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珠三角地震波到達前 警報可搶先發出

2020-12-01 新快報

廣東建成珠三角地震預警臺網,預警能力了得

新快報訊 記者唐星報導 昨天是第十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也是汶川地震10周年紀念日。新快報記者從廣東省地震局舉辦的「紀念汶川地震10周年廣東防震減災工作開放日活動」中了解到,珠江三角洲地震預警臺網已經建成,具備地震預警能力,監測系統在影響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地震波到達之前可發出警報。

省地震局介紹,珠江三角洲地震預警臺網項目新建改建200多個地震預警臺,形成以井下臺為主的、高精度、高可靠性、具有減災效能的區域性預警臺網,實現對粵閩交界及近海、珠江口近海發生地震後10秒左右,向珠江三角洲地區及東部沿海地區發出地震預警。同時建設現代化地震監測和預警預測體系,整合臺網觀測資源,加密觀測站點布局,逐步建立覆蓋廣、時效快的地震預警信息發布網絡。省內4.5級以上地震5分鐘內作出地震烈度自動速報,20分鐘內發布烈度速報信息。

省地震局介紹,珠江三角洲地區城市群總體上達到抵禦6級左右相當於本地區地震基本烈度的地震的能力。市民也可到省地震局,通過廣州市部分城區地震災害預測服務系統,來查詢所在房屋抗震性能,能抵抗多少級地震。

新快報記者從省地震局了解到,近一百年來,廣東全省發生過7.3級地震一次、6級以上地震11次。

  以上內容版權均屬廣東新快報社所有(註明其他來源的內容除外),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報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布/發表。

相關焦點

  • 地震波到來前十多秒發出警報
    提前向數千接收終端發布預警 「57分時,感覺到房子在晃動,終端平臺立即發出藍色預警,臺灣海峽南部發生6.2級地震,地震烈度為3度。」日前,海都記者來到預警信息發布試點的晉江市,晉江市新僑中學校長陳良平向記者講述了當天學校應對地震的措施。
  • 地震預警:震後發出警報,有什麼用
    聽說預警系統是個好東西,可以在地震發生後發出警報。預警原理我們都懂,可是,地震預警不是在地震發生後發出警報嗎?有什麼用呢?
  • 地震波到達前幾十秒發出預警,青島首個國標III類地震應急避難場所...
    該校安裝的地震預警系統,已併入省地震臺網,可在地震波到達前幾十秒甚至更長時間發出預警信息。學校設有應急指揮中心。記者 於滈 攝隱蔽式的巨大存水罐,可定期循壞,保證存水安全。地下人防工程避難場所具備應急供水、應急避難、物資儲備等功能,其隱蔽式的巨大存水罐,可定期循壞,保證存水安全。松嶺路小學執行校長林先鋒向記者介紹應急避難設施分布情況。
  • 完勝地震波速度 地震預警為中國減災爭分奪秒
    法新社在6月18日的報導中指出,在地震來襲前1分鐘,成都的早期預警系統便已啟動,稱讚中國是繼墨西哥、日本之後,世界上第三個實現了地震預警的國家。對地震預警的價值,該報導援引了中國媒體廣泛使用的一個說法:如果能在地震發生前3秒發出預警,傷亡人數可減少14%。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較早就關注到中國地震預警能力建設。
  • 跑贏地震波的「神器」廈門也有 已完成702處終端的安裝
    一旦周邊有破壞性地震發生,這些「神器」就可以搶在地震波到來前自動發布預警。  規劃建設1420處終端  據了解,根據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和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從2018年至2020年,廈門要規劃建設面向學校、社區(村)的地震預警信息專用接收終端,規劃建設任務數為1420處。
  • 預警系統這樣與地震波「賽跑」
    「地震預警靠的就是電波和地震波傳播速度的時間差。」近日,這套地震預警系統的研發者——四川省地震預警重點實驗室主任、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所長王暾說。地震發生時會產生地震波,其傳播速度是每秒3.5千米。當地震預警儀探測到地震波後,會以電波形式傳到地震預警中心,而電波傳播速度是每秒30萬千米。因此,地震預警中心分析處理數據後,會立即通過網絡向外界發出預警信號。
  • 地震預警:與地震波「賽跑」
    毛國良告訴記者,地震預警是指臨近震中的觀測儀器捕捉到地震波後,快速估測地震的大小並預測地震可能造成的影響,趕在破壞性的地震波到達目標區域前,發出緊急警報,是地震發生後採取的技術手段。 一句話概括,地震預警打的就是一個「時間差」。 具體來講,地震發生後,地震波從震源向四面八方傳播。
  • 分秒之間可救命-光明日報-光明網
    有研究表明,人們如果能在地震波到達時提前3秒收到警報,傷亡人數可降低14%;提前10秒獲得警報,傷亡人數可降低39%;提前20秒,傷亡人數可降低63%。    社區「大喇叭」讀秒、電視自動彈出倒計時……6月17日晚間發生在四川省長寧縣的6.0級地震中,由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研發的地震預警系統讓許多成都市民在地震波到來數秒前得到避險信號,一時間,不少市民拍攝的地震預警視頻在網上廣為流傳。
  • 地震波預警來了!宜賓地震,重慶提前44秒成都提前61秒得到警報
    從畫面中可以看到,在宜賓地震發生之後,地震波尚未傳遞到成都之時,成都的多個小區、學校安裝的預警器開始紅燈閃爍,並以大音量喇叭播放倒計時。倒計時結束後,警報聲大作,視頻開始抖動,地震波到達。開發該系統的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王暾博士介紹,成都提前61秒收到預警。成都的180個學校,110個社區都收到了預警。
  • 跑贏地震波的「神器」廈門也有 目前已完成702處終端的安裝
    一旦周邊有破壞性地震發生,這些「神器」就可以搶在地震波到來前自動發布預警。  規劃建設1420處終端  據了解,根據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和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從2018年至2020年,廈門要規劃建設面向學校、社區(村)的地震預警信息專用接收終端,規劃建設任務數為1420處。
  • 和地震波「賽跑」,地震預警系統是怎麼實現的?
    PALednc和地震波「賽跑」, 贏取提前預警的時間地震預警不是地震預測或預報。地震預報是對尚未發生、但有可能發生的地震事件事先發出通告,而地震預警則是破壞性地震已經發生、搶在嚴重災害形成之前發出警告。地震預報在全世界範圍內仍是一大難題,但地震預警是完全可行的。
  • 地震預警準確嗎能搶先多少時間?地震預警並非地震預報
    當倒計時進行到38秒左右時,畫面中房屋頂部的吊燈開始晃動——地震波及視頻拍攝者腳下的地面。這套由汶川縣地震部門在當地實施的技術系統為老百姓贏得了數秒的避險時間,這種技術,就是地震預警。  在地震發生前幾秒甚至幾十秒通過公共傳播平臺向民眾發布預警信息,是我國科技工作者近年來積極探索地震預警技術的一個縮影。地震前的「讀秒」警報,或將成為未來大災之前的「救命神器」。
  • 洛杉磯推出地震警報手機APP 可在震前發警報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據美國「僑報網」1月3日報導,美國洛杉磯市長賈希提(EricGarcetti)3日在市政府會議室舉行新聞發布會,通過媒體向洛杉磯廣大市民推薦一款「洛杉磯地震警報」手機APP(ShakeAlertLA),它可以在地震發生前幾秒鐘通過手機APP發出地震警報,讓廣大民眾在這寶貴的幾秒鐘內從電梯裡逃出、跑出門外或作出蹲下、
  • 華為手機可預警地震了 當檢測到地震時就會及時發送通知
    在地震波到達前,手機會以數字倒計時報警音進行播報,同時震動提示,提醒用戶儘快避險。而在地震波到達後,會提供快捷幫助入口,快速導航到就近避難所,查看緊急聯繫人電話、出示個人緊急信息。據悉,該功能會很快地逐步更新推送到其他適配EMUI 11的華為、榮耀手機上。
  • 加州地震了,但為什麼有些人的預警應用沒有發出警報? | 愛範兒
    加州地震了,但為什麼有些人的預警應用沒有發出警報? 讓我們一起回憶下初中地理知識,地球上最著名的三大地震帶都包含哪些?
  • 地震預警應該叫地震警報
    地震預警在汶川地震之後被越來越多的人提起來,很多人把地震預警和地震預報等同起來,這是因為在漢字裡「預」字有預先之意,其實這是一個翻譯的問題。地震預警這個詞是從英文「Earthquake Early Warning」翻譯過來的。日本叫「地震緊急速報」,中文譯應為「地震報警或地震警報」,而不應譯為「地震預警」。翻譯為地震預警容易和地震預報混淆。
  • 宜賓5.3級地震:到底是發生前「預測到」還是發生後「預警到」?
    由於提前14秒發出了預警,學校緊急組織疏散,無人傷亡。有老師稱:「平時我們有應急疏散演練」。現場監控視頻可看出學生從教學樓中狂奔到操場上。據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介紹,四川宜賓、樂山、成都、雲南昭通等4個市63所學校的終端提前0秒-57秒發出預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