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精子的形成過程》
一、考題回顧
二、考題解析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多媒體圖片導入(多媒體展示黑腹果蠅雌雄個體體細胞和配子的染色體圖),提問:
1.配子的染色體與體細胞的染色體有什麼區別?(配子染色體數目是體細胞的一半。)
2.為什麼配子的染色體數目會減半呢?它又是如何分裂形成的?我們今天就一起來學習一下減數分裂。
(二)新課展開
1.提問:
精子的染色體數目為什麼要減半?(與卵細胞結合後保持染色體數目恆定。)
精子是通過有絲分裂形成的嗎?(不是,減數分裂。)
(1)動畫演示:精原細胞形成初級精母細胞過程。
提問:①減數第一次分裂間期精原細胞變為初級精母細胞時染色體發生了哪些變化?(DNA複製,姐妹染色單體出現。)
②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初級精母細胞中染色體最顯著的變化是什麼?(散亂分布,同源染色體聯會,出現四分體。)
(2)觀看第一次減數分裂過程的動畫演示。
提問:①減Ⅰ前期和末期染色體發生了怎樣的行為變化?學生嘗試總結不同時期的特點。(前期:同源染色體聯會,形成四分體;中期:同源染色體排列赤道板;後期: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末期:細胞質分裂,形成2個子細胞,即次級精母細胞。)
②次級精母細胞中還有同源染色體和染色單體嗎?(無同源染色體,有染色單體)。
(3)動畫演示:次級精母細胞第二次減數分裂形成精子的過程。
①學生嘗試總結第二次減數分裂各個過程的特點(前期:染色體排列散亂;中期:每條染色體的著絲粒都排列在細胞中央的赤道板上;後期:姐妹染色單體分開,分別移向細胞兩極;末期:細胞質分裂,每個細胞形成2個子細胞,即精子。)
②精子還能再分裂嗎?(不能。)
教師總結:精子形成需要經過變形,丟棄大量細胞質,僅保留了細胞核和極少量細胞質,所以精子壽命短,精子不再分裂,因此減數分裂無細胞周期。
(4)引導學生總結減數分裂過程。
精母細胞形成精子需要經歷兩次連續的減數分裂,第一次減數分裂同源染色體分開,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染色體減半;第二次減數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形成精子。一個精原細胞最終可形成4個精子。
(三)鞏固提升
組織學生用課前準備的彩色卡紙和回形針結合動畫模擬減數分裂全過程,加深對減數分裂過程的理解。
(四)小結作業
1.提問:說一說本節課你有什麼收穫?(師生共同歸納小結本節課同學的收穫。)
2.課下請學生歸納形成精子的細胞分裂(減數分裂)的過程與特點。
【板書設計】
【答辯題目解析】
1.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什麼?你是如何突出的?
【參考答案】
本節課的重點是: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動態變化以及主要特徵的描述。為了突出這一重點,我首先利用多媒體動畫演示出精子形成各個重要時期的動態變化,引導學生分別分析減數分裂各個時期的特點,對較抽象的概念,比如「四分體中姐妹染色單體的交叉互換」,我配合照片以及模式化的示意圖進行講解。當學生對減數分裂有直觀的認識之後,師生共同用精煉的語言歸納總結精子形成的過程。之後,引導學生合作模擬精子形成過程中染色體的行為變化,通過模型建構,對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數目和行為變化有更直觀的印象,這樣減數分裂概念的形成就水到渠成。整節課我將現代教學手段和傳統教學手段相結合,通過多媒體直觀教學和模型建構,有利於學生知識的建構。通過以上一系列的活動從而突出重點。
2.請簡述減數分裂的主要特徵?
【參考答案】
(1)減數第一次分裂主要特徵
間期:精原細胞經過染色體複製,體積稍微增大,成為初級精母細胞。
前期:同源染色體兩兩配對(聯會),形成四分體,四分體中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常常發生對等片斷的互換。
中期:同源染色體成對排列在赤道板兩側。
後期:同源染色體彼此分裂,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分別移向細胞兩極。
末期:細胞質分裂,一個初級精母細胞分裂成兩個次級精母細胞。
(2)減數第二次分裂主要特徵
無同源染色體。
前期:染色體排列散亂。
中期:每條染色體的著絲點都排列在細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後期:著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成為2條子染色體,並分別移向細胞的兩極。
末期:細胞質分裂,每個細胞形成2個子細胞,最終形成4個子細胞。精細胞經過複雜的變形成為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