物技術》。 據介紹,基因組編輯首先在基因組靶向位置產生DNA雙鏈斷裂,這些產生的雙鏈斷裂可通過非同源末端連接或者同源重組修復途徑進行修復。
  • 周斌研究組構建雙同源重組報告系統可同時在體內對三種細胞群進行...
    該研究基於Dre-rox和Cre-loxP雙同源重組系統,構建了一種新的雙同源重組報告系統,可以達到在體內同時標記示蹤三種細胞群。這一研究為新型雙同源重組報告系統的構建提供了新的思路,進一步擴充了雙同源重組報告系統庫,並為發育、疾病和再生研究提供了新的技術選擇。
  • 科研人員解析同源重組保障的新機制
    減數分裂過程中,性母細胞會主動產生DNA雙鏈斷裂(double-strand break, DSB),起始同源重組。
  • ...組構建雙同源重組報告系統可同時在體內對三種細胞群進行標記示蹤
    該研究基於Dre-rox和Cre-loxP雙同源重組系統,構建了一種新的雙同源重組報告系統,可以達到在體內同時標記示蹤三種細胞群。這一研究為新型雙同源重組報告系統的構建提供了新的思路,進一步擴充了雙同源重組報告系統庫,並為發育、疾病和再生研究提供了新的技術選擇。
  • Nature:DNA聚合酶θ抑制同源重組,促進腫瘤發生
    2015年2月5日訊這項研究對治療攜帶同源重組修復突變基因的腫瘤具有重要意義。 研究人員指出,細胞的非同源末端連接(NHEJ)機制能夠促進部分基因組重排,但同時也可能導致細胞性狀發生轉化。這種容錯修復途徑會在端粒發生脫保護,有害染色體末端融合的情況下被觸發。通過下一代測序技術,研究人員發現通過NHEJ修復途徑會產生非TTAGGG核苷酸插入到功能紊亂的端粒融合斷點位置。
  • PNAS:浙大解析同源重組修復機制
    來自浙江大學生命科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揭示了一種在同源重組修復中起重要作用的蛋白SPIDR/KIAA014,相關論文「Scaffolding protein SPIDR/KIAA0146 connects the Bloom syndrome helicase with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repair」發表在3月18
  • 《伊洛納elona》「基因重組」系統詳解
    基因重組是在《伊洛納elona》最新的更新中推出的功能,該功能可不僅僅是為變異人準備的哦,它適合於所有的冒險者,下面來看看該功能的詳細解析吧。 首先要找到基因合成的科學家,他名為生化學者『伊克羅』,位於卡普爾港左下角的房間裡。與之對話會出現基因重組、資質互換和隊伍配置三個子選項,本次為小夥伴們介紹的是基因重組系統。
  • PNAS發表小麥等異源多倍體物種部分同源重組事件重要進展
    部分同源重組(homoeologous exchange, HE)特指異源多倍體中具有高序列相似度的部分同源染色體之間通過配對交叉(cross-over)而導致的大規模染色體片段交換的現象,影響著基因組的結構變化和基因表達。
  • 從同源重組到鹼基編輯器 看基因編輯72變
    (原標題:從同源重組到鹼基編輯器 看基因編輯72變)
  • Nature:PRDM9在同源重組中的作用
    同源重組是發生在雌雄配子減數分裂過程中的重要事件,在這一過程中,來自父本和母本的同源染色體之間發生遺傳物質的交換,並穩定遺傳給下一代。近期研究認為,哺乳動物細胞的同源重組與一種叫做PRDM9(PR domain containing 9)的組蛋白H3甲基轉移酶的活性有關。
  • 技術專刊:Cre-loxP基因重組技術
    Cre重組酶不僅具有催化活性,而且與限制酶相似,能識別特異的DNA序列,即loxP位點,使兩個loxP位點間發生基因重組。Cre重組酶無需藉助任何輔助因子,可作用於多種結構的DNA底物,如線形、環狀甚至超螺旋DNA。
  • 王宏偉研究組合作在線發文揭示DNA同源重組分子機制
    王宏偉研究組合作在線發文揭示DNA同源重組分子機制清華新聞網12月15日電 12月12日,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王宏偉課題組合作在《自然結構和分子生物學》(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雜誌在線發表題為《催化DNA鏈交換的人源重組酶RAD51
  • 生物醫學研究院藍斐團隊與合作者揭示減數分裂同源重組命運決定的...
    以小鼠為例,減數分裂同源重組起始於SPO11和GM960複合物所介導的DNA雙鏈斷裂 (Double-Stranded Breaks, DSBs);隨後,斷裂位點經5』末端切割、單鏈入侵等而使DSB獲得修復;最終在同源染色體之間形成交叉(Crossover)或非交叉(Non-Crossover),其中,大部分DSBs修復形成非交叉,大約僅有10% DSBs修復生成交叉。
  • 教師資格證備考:基因重組的類型題辨析及滲透
    (考題)圖2是一對同源染色體在減數第1次分裂中發生的行為的示意圖,該行為的結果是( )。  A.基因突變 B.等位基因互換C.基因分離和重組 D.姐妹染色單體分離【摘自2016年下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生物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試題(高級中學)】【答案】B。解析:由圖可知該行為是同源染色體間的交叉互換,結果是導致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交換。
  • 上海生科院揭示釀酒酵母源Shu複合物在DNA同源重組過程中發揮生物...
    Shu複合物是近年研究發現的一類保守的、廣泛存在於真核生物,參與調控DNA同源重組過程的多元複合物。在釀酒酵母中,Shu複合物是由Csm2、Psy3、Shu1和Shu2四個蛋白組成,通過參與同源重組途徑而在DNA的損傷修復和耐受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