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符號系統與現代科學認知

2020-10-04 探索貓

2016年4月,全國印發《中國公民科學素質基準》明確將「陰陽五行、天人合一」作為其132個基準點之一。引發全國大討論,直到今天還有。

有一個網上搜見到的辯論會,正方:中國科學院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孫小淳,認為陰陽五行應該入《準》。反方: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員張雙南,認為陰陽五行和科學半點關係都不應該有。主持: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吳國盛,從事歷史研究,支持科學真理。中科院人文學院的正方辯友孫小淳教授和反方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的張雙南研究員當面進行了激辯。

我想,陰陽五行與科學應該沒任何關聯。

不過最早的易經符號系統,我想應該是對自然現象的一種記錄。

人類的早期符號,基本上都是來自對自然現象的觀察。最早的觀察記錄當然就是繪畫,現在看到的上萬年以前的巖畫,還有刻在骨頭上的圖形,都是極早期的觀察記錄。

我們看到的巖畫,大多還是偶然性的記錄、不具「重複性」、「工具性」。只有將觀察記錄變成工具,具備可重複性,才能成為「符號系統」。

符號系統的特徵,就是將人類的意識存儲變成了獨立於人以外,這是一個飛躍性的突破。這是人類群體變成我們現代意義上的文明群體的關鍵一步。如果說人與動物的區別是什麼,並不是人會使用工具,而是人發明了符號系統。

很多動物也有抽象意識,有很多通過了鏡子測試,但他們沒有發明出符號系統,說明他們的抽象意識還沒有進化到人類的這一步。

陰陽,很容易讓人想到糾纏的兩個量子的態,而五行則構建了一個由量子糾纏組成的網狀結構。如果仔細觀察就會發現,迅速打開的啤酒罐產生的泡沫大部分是五邊形或者六邊形的。當然很多人會立即想到這是由於泡沫的表面張力作用的結果,表面張力很直觀的一個作用就是使得液體的表面總是試圖獲得最小的面積,就好像它是一層彈性的薄膜一樣。

尤瑟夫·普拉託 (Joseph Plateau) 是比利時物理學家,他把這種結構總結成了普拉託定律 (Plateau's Laws):皂液膜由完全光滑的表面組成。皂液膜的任一部分的平均曲率在同一片膜上的每一點上都是常數。皂液膜表面的交界一定是由三個表面相接構成的曲線,稱為「普拉託邊界」,交界處兩兩表面形成的平面交角都是 120°。普拉託邊界之間相交一定是由四條邊界相交構成一個交點,在交點處,四個邊界線兩兩之間的交角都相同,為 109.47 ,如同正四面體的中心與四個頂點連接的連線兩兩之間所構成的交角一樣。

普拉託定律描述的這個結構就是尋找最小表面積得到的結果,任何不滿足普拉託定律的結構都會很快地變化成普拉託定律所描述的樣子。普拉託定律是所有泡泡都要滿足的,無論泡泡的大小是否均一。而大小均一的泡泡還會遵循另一種結構:Weaire–Phelan 結構。這是在 1993 年,都柏林三一學院的 Denis Weaire 大神和他的學生 Robert Phelan 提出的。Weaire-Phelan 結構由等積的十二面體和十四面體交替構成,如下圖:

在 1976 年,約翰·泰勒 (Jean Taylor) 用幾何測度論 (geometric measure theory) 的方法給出了這個結論的數學證明。

目前有物理學家已經在數學上已經證明量子糾纏可以產生出質量類粒子,據說也已經有人成功推導出了愛因斯坦方程即等效原理,這為時空動力學以及時空幾何可以從糾纏量子比特中生成提供了證據。如圖量子糾纏構建的時空原理圖:

虛無真空中不存在時間和空間,一旦物質粒子產生,新生的粒子就會自動與同源的粒子進行糾纏,以求達到整體性平衡狀態,這個過程就是時空誕生的過程。這些糾纏對又與其他糾纏對相互之間糾纏。隨著更多粒子之間糾纏,時空的三維結構也就生成了。時空的誕生是不斷消耗著虛無真空的能量,這是一個由能量變質量的過程。

陰陽對應的是雙粒子糾纏,五行對應的是五粒子糾纏組成的五邊形結構。量子比特之間有相互作用,它們一旦糾纏就會自動形成這種由十二面體和十四面體交替構成Weaire–Phelan 結構,從一個面來看有六邊形或者五邊形,而最低結構則是五邊形結構,也就是陰陽五行中的五行結構。

從形成機理上看,六邊形也是建立在先有五邊形結構之上的,即五邊形是一個基礎結構。有人數學上證明了,準二維泡沫結構大多數5、6、7邊形的。在正五邊形中,邊長與對角線長之比是黃金分割比,即0.61803398。

希臘人也企圖用五種基本元素來解釋自然現象,柏拉圖甚至用當時發現的五個最對稱的多面體來跟這些元素一一對應。現代有很多人一聽到陰陽五行就會條件反射般的反對,但正因為古人的陰陽五行來自對自然觀察的記錄,所以也有可能在某種程度上對自然內在規律的記錄。

因為宇宙中大尺度和微觀尺度具有結構相似性。大自然中的很多複雜事物都具有標度對稱性(或者說無標度性),分形幾何是一種用數學方法來描述這種現象的工具。大尺度結構歸根到底是微觀結構以及由微觀產生的各種相互作用的結果。

相關焦點

  • 國家建設:符號系統政治功能的轉向
    政治符號既有國旗國徽等將抽象的國家具象化的物品,也有服飾、儀式等國家權威、社會身份的象徵物,還有標語、建築等以行動視覺製造集體記憶的政治事務,甚至還有地點、人物、事件等意識形態觀念……眾多的政治符號在人類早期社會生活中承擔了神化、區分、控制、支配等重要功能。
  • 意識進化史,就是人類認知史,即巫術、宗教、哲學、科學的由來
    人類主流認知體系是人類意識從模糊化、隨機化(原始經驗)到固定化、系統化(宗教、哲學),再到意識工具化(近現代科學)的過程。與作為人的個體從誕生、成長的意識進化走的是同樣的過程。而科學理論的誕生,也是同樣的從靈感突現到觀念系統化,再到工具化過程。
  • 哲學與認知科學交叉融合的途徑
    1972年福多和布洛克(N.Block)對CTM進行擴展,又將普特南的圖靈機功能主義推廣到一般計算系統。福多的思維語言假設認為,心智對心理表徵的計算操作實際上相當於大腦的一種機器編碼,在某種程度上,這種編碼的結構表明心理表徵有一種類—語言符號系統的結構特徵,即系統不僅具有嚴格的句法,同時具有組合語義。
  • 從宇宙智慧和認知原理談宗教、哲學、科學之間的關係
    >4、觀念的主要作用是對經驗的思維意義上的解釋和分析,對個人和人類社會具有精神上的引導、規範作用5、科學是一種經驗類認知(或者說以經驗主導的認知)已經明確說明了,近現代意義上的科學,本質上是一種經驗類認知,或者說是以經驗主導的認知,因為還有科學觀念部分。
  • 奇門時空符號系統
    這位伏羲帝,把文字演繹成一套符號系統,進行分類管理;把象數理融入其中,進行抽象解讀;感悟宇宙時空信息,建立八卦甲子模型;模型裡面符號體系,在後續中國幾千年文化演進過程中,符號系統是越來越龐雜和複雜,基本上跟中國的幾千個文字的總數差不多了!因為中國文字特色就是象形字,一個字就是一個符號!
  • 重新認識語言 認知科學的立場和證據
    動物認知與人類認知與心智的進化同步,語言也是進化的產物。動物有什麼層級的心智,就會進化出相應層級的語言。美國人類學家迪肯在《符號物種:語言與腦的雙重進化》一書中,將人體進化生物學和神經科學結合,將符號學和人類學結合,把人看作一種符號動物,把語言看作是與腦共同進化的過程,突出進化在語言和心智發展中的作用。
  • 科學認知需要適應性表徵—新聞—科學網
    (目標),那麼認知系統就是目標取向的,目標就是認知投射的靶子。在治療的意義上,人體是可以分離的,如換心臟、換腎,但在認知的意義上,人體(主要器官)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即使將來有一天,醫學技術發達到大腦也可移植了,也不意味著意識和心智也可移植。儘管如此,我們理解和創造生物體的取向,以及理解他人的具身狀態的神經支撐物的取向,離不開現代認知科學和生物學的成就。生物學使我們能夠區分有生命和無生命的東西,認知科學使我們認識他人的信念和期望以及個人認知的歷史。
  • 2020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布魯納認知表徵系統發展三階段
    在我們的教師招聘考試中,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理論是一個考察熱點,但是又很少有同學知道布魯納也有類似的觀點。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布魯納的認知表徵發展三階段理論。布魯納把人類通過知覺將外界事物轉化為內部心理事件的過程稱為認知表徵,在布魯納的觀點中,認知表徵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
  • IP是不同於品牌的認知符號
    品牌是20世紀的認知符號,IP是21世紀的認知符號。品牌是工業文明商業的碩果,IP是信息文明商業的開端。從品牌到IP,是文明的跨越,是商業生態的演進,是商業認知手段的變化。媒介,影響營銷的最大變量「李叫獸」李靖說,媒介是影響營銷的單一最大變量。這是深刻的洞察。我們可以從三句話論證這個判斷。第一,媒介即信息。
  • 人工智慧中對符號含義的爭論
    中文房間論證反對強人工智慧  具體而言,早期人工智慧研究者認為電腦程式本身就是一符號系統,該符號系統是由可以基於明確規則(即句法)操作的任意「物理對象的個例」(即物理符號)組成。基於對人腦與計算機的類比,他們便以符號系統來理解認知,並假設認知主體的思考、推理或語言運用就是進行符號操作。這便是主張「心智是符號系統,認知是符號操作」的心智的符號模型。20世紀70年代形成的認知科學遵循著與心智的符號模型相同的假設。這些觀念構成了稱為計算主義(又稱認知主義)的基本原則,計算主義主張思維是心智的核心功能,可以通過遵循明確規則所進行的符號操作來說明思維。
  • 以「正向符號」矯正消費認知偏差,有益於實現美好生活的願景
    因此,符號經濟是為了滿足人類高階需求而自發形成的經濟形式,從一定意義上來看,恰恰是人類自身進步的標誌。現代行為和實驗經濟學已經可以給符號經濟構建更自洽的理論。按照行為和實驗經濟學的思想,個體的消費決策不僅取決於消費的內容,更取決於消費的框架,也就是說,個體的消費決策具有框架效應。這個框架就是物品和勞務的描述,比如外觀設計、廣告營銷、參數設定等。
  • 孟偉:認知科學哲學基礎的轉換:從笛卡兒到海德格爾
    儘管不是所有的科學家全部認同笛卡兒主義心理學的這八條核心解釋原則, 但是這八條原則的確主導了正統認知科學的研究, 「正統認知科學 (我們所知道的大多數認知科學, 古典的和聯結主義的) 都是笛卡兒主義的, 具體地說正統認知科學就是笛卡兒主義心理學的現代變種」[1]。 正統認知科學的研究確實體現了笛卡兒主義心理學的八條原則。
  • 普通語言學概要(第一章第二節 語言是符號系統)
    如漢字早期的象形字、語言中的擬聲詞等。另外像信號燈、旗語、文字也是視覺符號。它們也都代表一定的意義。軍號、汽笛、語言都屬於聽覺符號。盲文屬於觸覺符號等等。語言是音義結合的聽覺符號,形式是語音,內容是語義。
  • 小精靈科學發現室-幼兒科學認知的重要性及如何科學認知的方法
    由於幼兒的年齡特點、身心需要,表現出了積極的求知慾望和獨特的認知方法。幼兒科學認知的重要性幼兒思維能力的培養是在科學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而對幼兒進行早期的科學認知,讓幼兒在不知不覺中,自然而然地把科學、發現、探究,對周圍事物的好奇整合在一起,促進了幼兒思維的發展,增強了興趣,培養了能力,幼兒能積極地參與科學活動,在活動中提高了幼兒的注意力、觀察力、想像力,是一種早期的、全面的啟蒙教育。
  • 從《大話西遊》看網絡時代的符號消費,成為後現代社會的重要特徵
    網絡空間(Cyberspace)造就了網絡社會,並成為後現代社會的重要特徵。博德裡亞將消費定義為一種操縱符號的系統行為,「人們從來不消費物的本身(使用價值)——人們總是把物用來當作能夠突出你的符號,或讓你加入視為理想的團體,或參考一個地位更高的團體來擺脫本團體。」
  • 「基於認知科學的小學階段學生發展支持系統」建設論壇隆重開幕
    11月27日上午,由北京聖陶教育發展與創新研究院、大連現代學習科學研究院主辦,陝西省青少年素質研究會、西安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承辦,陝西師範大學實驗小學、西安國際港務區陝西師範大學陸港小學聯合協辦的「基於認知科學的小學階段學生發展支持系統」建設論壇在陝西師範大學實驗小學隆重開幕。
  • 科學認知源自生命有機體的應激感應,智慧生命的經驗進化之旅
    我在之前的文章《意識進化史,就是人類認知史,即巫術、宗教、哲學、科學的由來》中說到:人類主流認知體系是人類意識從模糊化、隨機化(原始經驗)到固定化、系統化(宗教、哲學),再到意識工具化(近現代科學)的過程。與作為人的個體從誕生、成長的意識進化走的是同樣的過程。
  • 老年認知障礙(痴呆)的早期識別
    什麼是認知障礙?     認知是大腦接收處理外界信息從而能動地認識世界的過程。認知功能涉及記憶、注意、語言、執行、推理、計算和定向力等多種區域。認知障礙指上述區域中的一項或多項功能受損,它可以不同程度影響患者的社會功能和生活質量,嚴重時甚至導致患者死亡。
  • 「」和「」,突破人類認知極限的兩個符號
    ""和"",突破人類認知極限的兩個符號本來想寫複合函數的一些具體案例,但是發現在《微積分從入門到精通的十大關卡》中已經寫了「中間變量」的內容,已經把複合函數說得很清楚了,這裡就不再多說了。這裡就說微積分語言體系中兩個基本的符號和,這兩個符號代表著「任意性」和「存在性」,其中任意性對應著無窮多,算是有助於人類有限的時間對無限事物的理解;而存在性則對應著事實,意味著判斷的可靠性。關於和我們在極限的定義中見到過很多次,常常無法正確使用這兩個符號。其實我們最早見到的和這兩個符號是在函數的有界性和無界性中。
  • 人是符號動物
    人和動物都有感受系統和反應系統,但人在進化的歷史中還形成了第三種系統——符號系統。符號是感性材料的抽象化,是一般與個別、一與多的結合,即以一個感性的標記來代表多種事物的普遍意義。一方面,符號是我們認識世界和構造世界的必經途徑;另一方面,它又是把意義固定下來以便使人們理解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