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解析人體的特異性免疫功能消滅抗原的過程——生物中重點知識

2020-12-03 玉w頭說教育

人有三道防線:皮膚、黏膜,體液中的溶酶體等殺菌物質和吞噬細胞以及特異性免疫。

前兩道防線是我們天生就有的,抗原一旦進入身體後主要還是靠特異性免疫來殺死細菌或者病毒。

特異性就是說針對特定的細菌或者病毒特徵再「製造」出殺死這些細菌和病毒的武器。

通俗地說就是一個抗原進入人體後,人體要先認識這個抗原,然後再根據這個抗原的特徵再通過一系列的過程才能製造出對付這些抗原的武器。這需要一定的過程,也需要一定的時間,這也是在面臨新型冠狀病毒時我們需要隔離的原因

下面介紹一下特異性具體的工作過程。

體驗免疫

所謂的體液免疫就是在細胞外液中發生的免疫反應。當抗原進入體液後要通過吞噬細胞對抗原進行處理。吞噬細胞處理就是「揭露」抗原的特徵,讓抗原的本性暴露出來。每個抗原的表面都是有自己的特徵,就像是我們每個人的長相一樣千變萬化。

吞噬細胞將處理好的抗原會傳遞給T細胞(T細胞不具有傳遞的功能),這個時候T細胞的作用是分泌淋巴因子(這裡的淋巴因子和細胞免疫當中的淋巴因子分泌場所是不同的)。

少量的抗原會直接刺激B細胞,B細胞在抗原的刺激後,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開始一系列的增值、分化,大部分轉化成漿細胞(也叫效應B細胞),產生抗體,小部分轉化成記憶細胞。抗原抗體相結合形成沉澱或者是細胞集團最後被吞噬細胞吞噬、消化掉了。

而記憶細胞可以在很長的時間裡記住這種抗原的特徵(有的可以記憶十年,甚至一輩子),當這種抗原再次進入時,記憶細胞就會迅速增殖分化產生大量的漿細胞,快速的分泌抗體將抗原消滅。

細胞免疫

細胞免疫就是在細胞內發生的免疫反應。當抗原進入人體時,還是要通過吞噬細胞將抗原的細胞決定簇暴露出來(揭露抗原的本性)。與體液免疫不同的是有抗原進入了細胞當中,抗體不能攻擊到細胞內的抗原,這個時候細胞免疫就開始發揮著它的作用。

在吞噬細胞將暴露的抗原傳遞給T細胞時,T細胞一邊產生淋巴因子(體液免疫中B細胞需要的淋巴因子),一邊增殖分化成效應T細胞和記憶細胞(這個是細胞免疫的記憶細胞)。

效應T細胞就會攻擊靶細胞(被抗原侵入的細胞叫靶細胞),使這些細胞裂解死亡,這些細胞中的抗原也因此會失去寄生的基礎而被吞噬細胞吞噬、消滅。在這個過程中效應T細胞也會分泌淋巴因子,而這個淋巴因子可以加強免疫的效果。

這裡的記憶細胞也會記住該抗原很久,當該抗原再次進入時記憶細胞也會迅速的增殖分化出效應T細胞來攻擊靶細胞。

上述是特異性免疫發生的過程,希望該分享能給大家帶來幫助。同時也希望不喜歡的不要踩,不要扼殺知識的傳播者,這個對任何的學子來說都是有害而無一利的,謝謝!

相關焦點

  • 生物《人體的免疫及穩態》答辯問題及解析
    一、簡述細胞免疫的過程【參考答案】T細胞在接受抗原的刺激後,通過分化形成了效應T細胞,效應T細胞可以與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細胞密切接觸,使靶細胞裂解死亡,病原體失去了寄生的基礎,被吞噬消滅。這就是細胞免疫的全過程。二、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有什麼區別。
  • 2020甘肅教師招聘專業基礎知識備考:高中生物免疫調節知識點
    (2)溶菌酶殺菌一定是非特異性免疫,在外界環境(消化道、呼吸道、皮膚表面等)中殺菌為第一道防線,在內環境如血漿中殺菌為第二道防線;吞噬細胞既參與特異性免疫有參與非特異性免疫;抗體和淋巴因子只參與特異性免疫。
  • 【科普知識】新型冠狀病毒是怎樣繞過人體的免疫系統的?
    【科普知識】新型冠狀病毒是怎樣繞過人體的免疫系統的?在病毒感染細胞並繁殖時,被感染細胞表面會產生相應的蛋白質即抗原,機體免疫系統發現抗原,並開始啟動全面的防禦戰鬥。人體有三道防線抵禦病原體的攻擊。由皮膚和黏膜及其分泌物構成的第一道防線,由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如溶菌酶)和吞噬細胞構成的第二道防線以及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構成的第三道防線。
  • 2020年中考生物高頻知識考點:免疫、傳染病和遺傳病
    2、描述人體的免疫功能及人體的三道防線;區分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     3、了解計劃免疫,認識計劃免疫在生活應用中的意義。     4、認識常見的遺傳病及禁止近親結婚的原因。     【考向指南】     1、傳染病和免疫的知識與日常生活聯繫密切,病原體的知識與病毒、細菌又有密切的聯繫,這類知識通常聯繫到一起與生活實際出現在考題中。     2、免疫部分比較性概念較多,如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抗原與抗體等,在命題中對概念區別性題目在此部分考點中較多體現。
  • 高中生物《體液免疫》答辯題目及解析
    【參考答案】本節課我布置的作業是:以第一人稱的方式,描述天花病毒從空氣侵入人體並被抗體消滅的整個過程。這樣的設計,是想幫助學生建立起生活和生物之間的聯繫,引導學生用生物學知識去解釋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培養對生物學科的學習興趣。二、你設計了結合教材,同桌交流這樣的環節,你認為你的學生會不會在交流的時候跑題、閒聊?
  • 衰老成纖維細胞會募集炎性單核細胞以抑制人類衰老過程中的抗原特異性組織免疫
    衰老過程中免疫力下降,表現為對肺炎和流感的易感性的增加,潛伏感染如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ZV)的再激活,疫苗效力的降低和癌症發病率的增加。此外,老年人的低度全身性炎症增加,稱為炎症,其特徵在於炎性細胞因子白細胞介素(IL)-6,IL-1β,腫瘤壞死因子-α和C-反應蛋白(CRP)的高血清水平。
  • 病毒侵襲,人體免疫系統才是最強屏障
        免疫是指機體識別「自己」與「非己」抗原,對自身抗原形成天然免疫耐受,對非已抗原排斥攻擊的一種反應,簡單來說,免疫就是一種機體保護自己人,同時打擊敵人的反應。:特異性免疫與非特異性免疫簡單講非特異性免疫對於所有敵人消滅。
  • 高中生物免疫調節知識點
    2.免疫類型的判斷(1)非特異性免疫是人人生來就有的,也不針對某一種特定的病原體,而是對所有的病原體都有防禦作用;特異性免疫是後天獲得的,只對某種特定的病原體發揮免疫作用。(2)溶菌酶殺菌一定是非特異性免疫,在外界環境(消化道、呼吸道、皮膚表面等)中殺菌為第一道防線,在內環境如血漿中殺菌為第二道防線;吞噬細胞既參與特異性免疫有參與非特異性免疫;抗體和淋巴因子只參與特異性免疫。3.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1)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的過程
  • 抗感染免疫—先天性非特異性免疫
    包括先天性免疫和獲得性免疫(特異性免疫)兩大類。抗感染免疫能力的強弱與動物的種屬、年齡、營養狀況及內分泌等因素有關,但最重要的是與機體的免疫功能有關。抗感染免疫能使機體抵禦、清除病原體及其有害產物,維持機體內部環境的穩定和平衡。先天性免疫應答又稱非特異性免疫應答,是指動物體內的非特異性免疫因素介導的對所有病原微生物和外來抗原物質的免疫反應。
  • 基於人工免疫調節納米粒子技術的特異性T細胞療法
    一經鑑定,這些抗原靶標將被加載到NexImmune的AIM納米顆粒上,以擴增抗原特異性CD8 + T細胞,並在臨床前模型中評估其抗腫瘤效力,腫瘤特異性殺傷和反應持久性。此外,該研究計劃旨在進一步了解腫瘤逃逸的不同機制,例如由於免疫壓力導致的腫瘤抗原和人類白細胞抗原(HLA)下調。
  • 研究揭示TCR複合物結構動態性調控抗原特異性免疫應答新機制
    研究揭示TCR複合物結構動態性調控抗原特異性免疫應答新機制 2017-04-27 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此外,TCR複合物在接受不同的抗原刺激時會產生不同的下遊信號,從而引起不同的T細胞免疫反應,但產生這種功能多樣性的結構基礎依然不甚清楚。
  • 哈工大研究團隊首次揭示人體內的細胞「警察」,為T細胞免疫療法...
    ……北京時間29日凌晨,哈爾濱工業大學生命學院黃志偉教授團隊在《自然》上在線發表了題為《人T細胞受體-共受體複合物組裝的結構基礎》的研究文章,該研究首次揭示了人體內T細胞表面的特徵性標誌T細胞受體(TCR)複合物的結構,該研究為開發基於T細胞受體的免疫療法提供關鍵結構基礎,對治療腫瘤疾病有著重要意義。
  • 疫苗的非特異性免疫作用
    接種疫苗進行免疫預防是過去100年內最偉大的公共衛生成就之一。疫苗的發展成功消滅了天花,並使全球脊髓灰質炎發病率減少了99%,全球麻疹死亡人數也自2000年以來下降了74%。
  • 吳鵬團隊揭示檢測腫瘤抗原特異性T細胞的方法
    T細胞的通用平臺,可用於研究其生物學過程及功能。我們在此介紹FucoID,這是一種可檢測內源性抗原特異性T細胞的通用平臺,可用於研究其生物學過程及功能。通過這種依賴性相互作用的標記方法,可以檢測到腫瘤內TSA反應性CD4+、CD8+ T細胞,以及TSA抑制性CD4+ T細胞。根據旁觀者T細胞的細胞表面酶促巖藻糖基生物素化作用,可將這些細胞從旁觀者T細胞中分離出來。
  • 人體免疫細胞是如何一步步消滅癌細胞呢?
    免疫系統是我們身體的防衛軍,其中的免疫細胞是抵禦「叛變者」腫瘤細胞的核心力量。那麼,免疫細胞是如何攻擊並消滅癌細胞的? 國際著名期刊《Nature》製作了一部精美視頻,以黑色素瘤為例,從腫瘤免疫角度為大家講述人體內免疫細胞是如何一步步消滅腫瘤細胞。
  • 初中生物練習題之免疫和計劃免疫
    第二節免疫和計劃免疫     班級姓名學號     學習目標:1、人體三道防線的組成和作用     2、區別人體的特異性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     學習重點:人體的三道防線的組成和作用     一、課前小測
  • 分子的功能主要是在免疫應答的始動階段將經過處理的抗原片段遞呈
    分子的功能主要是在免疫應答的始動階段將經過處理的抗原片段遞呈,給CD4T細胞。正如CD8T細胞只能識別與MHIC I類分子結合的抗原片段一樣,CD4T細胞只能識別1類分子結合的抗原片段。類分子主要參與外源性抗原的遞呈,在一些條件下也可遞內源性抗原。
  • 人體免疫系統對身體的三大功能
    免疫的三大功能免疫的生理防禦功能是指人體消除病原微生物(細菌、病毒等)及其毒性產物的功能,稱為生理防禦功能。病原微生物一有機會便進入人體生長繁殖,引起許多感染性疾病,甚至危害生命。如果人體的防禦能力強,病原微生物的數量少、毒力小,病原微生物可被消滅或排出,將不會生病。如果雙方力量相持不下,病原微生物在侵入處停留下來,生長繁殖,對人體產生輕度的損害,不出現或者僅出現不明顯的症狀,但是防禦功能一旦降低,疾病就會發作。如果人體的防禦能力低下,病原微生物數量多、毒力大,在人體內大量生長繁殖,損傷組織,將引起疾病。
  • 細胞毒性NK細胞也具有免疫記憶功能
    人類免疫系統的好消息:來自MedUni維也納皮膚科和外科的研究人員已經設法將一種免疫記憶功能歸因於細胞毒性NK細胞的子集,這些NK細胞一直被認為是抗原非特異性的。研究人員發現,大約三分之一的人類肝臟NK細胞都能記住病毒,因此對病毒有特殊反應。
  • B肝抗原不應答,免疫耐受的秘密在這裡!
    我們都知道,B肝肝炎是由於B肝病毒入侵人體所產生的疾病,但是B型肝炎也分急性和慢性,而這慢性B型肝炎便是我們經常掛在嘴邊說的B肝。B肝是一個長期困擾人們健康的疾病,而導致了B肝發展成為慢性疾病的秘密就在於免疫耐受。那麼小編今天就跟大家說說B肝免疫耐受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