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問一號」開啟首次探火之旅 三型發動機全力「保駕護航」
西部大開發訊(記者張靜)2020年7月23日,中國新一代綠色無汙染大推力火箭長徵五號在海南文昌發射場刺破蒼穹,一飛沖天,成功發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開啟中國首次探火之旅。未來,經過7個多月的在軌道運行,「天問一號」探測器將著陸火星,一次實現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探測三大任務。
-
為了去火星,你知道天問一號有多努力嗎?
&34;兩千多年前,詩人屈原在沅湘之地仰望星空,將滿腹憂思化作千古名篇《天問》,闡發了對宇宙萬物的哲思。兩千多年後,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於7月23日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升空,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中國行星探測第一步。
-
中國火箭上為何有外國徽標?天問一號順利升空,離不開多國合作
近段時間以來,隨著「天問一號」的成功發射,我國正式開啟了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近些年來,我國在航天事業上的大力投資,終究沒有白費。據外媒報導稱,此次火星探測任務如果能夠順利完成,除了美國之外,中國將是第二個在火星上完成環繞、著陸、探測等任務的國家,也是首個第一次發射就成功的國家。
-
述評:「天問」探火,解惑「熒惑」
中新社北京7月23日電 題:「天問」探火 解惑「熒惑」中新社記者 孫自法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23日中午從南海邊的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啟程,奔向宇宙「星辰大海」中的火星,中國行星探測也由此邁出第一步。火星由於其肉眼可見的火紅顏色以及不斷變化的亮度和位置,在中國古代稱之為「熒惑」,被視為戰星、兇星。
-
石景山園區企業航天測控助力「天問一號」 開啟探火之旅 星辰大海 再鑄輝煌
2020年7月23號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搭載我國自主研發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升空>火箭成功將測探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園區企業航天測控在這次探火之旅中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石景山園區企業航天測控助力「天問一號」開啟探火之旅
-
中國首個深空天線組陣系統啟用,為天問一號探火之旅保駕護航
中國首個深空天線組陣系統啟用,為天問一號探火之旅保駕護航 央視新聞11月17日消息,近日,我國首個深空天線組陣系統在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喀什深空站啟用,並已投入到「天問一號」「嫦娥四號」等深空探測任務中。
-
助力青少年航天科普「火星探險之旅」探索「天問一號」奧秘
活動現場 「火星探險之旅」主辦方活動現場 「火星探險之旅」主辦方中新網上海7月23日電 (周卓傲)23日,伴隨著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火星探險之旅」科普活動也在上海、南京、寧波三地同期舉辦。
-
天問一號磅礴啟程,開啟中國火星探索元年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任務(一顆火星軌道器、一架著陸器/一輛火星車)載荷質量:5噸(軌道器3噸多,火星車240公斤)發射意義:①中國首次獨立發射火星探測任務,也是首次部署行星際探測任務,還是中國部署最遠的探測器。
-
「天問一號」啟程,揭開中國行星探索序幕
7月23日,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將天問一號探測器送入前往火星的地火轉移軌道,成功開啟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同時也揭開了中國行星探索的序幕。從致力於建設幾百公裡外的空間站,到持續深入探測30萬公裡遠處的月球,再到不辭數億公裡的星際長途跋涉與火星邂逅,源於太空深處的無窮吸引力,更透露著我國為實現深空探索目標所作的執著努力——「天問一號」成功踏上奔火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的第一步,這也是中國人邁向更遠深空的關鍵一步。飛出地球、走向深空的壯舉,由好奇心驅使,也受人類自身的發展需求牽引。
-
「天問一號」開啟中國火星時代,這群人開啟了未來火星生存挑戰
「天問一號」開啟中國火星時代,這群人開啟了未來火星生存挑戰7月23日,中國首次向火星發射自主研發的探測器「天問一號」,開啟屬於中國的「火星時代」,近百位世界青年代表齊聚甘肅金昌火星1號基地,進行了一場以「一起會更好」為主題的探火體驗活動。
-
外交部談「天問一號」升空:中國航天事業完全用於和平目的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7月24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馬子倩)7月23日,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實施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任務),標誌著中國「探火」邁出了關鍵一步,中國航天事業又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不過卻有外媒稱,中國躋身火星探測行列是為了加大對太空主導權的爭奪。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將開啟7個月旅行「天問」源自屈原長詩
7月23日12時41分,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據介紹,「天問一號」任務火星探測器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研製,發射升空後將經歷7個月左右的長途跋涉,突破5500萬至4億公裡的距離,到達火星並開展環繞和巡視探測。
-
人民網評:「天問一號」啟程,揭開中國行星探索序幕
7月23日,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將天問一號探測器送入前往火星的地火轉移軌道,成功開啟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同時也揭開了中國行星探索的序幕。從致力於建設幾百公裡外的空間站,到持續深入探測30萬公裡遠處的月球,再到不辭數億公裡的星際長途跋涉與火星邂逅,源於太空深處的無窮吸引力,更透露著我國為實現深空探索目標所作的執著努力——「天問一號」成功踏上奔火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的第一步,這也是中國人邁向更遠深空的關鍵一步。飛出地球、走向深空的壯舉,由好奇心驅使,也受人類自身的發展需求牽引。
-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這四大看點請收好
」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167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根據發射任務要求,「胖五」需要託舉火星探測器加速到每秒11.2公裡以上的速度,將探測器直接送入地火轉移軌道,開啟奔向火星的旅程。此次「胖五」發射「天問一號」探測器,在國內首次達到並超過第二宇宙速度,飛出中國運載火箭的最快速度。對於普通發射任務,1個發射窗口只需要設計1條火箭發射軌道。此次任務則不同。
-
探火因窮理而不凡
新華社北京7月23日電(記者王琳琳、胡喆)今天,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向著浩瀚蒼穹出徵了!儘管7個月、最遠4億公裡的長途布滿荊棘,但任何險阻都無法阻擋我們對未知的渴求。人類文明屢因斷惑而進步,天問探火將因窮理而不凡。孔孟之道,首求斷惑。然欲斷惑,則必先證得大宇宙之唯一真實。
-
聲音 | 「天問」之旅開啟,探索永無止境!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火箭飛行約2167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我國首次火星探測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在此之後,天問一號將承載著所有中國人的期盼,經過長達7個月的漫長飛行抵達火星,還要實現火星「環繞、著陸、巡視」三大任務,邁出了我國探索火星的第一步。天問一號的升空,可以說是所有中國人的盼望和期待。
-
天問一號飛行裡程已達1.55億公裡!徵途仍在繼續!
9月18日在福州舉行的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上,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工程總設計師張榮橋透露關於「天問一號」探測器的消息。」探測器 在2020年7月23日那天,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搭載中國首顆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在海南文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
-
「天問一號」飛向太空,開啟中國人民探索火星的歷程
,用長徵五號遙四火箭成功發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這是人類航天史上的一次壯舉,是中國行星探測的首飛之戰,也是我國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長徵五號首次應用性飛行未來經過7個多月的在軌運行,「天問一號」探測器將著陸火星,一次實現對火星的環繞、著陸和巡視探測三大任務
-
「天問一號」海南出發,開啟火星探測之旅
當日13時25分,運載火箭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了火星探測之旅,這是我國進行行星探測邁出的第一步。當日13時25分,運載火箭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了火星探測之旅,這是我國進行行星探測邁出的第一步。
-
新華時評:探火因窮理而不凡
新華社北京7月23日電(記者王琳琳、胡喆)今天,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向著浩瀚蒼穹出徵了!儘管7個月、最遠4億公裡的長途布滿荊棘,但任何險阻都無法阻擋我們對未知的渴求。人類文明屢因斷惑而進步,天問探火將因窮理而不凡。孔孟之道,首求斷惑。然欲斷惑,則必先證得大宇宙之唯一真實。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周,華夏祖先就曾提出有關火星的猜想,而後,幾乎歷代王朝都設有專司天象的官方機構。先秦時期,著名詩人屈原在《楚辭》中寫下「日月安屬?列星安陳?」的《天問》長詩,體現了古時可貴科學精神的萌芽,也給予了今時中國行星探測工程以命名的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