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感染免疫—先天性非特異性免疫

2021-01-20 西安樂民反芻動物研究所


抗感染免疫是動物機體抵抗病原體感染的能力。包括先天性免疫獲得性免疫(特異性免疫)兩大類。抗感染免疫能力的強弱與動物的種屬、年齡、營養狀況及內分泌等因素有關,但最重要的是與機體的免疫功能有關。

抗感染免疫能使機體抵禦、清除病原體及其有害產物,維持機體內部環境的穩定和平衡。

先天性免疫應答又稱非特異性免疫應答,是指動物體內的非特異性免疫因素介導的對所有病原微生物和外來抗原物質的免疫反應。

參與先天性免疫應答的因素主要有機體的解剖屏障、可溶性分子與膜結合受體、炎症反應、NK細胞、吞噬細胞等。

解剖屏障

組成

生物學作用

皮膚和黏膜

①機械阻擋與排除作用

②分泌液的局部殺菌作用

③動物體內、體表的正常菌群起著一定的屏障作用

血腦屏障

阻止病原體及其他大分子物質由血液進入腦組織和腦脊液

血胎屏障

保護胎兒免受感染的防衛結構

正常動物的血液、組織液及其他體液中存在有多種抗微生物物質(補體、溶菌酶、乙型溶素、幹擾素、抗菌肽等)。這些物質對某些微生物分別有抑菌、殺菌或溶菌作用,若它們配合抗體、細胞及其他免疫因子則可表現出較強的免疫作用。

可溶性分子與膜結合受體

補體

活化後可產生多種免疫生物學效應,發揮殺菌、溶菌、滅活病毒、介導炎症反應和清除免疫複合物等防禦功能

在抗體或吞噬細胞參與下,補體可發揮更強大的抗感染作用

溶菌酶

作用於革蘭氏陽性菌,可發揮殺菌作用

乙型溶素

作用於革蘭氏陽性菌細胞膜而發揮溶菌作用

幹擾素

本身對病毒無滅活作用,主要作用於正常細胞,使之產生抗病毒蛋白從而抑制病毒的生物合成,使細胞獲得抗病毒能力

抗菌肽

不僅對細菌、真菌有光譜的抗菌活性,對病毒、原蟲及癌細胞也有作用

C-反應蛋白

與許多微生物表面的配體結合,從而促進吞噬細胞對微生物的攝取和活化補體介導的對微生物的攻擊

膜結合受體

誘導動物機體的固有性免疫應答,發揮抗菌和抗病毒作用

炎症反應

病原微生物突破機體固有性免疫的皮膚和黏膜屏障,引起感染和組織損傷,從而誘發炎症反應。

與先天性免疫的細胞 

主要包括中性粒細胞、單核細胞與巨噬細胞、樹突狀細胞、自然殺傷細胞。

1.自然殺傷細胞  能直接殺傷病毒感染細胞,在抗病毒感染的早期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2.吞噬細胞  巨噬細胞不僅吞噬病原微生物,而且能消除炎症部位的中性粒細胞殘骸,有助於細胞的修復。

先天性免疫是機體在種系發育和進化過程中逐漸建立起來的一系列天然防禦功能,是個體與生俱來的,具有遺傳性。能夠識別自身和非自身,對異物無特異性區別作用,對病原微生物和一切外來抗原物質起著第一道防線的防禦作用。

相關焦點

  • 中草藥對魚類非特異性免疫機能的研究概況
    中草藥對魚類非特異性免疫機能的研究概況2015-01-08 14:27: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當代水產》        瀏覽量: 3854 次 我要評論 在提倡綠色、健康和可持續發展的觀點下,開發和生產代替抗生素類的天然無公害免疫增強劑成為水產工作者的關注重點,對中草藥免疫的研究也應運而生並取得了長足進展,這對維護人類健康的綠色食品同樣具有重要意義。  1、魚類非特異性免疫系統  免疫包括非特異性免疫(先天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獲得性免疫)。兩者相互滲透,相互協同而形成不可分割的統一整體。
  • 疫苗的非特異性免疫作用
    英國倫敦大學兒童健康學院暨大奧蒙德街兒童醫院免疫科Goldblatt博士等對疫苗的這種非特異性免疫作用進行了述評,強調該作用仍存爭議,需進一步科學論證加以證實。該述評發表於2014年2月26日的JAMA雜誌上。 目前,關於疫苗接種產生非特異性免疫保護作用的證據多來自發展中國家,而近期丹麥的一項感染住院觀察性研究則為發達國家人群是否產生同樣作用進行了驗證。
  • 先天性免疫和獲得性免疫的橋梁——NKT細胞
    先天性免疫和獲得性免疫的橋梁——NKT細胞 2020-10-16 17: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免疫應答(二):T細胞介導的細胞免疫--第一節 細胞免疫的概念
    第十二章 免疫應答(二):T細胞介導的細胞免疫 第一節 細胞免疫的概念   凡是由免疫細胞發揮效應以清除異物的作用即稱為細胞免疫。參予的細胞稱為免疫效應細胞。目前認為具有天然殺傷作用的天然傷細胞(NK)和抗體依賴的細胞介導的細胞毒性細胞(antibody dependent cell-mediatedcytotoxicity,ADCC)如巨噬細胞(Mφ)和殺傷細胞(K)以及由T細胞介導的細胞免疫均屬細胞免疫的範疇。前二類免疫細胞在其細胞表面不具有抗原識別受體,,因此它們的活化無需經抗原激發即能發揮效應細胞的作用,故可視之為非特異性細胞免疫。
  • PNAS:先天性淋巴細胞引起T細胞免疫反應
    2014年8月22日 訊 /生物谷BIOON/ --發生炎症反應時,身體會釋放物質提高免疫防禦機能。在慢性炎症反應中,這種免疫反應會失去控制並引起器官損傷。一個來自巴塞爾大學生物醫學系的研究小組發現先天性淋巴細胞一旦被激活,就在炎症反應中誘導特異性T細胞和B細胞產生免疫應答反應。因此這些淋巴細胞的一個重要靶向目標就是治療感染和慢性炎症。這項研究最近發表在科學雜誌《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
  • 【通俗易懂】關於先天性免疫和後天性免疫,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特異性免疫是人體在出生以後逐漸建立起來的後天防禦功能,包括經後天感染某些疾病,機體病癒後產生的免疫功能,以及人工預防接種(菌苗、疫苗、類毒素、免疫球蛋白等)後,機體獲得的抵抗感染能力。特異性免疫的特點:●特異性機體的二次應答是針對再次進入機體的抗原,而不是針對其他初次進入機體的抗原;●免疫記憶免疫系統對初次抗原刺激的信息可留下記憶,淋巴細胞在初次遇到入侵者時
  • 先天性免疫系統如何識別外來病原體
    身體中先天性免疫系統的細胞能夠利用一種包含STING的信號通路來檢測外來入侵病毒的DNA並且幫助機體低於這些病毒對機體造成的感染。然而,目前研究人員無法確定STING能否在機體後天的免疫系統中誘發相同或不同的免疫反應。
  • 上海獸醫所闡釋新城疫病毒拮抗先天性免疫新機制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上海獸醫研究所水禽病毒病創新團隊發現,新城疫病毒感染宿主細胞過程中,其非結構蛋白V能夠通過降解重要的先天性免疫接頭分子線粒體抗病毒信號蛋白,抑制宿主先天性免疫從而促進病毒複製。
  • ...兒童醫院免疫專家趙曉東幾十年如一日潛心研究 為先天性免疫...
    從出生開始就反覆肺炎,經常流鼻血或身體表面有奇奇怪怪的出血點……患上這種病,相當於身體失去了保護傘,有的孩子甚至活不到2歲,這就是先天性免疫缺陷疾病,也是重醫附屬兒童醫院免疫專家趙曉東幾十年來研究的領域。9月11日,趁著工作間隙,他又來到位於醫院綜合樓10樓的感染與免疫性疾病研究中心。他希望能用專業的精神、創造性的勞動,為先天性免疫缺陷孩子尋找生的希望。
  • 免疫球蛋白--體液免疫監測
    免疫球蛋白因其功能和理化性質不同分為IgG、IgA、IgM、IgD和IgE五大類。Ig的檢測均是利用特異性的抗原抗體反應進行的。血清中的lgG、IgM 、IgA的含量較高,可採用單向免疫擴散法、免疫透射比濁法、免疫散射比濁法進行測定。IgD、IgE的含量較低.常用ELISA、放射免疫(RIA)、螢光偏振技術、化學發光法進行測定。
  • 自體免疫疾病也許緣於免疫系統演化過程
    Day192 Book15《我們為什麼還沒有死掉》47%第三章:演化的歷史人類會患上自體免疫疾病的原因可能有三
  • 免疫系統和常見免疫性疾病系列|免疫系統的組成和功能
    但如果你的醫生告訴你,你患的病是蕁麻疹和紅斑狼瘡,它們屬於免疫系統的疾病,你可能不好理解,因為免疫系統是一個比較抽象的系統,一般人對它都不是太熟悉。從現在開始,我帶著大家一起學習這個神奇的系統—免疫系統和常見免疫性疾病系列。
  • 魚類先天性免疫基因的功能研究
    圖註:斑馬魚C1q-like的敲降造成胚胎的發育缺陷和caspase 3/9活性的改變生物谷報導:近十幾年來,由於水產動物重大病害頻頻發生以及病急亂用藥、濫用藥引起的水產品食品安全等隱患,國際上已形成了進行魚類等水產動物免疫學研究的交叉學科,且尤為重視先天性免疫機制研究
  • 巨噬細胞也會有免疫記憶嗎?
    (巨噬細胞和單核細胞等髓樣細胞,以及NK細胞等先天性淋巴細胞)和適應性免疫細胞(T細胞和B細胞等)組成。先天性免疫細胞是第一波識別人體內異物的細胞,它們發現異常之後,會激活適應性免疫細胞,激發更強烈的免疫反應。但在我們一般的認知裡,先天性免疫細胞並不具有記憶功能,而這些細胞們主要負責識別微生物所特有的各種危險信號,並來者不拒地一併啟動我們的免疫系統。
  • 高中生物免疫調節知識點
    2.免疫類型的判斷(1)非特異性免疫是人人生來就有的,也不針對某一種特定的病原體,而是對所有的病原體都有防禦作用;特異性免疫是後天獲得的,只對某種特定的病原體發揮免疫作用。(2)溶菌酶殺菌一定是非特異性免疫,在外界環境(消化道、呼吸道、皮膚表面等)中殺菌為第一道防線,在內環境如血漿中殺菌為第二道防線;吞噬細胞既參與特異性免疫有參與非特異性免疫;抗體和淋巴因子只參與特異性免疫。3.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1)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的過程
  • 抗擊呼吸道病毒,腸-肺軸與肺部免疫有何關係?
    呼吸道黏膜屏障的完整、纖毛運動及黏液清除系統、噴嚏和咳嗽反射、吞咽功能都是呼吸道對抗和排除呼吸道外來異物或細菌的重要方式,以此減少條件致病菌在呼吸道的定植,這是非免疫因素參與的防禦機制。 呼吸道的免疫功能分為非特異性(固有免疫)和特異性(適應性免疫)免疫功能,特異性免疫反應是由抗體和免疫淋巴細胞所介導。
  • 先天性免疫系統經訓練後隨時準備應對未來的危險
    2018年1月14日/生物谷BIOON/---當你接種抵抗脊髓灰質炎或流感等疾病的疫苗時,你的免疫系統會加速抵禦這種特定的感染。但是,如果你感染了水痘病毒,或者甚至感染了一種略微不同的流感病毒毒株,那麼你的運氣就不好了。這是因為傳統的疫苗努力激活適應性免疫系統。適應性免疫系統的功能主要由高度特異性的靶向特定威脅的T細胞和B細胞執行。
  • 整合素4β7活化在先天性免疫和適應性免疫介導的腸道炎症的機制
    該研究在整合素β7亞基引入點突變,構建了活化缺失的β7基因敲入小鼠,揭示了與完全抑制整合素α4β7的功能相比,α4β7活化缺失可以維持腸道內足夠的Treg細胞,有效減少免疫細胞向腸道相關免疫器官的遷移,從而有效緩解腸道炎症的發生和發展。腸道炎症性疾病(IBD)是一類嚴重危害人類生活質量和生命安全的疾病,主要包括潰瘍性結腸炎(UC)和克羅恩病(CD)。
  • Cancer-Immunity Cycle:腫瘤免疫循環簡介
    免疫系統是防止病原體入侵, 維持機體內環境穩定的有效武器,免疫系統由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臟,淋巴結等),免疫細胞(淋巴細胞, 單核巨噬細胞等)和免疫活性物質(抗體,白細胞介素等)組成。人體的免疫系統包含3道防線,第一道是皮膚和黏膜,第二道是吞噬細胞,殺傷細胞等固有免疫細胞,這兩者稱之為固有免疫,是與生俱來的的免疫機制,也稱之為先天性免疫或者非特異性免疫, 作用範圍廣, 針對所有入侵機體的抗原物質。
  • 福祉科普|一場無形的戰爭——免疫系統與病原體
    免疫系統的進化歷程首先我們要知道,免疫系統分為先天性免疫系統和適應性免疫系統(也稱後天免疫系統),前者存在於所有的動植物中,而後者僅存在於有下頜脊椎動物中。兩者最大的不同就是適應性免疫系統具有對病原體的特異性反應和免疫記憶,而先天性免疫系統的免疫反應是通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