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貓教父」的得意弟子魏輔文當選中院院士

2020-12-05 封面新聞

小城南充有一個響噹噹的老人,胡錦矗,88歲,西華師範大學珍稀動植物研究所教授、原所長,世界著名的大熊貓研究專家,中國大熊貓研究第一人、國際公認的大熊貓生態生物學研究的奠基人和「中國大熊貓研究的第一把交椅」。被譽為我國的「熊貓教父」、「熊貓教授」、研究「國寶」的「國寶」。

「熊貓教父」胡錦矗的得意弟子

剛剛當選為中國院院士的魏輔文正是胡老的得意弟子。胡老對自己的學生魏輔文讚賞有加,在多個場合對自己的學生、研究生講,要向魏輔文學習,學習他對事業的專注和熱情。1984-1987年,魏輔文在南充師範學院生物系(西華師大生科院前身)攻讀動物學碩士研究生,師從胡錦矗教授。魏輔文1980年進入當年的南充師範學院生物系,研究生畢業留校工作十年,總共在南充呆了17年。

魏輔文

魏輔文是西華師大傑出的校友,時常回母校為師弟師妹作報告,看望恩師。他曾在2016年的母校新生開學典禮上致辭:大學四年是人生中最珍貴的時光,也是人生最重要的轉折點,希望學弟學妹做到「四個轉變」:在社會角色上,時時用大學生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加強道德和法制觀念,做事要有責任心,要考慮到自己行為的後果;在生活方式上,要擺脫事事依賴師長的習慣,做一個自主、自立、自律的成年人;在思維方式上,要向理性思維轉變,遇到問題時要理性、理智,克服盲目與跟風;在創新能力上,要做到從被動接受科學知識向主動創造科學知識轉變。

800萬的大熊貓為何沒滅絕?

世界上最古老也是最瀕危的物種之一大熊貓已經經歷了800萬年的進化史,為何沒有滅絕?多年來,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副所長魏輔文研究員帶領研究團隊對這些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

魏輔文研究團隊對4個中國熊貓繁育基地中240隻大熊貓的遺傳基質進行了仔細分析後發現,在人工繁殖的大熊貓身上「鮮有近親繁殖」的現象,基因依舊呈現出高度多樣性。「所有的圈養大熊貓都擁有健康的基因, 沒有必要再獵捕野生大熊貓, 使繁育基地獲得新的基因。」 他們的研究成果不久以前發表在牛津大學下屬科學期刊《分子生物學與進化》上。

魏輔文研究小組與四川省林業廳、英國卡迪夫大學等單位合作,採用群體遺傳學的研究方法,在大熊貓的26個分布區採集了160多個樣本,採用線粒體DNA 等研究方法,對其種群遺傳多樣性與變異、種群遺傳結構與基因流、種群動態歷史等問題進行了深入討論,發現大熊貓現生種群仍然保持著較高的遺傳多樣性和長期持續的進化潛力,種群的基因型和基因庫都比較豐富。從大的種群狀況來看,大熊貓的生存仍是安全的。

魏輔文表示,野生大熊貓的遺傳多樣性在瀕危食肉動物中居於中上等水平,具有復壯乃至長期續存的進化潛力,這些年隨著我國大熊貓棲息地質量的逐步改善,種群數量已有回升的良好勢頭。如果給大熊貓更多的棲息地,大熊貓將有擺脫「瀕危」的可能。

封面新聞記者 蘇定偉 照片來自網絡

魏輔文

資料連結:

西華師大80級校友魏輔文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11月28日,根據《中國科學院院士章程》和《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細則》規定,2017年中國科學院選舉產生了61名中國科學院院士和16名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西華師範大學80級校友魏輔文名列其中,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魏輔文個人簡歷:

魏輔文,男,1964年4月生,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現任動物生態與保護生物學院重點實驗室主任,動物生態與保護遺傳學研究組組長,曾任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副所長。

2017年4月14日,魏輔文團隊的「為了吃,大小熊貓都進化出了六指」獲得2017年菠蘿科學獎生物醫學獎。

個人經歷

1980-1984年,在南充師範學院生物系本科學習;

1984-1987年,在南充師範學院生物系攻讀動物學碩士研究生,師從胡錦矗教授;

1987-1997年,留校工作;

1997年於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獲博士學位;

現任動物生態與保護生物學院重點實驗室主任,動物生態與保護遺傳學研究組組長,曾任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副所長。

科研項目

科技部973計劃項目:中國-喜馬拉雅地區生物多樣性演變和保護研究專題——物種瀕危機制與保護對策(2007-2010)

國家基金委國際重大合作項目:青藏高原東北緣5大山系哺乳動物分布格局及其形成機制(2007-2009)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生境破碎化對金絲猴生存、繁衍的影響及其適應機制的研究 (2007—2010)

美國聖地牙哥動物協會國際合作項目:秦嶺大熊貓生態學研究(2007-2009)

國際合作項目:圈養大熊貓的個體標記 (2007-2009)

美國大自然協會國際合作項目:雲南老君山滇金絲猴生態和保護(2003-2006)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瀕危獸類生境適宜性生態學基礎研究(2003-2006)

國家傑出青年基金項目:中國珍稀瀕危動物保護生物學研究(2002—2004)

研究領域

保護生態學、保護行為學、保護遺傳學、分子生態學、進化生物學

社會任職

中華人民共和國瀕危物種科學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動物學會秘書長、獸類學分會理事長、中國生態學會動物生態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Integrative Zoology、Current Zoology, 獸類學報、動物學研究等刊物編委;

IUCN物種生存委員會靈長類專家組、小型食肉動物專家組和熊類專家組成員。

所獲榮譽

2001年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

2002年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

2004入選人事部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

2017年4月14日晚,2017年菠蘿科學獎頒獎典禮在浙江科技館舉行。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魏輔文團隊的「為了吃,大小熊貓都進化出了六指」獲得生物醫學獎。(資料來源於西華師大官網)

相關焦點

  • 【方志四川•大熊貓文化】中國科學院院士魏輔文對《大熊貓圖志...
    【方志四川•大熊貓文化】中國科學院院士魏輔文對《大熊貓圖志》作出高度評價並向全球推介 2020-04-27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她是施一公得意弟子,落選中科院院士,出走美國當選美國院士
    憑藉著豐富的履歷以及突出的貢獻,當選中科院院士,後為了創建一流的新型國際化高水平研究型大學,他選擇辭去清華大學副校長職務,專心擔任西湖大學校長,希望為中國高校建設以及人才培養做出一些改變。 施一公有5大得意弟子,分別是3女兩男,分別是:顏寧、萬蕊雪、白蕊、柴繼傑、閆創業。
  • 【百年校慶】魏輔文院士做客「百年南開大講壇」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竇偉浩 王鳳簫)10月24日,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魏輔文做客「百年南開大講壇」「百年南開之生命講壇」,在生物站報告廳為師生們帶來了題為「大熊貓科學探秘與保護」的精彩報告。
  • 中科院院士魏輔文做客西北高原所「夏武平講座」
    中科院院士魏輔文做客西北高原所「夏武平講座」 2020-10-27 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字體10月19日,在中國動物學會獸類學分會成立暨《獸類學報》創刊40周年之際,邀請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魏輔文作第一講。講座由西北高原所所長陳世龍主持。
  • 施一公門下得意弟子遠遠不止顏寧一個
    而且我們的鐘南山院士、李蘭娟院士等白衣天使醫護人員們都在一線奮鬥,他們盡職盡責、赫赫業業地做事,這些人都值得我們一輩子去尊敬。由於疫情的發生,很多做科研的科學家紛紛出現在大眾的視野,先是有「人不傳人」高福院士,然後到「雙黃連之母」王延軼所長,最後不知怎麼的施一公院士也走紅了。
  • 14名中國大陸科學家當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
    新華社義大利的裡雅斯特11月28日電(記者陳佔傑)發展中國家科學院第28屆院士大會27日在義大利開幕。大會主辦方當天宣布,來自20個國家和地區的46名科學家當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其中14名為中國大陸科學家。另外,4名大陸科學家獲得2019年發展中國家科學院獎。
  • 趙本山得意弟子張小光因車禍去世 終年46歲
    據悉,張小光生前是趙本山的得意弟子,頗為被器重。網友微博截圖 原標題:趙本山得意弟子張小光因車禍去世
  • 魏輔文院士團隊揭示:食性驅動大、小熊貓腸道微生物趨同演化
    近日,中國科學院動物所魏輔文院士團隊在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中國科學:生命科學》英文版)上發表了題為「Diet drives convergent evolution of gut microbiomes in
  • 14位中國學者當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了解一下?
    ;2017年10月當選中國科學院留學人員聯誼會第一屆理事會副會長;2017年11月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魏輔文,男,1964年4月生於重慶市雲陽縣,籍貫重慶雲陽,博士,保護生物學家,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 師徒兩人相繼落選院士,施一公辭去清華副校長,顏寧當選美國院士
    而且我們的鐘南山院士、李蘭娟院士等白衣天使醫護人員們都在一線奮鬥,他們盡職盡責、赫赫業業地做事,這些人都值得我們一輩子去尊敬。武漢疫情的出現,很多學術界大佬紛紛走紅網絡,其中饒毅校長、施一公校長是早就聞名於學術界的,而舒紅兵院士、王延軼所長和高福院士則是在這次事件中新走紅的學術大佬。
  • 楊振寧大弟子張首晟,助華為突破5G後暴死美國,美方:他是自殺的
    只是他老人家的得意弟子,同樣是物理學界的科學家今日去世,終年55歲。對於這個名字大多數來說並不是很熟悉。但是對於他的師傅楊振寧我們大家都是再熟悉不過了。張首晟是物理學界的大科學家。屬於美籍華人。他還是斯坦福學校的終身教授。也是我國中科院的院士。有很多的頭銜。
  • 國科大博士生導師魏輔文院士團隊提出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天人...
    魏輔文院士團隊提出了一個基於「天人合一」和生態文明思想的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新願景與概念框架,旨在通過轉變和提升當前對人類與自然關係的理解,促使世界採取有效行動,及時遏制和扭轉全球生物多樣性喪失。通過對近二百年來流行的人類中心主義生態觀的反思,以及西方主流和以東方傳統文化為代表的本地知識系統視角下人與自然關係的比較,魏輔文院士團隊認為當前的2050年願景不足以支撐扭轉自然退化和生物多樣性下降趨勢,而中國道教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理念則可能幫助我們實現該目標。
  • 她是知名大學校長施一公最得意的弟子,因為一件事令人爭議不斷!
    她是知名大學校長施一公最得意的弟子,因為一件事令人爭議不斷!作為學生,最重要的使命就是學習,而學霸的存在令很多的學生非常羨慕,他們也都是父母口中常說的「別人家的孩子」。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聊一位女學霸的故事,她是知名大學校長施一公最得意的弟子之一,曾經的時候科研成果令國人感到為之自豪,但是卻因為一件事令人爭議不斷。
  • 王文採:當選院士是一些人夢寐以求的願望,他卻主動請辭
    1993年3月,中國科學院植物所決定推薦王文採為院士候選人。是年王文採67歲,已離休多年,但他依然堅持每周來植物所標本館工作兩天。他主要是看看標本,對自己感興趣問題予以研究,沒有科研任務,他感到輕鬆愉快。一天早上,他剛到辦公室,植物所的洪德元院士將他被提名為院士候選人的消息告訴了他,並熱心地幫他填寫推薦書。
  • 屠呦呦和顏寧為何不能當選中科院院士?
    科學家也是人,並不是說作為院士的科學家就比其他科學家高貴出很多,對於屠呦呦來說,她的人品、能力已經得到了很大方面的認可,如果再將屠呦呦予以院士的名稱,即是將科研工作者們捧上神壇,反而是矯枉過正,因此到現在,屠呦呦與他的團隊都沒有正式評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因為他們的成就與付出,絕不是僅僅只用一個「院士」就可以概括的。
  • 趙本山得意弟子張小光因車禍去世 曾飾演《馬大帥》牛二
    本山傳媒的其他弟子紛紛表示悼念 據悉,張小光生前是趙本山的得意弟子,頗為被器重。
  • 這位院士是納米領域先驅,桃李滿天下卻為何引發爭議?別有內情!
    他是中國納米材料領域的先驅,在納米材料領域取得了突出的成績;他是「稻草變黃金」的操刀者,卻因此引起學界數年爭議;他桃李滿天下,四大弟子全部入選院士。他就是中科院院士,中國科技大學錢逸泰教授。憑藉優異的科研成績,1997年錢逸泰教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 施一公:培養了三個美女學霸,一個美國院士,還有兩個90後科學家
    施一公本人就是清華大學的學霸,名頭非常響——著名生物學家、中科院院士、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曾經的清華大學副校長,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博士。但讓施一公名揚江湖的,不止是上述的那些名頭,而是施一公創辦了自己的"黃埔軍校"——西湖大學,一條科學家生產線。
  • 兩名華人當選美國醫學學院院士,高福當選外籍院士!
    點擊查看 10月21日,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NAM)在2019年年度會議上公布了新當選的90名成員和10名外籍成員。
  • 江西又多一位院士!江風益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1955年當選為首屆中國科學院院士。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201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201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201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