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南充有一個響噹噹的老人,胡錦矗,88歲,西華師範大學珍稀動植物研究所教授、原所長,世界著名的大熊貓研究專家,中國大熊貓研究第一人、國際公認的大熊貓生態生物學研究的奠基人和「中國大熊貓研究的第一把交椅」。被譽為我國的「熊貓教父」、「熊貓教授」、研究「國寶」的「國寶」。
「熊貓教父」胡錦矗的得意弟子
剛剛當選為中國院院士的魏輔文正是胡老的得意弟子。胡老對自己的學生魏輔文讚賞有加,在多個場合對自己的學生、研究生講,要向魏輔文學習,學習他對事業的專注和熱情。1984-1987年,魏輔文在南充師範學院生物系(西華師大生科院前身)攻讀動物學碩士研究生,師從胡錦矗教授。魏輔文1980年進入當年的南充師範學院生物系,研究生畢業留校工作十年,總共在南充呆了17年。
魏輔文
魏輔文是西華師大傑出的校友,時常回母校為師弟師妹作報告,看望恩師。他曾在2016年的母校新生開學典禮上致辭:大學四年是人生中最珍貴的時光,也是人生最重要的轉折點,希望學弟學妹做到「四個轉變」:在社會角色上,時時用大學生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加強道德和法制觀念,做事要有責任心,要考慮到自己行為的後果;在生活方式上,要擺脫事事依賴師長的習慣,做一個自主、自立、自律的成年人;在思維方式上,要向理性思維轉變,遇到問題時要理性、理智,克服盲目與跟風;在創新能力上,要做到從被動接受科學知識向主動創造科學知識轉變。
800萬的大熊貓為何沒滅絕?
世界上最古老也是最瀕危的物種之一大熊貓已經經歷了800萬年的進化史,為何沒有滅絕?多年來,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副所長魏輔文研究員帶領研究團隊對這些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
魏輔文研究團隊對4個中國熊貓繁育基地中240隻大熊貓的遺傳基質進行了仔細分析後發現,在人工繁殖的大熊貓身上「鮮有近親繁殖」的現象,基因依舊呈現出高度多樣性。「所有的圈養大熊貓都擁有健康的基因, 沒有必要再獵捕野生大熊貓, 使繁育基地獲得新的基因。」 他們的研究成果不久以前發表在牛津大學下屬科學期刊《分子生物學與進化》上。
魏輔文研究小組與四川省林業廳、英國卡迪夫大學等單位合作,採用群體遺傳學的研究方法,在大熊貓的26個分布區採集了160多個樣本,採用線粒體DNA 等研究方法,對其種群遺傳多樣性與變異、種群遺傳結構與基因流、種群動態歷史等問題進行了深入討論,發現大熊貓現生種群仍然保持著較高的遺傳多樣性和長期持續的進化潛力,種群的基因型和基因庫都比較豐富。從大的種群狀況來看,大熊貓的生存仍是安全的。
魏輔文表示,野生大熊貓的遺傳多樣性在瀕危食肉動物中居於中上等水平,具有復壯乃至長期續存的進化潛力,這些年隨著我國大熊貓棲息地質量的逐步改善,種群數量已有回升的良好勢頭。如果給大熊貓更多的棲息地,大熊貓將有擺脫「瀕危」的可能。
封面新聞記者 蘇定偉 照片來自網絡
魏輔文
資料連結:
西華師大80級校友魏輔文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11月28日,根據《中國科學院院士章程》和《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細則》規定,2017年中國科學院選舉產生了61名中國科學院院士和16名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西華師範大學80級校友魏輔文名列其中,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魏輔文個人簡歷:
魏輔文,男,1964年4月生,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現任動物生態與保護生物學院重點實驗室主任,動物生態與保護遺傳學研究組組長,曾任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副所長。
2017年4月14日,魏輔文團隊的「為了吃,大小熊貓都進化出了六指」獲得2017年菠蘿科學獎生物醫學獎。
個人經歷
1980-1984年,在南充師範學院生物系本科學習;
1984-1987年,在南充師範學院生物系攻讀動物學碩士研究生,師從胡錦矗教授;
1987-1997年,留校工作;
1997年於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獲博士學位;
現任動物生態與保護生物學院重點實驗室主任,動物生態與保護遺傳學研究組組長,曾任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副所長。
科研項目
科技部973計劃項目:中國-喜馬拉雅地區生物多樣性演變和保護研究專題——物種瀕危機制與保護對策(2007-2010)
國家基金委國際重大合作項目:青藏高原東北緣5大山系哺乳動物分布格局及其形成機制(2007-2009)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生境破碎化對金絲猴生存、繁衍的影響及其適應機制的研究 (2007—2010)
美國聖地牙哥動物協會國際合作項目:秦嶺大熊貓生態學研究(2007-2009)
國際合作項目:圈養大熊貓的個體標記 (2007-2009)
美國大自然協會國際合作項目:雲南老君山滇金絲猴生態和保護(2003-2006)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瀕危獸類生境適宜性生態學基礎研究(2003-2006)
國家傑出青年基金項目:中國珍稀瀕危動物保護生物學研究(2002—2004)
研究領域
保護生態學、保護行為學、保護遺傳學、分子生態學、進化生物學
社會任職
中華人民共和國瀕危物種科學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動物學會秘書長、獸類學分會理事長、中國生態學會動物生態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Integrative Zoology、Current Zoology, 獸類學報、動物學研究等刊物編委;
IUCN物種生存委員會靈長類專家組、小型食肉動物專家組和熊類專家組成員。
所獲榮譽
2001年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
2002年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
2004入選人事部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
2017年4月14日晚,2017年菠蘿科學獎頒獎典禮在浙江科技館舉行。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魏輔文團隊的「為了吃,大小熊貓都進化出了六指」獲得生物醫學獎。(資料來源於西華師大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