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檢測市場規模快速增長,中核醫學億基因抓住機遇 ​

2020-08-25 焦點每刻

艾瑞發布的數據顯示,基因檢測市場規模快速增長,預計到2022年消費基因的檢測累計用戶規模預計將達到2070萬,市場前景極為廣闊。正是源於這樣的市場現狀,諸多以基因檢測服務為主業的企業開始進軍市場,於2019年年底成立的中核醫學億基因便是其中之一。儘管中核醫學億基因成立時間相對較晚,但藉助於強有力的技術優勢和完善的基因檢測產品矩陣,其在基因檢測市場的優勢地位已經初步建立。

「中核醫學億基因」品牌的相關負責人介紹,之所以要大刀闊斧地進軍基因檢測領域,源於健康意識不斷提升的情況下國人在疾病預防等方面的迫切需求,而基因檢測技術恰恰是滿足這一需求的最佳方式。據悉,全球範圍內,眾多的歸家已經開始大力推廣基因檢測技術,比如法國的「基因組醫療2025」、英國的「10萬人基因組計劃」、韓國的「萬人基因組計劃」、澳大利亞的「零兒童癌症計劃」等,這些計劃均已經獲得重大推進,並取得了一系列的可喜成果。在中國,這一項工作還剛剛起步。

在這位負責人口中,筆者得知了基因檢測技術的大致原理。「基因檢測的過程其實挺簡單的,就是先把受檢者的基因從細胞中提取出來,然後用可以區分基因突變情況的引物和分子生物技術,通過檢測到的信號判斷這部分基因是否存在突變或存在敏感基因型。」一家億基因生物科技負責人說,「當然,原理簡單,但不意味著容易實現,基因檢測屬於一項尖端技術,對人才和設備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作為上線即火爆的產品,中核醫學億基因恰恰有著強有力的技術支撐。中核醫學億基因是國家級檢驗檢測高技術服務集聚區(成都)檢交所與中核醫學檢驗(成都實驗室)通過科技成果轉化共同研發的基因檢測系列新產品,這兩家機構都具有非常強的科研實力,在國內基因研究領域具有很高的聲望。中核醫學億基因的突破性在於,它將原本在醫療機構才能進行的檢測項目進行了商品化運作,可以根據不同人士的需求,為其提供疾病預防、營養改善、藥物使用、肌膚護理方面的科學指導。

在「中核醫學億基因」品牌相關負責人看來,基因檢測產品的推廣具有深遠意義,它在提高人類健康水平、節約醫療資源成本的同時,也能夠帶動生物醫藥總產值增長,將給社會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目前,中核醫學億基因的推廣工作正在穩步推進實施,除了眾多的消費者外,該項目也得到了大量投資機構的關注。

相關焦點

  • 中核醫學億基因推動精準醫療戰略實施,助力健康中國
    以中核醫學億基因為代表的基因檢測產品的出現,給上述目標的實現提供了有力支撐。 早在2015年,國家就批示科技部和國家衛生計生委成立了國家精準醫療戰略專家委員會,並對精準醫療行業進行大力投入。「中核醫學億基因」品牌的相關負責人認為,國家的戰略極富遠見,精準醫療對於提升國人健康水平而言具有重要的意義。
  • 我國基因測序市場規模穩定增長 主要應用於腫瘤診斷及治療領域
    ,全球基因測序行業市場規模快速增長,從2012年的35億美元增長到2019年的122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為19.53%;初步預計到2020年全球基因測序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147億美元,到2024年將達到280億美元。
  • 2021年中國基因測序行業市場規模及前景預測
    (一)產業鏈結構(二)市場規模在應用場景不斷拓寬,測序能力進一步加強的共同促進作用下中國基因測序儀及耗材市場在過去數年間保持了兩位數的增長。預計到2021年,中國基因測序儀及耗材市場將達到65.14億元的市場規模。
  • 2019年中國基因測序行業市場分析:全年市場規模接近150億 技術研發...
    1、中國基因測序不斷發展,2019年市場規模接近150億DNA、基因編碼概念自50年代才開始出現,首個基因測序技術自70年代開始發展,我國自對遺傳病基因診斷開始發展基因測序行業,但尚未進入臨床實驗室階段,自90年代才開始正式進入臨床實驗室階段。
  • 2020基因檢測市場和競爭能力—新一年基因檢測選哪家
    2020在一片疫情消息中悄無聲息的過去了,去年我第一次給大家介紹了下國內基因檢測市場的情況。按照慣例,又到了給大家總結一下2020年基因檢測市場發展和競爭現狀,以便腫瘤患者等有檢測需求的同志們,有針對性的選擇。
  • 免費祖源基因檢測培育市場「23魔方」蓄力打造國內最大基因資料庫
    邁入新世紀,基因學的發展可謂是突飛猛進,基因技術已經不再是停留在生化實驗室裡的研究項目,而是成為了一門真正可以服務以人類健康的實用型技術。從全球範圍來看,2010-2017年,消費級基因測序市場規模逐年擴張,年均複合增速高達22.79%。2018年,全球基因測序市場仍繼續保持增長,保守估計市場規模在117億美元左右。
  • 基因檢測市場大 現實混亂坎難過
    「朱莉效應」迅速攪動了國內長期以來尚未被普及的基因檢測商業市場,《第一財經日報》從華大基因、廣州金域、迪安診斷(300244.SZ)等公司了解到,相關公司紛紛認為向社會推廣包括基因檢測在內的高端臨床檢測業務的時機已到,市場升溫在即。然而,由於國內相關政策限制等諸多原因,與美國能做的近3000項基因檢測技術相比,國內被批准及能開展的基因檢測技術僅有20多個。
  • 基因編輯技術熱度持續,如何抓住諾獎產業化機遇
    那麼,被稱為「基因剪刀」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as9究竟是什麼?目前這項技術有哪些應用?這些應用又將在哪些方面影響我們的生活呢?就在今年5月,此次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之一的珍妮弗•道德納領導研究小組利用CRISPR技術,提出了一種只需5分鐘就能檢測出新冠病毒的方法,並可以量化樣本中的病毒數量。基因編輯技術是一種可以廣泛使用的生物技術,且其在動物領域的更新換代速度較之人類及植物領域更快。目前,主要以鼠、斑馬魚、果蠅、豬及線蟲等為研究對象展開疾病治療的相關研究。在植物領域,基因編輯技術的應用相對較晚。
  • 基因檢測增長迅猛,「微基因」突破「芯」技術,構建基因+健康管理生態
    經過接近十年的市場教育,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基因檢測的價值。在美國,近幾年個人基因檢測服務市場增速極快,以健康管理為核心的 23andMe、主打祖源服務的 AncestryDNA 等公司,檢測人數已超過 2500 萬。而在我國,大眾市場對基因檢測的接受度也開始提高。
  • 全球TOP10頂尖基因測序公司出爐,基因測序市場有多大?
    數據來源:匯眾醫療-因鉭數據隨著測序技術的不斷成熟以及政策的逐漸放開,基因測序在疾病早篩、微生物、遺傳學檢測等領域應用前景廣闊,整個行業開始高速發展,2012年全球基因測序市場規模為35億美元,截至2015年已上漲到59億美元,3年增長為原來的1.69倍,複合年平均增長率19.0%,預計2018年達到117億美元,2020年將達到138億美元。
  • 安我基因:突圍消費基因檢測市場
    由於晶片技術的成熟和產品成本的大幅下降,消費基因檢測近幾年開始走進大眾視野。 據了解,中國消費基因檢測市場早在2008年就出現了萌芽,但過高的價格並不利於產品走向市場。直到2015年,23魔方等多家公司基於晶片技術的產品問世,產品價格降至1000元左右,中國市場逐步被打開。
  • 基因檢測增長迅猛,「微基因」突破「芯」技術,構建基因+健康管理生態
    經過接近十年的市場教育,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基因檢測的價值。在美國,近幾年個人基因檢測服務市場增速極快,以健康管理為核心的 23andMe、主打祖源服務的 AncestryDNA 等公司,檢測人數已超過 2500 萬。而在我國,大眾市場對基因檢測的接受度也開始提高。
  • 2019年消費基因檢測行業白皮書
    核心摘要:行業部分:用戶規模:2019年,中國消費基因累計用戶規模將達到220.7萬。其中,一線及新一線城市滲透率約為1.1%。艾瑞預計2022年,消費基因檢測累計用戶規模將達到2070萬,其增長主要來自滲透率的提升。
  • 央視曝光:我國啟動世界最大規模的人類基因組計劃
    央視曝光:今天(28日),我國啟動「中國十萬人基因組計劃」,這是我國在人類基因組研究領域實施的首個重大國家計劃,也是目前世界最大規模的人類基因組計劃。於無聲處聽驚雷!近年來,當代人工智慧的興起,更是給基因科學如虎添翼!現在,在人工智慧和基因科學的相互作用、相得益彰下,人類正在越來越快地向「不死之地」邁進、1、第一步:人工智慧、基因檢測和深度檢查結合,成千上萬人將在患病之前接受深度檢查,由人工智慧給出你的生命預測。
  • 泛生子CEO王思振:若癌症基因檢測進入醫保,市場將放量百倍達千億級
    但王思振認為這只是個開始,重頭戲在於,未來癌症基因檢測產品規模化進入醫保,整個市場將迎來百倍放量,進入千億甚至萬億時代。上個百倍放量的是NIPT(無創產前診斷)市場。2014年,NIPT僅有0.5%的滲透率。之後在政策和市場的驅動下,NIPT進入「普篩」時代,2019年市場滲透率已超30%,預計明年將達到50%,六年時間裡市場擴容近百倍,覆蓋近千萬新生兒群體,市場規模達到百億級。
  • 2020年全球及中國基因測序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 未來國內市場...
    1、中國乃至全球基因測序市場規模都在不斷增加從全球的範圍來看,目前測序市場規模增長最快的是亞洲市場,其中中國和印度的市場增長率均超過了20%,是全球增長最快的國家。據有關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基因測序市場規模達到102.0億美元,其中中國基因測序產業規模達到92.0億元,如果按照美元比人民幣1:7匯率進行計算,那麼中國約佔全球的9%-10%市場份額。
  • 燃石醫學赴美IPO,四年虧損超5億,基因檢測公司盈利難在哪?
    圖片來源:招股說明書/ 01 /開墾千億市場2014年,原北極光創投投資經理漢雨生在投資中發現,國內腫瘤基因檢測市場仍是一片荒地,遂決定以此作為創業賽道,成立燃石醫學。老東家北極光創投成為其第一輪融資的重要資方。
  • 臨床需求「催熟」大Panel基因檢測市場 貝瑞基因搶佔腫瘤精準治療...
    近期,貝瑞基因的參股子公司、致力於腫瘤全生命周期的基因檢測公司和瑞基因也發布了公司的大Panel基因檢測「和全安」系列新品——實體瘤全靶點基因檢測(654基因)。和瑞基因公司人士向記者表示,大Panel腫瘤基因檢測產品,能夠一次性定位腫瘤的「命門」,為患者準確使用靶向藥物治療和免疫治療,提高治癒率、延長生存周期提供極大的幫助。
  • 腫瘤用藥基因檢測納入醫保 千億市場放量第一步
    市場放量助推「圈院運動」廣證恒生於2018年5月初發布的研報稱,2025年國內腫瘤基因檢測市場規模預計達到120億-480億元。業內人士甚至認為,日後60%的腫瘤藥物治療都是帶標誌物指導的治療,算上靶向藥的動態監測使得患者在病程內重複檢測,腫瘤用藥診斷市場規模最高將達到千億元。
  • 寫在華大、貝瑞上市之際--基因檢測行業深度報告
    2020年測序行業規模將超過120億美元,中國地區增速位居全球前列近年來基因測序行業發展迅速,隨著行業逐步成熟,2015年全球基因測序市場規模接近60億美元,2016年超過了60億美元,直逼70億美元,預計2020年全球市場規模超過120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達到17-19%。