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曾被認定為「滅絕物種」的啄木鳥又奇蹟般的「活」了過來

2021-01-16 宇宙探索百科

象牙喙啄木鳥曾經被定為「滅絕物種」,幾年前在美國阿肯色州東部的森林保護區奇蹟般地被重新發現,令人驚喜萬分。

為此,美國政府已趕製出一項名為「希望走廊」的保護象牙喙啄木鳥的計劃。人們都希望把握住這個大自然賜給人類的第二次機會。

象牙喙啄木鳥因為長著一隻象牙般的大嘴而得名,是全世界體形第二大的啄木鳥,也是北美洲最大的啄木鳥,體長有50釐米,兩翼伸開時長90釐米。印第安人認為它的鳥嘴有神奇的魔法力量,於是捕獵它們,而獵人也會用它的羽毛來造帽子。因為它太漂亮了,幾乎每個人在看到它的時候都禁不住說一句「上帝啊,多美麗的鳥」,所以愛鳥者也把象牙喙啄木鳥稱作「上帝鳥」。

象牙喙啄木鳥技著一件黑白相間的「外衣」,翅膀的邊緣還長著一道別致的白色羽毛,就像是鑲在黑色禮服上的一道象牙邊一樣,令它充滿了貴族氣息。其中雄性個體頭上還長著紅色的烏冠。因為身材高大、外表出眾,它在啄木鳥家族中鶴立雞群,其光彩遠遠蓋過其他成員。而且,這種「貴族」鳥兒天生就是個樂天派,總是蹦蹦跳跳、嘻嘻哈哈。但它不喜歡和外界打交道,總喜歡躲在叢林深處,用自己的長嘴鑿鑽死了的闊葉木的樹皮,並在其間建立一個大型「夫妻領域」,哺育下一代。

象牙喙啄木鳥曾廣泛分布在美國東南部的密林深處,是美國的特有物種。導致它們滅絕的主要因素是人類對其棲息的森林的嚴重破壞及非法狩獵行為。到l880年開始,數以百萬畝樹林被砍伐,在棲息地被奪走後,象牙喙啄木鳥的數量直線滑落。人類與象牙喙啄木鳥最後一次可以證實的相遇發生在1944年的路易斯安那州。在那之後,就只剩下有人曾經看過它們「驚鴻一瞥」身影的傳聞,漸漸地連這種傳聞都消失了。

從那以後幾十年,大森林地區的闊葉林木雖然重新茂盛,但象牙喙啄木鳥卻始終銷聲匿跡。

早在十多年前,喜愛觀鳥的吉恩·斯帕林獨自划著獨木舟旅行,在阿肯色州東部的懷特河沿岸的一片原始柏樹林中看到了一種他從未見過的鳥類。斯帕林記錄下了這種大鳥的外貌特徵,回去一查對,發現竟然是已經銷聲匿跡60年的象牙喙啄木鳥。這一發現引來不少鳥類專家的震驚和懷疑,因為專家們確定某個滅絕物種是很謹慎的,以前從來發生過滅絕物種重新出現的情形。

後來,有幾十名鳥類學家分成幾個研究小組展開行動,希望再次發現象牙喙啄木鳥。鳥類學家在歷時7000小時的搜索中,共計15次發現了象牙喙啄木鳥的蹤跡,並拍攝了大量珍貴的圖片和錄像。他們用安置在獨木舟上的攝影機拍攝到這種珍禽飛行經過的鏡頭,畫面中象牙喙啄木鳥獨特的白翼斑塊非常顯著。不過這15次發現的都是同一隻雄性象牙喙啄木鳥。曾經有一組研究人員聽到了兩隻象牙喙啄木鳥在相互呼喚,可惜沒有追蹤到它們。

斯帕林的目擊報告後來發表在了美國《科學》雜誌上,經過各國多位專家的審定,確定象牙喙啄木鳥還活在地球上。阿肯色州的原始柏樹林是一個臭蟲和蛇類孳生蔓延的地方,這裡長著茂密的叢林,其中迂迴著狹窄的河道和沼澤。

就是在這樣一個似乎與世隔絕的角落。「失落」在歷史中60年的象牙喙啄木鳥出現了。由於象牙喙啄木鳥的壽命為15年,因此最近必定至少有一對雌雄鳥在那裡繁殖過。這也意味著一定還有它的同伴藏在阿肯色州森林裡生育生活。這一發現令鳥類學家們心中升起一絲期盼:一些原以為絕種的鳥類或許正在人跡罕至的叢林中棲息。

相關焦點

  • 曾被人們認定「滅絕」的物種,80年後卻再度出現,這是怎麼回事?
    物種滅絕物種滅絕泛指植物或都動物的種類不可再生性的消失或破壞,一株植物的枯萎,一隻動物的死亡,有時並不單單意味著一個生命有機體的消失,也許湊巧是整個此類物種的滅絕。尤其是進入近現代社會以來,由於人類活動更加頻繁,更是加快了很多生物物種的滅絕速度,在全世界範圍內,生物物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據統計,全世界每天有75個物種滅絕,每小時有3個物種滅絕。就像在維基百科上描述「滅絕動物列表」的那一句話:「這是一個動態的未完成列表,列表可能隨時出現變動,所以這個列表可能不會完整。」
  • 562米高島嶼上發現黑色龍蝦 曾被認定已滅絕
    研究人員展示樹龍蝦科學家一度認為樹龍蝦已在80年前滅絕  【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比紐約帝國大廈還要高的狹窄險峻島礁,看起來並不那麼受歡迎,也不是築巢的好地方,但這種惡劣的環境並沒有阻止一種昆蟲生活在這裡,它們曾一度被認定已經滅絕,日前,科學家在坐落於太平洋海域、一個比帝國大廈還高的奇特島礁上發現了被認定已滅絕80年的罕見黑色龍蝦。
  • 長江白鱘滅絕!科學家是如何定義物種滅絕的?
    1993年,白鱘被宣布為「功能性滅絕」。這也是人們最後一次發現活的白鱘。十七年後的2020年1月,白鱘被宣布滅絕。物種滅絕如何定義?那麼,科學家們又是如何得出一個物種滅絕的結論的呢?其實,物種滅絕這一概念在生物學界並不是一開始就存在的。
  • 大批北極凍土融化,多隻萬年前物種重現於世,兩隻蠕蟲解凍後活了
    奇蹟出現了,冰封41700年的蠕蟲活了過來2018年,俄羅斯科學家從雅庫特(Yakutia)垮塌凍土層中找到了多隻史前蠕蟲並將它們帶回了實驗室,這些蠕蟲已經被凍土埋藏了41700年,本以為它們不可能再有生還的機會了,沒想到奇蹟出現了,再經過解凍和治療後,兩隻史前蠕蟲活了過來,不僅能移動,還能正常進食。
  • 連中國吃貨都無能為力的入侵物種,最後奇蹟般消失了!原因有3點
    提到物種入侵,可能只知道國外的一些比典型的案例,其實我們中國物種入侵的案例也有不少,據了解,入侵我國的生物高達一百多種呢,只不過沒有泛濫成災而已,因為面對這些物種入侵時,我們中國是不再怕的,只要是能吃的,味道好的,就通通都會成為我們的盤中餐,所以每當外來物種入侵沒多久,就能完全被我們這些中國吃貨打敗
  • 連中國吃貨都無能為力的入侵物種,最後奇蹟般消失了!原因有3點
    提到物種入侵,可能只知道國外的一些比典型的案例,其實我們中國物種入侵的案例也有不少,據了解,入侵我國的生物高達一百多種呢,只不過沒有泛濫成災而已,因為面對這些物種入侵時,我們中國是不再怕的,只要是能吃的,味道好的,就通通都會成為我們的盤中餐,所以每當外來物種入侵沒多久,就能完全被我們這些中國吃貨打敗,最後啃得連渣都不帶留下的。
  • 一種生物滅絕了,有沒有可能重新進化出同樣物種來?
    最近就有一個振奮人心的科學發現:一種曾被認定徹底滅絕的生物,居然神奇地「原地復活」了。不僅如此,該生物「滅而復生」的過程為人類揭示了新的自然演化奧秘:一種生物滅絕了,居然還能重新進化出同樣物種來。   頃刻間,這些無法飛翔的獨特鳥類物種就全部滅絕了。這裡需要注意的是,滅絕這個詞本身就帶有絕對的意義。 即被認定滅絕的物種是不可能再出現的。
  • 香港七好「啄木鳥」被司法認定為*
    「啄木鳥」奮力抵抗群鳥亂啄   20世紀80年代,香港七好公司整體收購了「啄木鳥」這個品牌。此後,香港七好公司與東莞七好公司訂立商標使用許可合同,許可其使用啄木鳥商標,並授權其維護好商標權。   經過七好公司的精心經營,啄木鳥產品逐步成為男裝主流品牌之一,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 那些曾被認為已滅絕的"復活"物種
    科學家曾認為它們在1930年時已經滅絕。2001年,在一次夜間探險中,科學家在一叢灌木中發現了24隻活的豪勳爵島竹節蟲。有兩對繁殖期的成蟲被帶到了墨爾本動物園。不過到了20世紀80年代,科學家認為這種奇特的白色蚯蚓已經滅絕。直到2010年,科學家才重新發現了這一物種。
  • 100年前旅鴿滅絕,曾有10億隻,地球很多物種命運不容樂觀
    據估計,在殖民時期,旅鴿為10億隻。作家伊莉莎白·科爾伯特在《美麗而簡短的物種史》一書中寫道,「在1610年的記錄中,斯特雷奇是維吉尼亞州最早的殖民者之一,他把這些鴿子描述成「成千上萬的人」,像許多粗壯的小丑一樣控制著天空。移民們現在承認這些鳥是極好的食物來源,自那之後每天有那麼多旅鴿被殺,真是令人震驚。
  • 教科書中說啄木鳥是益鳥,真是這樣嗎?
    啄木鳥主要以天牛、吉丁蟲、透翅蛾、蝽蟲等害蟲為食,如果這些害蟲大量繁殖,對森林的危害極大,會導致大批樹木死亡。而一隻啄木鳥每天大約能吃掉1500條害蟲,所以才被稱作益鳥和森林醫生。啄木鳥在啄食害蟲時,對樹木產生一定的傷害是在所難免的,只要利大於弊就是好的。但在啄木鳥群體中,並非所有啄木鳥都喜歡吃蟲。
  • 滅絕至少6500萬年,13.6萬年前就沒有的物種都再現地球
    地球自誕生至今已經有46億年的歷史了,在這個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地球也經歷了很多變化,其中就有很多生物由於無法適應地球的環境變化而最終走向滅絕,如猛獁象,它們的滅絕就與地球的環境變化有關,而且諸如此類的情況還不少。其實在生物滅絕或消失的時候,也會迎來一些比較奇蹟的事件,那就是被認定為滅絕或消失的物種會「驚喜」地再次出現,但是具體是為什麼科學家還沒有找到原因。
  • 這個中國特有物種宣布滅絕:活了上億年,卻沒能跨入2020年…
    別看它們長得很另類,其實它們是一種古老的魚類,在地球上生存上億年之久了,在古代被叫做「鮪」。不過,根據動物學家秉志記載20世紀五十年代有漁民在南京曾捕到7 米長的白鱘,體重908千克,這是世界上淡水魚類體長度的最高記錄。
  • 被捉上船當活著的儲藏鮮肉,這隻象龜竟奇蹟般活到了250歲
    (詳見:)妥協的結果,便是生存期限始終不那麼理想,即使生態鏈上的最高物種——人類,也只有幾十年不到100年的壽命,那麼地球上還活著的動物中,年齡最大的,究竟有多大呢?在海洋動物中,曾經報導有一條格陵蘭鯊,按照體長計算,可能活了512歲,在中國的明朝時期就出生了,不過這是在捕撈起來後測量的,所以即使它活了512歲,捕撈起來後也就壽終卻沒「正寢」了。
  • 只有人類會導致物種滅絕嗎?並非如此,這些物種自身容易滅絕
    如果說有什麼現象對於生物種群來說是可怕的,那應該就是滅絕了。一旦物種滅絕之後,就永遠沒有在地球舞臺上亮相的機會了。雖然地球生物史只有幾億年,但是在這段期間內地球上就已經發生過了五次生物大滅絕事件,幾乎每次事件都會導致地球上80%的物種消失。滅絕事件過去一段時間後又會有一批新物種出現,地球所有的物種似乎都在經歷著這樣一個輪迴,以至於有說法認為人類未來或許會經歷第六次生物大滅絕事件。
  • 滅絕動物在地球離奇復活?
    它們曾經都列入了死亡榜單,很多權威證據跟學者都曾表示過它們全部滅絕,但令大家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這些動物們卻又奇蹟般的「復活」了,人們重新在地球上又找到了它們的蹤跡!
  • 5種滅絕後又出現的物種,裏海馬上榜,消失一千年後又出現
    經常有很多物種因某些原因滅絕,也有很多突變產生的新物種。今天小編要為大家介紹一下5種滅絕後又出現的物種,其中裏海馬上榜,消失一千年後又出現。第一種:藍眼地鳩。生存在南美地區,有著世界上最珍貴稀少的鳥類之一的美稱。它擁有藍色的眼睛和漂亮的羽毛,在1870年才被人們所發現。曾經消失了70多年,後又被人們發現並保護起來了。
  • 人類在現代物種滅絕中扮演著什麼角色?
    大型食草動物,如披毛犀和猛獁象,由於它們的繁殖速度比小型動物慢得多,無法從數量銳減中恢復過來。它們別無選擇,只能遷出自己的棲息地,但那時的地球上,已經幾乎沒有什麼地方是人類未曾涉足的。在已滅絕的諸多物種中,馬達加斯加河馬在1000年前就滅絕了,紐西蘭的恐鳥滅絕於600年前,而曾經數量驚人的旅鴿,直到106年前才完全消失。人類導致的物種滅絕簡史人類需要為自己在這些物種滅絕中扮演的不光彩角色承擔責任。徹底了解人類活動究竟如何影響生態系統,將是朝著這個方向邁出的第一步。為此,我們可以回顧一下過去幾個世紀以來的一些滅絕事件。
  • 羅卜巖自然保護區 啄木鳥的天堂
    大斑啄木鳥 黃維錦攝路上,記者偶遇了3位從深圳過來的觀鳥愛好者。其中一位名叫「青草」的愛鳥會會員告訴記者,不久前,她在微信群裡了解到羅卜巖保護區的鳥類多,這次和朋友特地坐高鐵過來觀鳥,果然不虛此行!「上午我們看到、聽到、拍到的鳥的種類有40多種,其中最有特色的就是啄木鳥,拍到七八種。」「青草」說,「下次有機會,也想帶其他朋友過來看看。」
  • 【千羽集】長鬍鬚的大嘴啄木鳥——擬啄木鳥
    攝影:蘇靚除去築巢方式上的差異,兩者在外形上也有很大的區別:啄木鳥作為一種靠吃樹幹裡的昆蟲為生的鳥,長有十分尖銳,像錐子一樣長而直的喙,整個體態看起來犀利又纖細,宛若一位英俊的紳士;而擬啄木鳥是一種主要吃水果的鳥,為了能一口多叼點果子,它們的喙自然就比較粗壯彎曲,喙基部還密布長長的嘴須,光看嘴巴仿佛一個不愛刮鬍子的糙漢,自然也就沒有啄木鳥那麼優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