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879年的時候,有一個名叫薜瓦勒的郵差,每天都穿梭在法國羅芒鎮以北的鄉村小路上。
一日,他不小心被腳下的一塊石頭絆倒,他爬起來拍拍身上的灰土,卻突然發現絆倒他的這塊石頭獨特而奇異。他仔細地拿起石頭觀看,突然產生了一個奇怪的念頭,那就是:若是用這樣的石頭建造一座城堡,肯定會十分迷人。
於是,他每天都會在送信的途中尋找石頭,並將它們帶回去。不久,他便收集了一大堆奇形怪狀的石頭,但是,這對建造城堡來說,還遠遠不夠。於是,他開始推著獨輪車去裝。
很多人好意地勸他:「把這些石頭扔了吧,你本來每天就要走那麼多路,現在負擔更大了。」在別人眼中,送信是件十分枯燥而乏味的差事,再加上運送石頭,無異於自討苦吃。
但是,薜瓦勒並沒有這樣認為,他沒有因為他人的話語而放棄,仍然樂此不疲地構築著自己的夢想,壘造自己的城堡。
就這樣,33年過去了,在1912年的時候,一座童話城堡夢幻般地出現了。那獨一無二、舉世無雙的獨特和美麗,震撼了所有參觀者,這個夢想之地、這個城堡早已成為法國最著名的風景旅遊點,名字叫作「郵差薜瓦勒之理想宮」,它已成為世界現代藝術史上一件珍貴藝術品。
智慧點睛
理想是一個人對未來有可能實現的奮鬥目標的嚮往和追求,或者說是一個人所嚮往的或所要模仿的事物、人的主觀形象。
古往今來,有不少人都懷有夢想,為達目的勇往直前。越王勾踐為實現富國大業甘為階下囚。他的忍辱負重、臥薪嘗膽,是朝著目標奮進的最震撼人心的宣言。一個人要成就自己的事業,不經過失敗,不經過挫折,不花費較大的工夫是不可能成功的。艱難困苦,甚至失敗打擊固然會留下難以忍受的痛楚,但也正是在這種痛楚才孕育出了一個個生命的奇蹟。一個人的夢想豈能向艱難險阻屈服?雖然命運總是愛開玩笑,美好的夢想往往不能有一個相輔相成的結局,但這對一個為夢想不懈奮鬥的人來說,又有什麼大不了的呢?
就像逆流而上的魚兒一樣,一路上過險灘,蹚急流,躲水鳥,穿漁網,過山澗,擠石隙,覽冰川,上高原,雖然結局並不一定圓滿,但魚兒卻並不後悔。人生亦如此,最重要的是在追求夢想的過程中的精彩與輝煌。
獨闢蹊徑
一個人的理想往往是受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環境的影響而形成和發展起來。一般來說,一個人的理想隨著年齡的增長、知識的增加、視野的開闊、家庭的影響、學校的影響依次減弱,社會的影響逐步增大,而且理想的形式也存在不同的水平。
不要忽略我們的理想
我們現在有很多人會被「理想」忽悠,甚至被忽悠了一輩子都沒有察覺,我想這樣的人死有餘辜。為了不讓更多的人掉進這個「理想」的陷進,本人一定要揭開這一塊破布,為拯救社會弱勢群體盡一份微薄之力。現在我們時常會被別人的理想打動,然後奮不顧身地投入其中,根本不會去想,這究竟是不是我們當初自己的理想。
理想不能「假大空」
理想是與一個人的願望相聯繫的,是對未來的一種設想,它往往和目前的行動不直接聯繫。但理想與現實生活又是相聯繫的,現實生活中的某些對象和現象如果符合個人的需要,與個人的世界觀相一致,這些現實的因素就會以個人的理想和形式表現出來,理想總是對現實生活的重新加工;是捨棄其中某些成分,又對某些因素給予強調的過程,但它必須以對客觀規律的認識為基礎,符合客觀規律。例如,電影編導在塑造一個理想人物時,這個人物就是編導對現實生活中人物的再加工、再取捨,使這個人物符合編導的願望;但這個人物又必須符合客觀規律,與現實的生活環境相融合,否則這個人物就會成為表面上的「高大全」,實質上的「假大空」,不可能真正成為有血、有肉、有個性的典型人物。
理想是奮鬥的目標
理想是人所嚮往的、力求實現而又有實現可能的想像。理想從其形成過程來說,屬於想像。但它與一般想像不同,理想的形象是一個人自己所嚮往的、作為努力奮鬥目標的形象。它與一般的幻想不同,理想的形象是以客觀現實為依據,符合客觀發展規律的,因此是可以實現的。理想的形象可以是特定的具體形象,如嚮往某個人物或某個社會,希望這個人物的品質能在自己身上得以體現,或者力求這個社會能成為自己的生活現實;理想的形象又可以是綜合性的形象,即把現實中幾個人物或幾個社會綜合起來,成為一個自己認為完美的而當前並不存在的形象,作為嚮往和努力奮鬥的目標;理想的形象還可以是概括性的形象,那就是根據社會行為準則和社會發展規律,對現實進行篩選,捨棄其中被認為是假、醜、惡的因素,提取其中被認為是真、善、美的因素,加以強調甚至誇大,重新構成一個自己嚮往的並為之努力奮鬥的形象。
在這短暫的人生中如果沒有一個能使自己為之奮鬥的夢想,那人生將變得暗淡無光,即使平安無事也不會擁有真正的幸福、快樂。成功的快感更是與你遙遙相望。此時,你才能深刻感受到「寶劍鋒自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的深刻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